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4664发布日期:2019-08-31 01:42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冷凝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将不能直接利用的各种压力下的低压蒸汽的冷凝水有效回收,一直是各行各业热能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现有的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对于工艺上允许两流体互相混合的情况,多采用输送机械通过管道将冷却介质输送至直接接触式冷凝器内,能耗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利用文丘里冷凝装置取代常规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可有效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节能的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包括蒸发器、重相接收罐、轻相冷凝液接收罐、文丘里冷凝装置和抽真空系统,所述蒸发器底部开设的重相出口经管道与所述重相接收罐相连,所述蒸发器上开设的轻相出口经管道与所述文丘里冷凝装置一端相连,所述文丘里冷凝装置喉部开设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上接有引流管,所述文丘里冷凝装置另一端经管道与所述轻相冷凝液接收罐相连,所述轻相冷凝液接收罐接有所述抽真空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内通有冷却介质。

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介质采用空气或轻相冷凝液接收罐内的轻相冷凝液。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与文丘里冷凝装置的连接管道上装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文丘里冷凝装置的放置方式可以为水平或竖直。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利用文丘里冷凝装置取代常规的直接接触式冷凝器,依靠文丘里冷凝装置自身结构特点,能够通过吸入口连接的引流管引入冷凝介质构成整体技术方案的一部分,使冷却介质不再借助输送机械也能被吸入至文丘里冷凝装置内对轻组分进行冷凝,此外,冷却介质除冷凝气体外也可采用轻相冷凝液接收罐内的循环液作为冷却介质,有效节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 重相接收罐 2 蒸发器

3 文丘里冷凝装置 4 单向阀

5 截止阀 6 轻相冷凝液接收罐

7 抽真空系统 8 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包括蒸发器2、重相接收罐1、轻相冷凝液接收罐6、文丘里冷凝装置3和抽真空系统7,蒸发器2底部开设的重相出口经管道与重相接收罐1相连,蒸发器2上开设的轻相出口经管道与文丘里冷凝装置3一端相连,文丘里冷凝装置3喉部开设有吸入口N1,吸入口N1上接有引流管8,文丘里冷凝装置3另一端经管道与轻相冷凝液接收罐6相连,轻相冷凝液接收罐6接有抽真空系统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的原理如下:

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中的原料液由蒸发器2蒸发,蒸发后的重组分进入重相接收罐1,轻组分进入文丘里冷凝装置3,文丘里冷凝装置3可采用文丘里管,文丘里冷凝装置3的上段为渐缩管,轻相的静压能转变为动能,产生低压,从吸入口N1通过引流管将冷却介质吸入,吸入的冷却介质对轻组分进行冷凝并与轻组分混合后进入文丘里冷凝装置3下段的渐扩管,随后将轻组分冷凝液排至轻相冷凝液接收罐6中,可选择冷凝气体或轻相冷凝液接收罐6内的轻相冷凝液作为循环冷却介质,在用于蒸发系统的二次蒸汽冷凝装置工作前,运行抽真空系统7,使整个系统在真空条件下,物料进入蒸发器中的蒸发室内,降低溶液沸点,提高单位传热面积的蒸发量。

为使冷却介质进入文丘里冷凝装置3对轻组分冷凝,引流管8内通有冷却介质。

为使冷却介质对轻组分冷凝至预期效果,引流管8内通有的冷却介质采用空气或轻相冷凝液接收罐6内的轻相冷凝液。

为防止冷却介质逆流至蒸发器2内影响蒸发效率,蒸发器2与文丘里冷凝装置3的连接管道上装有单向阀4。

因文丘里冷凝装置3自身结构特点,文丘里冷凝装置3的放置方式可以为水平或竖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此类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