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螺带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955发布日期:2020-05-22 21:5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螺带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卧式螺带混合机。



背景技术:

用于饲料加工的卧式螺带混合机:传动主轴上布置双层螺旋叶片,内部螺旋将物料向外侧输送,外部螺旋将物料向内部聚集。物料在双层螺旋带的对流运动下,形成一个低动力高效的混合环引境。安装于搅拌轴上的内外径螺旋带动桶体内物料,使搅拌器在桶体内最大范围翻动物料。搅拌装置工作时内螺旋带动靠近轴心处物料做轴心旋转,轴向由内至两侧推动,外螺旋带动靠近桶壁物料做轴心旋转,轴向由两侧至内推动,混合物料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均匀混合。

公开号“cn105169988a”记载了“一种用于饲料加工的卧式螺带混合机,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圆柱形的混料筒,沿着混料筒的轴心线贯穿有一根主轴,主轴一端通过减速器与固定在基座上的电机动力相连,主轴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基座上,混料筒上端开有进料口,混料筒下端开有出料口,主轴上焊接固连有若干支撑杆,水平设置的主轴的沿着轴线方向分别等间隔的设置有支撑杆,上下的支撑杆交错设置,支撑杆上焊接固连有内螺带和外螺带,内螺带和外螺带均环绕于轴体外面,内螺带固定于支撑杆中部,外螺带固定于支撑杆端部,最外端固定的刮板在随着主轴的转动时,会对混料筒内壁上粘附的物料进行刮落,避免物料的浪费,在出料后混料筒可保持一定的清洁性,间接提高其适用性”。

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刮板对内壁上粘附的物料刮落,但是该实用新型的刮板与内壁是相抵触的,如此一来,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将内壁上粘附的物料刮落,但是长期使用下来,刮板和内壁都会磨损,当刮板逐渐磨损时,其厚度变薄,当他们不接触时,刮落物料的效果就不明显了,当料筒的内壁变薄时,会有效影响料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螺带混合机,它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去除内壁上的物料,去除效果较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螺带混合机,包括基座、料筒、进料口、支撑脚和出料口,支撑脚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支撑脚分别固定于料筒的外端四角处,支撑脚的下端与基座的上端固定,进料口固定于料筒的上端左部,且料筒与进料口连通,出料口固定于料筒的下端,且出料口与料筒连通,料筒的左端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料筒的左端,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粗转轴,且粗转轴的右端贯穿料筒的右端,粗转轴的内端开设有第二空腔,粗转轴的右端开设有轴孔,且轴孔与第二空腔连通,基座的上端固定有两个安装块,且安装块位于料筒的右侧,两个安装块之间设置有强力吸尘器,强力吸尘器的抽尘口固定有吸尘管,且吸尘管的左端依次贯穿一个安装块和轴孔并延伸至第二空腔内,吸尘管的左端固定有吸尘头,且吸尘头转动连接于第二空腔的内壁之间,吸尘管的排尘口固定有排尘管,且排尘管的右端贯穿另一个安装块,排尘管的另一端插接于进料口内,粗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多个第一空心管和多个第二空心管,多个第一空心管与多个第二空心管之间固定有螺带,多个第一空心管和多个第二空心管靠近料筒内壁的一端均固定有刮板,刮板的内端开设有第一空腔,两个刮板靠近料筒内壁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料孔,且料孔与第一空腔连通,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去除内壁上的物料,去除效果较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出料口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出料的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刮板为弧形刮板,且刮板与料筒的内壁不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空心管分别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第二空心管分别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轴孔的孔径大于吸尘管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第一空心管与多个第二空心管错位分布。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电机的驱动,带动粗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多个第一空心管和多个第二空心管转动,最后带动螺带转动,进而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效果佳。

(2)本方案通过多个第一空心管和多个第二空心管转动带动两个刮板转动,由于刮板与料筒的内壁未接触,当物料的粒径大于刮板与料筒之间的距离时,此时物料可以被刮落,当物料的粒径小于刮板与料筒之间的距离时,通过强力吸尘器强大的吸力,将部分物料经多个料孔抽入第一空腔内,继而通过吸尘头和吸尘管吸入,经排尘管排出,进而再次排入至料筒内,而另一部分物料会在吸力的作用下直接掉落至料筒内,便于除去内壁上的物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带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基座、2料筒、3进料口、4支撑脚、5出料口、6阀门、7电机、8粗转轴、9第一空心管、10第二空心管、11螺带、12刮板、13料孔、14第一空腔、15第二空腔、16轴孔、17安装块、18强力吸尘器、19排尘管、20吸尘管、21吸尘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结合图1所示,一种卧式螺带混合机,包括基座1、料筒2、进料口3、支撑脚4和出料口5,支撑脚4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支撑脚4分别固定于料筒2的外端四角处,支撑脚4的下端与基座1的上端固定,四个支撑脚4用于良好的安装和支撑料筒2,进料口3固定于料筒2的上端左部,且料筒2与进料口3连通,进料口3用于物料的进料,出料口5固定于料筒2的下端,且出料口5与料筒2连通,出料口5用于物料的出料,出料口5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出料的阀门6;

参照图1,料筒2的左端固定有电机7,且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料筒2的左端,电机7主要起驱动的作用,电机7的型号为yvp变频电机,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粗转轴8,且粗转轴8的右端贯穿料筒2的右端,电机7的输出端转动会带动粗转轴8一同转动,粗转轴8的内端开设有第二空腔15,第二空腔15主要用于物料的存储,从而被吸走,粗转轴8的右端开设有轴孔16,且轴孔16与第二空腔15连通;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基座1的上端固定有两个安装块17,且安装块17位于料筒2的右侧,两个安装块17之间设置有强力吸尘器18,强力吸尘器18为工业上强力吸尘器,强力吸尘器18的抽尘口固定有吸尘管20,且吸尘管20的左端依次贯穿位于左侧的安装块17和轴孔16并延伸至第二空腔15内,轴孔16的孔径大于吸尘管20的直径,吸尘管20的左端固定有吸尘头21,且吸尘头21转动连接于第二空腔15的内壁之间,吸尘管20的排尘口固定有排尘管19,且排尘管19的右端贯穿位于右侧的安装块17,排尘管19的另一端插接于进料口3内(图未示),通过强力吸尘器18的强大吸力,将第二空腔15内的物料经吸尘头21和吸尘管20吸出,经排尘管19排出;

参照2和图3,粗转轴8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多个第一空心管9和多个第二空心管10,多个第一空心管9与多个第二空心管10错位分布,多个第一空心管9与多个第二空心管10之间固定有螺带11,螺带11用于物料的搅拌混合,多个第一空心管9和多个第二空心管10靠近料筒2内壁的一端均固定有刮板12,刮板12为弧形刮板,且刮板12与料筒2的内壁不接触;

继续参照图2和图3,刮板12的内端开设有第一空腔14,两个刮板12靠近料筒2内壁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料孔13,且料孔13与第一空腔14连通,第一空心管9分别与第一空腔14和第二空腔15连通,第二空心管10分别与第一空腔14和第二空腔15连通,由于刮板12与料筒2的内壁未接触,当物料的粒径大于刮板12与料筒2之间的距离时,此时物料可以被刮落,当物料的粒径小于刮板12与料筒2之间的距离时,通过强力吸尘器18强大的吸力吸出;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在料筒2的外端设置震动电机(图未示),从而在振动电机和强大的风力作用下,使得物料便于从料筒2的内壁掉落。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物料经进料口3置入料筒2内,启动电机7和强力吸尘器18,电机7的输出端转动会带动粗转轴8一同转动,进而带动多个第一空心管9和多个第二空心管10转动,最后带动螺带11转动,进而进行搅拌混合,多个第一空心管9和多个第二空心管10转动带动两个刮板12转动,由于刮板12与料筒2的内壁未接触,当物料的粒径大于刮板12与料筒2之间的距离时,此时物料可以被刮落,当物料的粒径小于刮板12与料筒2之间的距离时,通过强力吸尘器18强大的吸力,将部分物料经多个料孔13抽入第一空腔14内,继而通过吸尘头21和吸尘管20吸入,经排尘管19排出,进而再次排入至料筒2内,而另一部分物料会在吸力的作用下直接掉落至料筒2内,便于除去内壁上的物料,在去除料筒2内壁上的物料时,混合的物料会有少许被吸出,但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排尘管19的另一端插入进料口3内,形成循环,不会造成对物料的浪费,同时可以去除料筒2内壁上的物料,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去除内壁上的物料,去除效果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