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1563发布日期:2020-05-22 22:21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罐生产加工时,为防止生锈,金属罐的罐体焊接处需要进行内外焊接补涂,焊接补涂后送至缩颈工序进行加工,因焊接补涂后,焊接处温度较高,使得缩颈加工时补涂后的涂料容易脱落,为防止补涂出涂料脱落,只能先对焊接补涂后的金属罐进行收集,集中降温,这样的方式,操作繁琐,费工费时,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可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包括风机、机架,所述机架安装有壳体a,壳体a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压板、壳体b,压板、壳体b与机架相连接,壳体a上端不封闭并设置有下盖板,壳体b下端不封闭并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下盖板上设置有出风孔,风机设置两个,一个风机输出端经管路连接壳体a,另一个风机输出端经管路连接壳体b,所述压板上均布有若干镂空孔,机架前后两侧安装有护栏,壳体a输入侧、输出侧均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安装在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安装在框体上,框体上内部沿横向间隔设置若干纵肋杆,压板经螺钉与纵肋杆锁固。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a前侧面、后侧面上均焊接或螺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焊接有支柱,支柱上端设置有螺杆部,框体、壳体b前后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支柱相连接的连接耳,连接耳经螺母与螺杆部锁固。

进一步的,框体下侧面于壳体a输入侧横置有上导板,上导板经螺钉与框体锁固。

进一步的,螺母包括与螺杆部螺纹配合的上螺母、下螺母,上螺母抵靠连接耳上侧面,下螺母抵靠连接耳下侧面。

进一步的,位于框体下方前后两侧的护栏分别与框体前后两侧面平行,框体前侧面沿输送方向其与框体后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位于壳体b下方前后两侧的护栏分别与壳体b前后两侧面平行,壳体b前后两侧面对称设置,沿输送方向壳体b前后两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出风孔朝输出侧斜置。

进一步的,壳体a下部设置有风道,风道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风道输出端经波纹管连通壳体b内部。

进一步的,护栏内侧嵌设有橡胶护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构稳定,能在金属罐输送的同时对其进行降温,同时能对粘在金属罐上的涂料粉末、碎屑等进行吹除。

附图说明

图1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入侧的输送带;3-壳体a;4-框体;5-壳体b;6-护栏;7-上导板;8-支撑块;9-支柱;10-连接耳;11-风道;12-橡胶护垫;13-压板;14-镂空孔;15-纵肋杆;16-下盖板;17-上盖板;18-风机;19-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包括风机、机架,所述机架安装有壳体a,壳体a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压板、壳体b,压板、壳体b与机架相连接,壳体a上端不封闭并设置有下盖板,壳体b下端不封闭并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下盖板上设置有出风孔,风机设置两个,一个风机输出端经管路连接壳体a,另一个风机输出端经管路连接壳体b,所述压板上均布有若干镂空孔,机架前后两侧安装有护栏,壳体a输入侧、输出侧均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安装在机架上。

使用时,壳体a输入侧的输送带持续向壳体a上输送,壳体a上的金属罐被输送带输送上来的金属罐推动移动,压板、壳体b配合护栏防止金属罐倾倒,下盖板上的出风口出风对金属罐进行降温,压板上的镂空孔配合下盖板的出风进行散热,金属罐移动至壳体a、壳体b之间后,上盖板、下盖板共同出风对金属罐进行降温的同时,将金属罐上残留的涂料粉末、碎屑进行吹除,最终金属罐由输出侧的输送带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安装在框体上,框体上内部沿横向间隔设置若干纵肋杆,压板经螺钉与纵肋杆锁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a前侧面、后侧面上均焊接或螺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焊接有支柱,支柱上端设置有螺杆部,框体、壳体b前后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支柱相连接的连接耳,连接耳经螺母与螺杆部锁固,螺母包括与螺杆部螺纹配合的上螺母、下螺母,上螺母抵靠连接耳上侧面,下螺母抵靠连接耳下侧面,该结构使得壳体a与压板、壳体b的间距可调节,以适配不同高度的金属罐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框体下侧面于壳体a输入侧横置有上导板,上导板经螺钉与框体锁固。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框体下方前后两侧的护栏分别与框体前后两侧面平行,框体前侧面沿输送方向其与框体后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壳体b下方前后两侧的护栏分别与壳体b前后两侧面平行,壳体b前后两侧面对称设置,沿输送方向壳体b前后两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孔朝输出侧斜置。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a下部设置有风道,风道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风道输出端经波纹管连通壳体b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护栏内侧嵌设有橡胶护垫。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机架,所述机架安装有壳体a,壳体a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压板、壳体b,压板、壳体b与机架相连接,壳体a上端不封闭并设置有下盖板,壳体b下端不封闭并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下盖板上设置有出风孔,风机设置两个,一个风机输出端经管路连接壳体a,另一个风机输出端经管路连接壳体b,所述压板上均布有若干镂空孔,机架前后两侧安装有护栏,壳体a输入侧、输出侧均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安装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安装在框体上,框体上内部沿横向间隔设置若干纵肋杆,压板经螺钉与纵肋杆锁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a前侧面、后侧面上均焊接或螺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焊接有支柱,支柱上端设置有螺杆部,框体、壳体b前后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支柱相连接的连接耳,连接耳经螺母与螺杆部锁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框体下侧面于壳体a输入侧横置有上导板,上导板经螺钉与框体锁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母包括与螺杆部螺纹配合的上螺母、下螺母,上螺母抵靠连接耳上侧面,下螺母抵靠连接耳下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框体下方前后两侧的护栏分别与框体前后两侧面平行,框体前侧面沿输送方向其与框体后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壳体b下方前后两侧的护栏分别与壳体b前后两侧面平行,壳体b前后两侧面对称设置,沿输送方向壳体b前后两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孔朝输出侧斜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a下部设置有风道,风道输入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风道输出端经波纹管连通壳体b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护栏内侧嵌设有橡胶护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补涂后金属罐后续加工的输送装置,包括风机、机架,所述机架安装有壳体A,壳体A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压板、壳体B,压板、壳体B与机架相连接,壳体A上端不封闭并设置有下盖板,壳体B下端不封闭并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下盖板上设置有出风孔,风机设置两个,一个风机输出端经管路连接壳体A,另一个风机输出端经管路连接壳体B,所述压板上均布有若干镂空孔,机架前后两侧安装有护栏,壳体A输入侧、输出侧均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安装在机架上,压板上的镂空孔配合下盖板的出风进行降温散热,上盖板、下盖板共同出风对金属罐进行降温的同时,将金属罐上残留的涂料粉末、碎屑进行吹除。

技术研发人员:李毓岚;陈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福贞金属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