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隔离密闭固体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2474发布日期:2019-08-13 22:38阅读:1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隔离密闭固体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投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柔性隔离密闭固体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反应釜投料是生物化工医药生产领域的常见单元操作,但是直接开釜口投料就会有如下问题:物料有交叉污染风险;对氧含量和水分有控制要求的固体物料无法保证有效操作,对生产质量产生影响;开釜投料过程有引入异物的风险;反应釜中如果有溶剂开釜投料过程会有安全风险;固体粉尘暴露操作对人员健康有害。因此如何解决固体密闭投料方式是该领域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隔离密闭固体投料装置,主要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柔性隔离密闭固体投料装置,包括可升降高度的液压移动推车和带滚轮的移动支撑平台,其特征是:移动支撑平台上坐落在收纳柜上,收纳柜装在升降支架上,移动支撑平台设有框架形软袋支架,软袋支架装有压差表和带烧结网滤芯的排气连接口,所述软袋支架上间隔设有软袋挂钩,软袋挂钩挂着柔性软袋,所述柔性软袋一端设有内层投料口和外层投料口,柔性软袋另一端设传送口,传送口处柔性软袋呈管状向外延伸至末端设进口,柔性软袋设有氮气进口连接带流量计的氮气管道,柔性软袋设排气口通过排风管道连接带烧结网滤芯的排气连接口,所述柔性软袋设有两个手套环,手套环安装长臂乳胶手套。

所述柔性软袋为药用塑料连续袋,其大小长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固体投料生产操作中交叉污染,异物引入,氧含量和水分等控制风险引起的指令问题。解决固体投料生产操作中暴露操作引起的人员伤害和安全问题。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袋支架,2-柔性软袋,3-内层投料口,4-外层投料口,5-手套环,6-氮气进口,7-排气口,8-压差表,9-传送口,10-进口,11-移动支撑平台,12-收纳柜,13-可升降高度的液压移动推车,14-软袋挂钩,15-橡胶环固定槽,16-投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柔性隔离密闭固体投料装置,包括可升降高度的液压移动推车13和带滚轮的移动支撑平台11,其特征是:移动支撑平台11坐落在收纳柜12上,收纳柜12装在升降支架上,移动支撑平台11设有框架形软袋支架1,软袋支架1装有压差表8和带烧结网滤芯的排气连接口,所述软袋支架1上间隔设有软袋挂钩14,软袋挂钩14挂着柔性软袋2,所述柔性软袋2为药用塑料连续袋,其大小长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制作。所述柔性软袋2一端设有内层投料口3和外层投料口4,柔性软袋2另一端设传送口9,传送口9处柔性软袋呈管状向外延伸至末端设进口10,柔性软袋2设有氮气进口6连接带流量计的氮气管道,柔性软袋2设排气口7通过排风管道连接带烧结网滤芯的排气连接口,所述柔性软袋设有两个手套环5,手套环5安装长臂乳胶手套。

操作方法:投料前准备:

1)自制投料柔性软袋2,将直径1.3m的药用塑料连续袋裁剪合适的长度,用塑封机制作内层投料口3和外层投料口4,袋体按隔离器支架大小制作软袋挂钩14,手套环5安装长臂乳胶手套;

2)将自制柔性软袋2通过软袋挂钩14装在软袋支架1上,用移动氧含量检测仪放进软袋,用扎带扎进口10;

3)将投料口16通过法兰连接在带阀门的反应釜固体投料工艺口,通过调整可升降高度的液压移动推车13和带滚轮的移动支撑平台11,将软袋投料口外层投料口4用橡胶密封环固定在投料口16的橡胶环固定槽15上;

氮气惰性化准备:

1)将带流量计的氮气管道连接在软袋氮气进口6,排风管道连接在软袋排气口7,压差表8管道连接在柔性软袋内;

2)开启氮气和排放管道开关,通过控制排风开关大小控制软袋微正压,氮气吹扫至软袋内移动氧含量检测仪氧含量在5%以下;

密闭投料:

1)将传送口9处软袋扎口,将去除外包装的固体物料通过进口10传入后扎口,再通过传送口9传入软袋内放置在移动支撑平台11上;

2)在氮气惰性化环境下,打开投料口16下放反应釜工艺口阀门进行密闭投料;

3)将投料空包装通过传送口9,进口10传出;

投料结束:

1)投料结束将反应釜工艺口阀门关闭,关闭氮气和排气口阀门,拆除管道;

2)将投料自制柔性软袋2拆除按流程要求淬灭/报废处理;

3)将投料口16拆除清洗后放在收纳柜12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