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巴豆中毒素检测的破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0617发布日期:2020-04-21 18:52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巴豆中毒素检测的破碎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验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巴豆中毒素检测的破碎设备。



背景技术:

巴豆,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巴豆辛热,有大毒,属于热性泻药,可温肠泻积、逐水消胀、宿食积滞以及涤荡肠胃中的沉寒痼冷。也常用于外疗疮疡,破积解毒。此外,巴豆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内服有峻泻作用,有很强的杀虫抗菌能力。

巴豆中含有毒素,为了更好的研究巴豆中毒素的药理作用,需要对巴豆进行破碎,然后提取处巴豆中的堵塞进行检测。然而传统的破碎方法通常为人工研磨,研磨效率低下,而且检测人员长时间研磨巴豆容易产生疲劳,人工研磨的巴豆也不够精细,容易影响后续对巴豆毒素的提取,给检测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巴豆中毒素检测的破碎设备,以解决传统的破碎方法通常为人工研磨,研磨效率低下,而且检测人员长时间研磨巴豆容易产生疲劳,人工研磨的巴豆也不够精细,容易影响后续对巴豆毒素的提取,给检测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巴豆中毒素检测的破碎设备,其包括底部固定箱,所述底部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碾压机构,所述碾压机构的右侧传动连接有碾压驱动机构。

所述底部固定箱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

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内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粉碎轴,所述粉碎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粉碎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粉碎刀。

所述碾压机构包括碾压箱,所述碾压箱的顶部连通并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碾压箱内腔的前侧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碾压辊,所述碾压箱内腔的后侧通过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碾压辊,所述碾压驱动机构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碾压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右端均贯穿至保护箱的内腔,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碾压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粉碎轴的底端伸入至固定壳的内腔,所述从动锥形齿轮与主动锥形齿轮啮合。

可选的,所述碾压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直径相等,所述碾压箱与粉碎箱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粉碎箱的右侧活动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呈圆锥状。

可选的,所述粉碎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在粉碎轴的表面,所述密封环的内腔开设有与粉碎轴间隙配合的转动槽。

可选的,所述碾压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挡板的底部呈漏斗状。

可选的,所述第一碾压辊与第二碾压辊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碾压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开启碾压驱动机构,碾压驱动机构可以带动碾压机构内的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转动,对经过第一碾压辊与第二碾压辊之间的巴豆进行碾压,使巴豆初步破碎,然后开启粉碎电机,即可带动粉碎箱内部的转动盘转动,转动盘通过两侧的粉碎刀对经初步破碎后的巴豆进行粉碎,从而使巴豆破碎成粉末,方便后续对巴豆中的毒素的浸提;

通过将转动盘的顶部设置成圆锥状,可以避免巴豆粉末残留在转动盘的顶部造成浪费的现象,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通过密封环的设置,能够避免巴豆粉末经粉碎轴与粉碎箱之间的缝隙落入固定壳内腔的状况,从而避免了巴豆粉末造成堵塞使粉碎轴转动不畅的状况,通过挡板的设置,能够避免巴豆落入至碾压箱内腔的深处,造成巴豆浪费的现象。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碾压机构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密封环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部固定箱,2、粉碎机构,3、碾压驱动机构,4、碾压机构,11、固定壳,12、转动轴,13、主动锥形齿轮,14、粉碎电机,21、粉碎箱,22、出料口,23、粉碎轴,24、从动锥形齿轮,25、密封环,26、转动盘,27、粉碎刀,31、保护箱,32、碾压电机,33、主动齿轮,34、从动齿轮,41、碾压箱,42、进料管,43、第一碾压辊,44、挡板,45、第二碾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巴豆中毒素检测的破碎设备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巴豆中毒素检测的破碎设备,其包括底部固定箱1,底部固定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机构2,粉碎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碾压机构4,碾压机构4的右侧传动连接有碾压驱动机构3。

底部固定箱1包括固定壳11,固定壳1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粉碎电机14,粉碎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13。

粉碎机构2包括粉碎箱21,粉碎箱21的右侧活动安装有出料口22,出料口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粉碎箱21内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粉碎轴23,粉碎轴23的底端伸入至固定壳11的内腔,从动锥形齿轮24与主动锥形齿轮13啮合,粉碎轴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24,粉碎轴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6,转动盘2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粉碎刀27,转动盘26的顶部呈圆锥状,通过将转动盘26的顶部设置成圆锥状,可以避免巴豆粉末残留在转动盘26的顶部造成浪费的现象,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粉碎箱2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密封环25,密封环25套设在粉碎轴23的表面,密封环25的内腔开设有与粉碎轴23间隙配合的转动槽,通过密封环25的设置,能够避免巴豆粉末经粉碎轴23与粉碎箱21之间的缝隙落入固定壳11内腔的状况,从而避免了巴豆粉末造成堵塞使粉碎轴23转动不畅的状况。

碾压机构4包括碾压箱41,碾压箱4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粉碎箱2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直径相等,碾压箱41与粉碎箱21相连通,碾压箱41的顶部连通并固定连接有进料管42,碾压箱41内腔的前侧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碾压辊43,碾压箱41内腔的后侧通过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碾压辊45,第一碾压辊43与第二碾压辊45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碾压齿,碾压驱动机构3包括保护箱31,保护箱3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碾压电机32,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右端均贯穿至保护箱31的内腔,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33和从动齿轮34,主动齿轮33和从动齿轮34相啮合,碾压电机32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碾压箱4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挡板44,挡板44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碾压辊43和第二碾压辊45相适配的通孔,挡板44的底部呈漏斗状,通过挡板44的设置,能够避免巴豆落入至碾压箱41内腔的深处,造成巴豆浪费的现象。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开启保护箱31,保护箱3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碾压辊43转动,保护箱31同时带动主动齿轮33转动,主动齿轮33带动从动齿轮34转动,从动齿轮34通过第二传动轴带动第二碾压辊45转动,从而使第一碾压辊43和第二碾压辊45相向转动,即可对经过第一碾压辊43和第二碾压辊45之间的巴豆进行初次碾压,碾压后的巴豆进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落入粉碎箱21的内腔,此时开启粉碎电机14,粉碎电机14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12转动,转动轴12带动主动锥形齿轮13转动,主动锥形齿轮13带动从动锥形齿轮24转动,从动锥形齿轮24通过粉碎轴23带动转动盘26转动,转动盘26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粉碎刀27对巴豆进行粉碎,即可使巴豆粉碎成粉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启碾压驱动机构3,碾压驱动机构3可以带动碾压机构4内的第一碾压辊43和第二碾压辊45转动,对经过第一碾压辊43与第二碾压辊45之间的巴豆进行碾压,使巴豆初步破碎,然后开启粉碎电机14,即可带动粉碎箱21内部的转动盘26转动,转动盘26通过两侧的粉碎刀27对经初步破碎后的巴豆进行粉碎,从而使巴豆破碎成粉末,方便后续对巴豆中的毒素的浸提。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