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反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03130发布日期:2020-02-22 03:22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液反应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反应方法。



背景技术:

气液反应是化工生产中较常见的一种反应方式,采用原料气(可以是单组份,也可以是多组份)通气管插入反应液,气液接触发生反应,存在的缺陷是气液接触面受制于插液管管径,如果气液反应生成固体物质,极易发生固态生成物堵塞插液管的现象,从而影响到生产的连续、稳定进行,此外,由于原料气经插管通入液面以下,如果进气管线由于发生异常形成负压等现象,极易产生倒液风险!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以上弊端,实现气液反应连续、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反应连续、稳定、安全、高效的气液反应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气液反应方法,其特征是:来自前工段的原料气从反应釜上端进入釜内,进气管不插入釜内,实现原料气与原料液的大面积接触,发生气液反应;由于原料气存在一定的压力,加之反应釜底部设置有具有引流效应的搅拌扩散装置,原料气会深度进入原料液中继续反应;最后,沿气体流程未反应的气体进入插入液面下一定深度的出气插液管进一步反应后,引至下一级反应釜深度反应或经排气管直接进入尾气处理系统;

所述反应釜的上部设置原料气进口,反应釜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插入原料液中的出气插液管,出气插液管上端设置盖板,盖板上设有排气去下一级反应釜的排气口、排气去尾气处理系统的排气口;反应釜底部设置排液口;反应釜中设置磁力传动机构驱动的搅拌轴,搅拌轴穿过出气插液管的部分设有对出气插液管内壁进行刮料的刮板;搅拌轴位于釜底位置上设有搅拌装置。

所述刮板为直板或螺旋板。

本发明实现了气液反应连续、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反应装置出气管的直径及插入液面的深度根据反应原料及反应产物的特性综合考量,以确保反应流畅、高效、节能。

2、反应釜底部设置的搅拌装置,除具备常规搅拌的搅拌、混合、扩散功能,还具有引流效应,将气相空间气体沿釜内近壁面处引入液面以下,延长气体流程,增加接触时间,从而提升反应深度。

3、在出气管插入液下区域增设了刮料装置,刮板釆用直板或螺旋结构不间隔设计,以及时清除管内壁附着的固体物料,保证出气畅通!

4、底部兼具气体导流功能的搅拌装置与出气插液管内部设置的刮料装置一体化设计,实现节能。如因特殊需要,搅拌装置与刮料装置亦可分开设置,底部搅拌型式釆用密封性能较好的磁力搅拌或屏蔽电机搅拌器。通常情况下,一体化设计更具优势。

5、本反应装置为确保传动机构密封,釆用磁力传动机构,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反应体系使用更具优势!

6、搅拌装置动力传动机构根据工艺要求及现场情况既可安装于反应釜上方,也可安装于反应釜下方。

7、与常规气液反应装置相比,由于进气管不插入釜内,“远离”液面,杜绝了系统倒液的危险。

8、本装置能保证反应釜内气相空间处于正压状态,有效阻止外界水汽入侵反应体系,对忌水反应十分有利。

9、为提升原料气的综合转化率,反应釜可实施多级串联,级数的选择根据原料气压力、每级压损、转化率指标、设备投资等因素综合考虑。

10、本反应装置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本质安全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气液反应方法,来自前工段的原料气(可以是单组份,也可以是多组份)从反应釜上端进入釜内,进气管不插入釜内,实现原料气与原料液的大面积接触,发生气液反应;由于原料气存在一定的压力,加之反应釜底部设置有具有引流效应(气体从釜内近壁面处引入,从中心区域排出)的搅拌扩散装置,原料气会深度进入原料液(反应液)中继续反应;最后,沿气体流程未反应的气体(包括不参与反应的气体和少量未完全反应的气体)进入插入液面下一定深度的出气插液管进一步反应后,引至下一级反应釜深度反应或经排气管直接进入尾气处理系统;

所述反应釜1的上部设置原料气进口2,反应釜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插入原料液中的出气插液管3,出气插液管上端设置盖板4,盖板上设有排气去下一级反应釜的排气口5、排气去尾气处理系统的排气口6;反应釜底部设置排液口7;反应釜中设置磁力传动机构9驱动的搅拌轴8,搅拌轴穿过出气插液管的部分设有对出气插液管内壁进行刮料的刮板10;搅拌轴位于釜底位置上设有搅拌装置11。

所述刮板为直板或螺旋板。图中还有反应釜夹套的冷媒或热媒进出口12、1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