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管、旋杯及雾化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9480发布日期:2020-05-26 18:4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料管、旋杯及雾化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喷涂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涂料管、旋杯及雾化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旋杯所使用的涂料管只是单一的涂料供给功能,涂料从旋杯底部的微阀流入涂料管,涂料管顶部连接有喷嘴,涂料沿着涂料管进入喷嘴,喷嘴把涂料喷到杯头的分配盘上,杯头带动分配盘高速旋转把涂料雾化成细小的颗粒。

传统的涂料管结构单一,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不需要更换涂料而需要对杯头进行清洗时,传统涂料管需要首先把涂料管内的涂料排空,然后注入清洗溶剂,清洗溶剂通过主油漆管路对杯头进行清洗。这种清洗方法一方面造成了涂料浪费,另一方面,在杯头清洗完毕后需要再对这段涂料管进行预充,或者在到达喷涂位置时,提前打开涂料阀,使旋杯在到达工件前即开枪喷涂,这就需要涂装的控制系统设置多余的控制动作,增加了控制系统设计内容。第二,传统的涂料管不具有双组分混合功能,在需要喷涂双组分涂料时,一般采取预先混合的方式。预先混合是在涂料进入旋杯之前,涂料的主剂和固化剂已经混合完毕,混合后的涂料像单组分涂料一样进入旋杯喷涂。而涂料的主剂和固化剂一旦混合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用完,如果超出固化时间,涂料就会固化在旋杯内,使整个旋杯报废。为了防止发生固化,如果喷涂需要长时间的中断(例如测试、检查、紧急故障等),需要及时把混合后的涂料清空,并对混合后的管路进行全部彻底清洗,这样就会浪费大量涂料和清洗剂。如果处理不及时旋杯以及部分涂料管路、阀岛、微阀和涂料混合器等就会整体报废,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便于清洗及适用于多组分涂料的涂料管、旋杯及雾化喷涂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涂料管,所述涂料管内设有第一涂料通道和第一清洗通道;所述第一涂料通道和第一清洗通道贯通于所述涂料管的两端,且分别独立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涂料通道内安装有涂料混合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旋杯,包括上述涂料管、安装在所述涂料管一端的喷嘴;所述喷嘴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涂料通道连通的第二涂料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清洗通道连通的第二清洗通道;

所述喷嘴包括喷嘴座、喷口管以及衔接喷嘴座与喷口管的锥形衔接部;所述第二清洗通道包括内腔互通的主清洗通道、内清洗通道和外清洗通道;所述主清洗通道与所述第一清洗通道连通;所述内清洗通道与所述主清洗通道的顶端连通;所述外清洗通道连接在所述主清洗通道的侧壁上,并从所述喷嘴座的侧顶部通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清洗通道与所述第一涂料通道的轴线夹角范围为15°-19°,优选为17°。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清洗通道与所述第一涂料通道的轴线夹角范围为40°-50°,优选为4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锥形衔接部的锥角范围为25°-35°,优选为3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涂料通道与喷嘴之间还安装有密封骨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嘴与所述涂料管螺纹连接;所述喷嘴外设有扳子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涂料管的远离所述喷嘴的一端设有涂料管底座;所述旋杯还包括马达座和安装在马达座上的马达;所述涂料管底座位于马达与马达座之间;所述涂料管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马达座上,所述马达通过马达锁紧销固定在所述马达座上;所述马达座与所述涂料管底座之间还通过导电铜柱电连接;所述涂料管和喷嘴位于中空的马达主轴内;所述马达主轴的端部固定有杯头,所述杯头内安装有分配盘;

所述涂料管底座的中部设有一圈环绕所述涂料管的导电环形台;所述环形台上还径向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环形台的外环面底部径向内凹形成与排气孔连通的排气槽;所述马达的端部设有用于所述环形台插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外环面与所述环形台的外环面过盈配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涂料管底座的与马达座连接的端部还过盈连接有导电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槽的侧壁和环形台上径向开设有对应的引导孔,锁紧销穿过马达座的侧壁后依次穿过环形槽和环形台的引导孔。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任意一种所述旋杯的雾化喷涂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涂料管将涂料通道和清洗通道分离,分别设有第一涂料通道和第一清洗通道,独立的清洗通道的设置,使得可以在对使用该涂料管的旋杯的杯头进行清洗的时候不用清空第一涂料通道,避免了涂料的浪费;相应地,本申请提供的旋杯,采用涂料管和油漆喷嘴分体设计,在油漆喷嘴内设置有第二涂料通道和第二清洗通道,其中第二涂料通道跟涂料管的第一涂料通道相连,第二清洗通道与第一清洗通道相连通;因此,在旋杯中,清洗溶剂可以不经过涂料管路就可以对杯头进行清洗;在不需要更换颜色的情况下,旋杯具有了自动清洗功能,由于清洗通道和涂料通道分离,节省了涂料,减少了人工清洗的频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涂料管的第一涂料通道内内置混合器,使双组分涂料主剂和助剂可以在旋杯内部混合;杯内混合一方面缩短了工作节拍,减少了涂料浪费。由于两种组分只在涂料管内混合,因此即使清洗不及时,涂料固化在涂料管内部,只要更换涂料管即可,避免了固化的涂料将旋杯前端的阀岛、微阀及混合器损坏,也即也不会发生整个旋杯损坏的情况;另外如果涂料管为不锈钢材质,即使涂料固化到内部也可以通过加热或其它机械方法进行维修疏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涂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旋杯中涂料管与喷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旋杯中涂料管与喷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旋杯的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四中涂料管与喷嘴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四中涂料管底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0、涂料管;11、第一涂料通道;12、第一清洗通道;21、第二涂料通道;22、第二清洗通道;20、喷嘴;23、喷嘴座;24喷口管;25锥形衔接部;22-1、主清洗通道;22-2;内清洗通道;22-3、外清洗通道;26;扳子口;30;涂料混合器;40;密封骨架;50;马达座;60;马达70;马达锁紧销;13;涂料管底座;80;导电铜柱;61;马达主轴;14-1;排气孔;14;环形台;14-2;排气槽;62;环形槽;16;螺钉孔;17;引导孔;90;锁紧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管10,所述涂料管10内设有第一涂料通道11和第一清洗通道12;所述第一涂料通道11和第一清洗通道12贯通于所述涂料管10的两端,且分别独立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涂料管应用在雾化喷涂装置的旋杯中,安装在旋杯的马达的中空主轴内;本实施例提供的涂料管为旋杯的清洗提供了独立的清洗通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杯,如图2所示,所述旋杯内安装有下述涂料输送结构,该涂料输送结构包括实施例1中的涂料管10、安装在所述涂料管10一端的喷嘴20;所述喷嘴20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涂料通道11连通的第二涂料通道21,以及与所述第一清洗通道12连通的第二清洗通道22;

如图3所示,所述喷嘴20包括喷嘴座23、喷口管24以及衔接喷嘴座23与喷口管24的锥形衔接部25;所述第二清洗通道22包括内腔互通的主清洗通道22-1、内清洗通道22-2和外清洗通道22-3;所述主清洗通道22-1与所述第一清洗通道11连通;所述内清洗通道22-2与所述主清洗通道22-1的顶端连通;所述外清洗通道22-3连接在所述主清洗通道22-1的侧壁上,并从所述喷嘴座23的侧顶部通出。当喷涂完毕需要清洗时,清洗溶剂从涂料管10的第一清洗通道12进入喷嘴20的主清洗通道22-1内,然后从进入内清洗通道22-2和外清洗通道22-3进入喷嘴,一部分清洗剂从内清洗通道22-2喷出,用于清洗旋杯的杯头的内壁。另一部分溶剂从外清洗通道22-3喷出,用于清洗旋杯的杯头外壁。

为了使外部清洗更充分,所述主清洗通道22-1与所述第一涂料通道11的轴线的夹角范围为15°-20°,优选为17°;所述所述外清洗通道22-3与所述第一涂料通道11的轴线夹角范围为40°-50°,优选为45°。

为了避免涂料反流,所述锥形衔接部25采用倒锥状结构,且所述锥形衔接部25的锥角范围为25°-35°锥角,优选为30度。

在清洗杯头内壁时,为了使杯头内壁清洗更彻底,从内清洗通道22-2喷出的清洗溶剂要均匀地被旋杯内的防溅板分配更均匀,因此内清洗通道22-2应具有一定的射出角,射出角可以在3°-8°之间,优选的射出角度为4°;也即内清洗通道22-2与涂料管10的中心轴的夹角范围为3°-8°,优选为4°。

因此,本本实施例中,对旋杯进行清洗的时候,清洗溶剂可以不经过第一涂料通道11和第二涂料通道21就可以对旋杯的杯头进行清洗;在不需要更换颜色的情况下,旋杯具有了自动清洗功能,由于清洗通道和涂料通道分离,节省了涂料,减少了人工清洗的频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嘴20与所述涂料管10螺纹连接;所述喷嘴外设有扳子口26;扳子口26可便于将喷嘴20从涂料管10上安装或拆除。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旋杯的涂料管10内安装有涂料混合器30,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涂料通道内安装有涂料混合器30。使双组分涂料主剂和助剂可以在旋杯内部混合;杯内混合一方面缩短了工作节拍,减少了涂料浪费。由于两种组分只在涂料管内混合,因此即使清洗不及时,涂料固化在涂料管10内部,只要更换涂料管10即可,避免了固化的涂料将旋杯前端的阀岛、微阀及混合器损坏,也即也不会发生整个旋杯损坏的情况;另外如果涂料管10为不锈钢材质,即使涂料固化到内部也可以通过加热或其它机械方法进行维修疏通。

如图4所示,涂料管的入口采用两个密封圈18把第一涂料通道11和第一清洗通道12隔开;涂料管10与喷嘴20之间采用内密封圈19-1和外密封圈19-2隔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料通道11与喷嘴20之间还安装有密封骨架40,由于喷嘴20和涂料管10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因此可以通过先将拆卸喷嘴20,再将密封骨架拆除即可把涂料混合器30从涂料管10内拆除下来,拆装方便。

密封骨架40便于将涂料混合器30从涂料管10内拆除,当需要更换混合器30时,可以先拆除密封骨架40,然后进行更换,如果涂料固化在涂料管10中,需要拆下涂料管10,拆除掉涂料管端部的密封圈18,视涂料的固化情况,采用捅针或者加热的方式除掉固化涂料。

实施例四: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旋杯的涂料管10的远离所述喷嘴20的一端设有涂料管底座13;所述旋杯还包括马达座50和安装在马达座50上的马达60;所述涂料管底座13位于马达60与马达座50之间;所述涂料管底座13通过螺钉固定在马达座50上,所述马达60通过马达锁紧销70固定在所述马达座50上;所述马达座50与所述涂料管底座13之间还通过导电铜柱80电连接;优选地,涂料管底座13的底端还过盈连接有导电珠15,涂料管10安装完成后,导电珠15压紧在马达座50的导电垫上,马达座50与涂料管50导通,也即马达座50同时通过导电铜柱80和导电珠15与涂料管底座13电连接,将马达底座50上的高压静电传导到涂料管10上;所述涂料管10和喷嘴20位于中空的马达主轴61内;所述马达主轴61的端部固定有杯头,所述杯头内安装有分配盘,马达主轴61带动杯头及分配盘高速旋转;

所述涂料管底座13的中部设有一圈环绕所述涂料管的导电环形台14;所述环形台14上还径向开设有排气孔14-1;优选地,所述环形台14的外环面底部径向内凹形成与排气孔14-1连通的排气槽14-2,用于排马达60的出轴承悬浮空气;所述马达60的端部设有用于所述环形台14插入的环形槽62;所述环形槽62的外环面与所述环形台14的外环面过盈配合,使得涂料管可以将高压静电通过环形台14传给马达60,在本实施例中,马达60为涡轮马达,马达60将高压静电传给杯头,马达60带动杯头高速旋转,涂料在杯头被离心雾化的同时带上高压静电。

涂料管底座13对应第一清洗通道12和第一涂料通道11均设有连通口,涂料管底座13外对应第一涂料通道12连接有y型的连接管道,用于将两种涂料通过y型管道的两个输入口导入后同时进入到第一涂料通道11内进行混合。

涂料管底座13通过不锈钢内六角螺钉锁紧到马达座50内,不锈钢螺钉沉在螺钉孔16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槽62的侧壁和环形台上径向开设有对应的引导孔17,锁紧销90穿过马达座50的侧壁后依次穿过环形槽62和环形台14的引导孔17,引导孔17一方面用于引导马达锁紧销90锁紧马达50的主轴,另一方面起到固定马达锁紧销90的作用,可以防止马达锁紧销90侧向压迫马达座50从而防止造成马达座50压溃破坏。

在本实施例中,涂料由马达座50输送到涂料管10,通过第一涂料通道11输送到喷嘴20的第二涂料通道21内,然后由第二涂料通道21的喷口喷向杯头的分配盘,涂料经过分配盘后甩到杯头的内壁,杯头带动涂料告诉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甩离杯头内壁,杯头带动涂料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甩离杯头并雾化成细小的涂料颗粒,当不需要更换颜色仅需要清洗杯头的时候,清洗溶剂从马达座50进入到第一清洗通道12内,然后进入到喷嘴20的第二清洗通道22内;杯头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被内清洗通道和外清洗通道喷出的清洗溶剂清洗。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任意一种所述旋杯的雾化喷涂装置。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申请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