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8886发布日期:2019-05-24 20:4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试管架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



背景技术:

试管是化学分析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之一,而试管架是用来放置试管的装置。现有的试管架一般为塑料材质,其结构由左、右两块侧板以及连接于两块侧板之间的底板和带有孔洞的层板构成,这样的试管架只具备放置试管的功能。实验员在进行化学分析实验前后清洗试管时,需将试管架中的试管逐一取出,然后用去离子水逐个洗净,这样会造成如下不良影响:

1)整个过程十分麻烦、费时费力,造成清洗试管的效率低下;

2)逐个清洗试管的过程中手/手套上的易污染元素如na、ca、si等容易进入已清洗的试管,导致微量/痕量元素分析结果受到极大影响;

3)逐个清洗试管过程时间较长,已经洗净的试管可能会因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导致空气中ca、si等元素污染试管,造成微量/痕量元素分析结果受到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所述试管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的底板和层板,所述层板具有m个由左至右等间距设置的孔径为d的第一通孔,m为正整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最短距离为x,x小于d,所述试管架还包括左提拉板、右提拉板、右活动板和左活动板;所述左提拉板,可相对所述左侧板上下移动和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所述右提拉板,可相对所述右侧板上下移动和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所述右活动板,具有l个由左至右等间距设置的孔径为d的第二通孔,l为正整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最短距离为x,其右侧转动安装于所述右提拉板的高出所述层板的部分,其左侧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左右间距的一半不为d+x的整数倍,所述右活动板上的最左侧的所述第二通孔贯通所述收容腔;所述左活动板,具有n个由左至右等间距设置的孔径为d的第三通孔,n为正整数且满足n+l-1=m,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通孔之间的最短距离为x,其左侧转动安装于所述左提拉板的高出所述层板的部分,其右侧可活动的插入所述收容腔,所述左活动板的表面设有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的卡位部;当所述卡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时,所述左活动板上的最右侧的所述第三通孔完全进入所述收容腔且与贯通所述收容腔的所述第二通孔正对齐,所述左活动板上的n个所述第三通孔分别与所述层板上的从左至右的n个所述第一通孔正对齐,所述右活动板上的l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层板上的从右至左的l个所述第一通孔正对齐;当所述卡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时,所述左活动板上的最右侧的所述第三通孔完全退出所述收容腔。

在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中,所述左提拉板包括第一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下端的第一前连接腿和第一后连接腿;所述左侧板的左侧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第一前导向槽和第一后导向槽;所述第一前连接腿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一前连接腿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前导向槽,所述第一后连接腿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一后连接腿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后导向槽;所述右提拉板包括第二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下端的第二前连接腿和第二后连接腿;所述右侧板的右侧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第二前导向槽和第二后导向槽;所述第二前连接腿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二前连接腿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前导向槽,所述第二后连接腿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二后连接腿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后导向槽。

在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中,所述第一前导向槽的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一前限位槽,所述第一后导向槽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一后限位槽;所述第一前连接腿的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前凸起,所述第一前凸起在所述第一前连接腿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前连接腿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后连接腿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后凸起,所述第一后凸起在所述第一后连接腿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后连接腿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前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一前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后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一后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前导向槽的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二前限位槽,所述第二后导向槽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二后限位槽;所述第二前连接腿的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前凸起,所述第二前凸起在所述第二前连接腿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前连接腿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后连接腿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后凸起,所述第二后凸起在所述第二后连接腿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后连接腿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前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二前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后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二后限位槽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中,所述第一前导向槽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一前限位槽,所述第一后导向槽的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一后限位槽;所述第一前连接腿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前凸起,所述第一前凸起在所述第一前连接腿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前连接腿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后连接腿的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后凸起,所述第一后凸起在所述第一后连接腿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后连接腿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前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一前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后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一后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前导向槽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二前限位槽,所述第二后导向槽的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二后限位槽;所述第额前连接腿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前凸起,所述第二前凸起在所述第二前连接腿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前连接腿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后连接腿的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后凸起,所述第二后凸起在所述第二后连接腿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后连接腿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前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二前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后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二后限位槽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中,所述左提拉板包括第一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下端的第一连接腿;所述左侧板的左侧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连接腿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一连接腿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右提拉板包括第二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下端的第二连接腿;所述右侧板的右侧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连接腿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二连接腿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槽。

在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中,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一前限位槽、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一后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腿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前凸起、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后凸起,所述第一前凸起在所述第一连接腿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连接腿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后凸起在所述第一连接腿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连接腿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前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一前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后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一后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二前限位槽、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二后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腿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前凸起、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后凸起,所述第二前凸起在所述第二连接腿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连接腿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后凸起在所述第二连接腿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连接腿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前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二前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后凸起收容于所述第二后限位槽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中,所述第一前限位槽的槽底面设有两个上下对正的第一前定位部,所述第一前凸起的端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前定位部配合的第一前卡位部;所述第一后限位槽的槽底面设有两个上下对正的第一后定位部,所述第一后凸起的端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后定位部配合的第一后卡位部;所述第二前限位槽的槽底面设有两个上下对正的第一前定位部,所述第二前凸起的端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二前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前卡位部;所述第二后限位槽的槽底面设有两个上下对正的第二后定位部,所述第二后凸起的端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二后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后卡位部。

在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中,所述左提拉板的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右侧设有第一转轴槽,所述左活动板的左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槽内;所述右提拉板的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左侧设有第二转轴槽,所述右活动板的右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槽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中,所述左提拉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便于握持的第一操作部,所述右提拉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便于握持的第二操作部。

在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收容腔的前侧内壁的第一前凹陷和设于所述收容腔的后侧内壁的第一后凹陷,所述第一前凹陷和所述第一后凹陷正对齐且两者的中心的连线位于所述右活动板上的最左端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右侧;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收容腔的前侧内壁的第二前凹陷和设于所述收容腔的后侧内壁的第二后凹陷,所述第二前凹陷和所述第二后凹陷正对齐且两者的中心的连线位于所述右活动板上的最左端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左侧;所述第一前凹陷与所述第二前凹陷之间的间距和所述第一后凹陷与所述第二后凹陷之间的间距均为y,y满足y/2不为d+x的整数倍;所述卡位部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左活动板的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的前凸点和后凸点,所述前凸点与所述后凸点正对齐且两者的中心的连线位于所述左活动板上的最右端的所述第三通孔的右侧;所述前凸点的中心与所述左活动板的右端面之间的左右间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前凹陷的中心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左右间隔,所述第二前凹陷的中心与所述右活动板的左端面之间的作用间隔小于等于所述前凸点的中心与相邻的所述第三通孔之间的左右间隔,所述前凸点的中心与相邻的所述第三通孔之间的左右间隔等于所述第一前凹陷的中心与左侧的相邻的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左右间隔。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试管架可以放置多个试管,在清洗试管时,不需要将试管从所述试管架中取出逐个清洗,而是将所述试管架整个放置在去离子水中,同时清洗放置在所述试管架上的试管。

2、所述试管架的各个部件之间不需要通过额外的连接件进行组装,而是直接拼接在一起的,结构简单,便于拆洗和替换易损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管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管架的另一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管架中的左侧板、右侧板、层板以及底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管架中的左提拉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管架中的右提拉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管架中的右活动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管架中的左活动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管架中的第一使用状态参考图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管架中的第二使用状态参考图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管架中的第三使用状态参考图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试管架中的左侧板、右侧板、层板以及底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左提拉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右提拉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试管架中的左侧板、右侧板、层板以及底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左提拉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右提拉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2以及连接于所述左侧板1与所述右侧板2之间的底板3和层板4。所述试管架还包括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例如,塑料)制成的左提拉板5、右提拉板6、右活动板7和左活动板8。

参见图3,所述试管架具有三个所述层板4,三个所述层板4上下等间隔的连接在所述左侧板1和所述右侧板2之间,每一个所述层板4上都设有三排第一通孔41,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任意的整数排。每一排所述第一通孔41均具有m个由左至右等间距设置的孔径为d的第一通孔41,m为正整数,在这里,m的具体数值为7。同一排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4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x,在这里,x小于d。

所述左提拉板5可相对所述左侧板1上下移动和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左侧板1的左侧。具体的,参见图4,所述左提拉板5包括第一主体部51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51下端的第一前连接腿52和第一后连接腿53;所述左侧板1的左侧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第一前导向槽11和第一后导向槽12;所述第一前连接腿52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一前连接腿52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前导向槽11,所述第一后连接腿53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一后连接腿53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后导向槽12。所述第一前导向槽11的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一前限位槽13,所述第一后导向槽12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一后限位槽14;所述第一前连接腿52的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前凸起521,所述第一前凸起521在所述第一前连接腿52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前连接腿52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后连接腿53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后凸起531,所述第一后凸起531在所述第一后连接腿53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后连接腿53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前凸起521收容于所述第一前限位槽13内,所述第一后凸起531收容于所述第一后限位槽14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凸起521和所述第一后凸起531的结构相同均为圆柱状,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凸起521和所述第一后凸起531还可以是半球状。

所述右提拉板6可相对所述右侧板2上下移动和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右侧板2的右侧。具体的,参见图5,所述右提拉板6包括第二主体部61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61下端的第二前连接腿62和第二后连接腿63;所述右侧板2的右侧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第二前导向槽21和第二后导向槽22;所述第二前连接腿62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二前连接腿62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前导向槽21,所述第二后连接腿63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二后连接腿63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后导向槽22。所述第二前导向槽21的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二前限位槽23,所述第二后导向槽22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二后限位槽24;所述第二前连接腿62的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前凸起621,所述第二前凸起621在所述第二前连接腿62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前连接腿62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后连接腿63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后凸起631,所述第二后凸起631在所述第二后连接腿63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后连接腿63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前凸起621收容于所述第二前限位槽23内,所述第二后凸起631收容于所述第二后限位槽24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前凸起621和所述第二后凸起631的结构相同均为圆柱状,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前凸起621和所述第二后凸起631还可以是半球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限位槽13的槽底面设有两个上下对正的第一前定位部131,所述第一前凸起521的端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前定位部131配合的第一前卡位部;所述第一后限位槽14的槽底面设有两个上下对正的第一后定位部141,所述第一后凸起531的端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后定位部141配合的第一后卡位部;所述第二前限位槽23的槽底面设有两个上下对正的第二前定位部,所述第二前凸起621的端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二前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前卡位部;所述第二后限位槽24的槽底面设有两个上下对正的第二后定位部,所述第二后凸起631的端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二后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后卡位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定位部131、所述第一后定位部141、所述第二前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后定位部的结构相同均为半球状凹陷,所述第一前卡位部、所述第二前卡位部、所述第一后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后卡位部的结构相同均为半球状凸起。容易想到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定位部131、所述第一后定位部141、所述第二前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后定位部的结构相同均为半球状凸起,所述第一前卡位部、所述第二前卡位部、所述第一后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后卡位部的结构相同均为半球状凹陷。

参见图6,所述右活动板7具有三排第二通孔71,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右活动板7上的所述第二通孔71的排数要求与所述层板4上的所述第一通孔41的排数一致,且所述右活动板7上的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二通孔71之间的间隔要求与所述层板4上的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一通孔41之间的间隔相同。每一排所述第二通孔71均具有l个由左至右等间距设置的孔径为d的第二通孔71,l为正整数,在这里,l的具体数值为4。同一排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7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x。所述右活动板7的右侧转动安装于所述右提拉板6的高出所述层板4的部分。具体的,所述右提拉板6的所述第二主体部61的左侧设有第二转轴槽64,所述第二转轴槽64的位置高于所述层板4,所述右活动板7的右端设有第二转轴72,所述第二转轴72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槽64内。所述右活动板7的左侧设有矩形的收容腔73,所述右活动板7上的仅最左侧的所述第二通孔71贯通所述收容腔73。所述收容腔73的内壁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左右间距的一半不为d+x的整数倍。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收容腔73的前侧内壁的第一前凹陷7311和设于所述收容腔73的后侧内壁的第一后凹陷7312,所述第一前凹陷7311和所述第一后凹陷7312正对齐且两者的中心的连线位于所述右活动板7上的最左端的所述第二通孔71的右侧;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收容腔73的前侧内壁的第二前凹陷7321和设于所述收容腔73的后侧内壁的第二后凹陷7322,所述第二前凹陷7321和所述第二后凹陷7322正对齐且两者的中心的连线位于所述右活动板7上的最左端的所述第二通孔71的左侧;所述第一前凹陷7311与所述第二前凹陷7321之间的间距和所述第一后凹陷7312与所述第二后凹陷7322之间的间距均为y,y满足y/2不为d+x的整数倍。

参见图7,所述左活动板8具有三排第三通孔81,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左活动板8上的所述第三通孔81的排数要求与所述层板4上的所述第一通孔41的排数一致,且所述左活动板8上的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三通孔81之间的间隔要求与所述层板4上的相邻的两排所述第一通孔41之间的间隔相同。每一排所述第三通孔81均具有n个由左至右等间距设置的孔径为d的第三通孔81,n为正整数且满足n+l-1=m,在这里,n的具体数值为4。同一排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通孔8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x。所述左活动板8的左侧转动安装于所述左提拉板5的高出所述层板4的部分。具体的,所述左提拉板5的所述第一主体部51的右侧设有第一转轴槽54,所述第一转轴槽54高于所述层板4,且所述第一转轴槽54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转轴槽64的中心线保持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左活动板8的左端设有第一转轴82,所述第一转轴82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槽54内。所述左活动板8的右侧可活动的插入所述收容腔73,具体的,所述左活动板8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收容腔73的轮廓及尺寸恰好与所述左活动板8相匹配。所述左活动板8的表面设有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的卡位部。具体的,所述卡位部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左活动板8的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的前凸点831和后凸点,所述前凸点831与所述后凸点正对齐且两者的中心的连线位于所述左活动板8上的最右端的所述第三通孔81的右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凸点831的中心与所述左活动板8的右端面之间的左右间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前凹陷7321的中心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孔71之间的左右间隔,所述第二前凹陷7321的中心与所述右活动板7的左端面之间的左右间隔小于等于所述前凸点831的中心与相邻的所述第三通孔81之间的左右间隔,所述前凸点831的中心与相邻的所述第三通孔81之间的左右间隔等于所述第一前凹陷7311的中心与左侧的相邻的所述第二通孔71之间的左右间隔,所述前凸点831的中心与所述左活动板8的右端面之间的左右间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前凹陷7311的中心与所述收容腔73的右侧腔壁之间的左右间隔。

当所述卡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时,也即当所述前凸点831和所述后凸点分别卡入所述第一前凹陷7311和所述第一后凹陷7312时(参见图1),由于所述前凸点831的中心与相邻的所述第三通孔81之间的左右间隔等于所述第一前凹陷7311的中心与左侧的相邻的所述第二通孔71之间的左右间隔,且所述前凸点831的中心与所述左活动板8的右端面之间的左右间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前凹陷7311的中心与所述收容腔73的右侧腔壁之间的左右间隔,使得此时的所述左活动板8上的最右侧的所述第三通孔81完全进入所述收容腔73且与贯通所述收容腔73的所述第二通孔71正对齐。而且,由于所述右活动板7上的最左侧的所述第二通孔71与所述右活动板7的左端面之间的左右间隔小于x,且所述右活动板7上的仅最左侧的所述第二通孔71贯通所述收容腔73,此时,只需要保证所述左活动板8和所述右活动板7插接后与所述层板4平行,通过合理的位置调整,即可使得所述左活动板8上的每一排所述第三通孔81所包含的4个所述第三通孔81分别与所述层板4上的对应一排所述第一通孔41的从左至右的4个所述第一通孔41正对齐,所述右活动板7上的每一排所述第二通孔71所包含的4个所述第二通孔71分别与所述层板4上的对应一排所述第一通孔41的从右至左的4个所述第一通孔41正对齐。

当所述卡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时,也即当所述前凸点831和所述后凸点分别卡入所述第二前凹陷7321和所述第二后凹陷7322时(参见图2),由于所述前凸点831的中心与所述左活动板8的右端面之间的左右间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前凹陷7321的中心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孔71之间的左右间隔,且所述第二前凹陷7321的中心与所述右活动板7的左端面之间的左右间隔小于等于所述前凸点831的中心与相邻的所述第三通孔81之间的左右间隔,使得所述左活动板8上的最右侧的所述第三通孔81完全退出所述收容腔73。而且,得益于x小于d且y/2不为d+x的整数倍的设计,此时的所述层板4上的每一个所述第一通孔41将会有一个所述左活动板8上的第三通孔81或所述右活动板7上的第二通孔71与之对应,且此时所述第一通孔41在所述底板3上的正投影将会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通孔81或所述第二通孔71在所述底板3上的正投影部分但不完全重叠。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提拉板5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51的便于握持的第一操作部55,所述右提拉板6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61的便于握持的第二操作部65。具体的,所述第一操作部55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51的上端的两个间隔开的第一竖杆551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竖杆551之间的第一横杆552,实验员可以通过握持所述第一横杆552对所述左提拉板5进行提拉操作。所述第二操作部65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61的上端的两个间隔开的第二竖杆651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竖杆651之间的第二横杆652,实验员可以通过握持所述第二横杆652对所述右提拉板6进行提拉操作。

使用所述试管架对批量试管进行清洗的操作方式介绍如下:

首先手持所述左提拉板5和所述右提拉板6分别朝右侧和左侧旋转,以使所述所左活动板8的所述卡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也即使所述前凸点831和所述后凸点分别卡入所述第一前凹陷7311和所述第一后凹陷7312,然后将所述左提拉板5和所述右提拉板6下压,使得所述第一前卡位部和所述第一后卡位部分别与下方的所述第一前定位部131和下方的所述第一后定位部141卡合。通过上述操作,将所述左活动板8和所述右活动板7调整到较低的水平高度(为了使试管能够高出所述左活动板8和所述右活动板7),并且使得所述左活动板8上的所述第三通孔81和所述右活动板7上的第二通孔71均对准一个所述层板4上的所述第一通孔41。然后将21个所述试管分别穿过所述左活动板8或所述右活动板7后一一插放至所述层板4上的21个所述第一通孔41内(参见图8)。

将所述试管插放完毕后,将所述试管架和所述试管整体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清洗。

待清洗完毕后,上提所述左提拉板5和所述右提拉板6,使得所述第一前卡位部和所述第一后卡位部分别与上方的所述第一前定位部131和上方的所述第一后定位部141卡合,所述第二前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后卡位部分别与上方的所述第二前定位部和上方的所述第二后定位部卡合,接着,手持所述左提拉板5和所述右提拉板6分别朝左侧和右侧旋转,以使所述所左活动板8的所述卡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也即使所述前凸点831和所述后凸点分别卡入所述第二前凹陷7321和所述第二后凹陷7322。通过上述操作,所述左活动板8与所述右活动板7的水平高度上升至高于所述试管,且使得所述层板4上的所述第一通孔41在所述底板3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通孔81或所述第二通孔71在所述底板3上的正投影部分但不完全重叠(参见图9)。此时,需要将所述试管架倒置,所述试管既不会从所述试管架掉落同时试管口还会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71或一个所述第三通孔81部分重合(参见图10),如此,即可将所述试管内的洗液沥干,从而高效地完成试管的批量清洗。而且,在清洗和沥水的过程中,实验员都无需用手接触所述试管,避免了实验员手/手套上的易污染元素进入已清洗的试管。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试管架的各个部件之间不需要通过额外的连接件进行组装,而是直接拼接在一起的,结构简单,便于拆洗和替换易损部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参见图11至图13,所述第一前导向槽11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一前限位槽13,所述第一后导向槽12的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一后限位槽14;所述第一前连接腿52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前凸起521,所述第一前凸起521在所述第一前连接腿52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前连接腿52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后连接腿53的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后凸起531,所述第一后凸起531在所述第一后连接腿53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后连接腿53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前凸起521收容于所述第一前限位槽13内,所述第一后凸起531收容于所述第一后限位槽14内;

所述第二前导向槽21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二前限位槽23,所述第二后导向槽22的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二后限位槽24;所述第额前连接腿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前凸起621,所述第二前凸起621在所述第二前连接腿62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前连接腿62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后连接腿63的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后凸起631,所述第二后凸起631在所述第二后连接腿63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后连接腿63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前凸起621收容于所述第二前限位槽23内,所述第二后凸起631收容于所述第二后限位槽24内。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批量清洗试管的试管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参见图14至图16,所述左提拉板5包括第一主体部51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51下端的第一连接腿59;所述左侧板1的左侧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第一导向槽19;所述第一连接腿59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一连接腿59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9;所述右提拉板6包括第二主体部61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61下端的第二连接腿69;所述右侧板2的右侧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第二导向槽29;所述第二连接腿69可上下移动地且可绕所述第二连接腿69的末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槽29。

所述第一导向槽19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一前限位槽13、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一后限位槽14;所述第一连接腿59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前凸起521、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一后凸起531,所述第一前凸起521在所述第一连接腿59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连接腿59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后凸起531在所述第一连接腿59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连接腿59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前凸起521收容于所述第一前限位槽13内,所述第一后凸起531收容于所述第一后限位槽14内;

所述第二导向槽29的前槽面向前凹陷形成一第二前限位槽23、后槽面向后凹陷形成一第二后限位槽24;所述第二连接腿69的前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前凸起621、后表面的下端凸设第二后凸起631,所述第二前凸起621在所述第二连接腿69的前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连接腿69的前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后凸起631在所述第二连接腿69的后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二连接腿69的后表面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前凸起621收容于所述第二前限位槽23内,所述第二后凸起631收容于所述第二后限位槽24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