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沥青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5067发布日期:2020-05-12 19:40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沥青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乳化沥青配制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在沥青配置时精确控制配比,在研磨时可以进行加热的沥青胶体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道路翻修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资源受限地区,它的利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最大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够减小能源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基于经济性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道路翻修中均采用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然而,对比国内外沥青再生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可以发现,与国外相比国内冷再生的水平仍然较差。在规范方面,国外形成规范较多且在不断完善,较切合工程实际情况,而国内规范形成较晚,且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偏于研究方向。因此,我国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体系还有待发展和完善,使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分析现有的乳化沥青配合试验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公知的胶体磨构造本身不具备加热功能,只能在使用前用热水提前预热。在进行沥青与乳化剂等溶剂研磨时研磨效果不好,进而影响乳化沥青的使用效果。(2)当仪器温度不够时,会使沥青温度迅速降低,稠度增大,研磨缓慢,还会导致胶体磨堵塞。在进行处理时非常困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对仪器造成一定损害。(3)加入沥青时不能精准的控制重量,影响试验的结果,导致实验数据有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沥青胶体磨,该胶体磨在试验时可以提前对装置进行预热,而且在沥青进行研磨时加热。加料时,精准把控质量,严格控制配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验室用沥青胶体磨,包括研磨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进料装置;

所述的动力系统安装在台座101上,与研磨系统连接,为其提供动力;

所述的研磨系统包括一个研磨室106、加热装置109和循环导管105组成;

所述的加热装置109安装在研磨室106的两侧;研磨室106连接进料斗104和循环导管105,循环导管105的另一端导向进料斗104内,对沥青进行加热循环研磨;

所述的进料装置安装在控制面板103上方;控制系统由控制面板103实施操作,实现对设备的启动和实验过程中试液加热和称重的控制。

优选的,进料装置由试样杯203、沥青存储罐204、称重传感器206和送料管201组成,称重传感器206安装在沥青存储罐204和试样杯203的底部,由控制面板103调控;试样杯203内安装搅拌器202;沥青存储罐204和试样杯203的底部分别装有一根送料管201,沥青和乳化剂通过送料管201流入进料斗104内。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的中的试样杯203和沥青存储罐204底部都安装有称重传感器206,称重传感器206固定在设备的内部,送料管201从称重传感器206中部穿过。

优选的,所述送料管201上设置的流量阀,包括有两个阀门,一个进行小流量调控,另一个进行大流量调控。

优选的,送料管201为可伸缩导管,送料管201上设置通向进料斗104的控制开关。

优选地,研磨装置的两侧安装自动加热片,由螺丝固定,为研磨装置加热。

优选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启动按钮、温度设定面板、搅拌开关和显示屏;启动按钮控制胶体磨的转动;温度设定面板控制研磨装置和沥青存储罐的温度;搅拌开关控制搅拌器的转动;显示屏显示称重传感器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的被加热面涂有复高温导热硅脂,防止功率过大,造成干烧。

优选的,所述沥青存储罐有保温功能,外壳设置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改善沥青的研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在沥青研磨前给仪器充分预热,还能在乳化沥青研磨过程中加热,改善沥青的研磨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2、可控沥青加入量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在加料时精准控制沥青用量,保证配比的准确性和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效果图。

图1为实验室用沥青胶体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1台座,102支撑立柱,103控制面板,104进料斗,105循环导管,106研磨室,107出料口,108电动机,109加热装置。图2为实验室用沥青胶体磨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01送料管,202搅拌器,203试样杯,204沥青存储罐,205底座,206称重传感器,207大流量阀门,208小流量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实验室用沥青胶体磨,包括研磨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进料装置。动力系统安装在台座101上,与研磨系统连接,为其提供动力。研磨系统包括一个研磨室106、加热装置109和循环导管105组成。加热装置109安装在研磨室106的两侧;研磨室106连接进料斗104和循环导管105,循环导管105的另一端导向进料斗104内,对沥青进行循环研磨;进料装置安装在控制面板103上方,由试样杯203、沥青存储罐204、称重传感器206和送料管201组成,称重传感器206安装在沥青存储罐204和试样杯203的底部,由控制面板103调控;试样杯203内安装搅拌器202;沥青存储罐204和试样杯203的底部分别装有一根送料管201,沥青和乳化剂通过送料管201流入进料斗104内,导管上设置大流量阀门207和小流量阀门208,对沥青流量进行控制。控制系统由控制面板103实施操作,实现对设备的启动和对实验过程中试液加热和称重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沥青研磨时,首先从进料斗倒入清水,然后打开控制面板上的加热开关,研磨室两侧的加热装置开始加热,达到指定温度后,加热自动停止。打开控制面板上的电动机开关,电动机开始运转,带动研磨室研磨,随着胶体磨中的热水循环,循环导管和研磨室得到充分预热,打开循环导管上的阀门将水从出料口全部排出后关闭阀门,预热准备工作结束。将准备好的液态沥青倒入沥青存储罐内,此时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器显示所加沥青的质量,根据显示的读数判断所加的沥青是否满足要求;若所加的沥青质量不足,则继续添加沥青至满足试验要求;将乳化剂和其他添加剂配成的皂液加入试样杯中,操作控制面板打开搅拌装置对皂液进行搅拌;打开试样杯的开关,皂液进入加料斗。打开沥青存储罐控制开关,沥青会顺着送料管流入加料斗内,通过大小流量阀门控制沥青流入的质量,待达到试验要求的质量时关闭阀门。在沥青研磨时通过控制面板监控温度,随时进行调节,防止温度不够沥青堵塞导管。研磨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阀门,配置完成后的乳化沥青自动从出料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室用沥青胶体磨的具体操作方法:

(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胶体磨开始运转。从进料口倒入清水,打开控制面板上的加热开关,对研磨室和循环导管进行预热。

(2)将水、乳化剂等其他添加剂倒入试样杯中,打开搅拌装置,进行加热搅拌。

(3)将准备好的液态沥青倒入沥青存储罐内,此时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器显示所加沥青的质量,根据显示的读数判断所加的沥青是否满足要求;若所加的沥青质量不足,则继续添加沥青直至满足试验要求;

(4)待研磨室达到预期温度后,打开试样杯的开关,皂液进入加料斗,然后打开沥青存储罐控制开关,沥青会顺着送料管流入加料斗内,通过大小流量阀门控制沥青流入的质量,待达到试验要求的质量时及时关闭阀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