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和下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5664发布日期:2019-05-24 22:15阅读:1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和下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漆喷枪用的油漆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和下壶。



背景技术:

油漆壶是一种用于装载油漆的容器,它是通过接头连接油漆喷枪进行使用,适用于油漆喷枪用的油漆壶分为油漆上壶和下壶,现有的油漆上壶一般位于油漆喷枪的右上方,它是利用重力把油漆从壶中引至油漆喷枪的进漆口,由于它位于油漆喷枪的右上方,在与油漆喷枪进行使用时,放置极不稳定,非常容易翻倒,不能随地放置,存放起来比较麻烦;油漆下壶是利用油漆喷枪产生的吸力将壶内的油漆吸入喷枪内,它具有容量大、可随地放置的优点,适合大面积的喷涂;另外,无论是油漆上壶还是油漆下壶,都存在油漆漏出的问题,人们在使用喷枪时,由于喷涂的位置不同,在使用时会将喷枪放置成各种角度以便进行喷涂,倾斜角度过大后,可能会导致油漆从油漆上壶和油漆下壶的通气孔中流出,滴落在正在喷涂的物件上,可能会对喷涂好的物件造成二次污染,导致工人返工,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大了施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油漆洒落、降低使用成本的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下壶和上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下壶,包括壶体和通过螺纹与所述壶体相配合的壶盖,其中,所述壶盖包括圆形底板、环形挡壁和环形盖板,所述环形挡壁的下端由所述圆形底板封闭,所述环形挡壁的上端由所述环形盖板封闭,所述圆形底板的上表面边缘区域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直径介于3~4mm之间,所述环形盖板的上表面还开有若干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直径介于1~2mm之间,所述壶体内设有出漆管,所述出漆管依次穿过所述环形盖板和所述圆形底板,并伸入所述壶体的底部,所述出漆管的出口连通油漆喷枪接口。

优化的,所述环形挡壁的高度介于5~10mm之间。

优化的,所述环形挡壁的外周壁面上还设有防滑纹。

优化的,所述壶体的外壁还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上还竖直设有数字刻度线。

优化的,所述壶体内壁、所述出漆管的内壁、所述圆形底板的下表面和所述油漆喷枪接口的内壁均涂有聚四氟乙烯涂料层或纳米涂料层。

优化的,所述壶体的底部采用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包括壶体和通过螺纹与所述壶体相配合的壶盖,其中,所述壶盖包括圆形底板、环形挡壁和环形盖板,所述环形挡壁的下端由所述圆形底板封闭,所述环形挡壁的上端由所述环形盖板封闭,所述圆形底板的上表面边缘区域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直径介于3~ 4mm之间,所述环形盖板的上表面还开有若干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直径介于1~2mm之间,所述壶体的出口连通出漆管,所述出漆管的出口连通油漆喷枪接口。

优化的,所述环形挡壁的高度介于5~10mm之间。

优化的,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漆管的外壁。

优化的,所述壶体的外壁还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上还竖直设有数字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和下壶,所述油漆下壶和上壶均设有所述环形挡壁、所述环形盖板和所述圆形底板,所述环形挡壁和所述环形盖板能够和所述圆形底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保护腔,能够储存从所述第一通气孔流出的油漆,使其不会滴落在正在喷涂的物件上,造成物件的二次污染,可以使用户更放心的使用油漆喷枪,不用再担心油漆洒落到正在喷涂的物件上,造成工人重新返工,不仅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和便捷性,还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下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挡壁与圆形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壶体;2-壶盖;3-出漆管;4-第一通气孔;5-油漆喷枪接口;6-支撑杆;101-透明观察窗;201-圆形底板;202-环形挡壁;203-环形盖板;202a-防滑纹;203a-第二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 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下壶,包括壶体 1和通过螺纹与所述壶体1相配合的壶盖2,其中,所述壶盖2包括圆形底板 201、环形挡壁202和环形盖板203,所述环形挡壁202的下端由所述圆形底板 201封闭,所述环形挡壁202的上端由所述环形盖板203封闭,所述圆形底板 201的上表面边缘区域设有第一通气孔4,所述第一通气孔4的直径介于3~4mm 之间,所述环形盖板203的上表面还开有若干个第二通气孔203a,所述第二通气孔203a的直径介于1~2mm之间,所述壶体1内设有出漆管3,所述出漆管3 依次穿过所述环形盖板203和所述圆形底板201,并伸入所述壶体1的底部,所述出漆管3的出口连通油漆喷枪接口5。

在对所述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下壶的具体结构描述中,所述壶体1用于装载油漆,所述壶盖2用于将所述壶体1封闭,防止所述壶体1中的油漆在油漆喷枪使用过程中泄漏,同时所述壶盖2可以旋开,使用户可以向所述壶体1 内添加油漆,通过上述设计,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所述壶盖2由所述圆形底板201、所述环形挡壁202和所述环形盖板203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盖板203为可拆卸结构,它可以同时与所述环形挡壁202和所述圆形底板201 配合使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把从所述第一通气孔4中流出的油漆限制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防止油漆滴落在正在喷涂的物件上,对物件造成二次污染,所述环形盖板203也可以不安装到所述环形挡壁202上,此时,只有所述环形挡壁202和所述圆形底板201共同作用,所述环形挡壁202可以把从所述第一通气孔4中流出的油漆挡住,防止其滴落到正在喷涂的物件上,通过上述设计,不仅可以形成双重保护,更好的防止油漆滴落,还可以使用户有不同的选择,自行决定是否安装所述环形盖板203,一般是在需要将油漆喷枪倾斜较大角度时,选择安装所述环形盖板203,这样可以更好的防止油漆滴落,所述第一通气孔4和所述第二通气孔203a都作为所述壶体1与外部进行通气的通道,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所述第一通气孔4的直径为3mm,采用3mm的直径不仅可以完全满足所述壶体1的通换气,还能够减少油漆从所述第一通气孔4中流出,举例所述第二通气孔203a的直径为1.5mm,并且所述第二通气孔203a 的孔数为3个,通过这样设计,不仅使所述第二通气孔203a的进气量能够完全满足所述壶体1所需的通气量,还能够防止所述圆形底板201、所述环形挡壁 202和所述圆形盖板203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保存的从所述第一通气孔4流出的油漆再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孔203a漏出,大大的提高了油漆的防洒落效果,所述出漆管3和所述油漆喷枪接口5共同作用,可以将所述壶体1内的油漆吸出,通过油漆喷枪进行喷涂。

由此通过对前述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下壶的具体结构的描述,所述油漆下壶的壶盖包括圆形底板、环形挡壁和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盖板采用可拆卸结构,一方面,所述壶盖可以由所述圆形底板和所述环形挡壁组成,此时,所述壶盖形成一个凹型结构,所述环形挡壁可以作为一圈竖直的外沿阻挡从所述第一通气孔流出的油漆,将其限制在圆形底板上,防止其滴落;另一方面,当所述环形盖板安装在所述环形挡壁上时,所述环形盖板、所述环形挡壁和所述圆形底板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能够把从所述第一通气孔流出的油漆限制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这样设计可以形成双重保护,达到更好的防油漆洒落的效果。通过上述设计,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所述油漆下壶的防油漆洒落的效果,还能够使用户具有多种选择,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优化的,如图2所示,所述环形挡壁202的高度介于5~10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所述环形挡壁202的高度为6mm,采用6mm的高度能够使所述油漆防滴落的效果达到最好,而且还不影响所述壶体1的通气。

优化的,所述环形挡壁202的外周壁面上还设有防滑纹202a。通过上述设计,所述防滑纹202a能够使用户能够更容易的旋开所述壶盖,进行油漆的添加,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优化的,所述壶体1的外壁还设有透明观察窗101,所述透明观察窗101 上还竖直设有数字刻度线。通过上述设计,所述透明观察窗101能够使用户直观的看到所述壶体1内的油漆使用情况,同时设有数字刻度线能够使用户精确的控制添加进所述壶体1内的油漆量,防止加入的油漆过量,使用不完,造成油漆的浪费,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实用性。

优化的,所述壶体1内壁、所述出漆管3的内壁、所述圆形底板201的下表面和所述油漆喷枪接口5的内壁均涂有聚四氟乙烯涂料层或纳米涂料层。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防止所述壶体1内的油漆粘黏在所述壶体1的内壁、所述出漆管3的内壁、所述壶圆形底板201的下表面和所述油漆喷枪接口5的内壁,造成所述出漆管3和所述油漆喷枪接口5的堵塞,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还可以使所述壶体1内的油漆被完全使用,大大的提高了油漆的使用率,防止油漆被浪费。

优化的,所述壶体1的底部采用拱形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所述壶体1的底部具有一定的空间,使得所述壶体1放置更加的平稳,能够放置在一些不平整的地面,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综上,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下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下壶,一方面所述壶盖包括所述圆形底板、所述环形挡壁和所述环形盖板,所述圆形底板、所述环形挡壁和所述环形盖板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能够把从所述第一通气孔流出的油漆限制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防止其滴落,所述环形盖板还采用可拆卸结构,使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安装所述环形盖板,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所述壶体1还设有所述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上还竖直设有数字刻度线,能够让用户直观的看到所述壶体1内油漆的使用情况,还可以通过所述数字刻度线精确的控制添加到所述壶体1内的油漆量,大大的增加使用的实用性。另外,所述壶体内壁、所述出漆管的内壁、所述圆形底板的下表面和所述油漆喷枪接口的内壁均涂有聚四氟乙烯涂料层或纳米涂料层,通过这样设计,能够有效的防止油漆粘黏到上述部件的内壁,不仅可以防止油漆堵塞所述出漆管和所述油漆喷枪接口,还可以使油漆被完全使用,减少了油漆的浪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它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壶体1的结构不同和所述出漆管3的位置不同。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包括壶体1和通过螺纹与所述壶体1相配合的壶盖2,其中,所述壶盖2包括圆形底板201、环形挡壁202和环形盖板203,所述环形挡壁202的下端由所述圆形底板201封闭,所述环形挡壁202的上端由所述环形盖板203封闭,所述圆形底板201的上表面边缘区域设有第一通气孔4,所述第一通气孔4的直径介于 3~4mm之间,所述环形盖板203的上表面还开有若干个第二通气孔203a,所述第二通气孔203a的直径介于1~2mm之间,所述壶体1的出口连通出漆管3,所述出漆管3的出口连通油漆喷枪接口5。

在对所述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的具体结构描述中,所述壶体1、所述壶盖2、所述圆形底板201、所述环形挡壁202、所述环形盖板203、所述第一通气孔4、所述第二通气孔203a、所述出漆管3和所述油漆喷枪接口5的作用与实施例一中一致,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也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多加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挡壁202的外周的外周壁面上还可以设置防滑纹,这样设计可以使人们更容易的旋开所述壶盖2,进行油漆的添加,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所述壶体1的内壁、所述出漆管3的内壁、所述圆形底板201 的下表面和所述油漆喷枪接口5的内壁还可以喷涂聚四氟乙烯涂料层或纳米涂料层,通过喷涂上述涂料,可以防止上述部件的内部粘黏过多的油漆,造成所述出漆管3和所述油漆喷枪接口5堵塞,还能使所述壶体1内的油漆被完全用完,增大油漆的使用率,防止油漆被浪费。

优化的,所述环形挡壁202的高度介于5~10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所述环形挡壁202的高度为6mm,采用6mm的高度能够使所述油漆方滴落的效果达到最好,而且还不影响所述壶体1的通气。

优化的,还包括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漆管3的外壁。通过上述设计,通过所述支撑杆6,所述油漆上壶在与油漆喷枪上时进行使用时,能够平稳的放置在地面或桌面,使得所述油漆上壶在使用时的存放变得更加的方便,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优化的,所述壶体1的外壁还设有透明观察窗101,所述透明观察窗101 上还竖直设有数字刻度线。通过上述设计,所述透明观察窗101能够使用户直观的看到所述壶体1内的油漆使用情况,同时设有数字刻度线能够使用户精确把握添加进所述壶体1内的油漆量,防止加入的油漆过量,使用不完,造成油漆的浪费,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实用性。

综上,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油漆喷枪的油漆上壶,一方面,所述壶盖包括所述圆形底板、所述环形挡壁和所述环形盖板,所述述圆形底板、所述环形挡壁和所述环形盖板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在多加赘述,另一方面,所述壶体还设有支撑杆,能够使所述油漆上壶在使用时的放置变得更加的平稳和稳定,不会出现翻倒的问题,使得所述油漆上壶在使用时的存放变的更加方便,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