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型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981发布日期:2019-05-21 22:08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Y型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Y型过滤器。



背景技术:

Y型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的管道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种过滤装置,Y型过滤器通常安装在各种阀门或其它设备的进口端,用来清除介质中的杂质,以保证进入阀门的介质的洁净度,从而保护阀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现有的Y型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并且在清理时会产生死角不利于介质的流动,而且会导致无法清理死角内的杂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Y型过滤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Y型过滤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形成阀腔,所述阀腔内形成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二流道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三流道设置有排料口,所述第三流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中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阀盖与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阀腔内部连接,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过滤板的两端,所述阀盖上设置有手把,所述手把与阀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之间一体连接,三者之间的连接处采用对焊方式进行焊接,焊接后的焊缝采用抛光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和过滤板,对介质内的杂质进行清洗,当介质从第一流道流入首先经过过滤板的第一过滤,然后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当过滤装置内的杂质达到一定界值时,通过把手和拉杆将过滤装置和过滤板拉出进行清洗,然后反复使用,而且将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第三流道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焊接之后的焊缝采用抛光处理,避免了产生尖角从而减少死角,无物料以及杂质的残留保证内部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阀盖和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盖的两端还设置有固定螺母实现与阀体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阀盖与阀体之间设置密封圈保证密封性,并且通过螺母连接阀体和拉杆,维护检修以及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板与阀腔之间设置有封套,所述封套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过滤板和阀腔之间设置封套,保证了过滤板和阀腔之间的密封性,增加的密封垫圈进一步保证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拉杆的顶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延伸至阀盖的下端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在拉杆的顶部设置滑套,对拉杆移动时进行保护,避免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若干个与拉杆平行设置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均匀分布在第三流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采用多个过滤网的方式对其进行过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为过滤芯,所述过滤芯的中心与拉杆的中心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采用过滤芯的方式,清理以及更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垫圈为O型垫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O型垫圈,功能可靠,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阀体;2-阀腔;3-进料口;4-出料口;5-排料口;6-过滤装置;61-过滤网;62-过滤芯;7-拉杆;8-阀盖;9-过滤板;10-把手;11-螺母;12-密封圈;13-封套;14-密封垫圈;15-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传统Y型过滤器均用管道直接拼接焊接加工成型,焊接处多有尖角,不利于物料的流动,本实用新型为一种 Y型过滤器,流道的壳体采用挤压及锻造成型工艺,焊接方式采用管与管的口对口对焊工艺,焊接后对焊缝进行抛光处理,从而无物料滞留滋生细菌的内部缝隙及死角。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Y型过滤器,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形成阀腔2,所述阀腔内形成第一流道20、第二流道30以及第三流道40,所述第一流道20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第二流道30设置有出料口4,所述第三流道40设置有排料口5,所述第三流道40内设置有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的中部设置有拉杆7,所述拉杆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阀盖8与过滤板9,所述过滤板9与阀腔2内部连接,所述过滤装置6设置在过滤板9的两端,所述阀盖8上设置有手把10,所述手把10与阀盖8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流道20、第二流道30、第三流道40之间一体连接,三者之间的连接处采用对焊方式进行焊接,焊接后的焊缝采用抛光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装置6和过滤板9,对介质内的杂质进行清洗,当介质从第一流道20流入首先经过过滤板9的第一次过滤,然后经过过滤装置6 的过滤,当过滤装置6内的杂质达到一定界值时,通过把手10和拉杆7将过滤装置6和过滤板9拉出进行清洗,然后反复使用,而且将第一流道20、第二流道30以及第三流道40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焊接之后的焊缝采用抛光处理,避免了产生尖角从而减少死角,无物料以及杂质的残留保证内部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阀盖8和阀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所述阀盖8的两端还设置有固定螺母11实现与阀体1的连接。阀盖8与阀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12保证密封性,并且通过螺母11连接阀体1和拉杆7,维护检修以及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板9与阀腔2之间设置有封套13,所述封套13与阀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14。通过在过滤板9和阀腔2之间设置封套13,保证了过滤板9和阀腔2之间的密封性,增加的密封垫圈14进一步保证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拉杆7的顶部设置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延伸至阀盖的下端面。在拉杆7的顶部设置滑套15,对拉杆7移动时进行保护,避免磨损。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过滤装置6包括若干个与拉杆平行设置的过滤网61,所述过滤网61均匀分布在第三流道40内。过滤装置6采用多个过滤网61的方式对其进行过滤效果好。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过滤装置6设置为过滤芯62,所述过滤芯62的中心与拉杆7的中心一致。过滤装置6采用过滤芯62的方式,清理以及更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垫圈14为O型垫圈,采用O型垫圈,功能可靠,结构简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