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化工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2762发布日期:2020-05-12 19:2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化工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化工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是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到物料在装置内部的反应以及最后的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现阶段的化工生产中,对于反应釜的使用也是十分的广泛。

但是,现有的化工反应釜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化工反应釜在进行物料的投放时,均采用从进料口投入,由于一些反应在不同阶段需要对物料的投入量进行调整,进而需要不停的从进料口进行投料的工作,且简单的进料口不能实现对投入物料量进行控制,进而使得装置的进料过程变得麻烦,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2、现有的化工反应釜均采用支撑腿对装置进行简单的支撑,这种单一的支撑方式使得装置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化工反应釜,解决了现有的化工反应釜在进行物料的投放时,均采用从进料口投入,由于一些反应在不同阶段需要对物料的投入量进行调整,进而需要不停的从进料口进行投料的工作,且简单的进料口不能实现对投入物料量进行控制,进而使得装置的进料过程变得麻烦,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化工反应釜均采用支撑腿对装置进行简单的支撑,这种单一的支撑方式使得装置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设置在釜体顶部中间位置的安装座,所述釜体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由进料管道、第一控制阀、存料箱组成,所述进料管道靠近釜体一端与釜体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料管道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顶部设置有通料管,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通料管远离釜体一侧,所述通料管底部通过开口与进料管道内部相连通,所述存料箱底部与通料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存料箱内部与通料管内部相连通,所述存料箱外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存料箱顶部一侧开设有存料口,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底部内壁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底部与出料口顶部相平齐,所述出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一侧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釜体外侧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外壁设置有保温板,所述加热管顶部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加热管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釜体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道内部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为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的倾斜角度为15°,使得装置的进料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靠近釜体一端与加热管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远离釜体一端贯穿保温板,所述出水口顶部与加热管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水口底部贯穿保温板,使得装置对于原料的加热更加便捷。

优选的,所述存料口顶部设置有存料管道,所述存料管道一侧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存料管道底部通过存料口与存料箱内部相连通,使得存料箱的物料能够保持充足,有利于装置对于物料的后续使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顶部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凹槽一侧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支撑腿底部贯穿开口设置在凹槽内部,所述限位螺栓靠近支撑腿一端与支撑腿外壁相抵接,在底座的支撑作用下,使得装置的稳定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两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顶部与支撑腿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化工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管道、第一控制阀、存料箱、通料管、刻度盘、出料管道、第二控制阀、存料管道、第三控制阀,通过打开第三控制阀,然后通过存料管道向存料箱内部进行投入原料,在原料投入完毕后关闭第三控制阀,然后通过打开第一控制阀,使得存料箱内部的物料可以通过通料管进入进料管道,在进料管道内部导料板的作用下使得物料能够快速进入装置内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存料箱外侧的刻度盘以及第一控制阀来控制进入装置内部物料量,从而不需要频繁的通过进料通道向装置内部进行供料,进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使得装置的进料控制更加方便,且通过在釜体底部内部设置的斜板以及第二控制阀使得装置的出料更加方便,进而使得装置的进出料更加方便,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凹槽、限位螺栓、加强板,在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将支撑腿底部贯穿支撑板顶部的开口,使得支撑腿底部能够卡接在凹槽内部,然后通过拧动限位螺栓,使得限位螺栓一端能够对支撑腿的外壁相抵接,且通过螺栓将加强板与支撑腿外壁固定连接,继而使得装置在支撑板的支撑作用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存料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安装座;3、进料管道;4、第一控制阀;5、存料箱;6、通料管;7、刻度盘;8、斜板;9、出料管道;10、第二控制阀;11、加热管;12、进气管道;13、电机;14、支撑腿;15、导料板;16、保温板;17、存料管道;18、第三控制阀;19、底座;20、凹槽;21、限位螺栓;22、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进出料的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1以及设置在釜体1顶部中间位置的安装座2,所述釜体1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由进料管道3、第一控制阀4、存料箱5组成,所述进料管道3靠近釜体1一端与釜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料管道3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顶部设置有通料管6,所述第一控制阀4设置在通料管6远离釜体1一侧,所述通料管6底部通过开口与进料管道3内部相连通,所述存料箱5底部与通料管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存料箱5内部与通料管6内部相连通,所述存料箱5外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刻度盘7,所述存料箱5顶部一侧开设有存料口,所述釜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1底部内壁设置有斜板8,所述斜板8底部与出料口顶部相平齐,所述出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管道9,所述出料管道9一侧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0,所述釜体1外侧设置有加热管11,所述加热管11外壁设置有保温板16,所述加热管11顶部设置有进气管道12,所述加热管11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安装座2顶部设置有电机13,所述釜体1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腿14。

所述进料管道3内部设置有导料板15,所述导料板15为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15的倾斜角度为15°,通过设置导料板15,进而使得物料在进入进料管道3内部时,能够在倾斜的导料板15的作用下使得物料进入装置内部更加快速,从而使得装置的进料更加方便。

所述进气管道12靠近釜体1一端与加热管11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12远离釜体1一端贯穿保温板16,所述出水口顶部与加热管11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水口底部贯穿保温板16,在需要对釜体1进行加热时,只需通过进气管道12向加热管11道管道内部冲入蒸汽,进而使得加热管11能够对釜体1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装置对于原料的加热更加便捷。

所述存料口顶部设置有存料管道17,所述存料管道17一侧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8,所述存料管道17底部通过存料口与存料箱5内部相连通,通过设置存料管道17,当存料箱5内部的物料较少时,可以通过打开第三控制阀18向存料箱5内部补充所需的物料,进而使得存料箱5的物料能够保持充足,有利于装置对于物料的后续使用。

所述支撑腿14顶部底部设置有底座19,所述底座19顶部设置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凹槽20一侧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21,所述支撑腿14底部贯穿开口设置在凹槽20内部,所述限位螺栓21靠近支撑腿14一端与支撑腿14外壁相抵接,通过将支撑腿14的底部贯穿开口安装在凹槽20内部,然后通过拧紧限位螺栓21,使得限位螺栓21一端与支撑腿14外壁相抵接,从而使得支撑腿14被固定在底座19内部,从而在底座19的支撑作用下,使得装置的稳定性更好。

所述底座19顶部两侧设置有加强板22,所述加强板22顶部与支撑腿14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板22,进而有利于加强支撑腿14与底座19之间的连接,进而进一步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打开第三控制阀18,然后通过存料管道17向存料箱5内部进行投入原料,在原料投入完毕后关闭第三控制阀18,然后通过打开第一控制阀4,使得存料箱5内部的物料可以通过通料管6进入进料管道3,在进料管道3内部导料板15的作用下使得物料能够快速进入装置内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存料箱5外侧的刻度盘7以及第一控制阀4来控制进入装置内部物料量,从而不需要频繁的通过进料通道向装置内部进行供料,进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使得装置的进料控制更加方便,且通过在釜体1底部内部设置的斜板8以及第二控制阀10使得装置的出料更加方便,进而使得装置的进出料更加方便,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将支撑腿14底部贯穿支撑板顶部的开口,使得支撑腿14底部能够卡接在凹槽20内部,然后通过拧动限位螺栓21,使得限位螺栓21一端能够对支撑腿14的外壁相抵接,且通过螺栓将加强板22与支撑腿14外壁固定连接,继而使得装置在支撑板的支撑作用下更加稳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