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973发布日期:2020-05-22 21:57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电压、无污染、长循环寿命、快速充放电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和日趋降低的制作成本,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锂离子电池的产量日益增加、产品大量投放市场的同时,提供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比如高速混合机,来提高混料效率。高速混合机利用搅拌桨的高速旋转来均匀分散物料,用来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和加热,它具有混合快、混合物均匀,坚固耐用,结构紧凑等优点。但是,这种高速旋转所带来的各种摩擦对物料具有较强的加热效果,在锂电行业中并不适用;另外,现有的搅拌桨进行混合时,容易使物料被迫运动至料筒的边缘而形成死料废料,且中部流量最大处的搅拌效果较差,混合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混料装置,该混料装置混合快、混合物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一高混机,所述高混机包括混料单元,所述混料单元包括混料主体、设置于所述混料主体内部的搅拌单元、设置于所述混料主体内侧壁的导流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混料主体右侧下方的出料口,所述导流单元包括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具有流线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均循环工作,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循环周期为5s,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循环周期为1s。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一吹风口,所述吹风口为软管接嘴。

进一步地,所述高混机还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左侧的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右侧的混料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底部连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下方连接有主动旋转盘,所述混料单元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下方连接有被动旋转盘,所述主动旋转盘及被动旋转盘上套有连动皮带。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搅拌桨通过所述电机进行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主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右侧的锅座、锅盖以及锅体,所述锅体外表面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外层还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石棉。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腔中设置有冷却剂,所述冷却剂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主体还包括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搅拌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下方还设置有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该混料装置中的流线型结构导流板,可快速的将混合的物料导流回搅拌中心处继续搅拌混合,减少死料废料的产生,提高混合效率,提高混合物均匀度;同时,当适用于锂电行业混料是,在锅体外设置有冷却腔,使得被混物料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得以冷却,进一步提高混合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混料装置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导流板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混料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混料装置包括一高混机,该高混机100包括底座10、设置在该底座10上方左侧的电机20以及设置在该底座10上方右侧的混料单元30,该混料单元30包括混料主体、设置于该混料主体内部的搅拌单元301、设置于该混料主体内侧壁的导流单元303以及设置于该混料主体右侧下方的出料口305。

该底座10由铸件或钢板、角钢焊接而成,两侧面有四只起吊环,该底座10内是传动的皮带轮,机座下部有四至六只地脚螺栓孔;该电机20底部连接有电机轴,该电机轴下方连接有主动旋转盘,该混料单元30内设有传动单元303,该传动单元303下方连接有被动旋转盘,该主动旋转盘及该被动旋转盘上均套设有连动皮带,打开两侧的盖板可以更换皮带,该传动单元303包括旋转轴,该旋转轴连接该搅拌单元301,该搅拌单元301包括搅拌桨,该搅拌桨通过该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物料进行混料工作。

该混料主体包括设置于该底座10上方右侧的锅座3001、锅盖3002以及锅体3003,该混料主体还包括气缸3004,该气缸3004运动带动该锅盖3003被顶起,该锅盖3003被顶起后,可沿垂直方向回转轴顺时针旋转70°,从而打开该锅盖3003进行放料工作,当该搅拌单元301进行搅拌工作时,该气缸3004带动电磁阀运动,电磁阀打开,启动脉冲反吹,达到除尘效果。

该锅体3003由不锈钢制成,内表面极为坚硬光滑,具有耐磨、耐腐蚀、不易沾物等特点;该锅体3003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夹套和电阻加热板,通过该加热夹套中的高燃点导热油将温度传递给该锅体,使该锅体受热均匀,通过调节加热温度即可以控制该锅体内物料的温度。但是,当该高混机应用于锂电行业混合时,不需要加热这一功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锅体3003外表面设置有冷却腔,该冷却腔外层还设置有保温层,该冷却腔内部设置有冷却剂,该冷却剂为水,使得被混的物料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得以冷却,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包括物料与物料之前的摩擦和物料与机体之间的摩擦。

该锅盖3002是由铝合金铸造的,内表面经过精车和抛光,该锅盖3002经该气缸3004顶起后,可沿垂直方向回转轴顺时针旋转70°,转动轻快,旋转时切勿用力过大,以防碰伤锅壁;该锅盖3002盖上设有加料口及透气孔,用户可根据自已需要自行安排;该锅盖3002可由手动翻起定位,使用方便。为防止锅盖未盖好,搅拌浆转动造成人身事故,锅盖未盖严时,开关不接通,电机不能启动。

请参考图2,图2为图1所示的导流板剖视图。如图2所示,该导流单元303包括一导流板,该导流板设置于该锅体3003内侧壁,该导流板有近似流线型的表面,用于对物料进行导流,当物料进行混料时,物料经该搅拌装置搅拌至该锅体壁沿处,该导流板可利用其流线型表面影响物料的循环运动,快速的将混合的物料导流回搅拌中心处进行搅拌,减少死料废料的产生,提高混合效率,提高混合物均匀度;进一步地,该导流板下方还可设置热电偶,以监控物料温度,便于自动放料,从而达到调节混合的效果。

该搅拌装置301包括搅拌桨,该搅拌桨通过该电机20经三角胶带来驱动,该搅拌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物料一方面沿锅壁运动,又同时上下循环翻动,加上上述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使得混合效果更好;由于物料是高速运动的,所以颗粒之间,料与搅拌桨之间的摩擦热很大,它使物料温度迅速上升,通过冷却腔带走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进行冷却,提高工作效率;该搅拌桨材质为不锈钢,经过精细机械加工,耐磨且耐腐蚀。

请参考图3,图3为图1所示的出料口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出料口305由铝合金铸造而成,该出料口305设置有盖板,该盖板上设置有一吹风口,该吹风口为软管接嘴,其作用是吹掉附着在出料口内的混合物料(利用压缩空气);该出料口305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当混料工作结束后,电磁阀通电,阀门打开,开始放料;进行放料工作时,该第一电磁阀和该第二电磁阀启动,一边放料,一边进行脉冲反吹,进一步混合物料,该第一电磁阀和该第二电磁阀循环工作,该第一电磁阀的循环周期为5s,该第二电磁阀的循环周期为1s;待料仓到底料位时,阀门关闭,放料工作结束。

该出料口305的卸料方式有手动和气动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容积小于50l的设备,卸料时按仪表读出锅内料温,用于手动方式开启,关闭卸料门,其特点是,手柄与料门一线式直接联接,压紧可靠,密封性好,开启灵活;后者主要用于50l以上(含50l)的设备,其卸料门由气缸与料门一线式直接连接,压紧可靠,密封性好,关闭灵活,使用0.39—0.49mpa空气压缩机一台(图中未标示),卸料方式可用锅内料温自动控制和用按钮手动设制两种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混料装置,该混料装置包括一高混机,该高混机中的流线型结构导流板,可快速的将混合的物料导流回搅拌中心处继续搅拌混合,减少死料废料的产生,提高混合效率,提高混合物均匀度;同时,当适用于锂电行业混料是,在锅体外设置有冷却腔,使得被混物料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得以冷却,进一步提高混合效率;该高混机具有混合快、混合物均匀,机器操作方便,易于清扫,坚固耐用,结构紧凑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