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器及其过滤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7894发布日期:2019-08-27 20:3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除尘器及其过滤滤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尘器及其过滤滤芯。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过滤精度随之提高。传统的粉尘过滤生产线,受到早期的设计影响,滤料的加工技术大都采用布袋除尘器或者扁布袋除尘器。但是,布袋除尘器或者扁布袋除尘器由于自身局限性影响,同体积的布袋除尘器或扁布袋除尘器过滤面积小,导致除尘器占地面积大、能耗大,设备很难实现小型化,不能满足很多企业节省投资、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同等体积的前提下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率的除尘器及其过滤滤芯。

一种除尘器的过滤滤芯,包括:

过滤管,为空心管,所述过滤管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间隔的过滤孔,所述过滤管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过滤管并排设置;

过滤层,包覆在所述过滤管外;

底板,设置在所述过滤管的一端;及

头盖,设置在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所述头盖上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过滤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为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包覆在所述过滤管的外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过滤管间隔设置,所述无纺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无纺布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滤管的相对两侧,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过滤管的间隔处的所述无纺布部分通过车缝方式缝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管为圆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管为聚丙烯管、铁管或者铝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管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空心管;或者

所述过滤管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所述过滤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底板密封,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盖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槽。

一种除尘器,包括:

底架;

灰斗,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灰斗上开设有进气口;

除尘箱,设置于所述底架上,且所述除尘箱与所述灰斗相连通,所述除尘箱上开设有出气口;

底卡板,设置于所述除尘箱内,且所述底卡板位于所述灰斗上方;

花板,设置于所述除尘箱内,且所述花板位于所述底卡板的上方,所述花板上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通气孔;及

多个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滤芯,多个所述过滤滤芯间隔设置且均收容于所述除尘箱内,所述头盖安装于所述花板上,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底卡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头盖与所述花板之间,所述花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头盖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实现所述头盖安装于所述花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脉冲阀门及喷吹管,所述脉冲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喷吹管的开闭,所述喷吹管位于所述除尘箱内,且所述喷吹管位于所述花板的上方。

上述除尘器及其过滤滤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使用时,待除尘的污染空气经过进气口进入灰斗,然后通入除尘箱内,先过滤层过滤净化后,再经过过滤管上的过滤孔过滤净化,然后经由头盖上的出气孔排出,最后过滤后的空气由除尘箱上的出气口排出除尘箱。由于过滤管并排设置,且过滤层包覆在过滤管外,因此过滤管两侧对应的过滤层都能过滤污染空气,在除尘器同等体积的前提下,上述过滤滤芯能够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率,使得除尘器占地面积小、能耗小,设备实现小型化,满足很多企业节省投资、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除尘箱省去了两块侧板;

图2为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过滤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过滤滤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除尘器10,能够实现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率的目的,有利于实现除尘器10占地面积小、能耗小,设备实现小型化,满足很多企业节省投资、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的需求。具体地,除尘器10包括底架100、灰斗200、除尘箱300、底卡板400、花板500及多个过滤滤芯600。

底架100主要用于起支承作用。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底架100包括固定底板110及支撑杆120,固定底板110设置于支撑杆120的底端。具体地,支撑杆1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120的底板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底板110,固定底板110上开设有固定孔,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固定底板110固定于外界固定物上。底架100还包括加强杆130,加强杆130设置于支撑杆120上,用于增强底架100的支撑强度。例如,加强杆130可以为“X”型,设置在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杆120之间。

灰斗200设置于底架100上,灰斗200上开设有进气口。待除尘的污染空气由进气口进入灰斗200中。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进气口处还设置有进气管210,以方便污染空气导入灰斗200中。灰斗200的底部还设置有收集箱220,收集箱220与除尘器10同套生产与销售,收集箱220用于收集粉尘。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收集箱220还可以不与除尘器10同时生产与销售,而在使用时,将一收集箱220放置于灰斗200下方进行粉尘收集。

除尘箱300设置于底架100上,且除尘箱300与灰斗200相连通。除尘箱300位于灰斗200上方,待除尘的污染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如图1中左下方的虚线箭头所示)后通入除尘箱300内。除尘箱300上开设有出气口310,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出气口310排出(如图1中右上方的虚线箭头所示)。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除尘箱300包括四块侧板,四块侧板围成除尘箱300。

底卡板400设置于除尘箱300内,且底卡板400位于灰斗200上方。花板500设置于除尘箱300内,且花板500位于底卡板400的上方,花板500上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通气孔。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多个过滤滤芯600间隔设置且收容于除尘箱300内,过滤滤芯600包括过滤管610、过滤层620、底板630及头盖640。过滤管610为空心管,过滤管610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间隔的过滤孔,过滤管610的数量为多根,多根过滤管610并排设置。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管610可以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管,不仅质量较轻,而且造价低廉。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过滤管610还可以为铁管或者铝管。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管610为圆管,因此表面积较大,进一步增加过滤面积。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过滤管610还可以为方管或者满足条件的其他形状的管。

过滤层620包覆在过滤管610外。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层620为无纺布,无纺布包覆在过滤管610的外壁上。在除尘器10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无纺布的张力,使受风面积增加一倍。多根过滤管610间隔设置,无纺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无纺布分别设置在过滤管610的相对两侧,位于每相邻两个过滤管610的间隔处的无纺布部分通过车缝方式缝合,因此在每两个相邻过滤管610之间形成有车缝线。两个无纺布可以相对于过滤管610轴对称地设置。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绝对对称,只要符合条件即可。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无纺布也可以为整块,整块的无纺布包覆在过滤管610外,只要实现待除尘的污染空气通过无纺布后再通过过滤孔过滤即可。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提及的包覆在过滤管610外,可以指的是与过滤管610的外壁之间有间距,也可以指的是直接贴附在过滤管610的外壁上。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纺布直接贴附在过滤管610的外壁上。

底板630设置于过滤管610的一端,头盖640设置于过滤管610的另一端。头盖640上开设有出气孔641,出气孔641与过滤孔相连通。当将过滤滤芯600安装至除尘箱300内时,头盖640安装于花板500上,底板630安装于底卡板400上。因此过滤滤芯600位于花板500与底卡板400之间。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管610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过滤管610的一端通过底板630密封,过滤管610的另一端与出气孔641相连通。因此,过滤管610制作工艺简单,有效降低制作成本。例如,底板630上形成有与过滤管610的一端相配合的插槽,安装时,过滤管610的一端插入插槽内。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过滤管610还可以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空心管,只要能够实现过滤管610的一端封闭的目的即可,防止待污染的污染空气直接进入过滤管610内。

请参阅图2及图3,除尘器10还包括密封圈650,密封圈650位于头盖640与花板500之间。例如,头盖640的端面开设有卡槽642,密封圈650设置在卡槽642内。花板50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头盖64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643,通过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643内以实现头盖640安装于花板500上的目的。紧固件可以为固定螺栓等。

将过滤滤芯600安装至除尘箱300内时,由上往下安装,底板630卡在底卡板400上,将密封圈650置于头盖640的卡槽642内,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643内,将头盖640安装于花板500上,压紧密封圈650,防止粉尘泄露。

请再次参阅图1,除尘器10还包括脉冲阀门700及喷吹管800,脉冲阀门700用于控制喷吹管800的开闭,喷吹管800位于除尘箱300内,且喷吹管800位于花板500的上方。从喷吹管800喷出的气体对除尘箱300的侧板上的粉尘进行去除,防止粉尘积在侧板上。

上述除尘器10及其过滤滤芯600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使用时,待除尘的污染空气经过进气口进入灰斗200,然后通入除尘箱300内,先过滤层620过滤净化后,再经过过滤管610上的过滤孔过滤净化,然后经由头盖640上的出气孔641排出,最后过滤后的空气由除尘箱300上的出气口排出除尘箱300。由于过滤管610并排设置,且过滤层620包覆在过滤管610外,因此过滤管610两侧对应的过滤层620都能过滤污染空气,在除尘器10同等体积的前提下,上述过滤滤芯600能够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率,使得除尘器10占地面积小、能耗小,设备实现小型化,满足很多企业节省投资、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的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