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半导体制冷除雾除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7220发布日期:2020-03-24 20:4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半导体制冷除雾除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除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半导体制冷除雾除湿器。



背景技术:

在湿法脱硫除雾和制酸的酸雾回收场所广泛应用除雾器,减少雾滴排放和有价值液体的回收,改善大气环境。在一些科研实验系统中,也通常需要适度的空气湿度来满足实验对湿度的要求,对高湿度空气进行除湿和除雾有实际应用需求。

机械除雾/除湿、过滤除雾/除湿、降温除雾/除湿,低温冷媒除雾/除湿等是被广泛应用的基本形式。机械除雾发展到现在有丝网除雾器、折流板除雾器、百叶窗除雾器,这类机械式除雾器的优点是无运动部件,故障率低,缺点是除湿效果稍差。低温冷媒克服了机械除雾的除湿效果差的不足,具有良好的除湿效果,但需要冷媒相变的设备,所带来了系统复杂,设备费用高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半导体制冷除雾除湿器,解决了现有低温冷媒除雾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除湿除雾效果优良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管道半导体制冷除雾除湿器,包括:管框、至少一块半导体制冷片及多个螺旋冷凝部件、其中,

所述管框设置为两端敞口的空心箱体结构,其中一所述敞口端为含雾气流的进口端,另一所述敞口端为除雾气流的出口端;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通制冷电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所述管框的外壁;

多个所述螺旋冷凝部件设置在所述管框内部;所述螺旋冷凝部件包括:导冷板、导冷杆及螺旋翅片,所述导冷板紧贴所述管框的内壁;所述导冷杆与所述导冷板连接;所述螺旋翅片设置在所述导冷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为3块,

所述管框的左端为所述进口端,右端为所述出口端;

3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分别紧贴设置在所述管框的前面板、后面板及顶板的外壁。

作为优选,还包括集水槽,

所述管框的底板开设若干汇流孔;

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所述汇流孔的下方。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螺旋冷凝部件竖直并排设置,且呈矩阵排布固定在所述管框内。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螺旋冷凝部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螺旋翅片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翅片的厚度不大于1mm。

作为优选,所述导冷板及所述导冷杆的材质为紫铜。

作为优选,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及控制开关,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管框的出口端,以检测所述除雾气流的温度湿度信息;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及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连接到所述制冷电路中;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温度湿度信息后,发送指令到所述控制开关,使所述制冷电路导通或断开。

作为优选,还包括散热片及风扇,所述散热片紧贴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片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绝热层,所述管框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都设置有法兰,所述绝热层分别设置在所述法兰与所述进口端及所述出口端之间。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管道半导体制冷除雾除湿器,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设置由管框、至少一块半导体制冷片及多个螺旋冷凝部件组成的除雾除湿器,当半导体制冷片接通电源后,在珀尔帖效应、汤姆逊效应的作用下,在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热端和冷端,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即是除雾除湿的冷源;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经管框壁面、螺旋冷凝部件的导冷板、导冷杆传导到螺旋翅片,使螺旋翅片表面的温度低于气流露点温度,含雾气流流进螺旋翅片时,气流雾滴和水分子在螺旋翅片表面凝结析出,从而降低空湿度;解决了现有低温冷媒除雾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除湿除雾效果优良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半导体制冷除雾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截面视图;

图3为图1中螺旋冷凝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向的截面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集水槽、2管框、3螺旋冷凝部件、4半导体制冷片、5散热片、6热端风扇、7温湿度传感控制器、8控制开关、9绝热层、31螺旋翅片、32导冷杆、33导冷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和2,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管道半导体制冷除雾除湿器,包括:管框2、至少一块半导体制冷片4及多个螺旋冷凝部件3、其中,

管框2设置为两端敞口的空心箱体结构,其中一敞口端为含雾气流的进口端,另一敞口端为除雾气流的出口端。半导体制冷片4连通制冷电路,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紧贴管框2的外壁。

多个螺旋冷凝部件3设置在管框2内部;参见附图3和4,螺旋冷凝部件3包括:导冷板33、导冷杆32及螺旋翅片31,导冷板33紧贴管框2的内壁;导冷杆32与导冷板33连接;螺旋翅片31设置在导冷杆32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半导体制冷片4的数量为3块,管框2的左端为进口端,右端为出口端;3块半导体制冷片4分别紧贴设置在管框2的前面板、后面板及顶板的外壁。

通过设置由管框2、至少一块半导体制冷片4及多个螺旋冷凝部件3组成的除雾除湿器,当半导体制冷片4接通电源后,在珀尔帖效应、汤姆逊效应的作用下,在半导体制冷片4产生热端和冷端,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即是除雾除湿的冷源;半导体制冷片4产生的冷量经管框2壁面、螺旋冷凝部件3的导冷板33、导冷杆32传导到螺旋翅片31,使螺旋翅片31表面的温度低于气流露点温度,含雾气流流进螺旋翅片31时,气流雾滴和水分子在螺旋翅片31表面凝结析出,从而降低空湿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集水槽1,管框2的底板开设若干汇流孔;集水槽1设置在汇流孔的下方,以便于收集管框2底板上的冷凝水。

进一步的,多个螺旋冷凝部件3竖直并排设置,且呈矩阵排布固定在管框2内。相邻螺旋冷凝部件3之间的间距等于螺旋翅片31的直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螺旋翅片31的厚度不大于1mm。导冷板33及导冷杆32的材质为紫铜。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7及控制开关8,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管框2的出口端,以检测除雾气流的温度湿度信息;控制器7与温湿度传感器及控制开关8电性连接;控制开关8连接到制冷电路中;控制器7接收温度湿度信息后,若温湿度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则发送指令到控制开关8,控制制冷电路导通或断开。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片5及风扇6,散热片5紧贴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风扇6设置在散热片5上。通过散热片5和风扇6将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热量迅速带走。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1,还包括绝热层9,管框2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都设置有法兰,绝热层9分别设置在法兰与进口端及出口端之间。

下面对本申请的除雾除湿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冷凝除雾除湿过程是,当半导体制冷片4接通电源后,在珀尔帖效应、汤姆逊效应的作用下,在半导体制冷片4产生热端和冷端,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即是本发明使用除雾除湿的冷源。半导体制冷片4产生的冷量经管框2壁面、螺旋冷凝部件3的导冷板33、导冷杆32传导到螺旋翅片31,使螺旋翅片31表面的温度低于气流露点温度,含雾气流流进螺旋翅片31时,气流雾滴和水分子在翅片表面凝结析出,从而降低空湿度。

含雾(高湿)气流沿进口端进入除雾除湿器后,在含雾气流流进螺旋冷凝部件3时,液滴会迎面撞击螺旋翅片31和导冷杆32,在撞击过程中由于碰撞、拦截效应液滴被捕集进而析出。

冷凝和机械除雾除湿过程中析出的液体在螺旋翅片31表面和导冷杆32表面形成液膜,随过程的继续液膜增厚,当液膜达到一定厚度是,在重力作用下汇流到集水槽。

本除雾除湿器可依据使用场合,决定一种管道式半导体制冷除湿除雾器的管框2长度和半导体制冷片4的数量,进而决定螺旋冷凝部件3的行数和列数。

在除雾过程中,气流的相对湿度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及控制器7进行监测和控制,控制器7设定一个合理的温湿度设定值,当出口端的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值偏离设定值时,控制器7通过与其联控的控制开关8切断或打开半导体制冷片4的电源。

本除雾除湿器把机械式除雾和半导体制冷冷凝除雾两类除雾功能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高效除雾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加工简单,通过进口端和出口端的连接法兰,可方便快捷的安装在管道上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