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5355发布日期:2019-06-26 01:4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制品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



背景技术:

二维运动混合机是一种做二维运动的均化器,转筒可同时进行两个方向运动的混合机。这两个运动方向分别是转筒的转动以及转筒随摆动架左右摆动。被混和物料在转筒内随转筒转动、翻转、混合的同时又随转筒的摆动而发生左右来回的掺混运动,在这两个运动的共同作用下,物料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的混和。现有的二维混合机都不能在运行过程中对物料进行湿度调节,而有些物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脱模剂、水或胶水等液体混合,以保证物料的湿度在后续工艺中更好的压制成型。由于现有的二维运动混合机中不具备加湿功能,因此在现有的加工工艺中物料在均化器中混合后,再混入脱模剂、水或胶水等液体混合。这种额外混合的工艺,混合出来的物料不均匀、容易结块,不利于后续加工,且一般物料混合都是大吨位进行的,这种额外混合的工艺,一次只能混合少量的物料和液体,加工效率低,加工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物料湿度、混合均匀、缩短加工工序的二维运动混合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包括底座和横向设置在底座上的转筒,所述的转筒包括进料端、出料端和用于混合物料的腔体,所述的进料端上设置有筒盖,还包括加湿装置,所述的加湿装置包括加料泵、加湿管和位于所述的腔体上部的喷淋雾化器,所述的加料泵的出料口与所述的加湿管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的加湿管的出料口与所述的喷淋雾化器相连接,所述的加湿管部分伸入所述的腔体内。

所述的加湿管包括用于输送加湿剂的软管、包覆在所述的软管的上部的上部支撑管和包覆在所述的软管下部的下部支撑管,所述的软管的进料口与所述的加料泵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软管的出料口与所述的喷淋雾化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的上部支撑管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水平支撑管、斜支撑管、旋转接头和上支撑管组成,所述的水平支撑管的头部与所述的喷淋雾化器相连接,所述的水平支撑管和所述的斜支撑管位于所述的腔体内,所述的旋转接头安装在所述的筒盖上,所述的下部支撑管竖直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

通过软管输送加湿剂,软管材料为PU,防止加湿剂对软管的腐蚀,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上部支撑管和下部支撑管对软管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保证加湿剂顺利的输送到腔体内。上部支撑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水平支撑管、斜支撑管、旋转接头和上支撑管,上部支撑管的旋转接头与筒盖连接,保证转筒在旋转的过程中,喷淋雾化器、水平支撑管和斜支撑管始终位于腔体的上部,防止物料堵塞喷淋雾化器,保证喷淋雾化器始终正常的工作,保证加湿效果。

所述的旋转接头包括连接管和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管外的转动组件,所述的连接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箍与所述的上支撑管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箍与所述的斜支撑管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管朝向所述的上支撑管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端盖,所述的筒盖上设置有第三卡箍以及与所述的转动组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的旋转接头插入所述的通孔且所述的连接端盖通过所述的第三卡箍固定在所述的筒盖上,所述的转动组件与所述的通孔内壁紧配合。转动组件随转筒旋转,连接管保持不动,从而保证喷淋雾化器、水平支撑管和斜支撑管始终位于腔体的上部。

所述的转动组件包括外壳、轴承和2个防尘油封,所述的外壳包覆在所述的连接管外,所述的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的外壳,所述的轴承、所述的防尘油封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外壳与所述的连接管之间,两个所述的防尘油封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的两端。防尘油封防止粉尘进入轴承内,使轴承磨损或卡死,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所述的上支撑管的下端设置有配重锤。在上支撑管的下部设置配重锤利用重力效应,使上支撑管始终竖直向下,从而保证喷淋雾化器、水平支撑管和斜支撑管始终位于腔体的上部。

所述的喷淋雾化器为带有多个喷液孔的雾化喷头,所述的喷液孔的直径为0.1-0.5mm。可以将水或有机体通过泵或压缩气压入转筒内,缓慢均匀的喷洒在物料表面,可保证物料的湿度在1%以下的精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公开了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由于该混合机设置了加湿装置,这样既可以翻转、混合物料,也可以泵入加湿剂,利用该混合机本身的运动使物料与加湿剂充分、均匀的混合,减少加工工序,缩短加工时间,防止物料与加湿剂混合后结块,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物料对加湿剂的需求泵入相应剂量的加湿剂,以到达所需的湿度,具有湿度可调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支撑管、旋转接头和上支撑管连接的部分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支撑管、旋转接头和上支撑管连接的部分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包括底座1和横向设置在底座1上的转筒2,转筒2包括进料端、出料端和用于混合物料的腔体21,进料端上设置有筒盖3,还包括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加料泵4、加湿管和位于腔体21上部的喷淋雾化器5,加料泵4的出料口与加湿管的进料口相连接,加湿管的出料口与喷淋雾化器5相连接,加湿管部分伸入腔体21内。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加湿管包括用于输送加湿剂的软管6、包覆在软管6的上部的上部支撑管7和包覆在软管6下部的下部支撑管8,软管6的进料口与加料泵4的出料口相连通,软管6的出料口与喷淋雾化器5的进料口相连通,上部支撑管7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水平支撑管71、斜支撑管72、旋转接头73和上支撑管74组成,水平支撑管71的头部与喷淋雾化器5相连接,水平支撑管71和斜支撑管72位于腔体21内,旋转接头73安装在筒盖3上,下部支撑管8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软管为耐高强耐高压的PU管,上部支撑管和下部支撑管的材料为不锈钢。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旋转接头73包括连接管731和设置在连接管731外的转动组件,连接管731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箍9与上支撑管74的上端相连接,连接管73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箍10与斜支撑管72的下端相连接,连接管731朝向上支撑管74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端盖11,筒盖3上设置有第三卡箍12以及与转动组件相匹配的通孔(图中未显示),旋转接头73插入通孔且连接端盖11通过第三卡箍12固定在筒盖3上,转动组件与通孔(图中未显示)内壁紧配合。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包括外壳732、轴承733和2个防尘油封734,外壳732包覆在连接管731外,连接管731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732,轴承733、防尘油封734分别设置在外壳732与连接管731之间,两个防尘油封734分别设置在外壳732的两端。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上支撑管74的下端设置有配重锤13。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喷淋雾化器5为带有多个喷液孔(图中未显示)的雾化喷头,喷液孔(图中未显示)的直径为0.1-0.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