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磨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2195发布日期:2019-10-22 20:4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磨砂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磨砂机。



背景技术:

悬浮剂主要是指将固体农药原药以4微米以下的微粒均匀分散于水中的药剂,而现阶段的悬浮剂的生产步骤如下所示:1、原药、助剂和水进行混合;2、计量称重;3、剪切搅拌;4、研磨;5、剪切搅拌;6、检验;7、计量分装。其中第六步骤中的检验即检验悬浮剂微粒大小和悬浮状态,若不合格会送回去继续进行剪切搅拌和研磨。

现阶段的悬浮剂研磨一般是通过卧式磨砂机实现的,卧式磨砂机是一种水平湿式的研磨设备,主要包括机架、电机、研磨座和研磨筒体,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研磨座且安装有位于研磨筒体内腔的研磨轮,研磨筒体内加入有研磨介质,当浆料送入研磨筒体内腔后,电机驱动研磨轮高速转动,促进浆料中的物质和研磨介质进行摩擦,从而实现对浆料中的固态物质进行研磨。

现阶段的研磨筒体的顶部一般设置有供研磨介质加入研磨筒体内的研磨加料口,但是当需要将研磨介质从研磨筒体内取出进行更换时,则需要将研磨筒体从研磨座上取下,整个取出研磨介质的方式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磨砂机,所述卧式磨砂机更换研磨介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卧式磨砂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顶部的研磨座、输出轴贯穿研磨座的电机、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的研磨件以及密封安装于研磨座且供研磨件伸入内腔的研磨筒体,所述研磨筒体具有研磨内腔、设于顶部且供研磨介质加入研磨内腔的研磨加料口以及将研磨加料口密封盖合的第一密封盖,所述研磨筒体的底部开设有供研磨内腔中的研磨介质排出的研磨出料口和将研磨出料口盖合的第二密封盖,所述研磨内腔的底部沿靠近研磨出料口的方向向下倾斜的导向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研磨介质通过研磨加料口加入研磨内腔中,也能够通过研磨出料口排出研磨内腔,从而能够方便研磨介质的更换和对研磨内腔的清理。其中,由于研磨出料口开设于研磨筒体的底部,且研磨筒体的内底面为朝向研磨出料口方向倾斜的导向斜面,使得研磨介质能够更加方便通过研磨出料口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研磨出料口设置于研磨筒体的底部一端,所述研磨加料口设置于研磨筒体的顶部且远离研磨出料口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研磨介质从研磨内腔中取出时,能够向研磨加料口加水,加入的水能够进一步促进研磨介质在导向斜面上的滑移,从而方便了研磨介质的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研磨筒体在远离研磨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冲洗组件,所述冲洗组件包括与研磨筒体内壁周向固定的冲洗环管、与冲洗环管连通且贯穿研磨筒体的冲洗管以及与冲洗管螺纹配合的第一密封堵头,所述冲洗环管在朝向研磨出料口的一侧具有朝向研磨筒体内壁的冲洗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洗组件的设置能够方便件研磨介质冲向研磨出料口,进一步辅助将研磨介质从研磨出料口排出。其中,冲洗环管上设置的冲洗口,能够通过喷出水流从而辅助清洗吸附在研磨内腔内壁上的研磨介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洗环管在冲洗口处设有安装槽和安装于安装槽内的防护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和防护滤网的设置能够减少进入到冲洗环管内的研磨介质的量,从而降低冲洗环管内腔被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密封盖在朝向研磨内腔的端面设置有过滤槽和安装于过滤槽内的过滤网,第二密封盖在过滤槽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整个第二密封盖的过滤通道和将过滤通道密封盖合的第二密封堵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第二密封盖的设置,能够方便对研磨介质进行清洗,通过冲洗组件向研磨内腔注入水,这一部分水能够通过过滤通道排出,从而实现对研磨介质的清洗。其中,过滤网的设置能够减少通过过滤通道排出的研磨介质的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堵头具有插入过滤通道内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密封环槽和安装于密封环槽内的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堵头通过设置密封部、密封环槽和密封圈的结构设置,从而实现了密封堵头和过滤通道的密封配合,且这种结构简单,拆装均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研磨筒体在研磨内腔的外侧还设置有冷却腔,且研磨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冷却腔连通的进水管和与冷却腔连通的出水管,且进水管设置于研磨筒体的顶部靠近研磨出料口的一侧,出水管设置于研磨筒体的底部远离研磨出料口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卧式磨砂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研磨筒体通过设置冷却腔、进水管和出水管,能够有效对研磨筒体进行冷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卧式磨砂机,包括机架、研磨座、电机、研磨件和研磨筒体,研磨筒体具有研磨加料口和研磨出料口,且研磨筒体的研磨内腔的底部为导向斜面,方便了研磨介质的放入和取出,有助于对研磨介质进行更换和清理;

2、通过设置冲洗组件,通过水流辅助研磨介质从研磨内腔中排出;

3、第二密封盖具有过滤槽、过滤网、过滤通道和第二密封堵头,能够方便对研磨内腔中的研磨介质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密封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冲洗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机架;2、研磨座;21、出料槽;22、成品出料口;3、电机;31、输出轴;4、研磨件;41、主轴套;42、研磨盘;43、过滤盘;44、过滤间隙;5、研磨筒体;51、研磨加料口;52、第一密封盖;53、研磨出料口;54、第二密封盖;541、过滤槽;542、过滤网;543、过滤通道;544、第二密封堵头;544a、密封部;544b、密封圈;55、导向斜面;56、冲洗组件;561、冲洗环管;561a、冲洗口;561b、安装槽;561c、防护滤网;562、冲洗管;563、第一密封堵头;57、研磨内腔;58、加浆口;59、冷却腔;591、进水管;59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1,一种卧式磨砂机,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顶部的研磨座2、输出轴31密封贯穿研磨座2的电机3、安装于输出轴31上的研磨件4以及密封安装于研磨座2且供研磨件4伸入内腔的研磨筒体5。

其中,研磨座2在远离电机3的端面设置有出料槽21和与出料槽21连通的成品出料口22。

研磨件4包括套设在输出轴31上的主轴套41、间隔布置在主轴上的研磨盘42以及设置于主轴套41靠近研磨座2一端的过滤盘43。其中,过滤盘43和研磨座2之间存在过滤间隙44,使得研磨筒体5内的悬浮剂被研磨成一定大小的微粒后,才能够通过过滤间隙44进入到出料槽21内,最终才能够从成品出料口22离开卧式磨砂机。

研磨筒体5具有研磨内腔57、设于顶部且供研磨介质加入研磨内腔57的研磨加料口51、将研磨加料口51密封盖合的第一密封盖52、设于底部且供研磨内腔中的研磨介质排出的研磨出料口53以及将研磨出料口53盖合的第二密封盖54以及供悬浮剂水浆注入研磨内腔的加浆口58。其中,第一密封盖52和研磨加料口51螺纹配合,研磨出料口53和第二密封盖54也为螺纹配合。

为了方便研磨内腔57中的研磨介质通过研磨出料口53排出,研磨出料口53设置于研磨筒体5底部的一端,且研磨内腔的底部为沿靠近研磨出料口53的方向向下倾斜的导向斜面55。研磨加料口51设置于研磨筒体5的顶部且远离研磨出料口53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研磨出料口53位于研磨筒体5远离研磨座2的一端,研磨加料口51位于研磨筒体5靠近研磨座2的一端。

参阅附图1和附图2,第二密封盖54在朝向研磨内腔57的端面设置有过滤槽541和安装于过滤槽541内的过滤网542,第二密封盖54在过滤槽541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整个第二密封盖54的过滤通道543和将过滤通道543密封盖合的第二密封堵头544。其中,第二密封堵头544具有插入过滤通道543内的密封部544a,密封部544a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密封环槽和安装于密封环槽内的密封圈544b。

参阅附图1、附图3和附图4,研磨筒体5在远离研磨出料口53的一端设置有冲洗组件56。冲洗组件56包括与研磨筒体5内壁周向固定的冲洗环管561、与冲洗环管561连通且贯穿研磨筒体5的冲洗管562以及与冲洗管562螺纹配合的第一密封堵头563。冲洗环管561在朝向研磨出料口53的一侧具有朝向研磨筒体5内壁的冲洗口561a,且冲洗环管561在冲洗口561a处设有安装槽561b和安装于安装槽561b内的防护滤网561c。

参阅附图1,为了实现对研磨筒体5进行冷却,研磨筒体5在研磨内腔57的外侧还设置有冷却腔59,且研磨筒体5的顶部设置有与冷却腔59连通的进水管591和与冷却腔59连通的出水管592。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591设置于研磨筒体5的顶部靠近研磨出料口53的一侧,出水管592设置于研磨筒体5的底部远离研磨出料口53的一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