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滴加料调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2757发布日期:2020-05-12 19:26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滴加料调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滴加料调配装置。



背景技术:

聚羧酸减水剂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配料罐进行滴加料的调配;常规操作是:生产车间内由行吊或叉车将丙烯酸桶运至支架平台上,工作人员穿戴防毒设备在支架上利用电动油桶泵将丙烯酸从配料罐内顶部进行添加;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调配过程由人工调配,调配不准确;2、人工操作过程中丙烯酸桶和配料罐会散发出刺激性气体,给工作人员带来危害,尤其是经常进行滴液调配的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滴加料调配装置;可实现按技术要求精确调配滴加液,可减少或避免工作人员受到有毒气体的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滴加料调配装置,包括:

配料罐;

原料储罐,其罐体部分埋设在地下、进料口延伸在地面上部;

定量泵送装置,其包括连接在原料储罐和配料罐之间的计量泵、与计量泵连接且用于控制计量泵动作的控制器;

气体吸附装置,其包括设置在配料罐投料口处和原料储罐出料口处的吸气支管、与吸气支管连接的吸气主管、设在吸气主管端部的风机;所述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计量泵固定在地面上部,计量泵的进液口通过深入原料储罐底部的竖直管与原料储罐连接,计量泵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路与配料罐顶部的投料口连接,计量泵和配料罐投料口的连接管路之间设有单向注射阀,计量泵和单向注射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排液口与原料储罐连接。

进一步,所述吸气主管上设有过滤层。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

进一步,所述吸气支管端口处设有锥形罩,所述锥形罩横向布设并固定在配料罐投料口一侧和原料储罐进料口一侧。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变频器和人机交互装置,所述计量泵与变频器连接,所述风机与单片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料储罐和配料罐之间设置计量泵来实现机械化投料控制,可避免工作人员受到伤害;通过控制器对计量泵的控制实现精确的投料控制,使投料更加精准;气体吸附装置的设置可在工作人员向原料储罐添加聚羧酸时和配料罐自动投入聚羧酸时对溢出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可避免工作人员受到伤害,同时也利于净化车间内部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控制框图。

其中:1-配料罐;2-原料储罐;3-计量泵;4-控制器;5-吸气支管;6-吸气主管;7-风机;8-竖直管;9-单向注射阀;10-安全阀;11-过滤层;12-锥形罩;13-单片机;14-变频器;15-人机交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滴加料调配装置;包括配料罐1、原料储罐2、定量泵送装置和气体吸附装置;配料罐1用于调配聚羧酸减水剂中的a、b滴加料并被抽取至相应的a、b滴加料储罐内;原料储罐2用于存储多桶聚羧酸溶液;定量泵送装置用于将原料储罐2内的聚羧酸按工艺要求自动输送至配料罐1内,也用于实现自动化投料及精确投料;气体吸附装置用于生产过程中对存在气体外溢容易使工作人员受到伤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气体吸收。

其中:

配料罐1,其通常设置两个,配料罐1顶部设有投料口并设有封盖;配料罐1通常位于地面上部;

原料储罐2,其罐体部分埋设在地下、进料口延伸在地面上部;原料储罐2和配料罐1上下布设用于减小对车间内部空间的占用,同时其更加便于向原料储罐2内投入聚羧酸;原料储罐2的进料口由管体构成,管体延伸在地面上部,管体端口设有橡胶塞,利用橡胶塞实现密封。

定量泵送装置,其包括连接在原料储罐2和配料罐1之间的计量泵3、与计量泵3连接且用于控制计量泵3动作的控制器4;具体的,所述计量泵3通过钢构支架固定在地面上部;计量泵3的进液口通过深入原料储罐2底部的竖直管8与原料储罐2连接,竖直管8与原料储罐2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用以密封连接,竖直管8底端设置过滤底阀;计量泵3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路与配料罐1顶部的投料口连接,具体是连接在投料口的挡盖上;计量泵3和配料罐1投料口的连接管路之间设有单向注射阀9,单向注射阀9可防止液体回流提高计量泵3投料精度;计量泵3和单向注射阀9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安全阀10,所述安全阀10的排液口与原料储罐2连接,安全阀10用于防止管路堵塞时供液系统压力过大而外泄,例如单向注射阀9堵塞时,计量泵3和单向注射阀9之间的管路压力增大,可通过安全阀10降压使液体回流至原料储罐2内。控制器4用于通过人工控制调节实现计量泵3的精确投料,控制器4包括单片机13,分别与单片13机连接的变频器14和人机交互装置15,所述计量泵3与变频器14连接,所述风机7与单片机13连接;单片机13的型号可采用80c196kb,单片机13上设有复位电路和时钟单路;单片机13通过变频器14和计量泵3上的电机连接,最终可实现计量泵3的变频调节,利于实现定量投放物料;在单片机13和计量泵3之间可设置压力传感器,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计量泵3出液口压力值并转化为电信号反馈给单片机13,从而实现根据压力控制计量泵3流量;在单片机13和计量泵3之间可设置信号继电器,实现供液总量的控制,当设定的总输出量完成后,计量泵3自动停止工作;由于风机7仅需启闭控制,因此单片机13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风机7连接即可;人机交互装置15由16个数字和功能键组成,用以完成设置和运行控制功能,单片机13连接可编程键盘8279a,可编程键盘8279a分别连接显示电路和人机交互装置13,可编程键盘8279a上设置有总流量值q1和平均流量值q2,按下可编程键盘8279a上的启动键,则单片机13根据q1/q2自动计算所需时间并显示剩余时间,到零时会自动切断电源。

气体吸附装置,其包括设置在配料罐1投料口处和原料储罐2出料口处的吸气支管5、与吸气支管5连接的吸气主管6、设在吸气主管6端部的风机7;所述风机7与控制器4中的单片机13电连接,通过控制器4控制风机7的启闭,风机7可固定在车间墙壁外侧,也可设置在车间内部;所述吸气主管6上设有过滤层11,所述过滤层11为活性炭过滤层,利用活性炭过滤层实现对聚羧酸挥发气体的吸附过滤;所述吸气支管5端口处设有锥形罩12,所述锥形罩12横向布设并固定在配料罐1投料口一侧和原料储罐2进料口一侧,具体的,锥形罩12截面呈矩形,封盖上设有排气管,锥形罩12固定在配料罐1的封盖上且其开口横向布设并对应在排气管一侧,这样便于对溢出的气体进行侧向吸收,而与原料储罐2进料口对用的锥形罩12则固定在管体上,锥形罩12的开口横向布设并对应在管体端口一侧,当工作人员添加聚羧酸时可,可利用该锥形罩12吸收管体和聚羧酸溢出的气体,避免工作人员受到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对原料储罐2进行预先添加聚羧酸溶液;在操作时,将聚羧酸桶运至原料储罐2进料口处,然后先通过控制器4上的人机交互装置13控制风机7启动,然后工作人员打开聚羧酸桶和管体上的橡胶塞,利用手持式的电动油桶泵将聚羧酸桶的液体转移至原料储罐2内,原料储罐2的容积大于两个常规聚羧酸桶的容积,可根据生产需求合理选择原料储罐2的容积,在此过程中,风机7可利用吸气支管5及锥形罩12在管体一侧不断的吸气,使原料储罐2和聚羧酸桶溢出的有害气体被吸走,这样的吸气方式有有效避免气体扩散,减小气体流通行程,气体经过过滤层11吸附过滤后排出,锥形罩12的横向布设以及侧向吸气方式可更加有效的避免工作人员接触到有害气体,进而避免受到伤害,也可避免空气污染,净化车间空气;在进行配料罐1精确投料操作时,风机7优先启动,原料储罐2管体上的橡胶塞保持打开状态;根据工艺投料需求通过控制器4控制计量泵3启动,计量泵3自动的将原料储罐2内的聚羧酸打入配料罐1内,并在达到设置投料量后自动关闭,在投料过程中气体吸附装置依然对能够对溢出有害气体位置处实现气体吸收净化,避免车间空气受到污染,避免工作人员受到伤害,在投料操作完成后,先对原料储罐2的管体进行密封,最后停止风机7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