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齿轮泵型双组份涂料自动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0311发布日期:2019-12-20 20:36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伺服驱动齿轮泵型双组份涂料自动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自动混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伺服驱动齿轮泵型双组份涂料自动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伺服驱动齿轮泵型双组份涂料自动混合系统,在进行涂料混合之前,需要人工对涂料做预混合作业,要运用到大的人工劳动强度,并且涂料的挥发物容易对人体健康产生伤害,其次,为了保证涂料混合均匀,涂料混合的时间会较长,长时间的混合下会产生双组份油漆结晶,而产生的涂装不良品,故而,我们提出涂料之间均是自动配比,不需要做人工来做预混合工作,可减少人工劳动力,并且避免工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进一步提高混合的均匀性,让混合的效率加快,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伺服驱动齿轮泵型双组份涂料自动混合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伺服驱动齿轮泵型双组份涂料自动混合系统,所述伺服驱动齿轮泵型双组份涂料自动混合系统包括机台和涂料筒,所述涂料筒的数量为三个,且涂料筒均嵌入设置在机台底端,所述涂料筒前端顶部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盖子,且涂料筒顶端并位于机台内部均设置有输料泵,所述涂料筒顶端均贯穿设置于输料泵底端,且输料泵内部中部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隔板,所述输料泵内部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泵,且液压泵左侧传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隔板中部且与液压杆呈同一水平位置套接有密封层,且液压杆贯穿设置于隔板并与密封层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杆左侧嵌接有吸盘,且输料泵内部左侧中部开有储槽,所述吸盘左面与储槽左壁相吸附,且输料泵内部左侧上下两端均呈矩形四角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挡球,且机台内部顶端并位于输料泵正上方固定连接有料仓;

通道,所述通道的数量与输料泵的数量相同,且通道均位于输料泵与料仓之间,所述通道底端分别套接在输料泵顶端,所述通道顶端分别套接在料仓底端,且通道内壁顶端均嵌接有橡胶堵块,所述机台顶端且位于料仓正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电机,且电机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底端均贯穿设置于机台,且转轴左右两侧底端通过螺栓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中部和转轴底端均嵌接有嵌网。

作为优选的,所述料仓右侧下方焊接有管道,并管道右侧末端贯穿设置于机台,且管道顶端嵌接有抽泵,所述料仓内部右下角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电缆与抽泵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液压泵通过电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液压泵带动液压杆伸缩,所述吸盘位于两个挡球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下两端的挡板均组成限位结构,且左右两侧的挡板之间相隔的距离为3cm-8cm,所述左右两侧的挡板之间相隔的距离小于挡球的直径,且挡球在限位结构中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输料泵通过通道与料仓连接,且输料泵、通道与料仓之间均相互贯通,所述橡胶堵块由四块扇形橡胶片相互拼接组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叶片转动,且底端的嵌网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底端的嵌网按矩形四面排布。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涂料筒中的涂料会被吸入到抽泵中,实现计量抽料的目的,涂料输出到通道中进入料仓,从而三种不同的涂料均通过液压杆的推动工作计量输送,不会出现涂料输送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涂料之间均是自动配比,不需要做人工来做预混合工作,可减少人工劳动力,并且避免工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叶片转动,在叶片进行混合时,嵌网也会旋转,通过嵌网将涂料的密度减小,提高涂料的混合效果,而底端的嵌网按矩形四面排布,接触涂料的面积较大,进一步提高混合的均匀性,让混合的效率加快,避免长时间的混合下会产生双组份油漆结晶,而导致涂装不良品,最后通过抽泵将料仓内部的涂料抽出,完成涂料的混合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输料泵零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通道零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台;101料仓;102管道;103抽泵;104控制器;2涂料筒;201盖子;3输料泵;301液压泵;302液压杆;303隔板;304密封层;305吸盘;306挡板;307挡球;308储槽;4通道;401橡胶堵块;5电机;501转轴;502叶片;503嵌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3所示,伺服驱动齿轮泵型双组份涂料自动混合系统,伺服驱动齿轮泵型双组份涂料自动混合系统包括机台1和涂料筒2,涂料筒2的数量为三个,且涂料筒2均嵌入设置在机台1底端,涂料筒2前端顶部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盖子201,且涂料筒2顶端并位于机台1内部均设置有输料泵3,涂料筒2顶端均贯穿设置于输料泵3底端,且输料泵3内部中部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隔板303,输料泵3内部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泵301,且液压泵301左侧传动连接有液压杆302,隔板303中部且与液压杆302呈同一水平位置套接有密封层304,且液压杆302贯穿设置于隔板303并与密封层304滑动连接,液压杆302左侧嵌接有吸盘305,且输料泵3内部左侧中部开有储槽308,吸盘305左面与储槽308左壁相吸附,且输料泵3内部左侧上下两端均呈矩形四角固定连接有挡板306,挡板306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挡球307,且机台1内部顶端并位于输料泵3正上方固定连接有料仓101,使用者在使用机台1混合涂料时,先将各类涂料准备好,涂料筒2用于容纳涂料,把盖子201拧开,涂料筒2分别装载主剂、固剂和清洗溶剂,装载好涂料后,将各设备接电,料仓101右侧下方焊接有管道102,并管道102右侧末端贯穿设置于机台1,且管道102顶端嵌接有抽泵103,料仓101内部右下角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104,且控制器104通过电缆与抽泵103电性连接,液压泵301通过电缆与控制器104电性连接,且液压泵301带动液压杆302伸缩,吸盘305位于两个挡球307之间,把外部电源接入到控制器104中,控制器104接电后,液压泵301被启动,通过液压泵301带动液压杆302伸缩,而液压杆302被液压泵301推出,吸盘305向左侧移动吸附到储槽308内壁上,这时储槽308中的空气就会被推出,再通过液压泵301带动液压杆302缩回,吸盘305脱离于储槽308,这时的储槽308内部的呈负压,形成的真空,涂料筒2中的涂料就会被吸入到抽泵3中,上下两端的挡板306均组成限位结构,且左右两侧的挡板306之间相隔的距离为3cm-8cm,左右两侧的挡板306之间相隔的距离小于挡球307的直径,且挡球307在限位结构中上下移动,同时底端的限位结构内的挡球307会被吸上,涂料进入到限位结构中,涂料会经过底端限位结构的挡板306之间,而挡球307又受到真空影响上升,所以挡球307不会阻挡在限位结构下端挡板306之间的空间,涂料进入到限位结构的挡板306内,挡球307到达限位结构上端的挡板306需要一定的时间,涂料可通过限位结构上端的挡板306之间相隔的空间进入到储槽308,并且在液态单体进入到一定的量时,挡球307上升堵住限位结构上端的挡板306之间,涂料就无法再进入到储槽308中,从而实现计量抽料的目的,且涂料可到达储槽308的上方,当液压杆302再次被液压泵301推出时,涂料被气压推出到顶端的限位结构的挡板306中,而挡球307再次上升打开限位结构下端的挡板306空间,让涂料通过,且当挡球307上升到一定位置时再堵住限位结构上端的挡板306空间,输料泵3通过通道4与料仓101连接,且输料泵3、通道4与料仓101之间均相互贯通,橡胶堵块401由四块扇形橡胶片相互拼接组成,此时涂料输出到通道4中进入料仓,从而三种不同的涂料均通过液压杆302的推动工作计量输送,不会出现涂料输送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涂料之间均是自动配比,不需要做人工来做预混合工作,可减少人工劳动力,并且避免工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通道4,通道4的数量与输料泵3的数量相同,且通道4均位于输料泵3与料仓101之间,通道4底端分别套接在输料泵3顶端,通道4顶端分别套接在料仓101底端,且通道4内壁顶端均嵌接有橡胶堵块401,机台1顶端且位于料仓101正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电机5,且电机5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501,转轴501底端均贯穿设置于机台1,且转轴501左右两侧底端通过螺栓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叶片502,叶片502中部和转轴501底端均嵌接有嵌网503,输料泵3将涂料推入到料仓101时,橡胶堵块401之间受到气压影响向外开启,涂料得以通过,而当输料泵3内部负压时,橡胶堵块401合上,涂料不可再回流到通道4中,这时使用者可将外部电源接入到电机5中,电机5通过转轴501带动叶片502转动,且底端的嵌网503数量均为四个,底端的嵌网503按矩形四面排布,电机5通过转轴501带动叶片502转动,叶片502之间均进行旋转,可对料仓101内部的涂料进行混合,并且加上叶片502中部和转轴501底端均嵌接有嵌网503,所以在叶片502进行混合时,嵌网503也会旋转,通过嵌网503将涂料的密度减小,提高涂料的混合效果,而底端的嵌网503按矩形四面排布,接触涂料的面积较大,进一步提高混合的均匀性,让混合的效率加快,避免长时间的混合下会产生双组份油漆结晶,而导致涂装不良品,最后通过抽泵103将料仓101内部的涂料抽出,完成涂料的混合工作。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的仪器:

抽泵为j137型号;

控制器为kf508s型号;

液压泵为syb型号;

电机为gh18型号。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