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溴酸山莨菪生产线的氨水配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1480发布日期:2019-12-03 18:2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氢溴酸山莨菪生产线的氨水配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生产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氢溴酸山莨菪生产线的氨水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氢溴酸山莨菪生产线中,通常需要使用氨水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时需要使用料液重量体积比1:0.5对原料进行浸润,需要稳定进液量250l/h,并且在30~500l/h之间可调、可控,并且还需要有一定冗余量应对突发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氢溴酸山莨菪生产线的氨水配置装置,可以根据进料量调节氨水进入量,提供一定冗余量,自动完成氨水的配制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氢溴酸山莨菪生产线的氨水配置装置,包括氨水罐、氨水配液罐、氨水暂存罐;所述氨水暂存罐底部通过第一输送管路分别连接氨水配液罐顶部和氨水暂存罐顶部;所述氨水配液罐底部通过第二输送管路分别连接氨水罐顶部和氨水配液罐顶部;所述氨水罐底部连接第三输送管路;所述氨水罐、氨水配液罐、氨水暂存罐顶部均连接自来水进水管线和尾气回收管线;所述氨水罐、氨水配液罐、氨水暂存罐底部均连接排污管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管路包括第一入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所述第一入口管连接所述氨水暂存罐底部,所述第一入口管设置第一氨水输送泵,所述第一氨水输送泵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一出口管出口连接所述氨水暂存罐顶部,所述第一出口管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二出口管出口连接所述氨水配液罐顶部,所述第二出口管设置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管路包括第二入口管、第三出口管、第四出口管,所述第二入口管入口连接所述氨水配液罐底部,所述第二入口管设置氨水配液泵,所述第三出口管出口连接所述氨水配液罐顶部,所述第三出口管沿流体方向依次设置截止阀和手动调节阀,所述第四出口管出口连接所述氨水罐顶部,所述第四出口管沿流体方向依次设置截止阀和手动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第三输送管路包括第三入口管、第五出口管,所述第三入口管入口连接所述氨水罐底部,所述第三入口管设置第二氨水输送泵,所述第二氨水输送泵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氨水暂存罐共有两个,所述氨水暂存罐顶部设置人孔和人孔盖,所述氨水暂存罐侧壁设置爬梯,所述氨水暂存罐设置机械式液位计,所述氨水暂存罐底部设置第一出口管线,所述第一出口管线末端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一出口管线末端连接排污管线,所述第一出口管线中部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氨水配液罐共有一个,所述氨水配液罐顶部设置人孔和人孔盖,所述氨水配液罐侧壁设置爬梯,所述氨水配液罐底部设置第二出口管线,所述第二出口管线末端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二出口管线末端连接排污管线,所述第二出口管线中部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路贯通连接,所述氨水配液罐侧壁设置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氨水罐共有一个,所述氨水罐顶部设置人孔和人孔盖,所述氨水罐侧壁设置爬梯,所述氨水罐底部设置第三出口管线,所述第三出口管线末端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三出口管线末端连接排污管线,所述第三出口管线中部与所述第三输送管路贯通连接,所述氨水罐侧壁设置观察窗。

优选的,还包括定时器,所述氨水暂存罐设置第一电子液位传感器,所述氨水配液罐设置第二电子液位传感器,所述氨水配液罐顶部自来水进水管线设置电磁调节阀,所述第一电子液位传感器、第二电子液位传感器和定时器均与电磁调节阀、氨水配液泵、第一氨水输送泵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氨水罐设置第三电子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氨水输送泵与其下游截止阀之间管线设置超声波流量计,所述第三电子液位传感器和超声波流量计均与第二氨水输送泵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氨水输送泵与其下游截止阀之间的管线贯通连接取样管线,所述取样管线末端设置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氨水罐容积为3000l。

优选的,所述氨水配液罐容积为3000l。

优选的,所述氨水暂存罐容积为6000l。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进料量调节氨水进入量。

2、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完成氨水的配制操作。

3、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冗余量确保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氨水罐、101-第三出口管线、102-第一电子液位传感器、2-氨水配液罐、201-第二出口管线、202-第二电子液位传感器、203-电磁调节阀、3-氨水暂存罐、301-机械式液位计、302-第一出口管线、303-第三电子液位传感器、401-第一入口管、402-第一出口管、403-第二出口管、404-第一氨水输送泵、405-取样管线、501-第二入口管、502-第三出口管、503-第四出口管、504-氨水配液泵、505-手动调节阀、506-定时器、601-第三入口管、602-第五出口管、603-第二氨水输送泵、604-超声波流量计、7-尾气回收管线、8-自来水进水管线、9-排污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氨水罐1、氨水配液罐2、氨水暂存罐3;所述氨水暂存罐3底部通过第一输送管路分别连接氨水配液罐2顶部和氨水暂存罐3顶部;所述氨水配液罐2底部通过第二输送管路分别连接氨水罐1顶部和氨水配液罐2顶部;所述氨水罐1底部连接第三输送管路;所述氨水罐1、氨水配液罐2、氨水暂存罐3顶部均连接自来水进水管线8和尾气回收管线7;所述氨水罐1、氨水配液罐2、氨水暂存罐3底部均连接排污管线9。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管路包括第一入口管401、第一出口管402、第二出口管403,所述第一入口管401连接所述氨水暂存罐3底部,所述第一入口管401设置第一氨水输送泵404,所述第一氨水输送泵404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一出口管402出口连接所述氨水暂存罐3顶部,所述第一出口管402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二出口管403出口连接所述氨水配液罐2顶部,所述第二出口管403设置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管路包括第二入口管501、第三出口管502、第四出口管503,所述第二入口管501入口连接所述氨水配液罐2底部,所述第二入口管501设置氨水配液泵504,所述第三出口管502出口连接所述氨水配液罐2顶部,所述第三出口管502沿流体方向依次设置截止阀和手动调节阀505,所述第四出口管503出口连接所述氨水罐1顶部,所述第四出口管503沿流体方向依次设置截止阀和手动调节阀505。

优选的,所述第三输送管路包括第三入口管601、第五出口管602,所述第三入口管601入口连接所述氨水罐1底部,所述第三入口管601设置第二氨水输送泵603,所述第二氨水输送泵603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氨水暂存罐3共有两个,所述氨水暂存罐3顶部设置人孔和人孔盖,所述氨水暂存罐3侧壁设置爬梯,所述氨水暂存罐3设置机械式液位计301,所述氨水暂存罐3底部设置第一出口管线302,所述第一出口管线302末端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一出口管线302末端连接排污管线9,所述第一出口管线302中部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氨水配液罐2共有一个,所述氨水配液罐2顶部设置人孔和人孔盖,所述氨水配液罐2侧壁设置爬梯,所述氨水配液罐2底部设置第二出口管线201,所述第二出口管线201末端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二出口管线201末端连接排污管线9,所述第二出口管线201中部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路贯通连接,所述氨水配液罐2侧壁设置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氨水罐1共有一个,所述氨水罐1顶部设置人孔和人孔盖,所述氨水罐1侧壁设置爬梯,所述氨水罐1底部设置第三出口管线101,所述第三出口管502线101末端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三出口管线101末端连接排污管线9,所述第三出口管线101中部与所述第三输送管路贯通连接,所述氨水罐1侧壁设置观察窗。

优选的,还包括定时器506,所述氨水暂存罐3设置第一电子液位传感器102,所述氨水配液罐2设置第二电子液位传感器202,所述氨水配液罐2顶部自来水进水管线8设置电磁调节阀203,所述第一电子液位传感器102、第二电子液位传感器202和定时器506均与电磁调节阀203、氨水配液泵504、第一氨水输送泵404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氨水罐1设置第三电子液位传感器303,所述第二氨水输送泵603与其下游截止阀之间管线设置超声波流量计604,所述第三电子液位传感器303和超声波流量计604均与第二氨水输送泵603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氨水输送泵404与其下游截止阀之间的管线贯通连接取样管线405,所述取样管线405末端设置截止阀。

实际使用时,氨水配液罐2通过第二电子液位传感器202和定时器506控制氨水配液泵504运转,自动完成氨水的配制工作,通过氨水配液泵504将配置好的氨水送入氨水罐1中,然后通过第二氨水输送泵603注入生产线内,注入流量通过超声波流量计604反馈给第二氨水输送泵603进而控制。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