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切换机构及切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02894发布日期:2019-08-10 00:05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水路切换机构及切换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卫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路切换机构及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水路切换方式有多种,常见的两种是滑动切换方式或转动切换方式,滑动切换方式是指通过相对滑动控制不同水路出水,转动切换方式是指通过相对转动控制不同水路出水。转动切换方式的水路切换机构的结构如:包括安装部分、分水盘和驱动机构,该安装部分设多条分水路,该分水盘安装在安装部分内且配合该分水路以能通过分水盘转动切换水路;该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分水盘以带动分水盘转动;现有的驱动机构如以下两种:

第一种,设旋钮,旋钮和分水盘同轴固接,则旋钮转动即可带动分水盘转动实现切换,该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且切换阻力大,导致切换不便。

第二种,采用自动笔结构,如cn202427568u,它公开一种花洒按钮切换结构,包括按钮、分水片、棘轮轴、弹簧和多个斜导柱,该按钮可沿其自身轴线里外滑动,外端形成为按压端,里端则环设有多个凸点;该分水片与按钮同轴设置,并该分水片在轴向被里外限位而可自由转动,该分水片上设有用于连通进水主道和进水分道的导通孔;该棘轮轴与分水片(相当于分水盘)同步转动并可沿其轴线在分水片中自由滑动;该棘轮轴在面向按钮凸点的一侧形成棘轮,该棘轮具有多个可与凸点抵触的斜导面;该弹簧与棘轮轴抵靠并产生使棘轮轴朝按钮方向运动的作用力;斜导柱之间还形成有导向按钮的导槽,该斜导柱在棘轮轴因受弹簧弹力回弹时与斜导面抵顶并使棘轮轴旋转。该机构中功能切换时分水盘既做移动又做转动才能实现水花功能切换,由于分水盘须被抬高,因此分水体与密封垫须采用二次灌包工艺,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废品率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水路切换机构及切换方法,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水路切换机构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水路切换机构,包括安装部分、分水盘和驱动机构,该安装部分设多条分水路,该分水盘安装在安装部分内且配合该分水路以能通过分水盘转动切换水路;该安装部分设上配合部和下配合部,该上配合部设固导面;该分水盘设第一贯穿道,该第一贯穿道内设第一内导面;该驱动机构包括推杆、活动块和弹性体,该推杆滑接在下配合部,该推杆设第一上导面,该活动块设下导面和第三上导面,该弹性体连接驱动机构和安装部分以带动驱动机构复位;其中:该推杆第一上导面和活动块的下导面能接触配合以能通过推杆移动推动活动块移动,该活动块的第三上导面和分水盘的第一内导面能接触配合以能通过活动块移动带动分水盘朝第一方向转动;该活动块和上配合部的固导面相配合以能通过推杆的移动带动该活动块和分水盘一起朝第一方向转动。

一实施例之中:该活动块还设有第四上导面,该第三上导面的导向和第四上导面的导向相反,该第四上导面和固导面相配合。

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三上导面的上侧边和第四上导面的上侧边连接在一起。

一实施例之中:该推杆还设第二上导面,该第一上导面的导向和第二上导面的导向相反。

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上导面的上侧边和第二上导面的上侧边连接在一起。

一实施例之中:该安装部分设分水腔,该下配合部设有接通分水腔的第二贯穿道;该推杆滑动连接第二贯穿道。

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贯穿道内壁凹设有导槽,该推杆外周凸设有导向凸起,该导向凸起适配导槽以使推杆能滑动连接第二贯穿道;该第二贯穿道内壁凸设有第一内凸部,该第一内凸部顶部设有第二内导面;该推杆外周还凸设有第一外凸部,该第一外凸部位于两相邻第一内凸部之间,该第一外凸部上设有上述的第一上导面和第二上导面。

一实施例之中:该活动块包括主体和外凸设在主体的第二外凸部,该第二外凸部上部呈外凸结构,该第二外凸部顶部设有上述的第三上导面和第四上导面,该第二外凸部底面设有上述下导面。

一实施例之中:该上配合部设有限位部,通过第二外凸部和限位部顶抵配合实现限位。

一实施例之中:该上配合部包括若干个环形阵列布置的配合凸起,该配合凸起具有两相背向的侧壁,一侧壁设有上述的固导面,另一侧壁设有上述的限位部。

一实施例之中:该推杆设限转槽,该活动块设限转凸起,该限转凸起和限转槽配合以限制活动块朝第二方向转动,该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反。

一实施例之中:该限转凸起设在活动块的下导面上。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按键,该按键一端摆动连接下配合部,该按键还顶抵推杆下端。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中心轴,该中心轴上端固接上配合部,该推杆能滑动连接中心轴,该活动块能转动、能滑动地连接中心轴,该弹性体套接中心轴且顶抵在上配合部和活动块之间。

一实施例之中:该固导面、第一内导面、下导面和第三上导面都为螺旋面或斜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水路切换机构,包括安装部分、分水盘和驱动机构,该安装部分设多条分水路,该分水盘只能转动地安装在安装部分内且配合该分水路以能通过分水盘转动切换水路;该驱动机构包括推杆、活动块和弹性体;该推杆滑动连接安装部分,滑动的推杆推动活动块活动,该活动块活动包括第一阶段活动和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活动中该活动块滑动且推动该分水盘朝第一方向转动,在第二阶段活动中该活动块至少能朝第一方向转动且带动分水盘朝第一方向转动,以驱动该分水盘完成切换;该弹性体在活动块的第一阶段活动和第二阶段活动中储能且通过该储能释能以带动驱动机构复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水路切换机构的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1,通过推杆推动活动块相对安装部分活动,该活动块滑动且推动分水盘相对安装部分朝第一方向转动;

步骤2,继续通过推杆推动活动块相对安装部分活动,该活动块滑动且朝第一方向转动,通过活动块自身朝第一方向转动带动分水盘相对安装部分继续朝第一方向转动以实现一次切换;

步骤3,松释推动,在步骤1和步骤2中蓄能的弹性体释能带动推杆和活动块复位。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分水盘仅实现转动功能(没有移动功能),可降低成本,可降低占用空间,结构紧凑。推杆第一上导面和活动块的下导面能接触配合以能通过推杆移动推动活动块移动,活动块的第三上导面和分水盘的第一内导面能接触配合以能通过活动块移动带动分水盘朝第一方向转动;活动块和上配合部的固导面相配合以能通过推杆的移动带动该活动块和分水盘一起朝第一方向转动,按压力小,按压方便,切换方便。

安装部分设分水腔,下配合部设有接通分水腔的第二贯穿道,推杆滑动连接第二贯穿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导向凸起适配导槽以使推杆能滑动连接第二贯穿道,结构简单、紧凑。

第一外凸部上设有上述的第一上导面和第二上导面,方便配合。

还包括按键,按键一端摆动连接下配合部,按键还顶抵推杆下端,操作方便。

还包括中心轴,中心轴上端固接上配合部,推杆能滑动连接中心轴,活动块能转动、能滑动地连接中心轴,弹性体套接中心轴且顶抵在上配合部和活动块之间,方便装配,提高切换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之一。

图3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之二。

图4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之三。

图5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之四。

图6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分水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推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分水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活动块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11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活动块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12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分水体和分水盘的配合示意图之一。

图13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分水体和分水盘的配合示意图之二。

图14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分水体和分水盘的配合示意图之三。

图15是应用上述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机构的花洒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8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推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19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活动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11,水路切换机构,包括安装部分10、分水盘20和驱动机构30;该驱动机构30包括推杆31、活动块32、弹性体33、中心轴34和按键35。

该安装部分10设有一分水腔11、一接通分水腔11以向分水腔11供水的进水路12和多条分水路13,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以设两条分水路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根据需要可设3条、4条或大于4条的分水路。该分水盘20能转动地安装在安装部分10的分水腔11内且配合该分水路13以能通过分水盘转动切换水路,具体例如:该分水腔11具有底面,该每条分水路13都具有位于底面上的分水孔,该分水盘20能转动且密封连接在底面之上,该分水盘20上设有通水孔24,则通过分水盘20转动能控制通水孔24和某个分水孔或某些个分水孔存在交集,存在交集即该交集的分水孔和分水腔接通(该交集的分水孔对应的分水路出水),通过该方式能控制分水路切换接通分水腔,或,控制多个分水路同时接通分水腔,具体如图12至图14,图12中通水孔和第一分水孔接通,则对应第一分水孔的第一分水路出水;图13中通水孔同时接通第一分水孔和第二分水孔,则第一、二分水路同时出水;图14中通水孔和第二分水孔接通,则对应第二分水孔的第二分水路出水。具体结构中,该分水盘相对安装部分10朝第一方向转动且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只能朝第一方向转动,通过持续转动实现切换,该第一方向如逆时针转动。

该安装部分10包括固定座14和分水体15,该固定座14和分水体15密封固接在一起且该固定座14和分水体15之间形成有上述的分水腔11,该分水体15设有上述的分水路13,该固定座14设有上述的进水路12。该固定座14设有上配合部14’,该分水体15设有下配合部15’。

请查阅图6,该上配合部14’包括若干个配合凸起141,若干个配合凸起141环形阵列布置地固接在固定座14底面(分水腔顶壁),该配合凸起141具有两相背向的侧壁,一侧壁设为固导面142,该固导面142呈螺旋面或斜面结构,另一侧壁设有限位部143,该限位部143如为竖直壁。

请查阅图7,该下配合部15’设有接通分水腔11的第二贯穿道151,该第二贯穿道151上下贯穿下分水体15设置;该第二贯穿道151内壁凹设有两径向对称布置的导槽152,该第二贯穿道151内壁凸设有多个环形间隔布置的第一内凸部153,该第一内凸部153顶面设为第二内导面154,该第二内导面154呈螺旋面或斜面结构。

请查阅图1-至图5及图8,该推杆31滑接在分水体15的第二贯穿道151,该推杆31设朝上的第一上导面311和朝上的第二上导面312,该第一上导面311和第二上导面312如都为螺旋面或斜面,该第一上导面的导向和第二上导面的导向相反,导向如为螺旋面的螺旋方向,该第一上导面的上侧边和第二上导面的上侧边连接在一起。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该推杆31外周凸设有两径向对称布置的导向凸起313,该导向凸起313适配分水体15之第二贯穿道151的导槽152以使推杆31能滑动连接第二贯穿道151;该推杆31外周还凸设有第一外凸部314,该第一外凸部314位于两相邻第一内凸部153之间,该第一外凸部314上设有上述的第一上导面311和第二上导面312;具体结构之中:设有四个环形间隔布置的第一外凸部314,上述的两个导向凸起313分别凸设在两个第一外凸部153之外壁。

请查阅图10及图11,该活动块32设朝下的下导面321、朝上的第三上导面322和朝上的第四上导面323,该下导面321、第三上导面322和第四上导面323如都为螺旋面或斜面,该第三上导面322的导向和第四上导面323的导向相反,该第三上导面322的上侧边和第四上导面323的上侧边连接在一起。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该活动块32包括主体324和多个环形阵列布置地外凸设在主体外周壁的第二外凸部325,该第二外凸部325上部呈外凸结构以使第二外凸部呈倒l型结构,该第二外凸部325顶面设有上述的第三上导面322和第四上导面323,该第二外凸部325底面设有上述下导面321。具体结构中,第二外凸部325上部伸出主体324顶面之上。

请查阅图9,该分水盘20设第一贯穿道21,该第一贯穿道21内设第一内导面22,该第一内导面22为螺旋面或斜面。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该第一贯穿道21内壁凸设第二内凸部23,该第二内凸部23底面设为第一内导面22。

请查阅图1至图11,该推杆31设限转槽315,该活动块32设限转凸起326,该限转凸起326和限转槽315配合以限制活动块32朝第二方向转动,该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反,该第二方向如为顺时针。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该限转凸起326设在活动块32的下导面321上;该第一外凸部314具有伸出推杆之上的伸出部分,该伸出部分形成有朝内的夹角,该夹角构成上述的限转槽315。

请查阅图1至图11,该按键35一端摆动连接分水体15,该按键35另一端还顶抵推杆31下端。该中心轴34上端固接固定座14且该中心轴34构成若干配合凸起141环形阵列的轴心,该推杆31能滑动连接中心轴34,该活动块32能转动、能滑动地连接中心轴34,该弹性体33如为弹簧,该弹簧套接中心轴34且顶抵在固定座14和活动块32之间,以带动驱动机构复位。

上述的切换机构的每次切换由按压按键及松开按键后复位完成循环切换,具体都包括一按压按键带动分水盘转动的切换过程(分水盘转动预定角度完成水花切换)和一松开按压以在弹性体作用下复位的复位过程(驱动机构复位),该切换过程包括第一转动部分和第二转动部分。

第一转动部分:仅分水盘20朝第一方向转动,推杆31及活动块23只有移动没有转动。请查阅图2和图3,图2中驱动机构的按键处于初始状态(刚要按压时),图3中驱动机构的活动块的第四上导面323和固定座的固导面142接触;按压按键35,驱动推杆31上移,由于活动块32下导面321和推杆31第一上导面311接触顶抵作用,活动块32也向上移动,活动块32的第三上导面322和分水盘20的第一内导面22接触顶抵配合,由于分水盘20只能转动且活动块32向上移动则活动块32的第三上导面322促使分水盘20朝第一方向(逆时针)转动,直到活动块32下导面321远离分水体15的第二内导面154,此时活动块32第四上导面323与固定座14固导面142顶抵,如图3所示。此过程中,推杆31只做移动自由度,活动块32也是移动自由度,分水盘20为转动自由度,其中限转凸起326和限转槽315相配合能防止活动块顺时针方向旋转,能避免因分水盘与密封垫25(设于分水腔底面)摩擦力过大导致活动块顺时针转动(分水盘不动)。

第二转动部分:分水盘20与活动块32一起朝第一方向转动,通过第一转动部分和第二转动部分配合使分水盘转动预定角度,完成水花切换;活动块在第二转动部分过程中既有移动自由度又有转动自由度。请查阅图3和图4,图4中分水盘转动至预定角度。继续推动推杆31,活动块32的第四上导面323和固定座14的固导面142接触配合,由于固导面不动,活动块32已能转动(此时活动块下导面321与分水体第二内导面154相互错开),此时推杆上移能带动活动块32朝第一方向转动,活动块32和分水盘20一起朝第一方向转动,分水盘20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活动块32的下导面321与分水体15第二内导面154相互错开。为保证分水盘转动位置准确,活动块的第二外凸部(第二外凸部的侧面327)与固定座的限位部143顶抵时分水盘完成转动,此时完成水路切换,如图4所示。

复位过程:请查阅图4和图5,图5系驱动机构松开按键的示意图。松开按键:松手后由于活动块32下导面321与分水体15第二内导面154相互错开,此时活动块32下导面321与分水体15第二内导面154配合,且在弹性体33作用下活动块32下移,活动块32下导面321下移过程越过推杆第二上导面312运动至下一个切换位置,同时带动推杆及按键复位,如此完成一个功能循环切换,活动块转动角度及方向与分水盘转动方向一致,保证每次位置相互固定。

根据需要:在推杆下端和分水体之间设有密封圈155和挡圈156,该密封圈155和挡圈156套接推杆且位于分水体第二贯穿道151内。在分水盘和固定座之间设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分水盘的定位销41和顶抵定位销的顶抵弹簧42,及,设于固定座的定位槽,通过顶抵弹簧使定位销插入定位槽内以使机构保持在该切换状态,以增加切换手感。

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分水盘仅实现转动功能(没有移动功能),安装部分与分水盘采用普通材质即可,无须灌包工艺,可降低成本,可降低占用空间,结构紧凑。

图15是应用了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机构的花洒,该花洒如为手持花洒,该手持花洒包括手持部a1和花洒部a2,该水路切换机构设于花洒内,该按键35露于花洒外以能供用户按压,该按键35如设于手持部和花洒部的连接处。

图16至图19,它绘示了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它与上一具体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限制活动块32朝第二方向转动的结构不同,本具体实施方式之中:该第一外凸部314具有伸出推杆之上的伸出部分,该伸出部分形成有朝内的夹角,该夹角内固设有限转部件316;该活动块32之主体324底部周缘凹设有与第一外凸部314等数(限转部件316等数)的弧形缺口327,该限转部件316适配连接弧形缺口327,通过该适配连接实现活动块32朝第二方向转动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