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池配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0648发布日期:2020-01-21 22:54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滤池配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池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池配水系统。



背景技术:

滤池是用于过滤的目的,有的用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以获得浊度更低的水;有的是用来去掉污泥中的水,以获得含水量较低的污泥。滤池种类较多,按照滤速的大小可分为快滤池和慢滤池。目前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是快滤池。快滤池处理能力较大,出水水质好。

废水处理中采用滤池的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质,特别是去除生化处理及混凝沉淀不能去除的一些细小悬浮颗粒及胶体物质。目前.滤池被广泛作为三级处理手段,对二级处理出水作进一步处理;或作为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及膜分离等深度处理的预处理。

滤池除了对悬浮物质有去除作用外,对浊度、cod、bod、磷、重金属、细菌及病毒等也都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滤池已成为水处理回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处理单元。

随着滤出悬浮物在滤层间的堆积,滤层的水阻力逐渐增大。此时虽然水浊度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但如不及时反洗,则由于泥渣过多积聚,会造成滤料层结构的变化;滤料见空岛横断面和形状的改变,滤层被压实等。同时,由于水阻力的增大,也会使滤层发生“破裂”,造成过滤水短路,出水水质变差。

滤池种类较多,按照滤速的大小可分为快滤池和慢滤池。目前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是快滤池。快滤池处理能力较大,出水水质好。快滤池也有很多种:按滤料层形式,可分为单层滤料滤池(包括均质滤层、实际的分级滤层和理想滤层)、双层滤料滤池和多层滤料滤池;按照进水流动方式,可分为重力式滤池和压力式滤池;按照控制方式,可分为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移动罩式滤池及无阀滤池等。滤池中少不了的配套设施是配水系统。

配水系统的作用在于使反冲洗水在整个过滤装置平面上均匀分布,同时过滤时可均匀收集过滤出水。配水系统的配水均匀性对反冲洗效果的影响很大。配水不均匀会造成部分滤层膨胀不足,而另一部分滤层膨胀过甚,在膨胀不足区域,滤料冲洗不干净,在膨胀过甚区域,会导致“跑砂”,当托层卵石发生移动,造成“漏砂”现象。因此配水系统出水时配水均匀出水对各个位置水的流速均匀程度要求较高,使用一般的水管进行配水难以达到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滤池配水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池配水系统。

技术效果:能够将配水系统各部位的水流的流水和水压调整至相对均匀的程度,达到滤池中水流速与水压的均匀程度的要求,以防止配水不均而造成的滤层膨胀不足或膨胀过剩,避免出现跑砂和楼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池配水系统,包括滤池本体,滤池本体内形成水池,水池内设有滤层,水池中设有用于进水的配水总管,配水总管上开设有若干个阵列设置的排水孔,每个排水孔上均连接有支管,支管垂直于配水总管,且若干根支管处于同一平面上,支管和配水总管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排放水流的出水口,出水口朝向水池底面设置,支管和总管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出水均匀度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配水总管和支管上的套管,套管直径大于配水总管和支管,套管上朝向滤层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排放水流的管孔。

前所述的滤池配水系统,管孔位于套管向上设置的一侧,且管孔关于套管的中垂线对称设置有两列,管孔位于套管内相对中垂线倾斜45°角的方向。

前所述的滤池配水系统,套管能够在支管或配水总管上旋转,管孔的内表面相对套管的切面方向倾斜设置,且管孔的内表面朝向套管的中垂线一侧倾斜。

前所述的滤池配水系统,支管延伸至水池的内侧壁上,并与水池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水池的内侧壁将支管封闭。

前所述的滤池配水系统,水池的内侧面上还设有排水道,排水道底部呈锥状设置形成排水槽,且排水道的高度大于配水总管和滤层的高度。

前所述的滤池配水系统,套管连接配水总管或支管的位置设有活动密封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能够将配水系统各部位的水流的流水和水压调整至相对均匀的程度,达到滤池中水流速与水压的均匀程度的要求,以防止配水不均而造成的滤层膨胀不足或膨胀过剩,避免出现跑砂和楼砂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配水总管进水,而从配水总管向各根支管排放水流,能够降低配水总管中水流的流速,避免配水总管中靠近进水口的一侧水流流速和水压过大,一定程度上分配了水流,避免水压不均;

(3)本实用新型中,套管套设在排水总管和支管上,水流从配水总管和支管上的出水口流出后,受到套管的阻碍,能够进一步降低流速和水压,达到更好的水压调节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中,管孔的设置能够使水流排出,而由于套管套设在配水总管和支管上,因此水流会先弥漫至套管内再从管孔排向滤层,而管孔朝向顶面对称设置两组,可以使两侧的水流排放均匀;

(5)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套管能够旋转,能够进一步减少水压和流速的影响,因此管孔设置为关于套管的切面方向倾斜,在套管旋转至其他角度时,如此设置的切面方向能够使水流向两侧流动,对套管形成反作用力,使套管始终处于管孔朝上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套管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滤池本体;11、水池;2、滤层;3、配水总管;31、排水孔;4、支管;5、出水口;6、调节机构;61、套管;62、管孔;7、排水道;8、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池配水系统,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滤池本体1,滤池本体1内形成水池11,水池11内设有滤层2,水池11中设有用于进水的配水总管3,配水总管3位于滤层2底部,水池11的内侧面上还设有排水道7,排水道7底部呈锥状设置形成排水槽8,且排水道7的高度大于配水总管3和滤层2的高度。

如图1-2所示,配水总管3上开设有若干个阵列设置的排水孔31,每个排水孔31上均连接有支管4,支管4垂直于配水总管3,且若干根支管4处于同一平面上,支管4和配水总管3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排放水流的出水口5,出水口5朝向水池11底面设置,支管4和总管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出水均匀度的调节机构6。

如图1-2所示,调节机构6包括套设在配水总管3和支管4上的套管61,套管61直径大于配水总管3和支管4,套管61上朝向滤层2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排放水流的管孔62。管孔62位于套管61向上设置的一侧,且管孔62关于套管61的中垂线对称设置有两列,管孔62位于套管61内相对中垂线倾斜45°角的方向。

如图1-2所示,套管61能够在支管4或配水总管3上旋转,管孔62的内表面相对套管61的切面方向倾斜设置,且管孔62的内表面朝向套管61的中垂线一侧倾斜。支管4延伸至水池11的内侧壁上,并与水池11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水池11的内侧壁将支管4封闭。套管61连接配水总管3或支管4的位置设有活动密封套。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配水系统各部位的水流的流水和水压调整至相对均匀的程度,达到滤池中水流速与水压的均匀程度的要求,以防止配水不均而造成的滤层2膨胀不足或膨胀过剩,避免出现跑砂和楼砂的情况。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