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的PP棉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9022发布日期:2020-04-28 21:30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器的PP棉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器的pp棉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其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和r0反渗透膜两种,净水器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净水技术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使得“水土不服”的现象会很快成为历史,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

hm-300净水器是一种渐紧式净水器,它的内部管路设计滤芯前松后紧,由pp熔喷滤芯(pp棉)、颗粒碳、压缩碳、r0反渗透膜或超滤膜、后置活性炭,一般是此5级依次首尾相连组成。hm-300净水器中的pp熔喷滤芯(pp棉)为一级净水机构,最先与待净化的水源接触过滤,由外壳和其内部的pp熔喷滤芯组成,进水口向外壳内侧与pp熔喷滤芯之间的内腔供水,过滤流量大、纳污量大,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沉积于外壳内侧与pp熔喷滤芯之间的内腔,造成pp熔喷滤芯(pp棉)净水机构进水口发生堵塞的问题,降低hm-300净水器的净水效率,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净水器的pp棉过滤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的pp棉过滤装置,解决了现有pp熔喷滤芯(pp棉)净水机构进水口易发生堵塞,降低hm-300净水器净水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净水器的pp棉过滤装置,包括密闭的筒体式外壳,外壳的上侧设有出水管,外壳内腔设有以外壳内腔下壁面为底面独立的锥形腔,且锥形腔的尖锐部朝向出水管,锥形腔上方的外壳内腔沿纵向轴线方向设有将其分隔的圆环状pp棉滤芯,且出水管与pp棉滤芯的内腔连通,锥形腔的侧面设有连通其内腔与pp棉外侧外壳内腔的进水口,外壳的下侧设有连通锥形腔的进水管,外壳的侧面设有连通pp棉滤芯外侧外壳内腔、与锥形腔侧面共线的排污管,排污管远离外壳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集污盒。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效果:进水管连通外部水源,出水管连接下一水处理机构(主要指颗粒碳、压缩碳、r0反渗透膜或超滤膜、后置活性炭等水处理机构),水经进水管进入锥形腔,经进水口进入pp棉滤芯外侧的外壳内腔,再经pp棉滤芯的渗透进入pp棉滤芯的内侧,最后经出水管进入下一水处理机构,在上述待净化的污水在pp棉滤芯外侧的外壳内腔进行渗透过滤的过程中,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沉积于外壳内侧与pp熔喷滤芯之间的内腔,经排污管进入集污盒内,将pp棉滤芯外侧外壳内腔的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引入外置的集污盒,避免了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堵塞进水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pp熔喷滤芯(pp棉)净水机构进水口易发生堵塞,降低hm-300净水器净水效率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出水管、进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锥形腔呈圆锥状,锥形腔的侧面沿其底面的圆周方向阵列有多个与pp棉外侧外壳内腔的进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外壳的侧面环形阵列有多个排污管,集污盒呈圆环状,多个排污管分别与集污盒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排污管与集污盒通过螺纹式水管快速接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pp熔喷滤芯(pp棉)净水机构进水口易发生堵塞,降低hm-300净水器净水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水管、进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在出水管、进水管上设置阀门,一方面阀门起密封、堵塞作用,避免外壳或连接管道(连接外置水源池或下一水处理机构(主要指颗粒碳、压缩碳、r0反渗透膜或超滤膜、后置活性炭等水处理机构)的管道)内的水发生回流,起隔断作用,另一方面,出水管、进水管上的阀门起节流的作用,在一定流量范围内,可控制整个净水器的流量。

(3)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腔呈圆锥状,锥形腔的侧面沿其底面的圆周方向阵列有多个与pp棉外侧外壳内腔的进水口。圆锥状的锥形腔,其侧面相对平滑,使得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经锥形腔侧壁滑落,避免堵塞进水口的问题,在锥形腔的侧面阵列有多个与pp棉外侧外壳内腔的进水口,使外壳内部快速充满待净化的水源。

(4)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的侧面环形阵列有多个排污管,集污盒呈圆环状,多个排污管分别与集污盒连通。外壳的侧面环形阵列有多个排污管,一方面使外壳内腔的大部分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能经排污管排出,另一方面设置多个排污管,增加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的排出效率。

(5)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污管与集污盒通过螺纹式水管快速接头连接。螺纹式水管快速接头能实现排污管和集污盒快速、紧固连接,能定时清理集污盒内的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的标记为:1-锥形腔、2-外壳、3-pp棉滤芯、4-出水管、5-进水口、6-排污管、7-水管快速接头、8-集污盒、9-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净水器的pp棉过滤装置,包括密闭的筒体式外壳2,外壳2的上侧设有出水管4,外壳2内腔设有以外壳2内腔下壁面为底面独立的锥形腔1,且锥形腔1的尖锐部朝向出水管4,锥形腔1上方的外壳2内腔沿纵向轴线方向设有将其分隔的圆环状pp棉滤芯3,且出水管4与pp棉滤芯3的内腔连通,锥形腔1的侧面设有连通其内腔与pp棉外侧外壳2内腔的进水口5,外壳2的下侧设有连通锥形腔1的进水管9,外壳2的侧面设有连通pp棉滤芯3外侧外壳2内腔、与锥形腔1侧面共线的排污管6,排污管6远离外壳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集污盒8。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效果:进水管9连通外部水源,出水管4连接下一水处理机构(主要指颗粒碳、压缩碳、r0反渗透膜或超滤膜、后置活性炭等水处理机构),水经进水管9进入锥形腔1,经进水口5进入pp棉滤芯3外侧的外壳2内腔,再经pp棉滤芯3的渗透进入pp棉滤芯3的内侧,最后经出水管4进入下一水处理机构,在上述待净化的污水在pp棉滤芯3外侧的外壳2内腔进行渗透过滤的过程中,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沉积于外壳2内侧与pp熔喷滤芯之间的内腔,经排污管6进入集污盒8内,将pp棉滤芯3外侧外壳2内腔的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引入外置的集污盒8,避免了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堵塞进水管9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pp熔喷滤芯(pp棉)净水机构进水口5易发生堵塞,降低hm-300净水器净水效率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水管4、进水管9上均设置有阀门。在出水管4、进水管9上设置阀门,一方面阀门起密封、堵塞作用,避免外壳2或连接管道(连接外置水源池或下一水处理机构(主要指颗粒碳、压缩碳、r0反渗透膜或超滤膜、后置活性炭等水处理机构)的管道)内的水发生回流,起隔断作用,另一方面,出水管4、进水管9上的阀门起节流的作用,在一定流量范围内,可控制整个净水器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腔1呈圆锥状,锥形腔1的侧面沿其底面的圆周方向阵列有多个与pp棉外侧外壳2内腔的进水口5。圆锥状的锥形腔1,其侧面相对平滑,使得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经锥形腔1侧壁滑落,避免堵塞进水口5的问题,在锥形腔1的侧面阵列有多个与pp棉外侧外壳2内腔的进水口5,使外壳2内部快速充满待净化的水源。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2的侧面环形阵列有多个排污管6,集污盒8呈圆环状,多个排污管6分别与集污盒8连通。外壳2的侧面环形阵列有多个排污管6,一方面使外壳2内腔的大部分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能经排污管6排出,另一方面设置多个排污管6,增加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的排出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污管6与集污盒8通过螺纹式水管快速接头7连接。螺纹式水管快速接头7能实现排污管6和集污盒8快速、紧固连接,能定时清理集污盒8内的大颗粒物质(铁锈、泥沙、胶体等)。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