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9828发布日期:2019-06-22 00:4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处理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处理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油(主要指矿物油、新型淬火油)是工件淬火常用的一种淬火介质。经过淬油的工件在回火炉中加热时,难免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油烟,对环境和车间工人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国家和行业针对热处理车间空气质量和废气排放制定了许多标准,但是许多企业相关的环保标准并未得到认真的执行,热处理废气油烟污染问题依旧严重。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燃烧的方式处理废气,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彻底处理废气,反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样对环境产生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热处理废气处理系统,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热处理废气处理系统,包括除尘装置、油气分离装置、冷却循环装置、废油回收装置、净化过滤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分别与热处理炉和油气分离装置相连通,油气分离装置与冷却循环装置相连通,冷却循环装置包括余热利用系统、循环水池和设置在循环水池内的导气管,所述循环水池与余热利用系统之间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废油回收装置包括集油罐和连通导气管与集油罐的出油管,所述导气管与净化过滤装置相连通,所述净化过滤装置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排气口,筒体内设有多层间隔设置的过滤棉。

所述除尘装置采用的是重力沉降室。

所述除尘装置的上端与热处理炉底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抽风机。

所述导气管呈U型,有利于降低废气流速,进而有效降低废气温度。

所述出油管上设有阀门,可以定期将积存在导气管底部的废油排出。

所述过滤棉采用的是玻璃纤维过滤棉。

每层过滤棉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防火阻燃层和抗静电层。

所述循环水池与余热利用系统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形成循环回路。

所述导气管与净化过滤装置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有除尘装置对废气油烟中的固体微粒进行除尘;油气分离装置对废气油烟进行油气分离,将油分除去;循环水池内的水与导气管换热后,通过余热利用系统为厂区生活供热,充分利用余热,节约资源;废油回收装置可以将残留积存在导气管内的废油排出;净化过滤装置可以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处理。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净化热处理产生的废气油烟,缓解废气油烟造成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处理废气处理系统,包括除尘装置4、油气分离装置5、冷却循环装置6、废油回收装置7、净化过滤装置8。本实施例中,除尘装置4采用的是重力沉降室,对废气油烟中的固体微粒进行除尘。除尘装置4分别与热处理炉1和油气分离装置5相连通,所述除尘装置4的上端与热处理炉1底部通过第一连接管2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2上固定安装有抽风机3,抽风机3用来将热处理炉1中的废气油烟抽出。油气分离装置5用来对废气油烟进行油气分离,将其中的大部分油分除去。油气分离装置5与冷却循环装置6相连通,冷却循环装置6包括余热利用系统601、循环水池602和设置在循环水池602内的导气管603,所述循环水池602与余热利用系统60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604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导气管603呈U型,有利于降低废气流速,进而有效降低废气温度。循环水池602内的水与导气管603换热后,通过余热利用系统601为厂区生活供热,可以充分利用余热,节约资源。废油回收装置7包括集油罐701和连通导气管603与集油罐701的出油管702,出油管702上设有阀门703,废气中含有的残留油分沿U型的导气管603流至管道底部积存,可以通过调节阀门703,定期将积存的废油排出,收集进集油罐701中。所述导气管603与净化过滤装置8的底部通过第三连接管605相连通,所述净化过滤装置8包括竖直设置的筒体801,筒体801上设有排气口802,筒体801内水平设有多层玻璃纤维过滤棉803,过滤棉803上下之间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每层过滤棉80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防火阻燃层804和抗静电层805,净化过滤装置8可以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处理后可以从排气口802排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