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2539发布日期:2020-09-04 11:5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在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过程中,对于药液提取操作通常使用普通的玻璃试管来进行盛放,在药物合成试验过程中需要拿取试管进行药液的混合生成,在试管的存放或拿取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脱手滑落,造成试管损坏,药液渗漏,且在药物合成试验过程中需要对试管进行加热,试管加热一般是选用酒精灯进行明火加热或使用电加热,但是不管是明火加热或者电加热均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过程中,对于药液提取操作通常使用普通的玻璃试管来进行盛放,在药物合成试验过程中需要拿取试管进行药液的混合生成,在试管的存放或拿取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脱手滑落,造成试管损坏,药液渗漏,且在药物合成试验过程中需要对试管进行加热,试管加热一般是选用酒精灯进行明火加热或使用电加热,但是不管是明火加热或者电加热均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包括:

外管;

内管,所述内管安装在所述外管的内腔;

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一密封塞安装在所述内管的顶部;

支座,所述支座套接在所述外管的外壁顶部。

优选的,所述外管包括:

管体;

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安装在所述管体的外壁右侧底部;

第二密封塞,所述第二密封塞安装在所述进料口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支座包括:

套管;

两个支耳,两个所述支耳设在所述套管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耳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均为硅胶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底部与所述外管内腔底部距离为1-1.5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方便拿取试管,且加热方便,使用方便且安全,将支座套接在外管的外壁上,通过支座和外管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外管不会从支座上滑落,医护人员将手指插接在支耳上,通过提取支耳从而拿取外管,方便对试管的拿取且不会轻易的滑落损坏,外管的内腔底部与内管的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通过进料口对外管的内腔底部与内管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内投放生石灰或氢氧化钠颗粒,在通过进料口灌注清水,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热量,通过热量对内管道的底部进行加热,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试管在拿取过程中容易滑落从而导致试管损坏,加热时通过电加热或明火加热的方式的试管进行加热,加热方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外管、110管体、120进料口、130第二密封塞、200内管、300第一密封塞、400支座、410套管、420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方便拿取试管,且加热方便,使用方便且安全,请参阅图1,外管100、内管200、第一密封塞300和支座400;

请参阅图1和图2,外管100包括:

管体110用于安装内管200和盛放生石灰或氢氧化钠颗粒;

进料口120安装在管体110的外壁右侧底部,进料口120在内管200底部的下端,进料口120用于投料,生石灰或氢氧化钠颗粒通过进料口120投放到管体110的内腔底部,清水亦通过进料口120灌注到管体110的内腔底部;

第二密封塞130安装在进料口120的外侧,第二密封塞130为硅胶密封塞,第二密封塞130用于密封,防止放置在管体110的内腔底部的生石灰或氢氧化钠颗粒受潮;

请再次参阅图1,内管200安装在外管100的内腔,内管200的底部与管体110内腔底部距离为1-1.5厘米,内管200的底部与管体110内腔底部之间的空隙用于盛放生石灰或氢氧化钠颗粒,通过生石灰和水反应发热或氢氧化钠颗粒和水反应发热对内管200的底部进行加热;

请再次参阅图1,第一密封塞300安装在内管200的顶部,第一密封塞300为硅胶密封塞,第一密封塞300用于密封,防止放置于内管200内液体渗漏;

请参阅图1和图3,支座400套接在外管100的外壁顶部,支座400包括:

套管410套接在管体110的外壁顶部,套管410为橡胶,加强套管410与管体11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试管掉落;

两个支耳420设在套管410的左右两侧,支耳420与套管410为一体加工而成,两个支耳420相对应,医护人员将手指插接在支耳420内,方便拿取试管且试管不易掉落。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管(100),所述外管(100)包括:

管体(110);

进料口(120),所述进料口(120)安装在所述管体(110)的外壁右侧底部;

第二密封塞(130),所述第二密封塞(130)安装在所述进料口(120)的外侧;

内管(200),所述内管(200)安装在所述外管(100)的内腔;

第一密封塞(300),所述第一密封塞(300)安装在所述内管(200)的顶部;

支座(400),所述支座(400)套接在所述外管(100)的外壁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00)包括:

套管(410);

两个支耳(420),两个所述支耳(420)设在所述套管(410)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耳(420)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塞(300)和第二密封塞(130)均为硅胶密封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00)的底部与所述外管(100)内腔底部距离为1-1.5厘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肿瘤药物合成试验辅助装置,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内管安装在所述外管的内腔;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一密封塞安装在所述内管的顶部,本实用新型方便拿取试管,且加热方便,使用方便且安全,将支座套接在外管的外壁上,通过支座和外管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外管不会从支座上滑落,医护人员将手指插接在支耳上,通过提取支耳从而拿取外管,方便对试管的拿取且不会轻易的滑落损坏,外管的内腔底部与内管的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通过进料口对外管的内腔底部与内管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内投放生石灰或氢氧化钠颗粒,在通过进料口灌注清水,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热量,通过热量对内管道的底部进行加热。

技术研发人员:董江红;张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淮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