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MP废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6230发布日期:2020-08-25 18:29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NMP废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mp废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n-甲基吡咯烷酮,中文别名:nmp;1-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有胺的气味。挥发度低,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均佳,能随水蒸气挥发。n-甲基吡咯烷酮在锂电、医药、农药、颜料、清洗剂、绝缘材料等行业中广泛应用。nmp气体中含有致人体不孕有害成分,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因此生产设备生产时所产生的nmp气体需要进行废气处理后方可排放。nmp废气在产生时温度较高,一般废气处理时需要先用冷凝回收机对高温气体进行冷却降温,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废气中的热能,而且冷却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水、冷冻水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nmp废气回收系统。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nmp废气回收系统,包括换热罐体、进气管、回收塔,所述换热罐体底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排风扇,换热罐体顶部连接设有热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另一端与生产设备连接,所述换热罐体的内腔侧壁上均匀排列设有若干个散热铜片,且换热罐体的内腔中央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自下而上螺旋状盘绕设置,所述换热罐体下端一侧连接设有废气管道,所述废气管道的一端进入到换热罐体的内腔中并与所述冷却盘管的下端管口进行连接,所述废气管道另一端与生产设备连接,且废气管道上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将生产设备中产生的nmp气体通过废气管道抽送至换热罐体中的冷却盘管中;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换热罐体的上端侧壁并与所述冷却盘管的上端管口进行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回收塔的下端侧壁并进入到回收塔的内腔中;

所述回收塔下端一侧设置有废水排放管,回收塔顶端设有气体排放管口,所述回收塔内设置有储液池、喷淋组件、填充料层、除雾层,所述储液池设置在回收塔内腔底端;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循环管道、储液箱、水泵、输水管、第一喷淋管、第二喷淋管,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位于储液池中,另一端贯穿回收塔的侧壁并于回收塔的外侧连接所述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上端一侧设有补液管道,所述补液管道的另一端与自来水管道连接,所述水泵设置在水箱顶部,且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路与储液箱内部连通,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一端均贯穿回收塔的侧壁,并呈环状设置在回收塔中,所述第二喷淋管位于第一喷淋管的上方,且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上均设有喷头,并通过喷头对回收塔中的废气,使得水体对废气中的nmp进行吸收;所述填充料层设置在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之间,废气经过填充料层使得废气中的nmp快速混溶到水体中,所述除雾层设置在第二喷淋管的上方,通过除雾层对气体中水雾进行去除,使得排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水雾达到最小值。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罐体的内壁中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罐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对冷却盘管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处位于排风扇的下端设有金属过滤网。

进一步的,位于储液池中的所述循环管道的管口处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管上的喷头为螺旋喷嘴,所述第二喷淋管上的喷头为雾化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层包括丝网除雾层和折流板除雾层,所述折流板除雾层设置在丝网除雾层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换热罐体将废气管道中的废气经过冷却盘管以及散热铜片的配合下进行吸热冷却,使得冷却盘管中废气得到冷却,同时冷却盘管将热量传导到散热铜片上,最后通过排风扇的吹动下,将换热罐体内的高温气体经过热风管道重新输送回生产设备中进行二次利用,有效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回收塔中的喷淋组件通过水泵将储液箱中的水输送至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中,再通过喷头对废气进行喷洒,并落入储液池中,最后循环管道在过滤器的作用下将储液池水中的杂质过滤,并将水输送至储液箱中,从而达到循环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从而能够降低了废气回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罐体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生产设备1、换热罐体2、通风口21、金属过滤网211、排风扇22、废气管道23、抽风机231、散热铜片24、冷却盘管25、固定支架251、热风管道26、隔热层27、进气管3、回收塔4、储液池41、喷淋组件42、循环管道421、过滤器4211、储液箱422、补液管道4221、水泵423、输水管424、第一喷淋管425、螺旋喷嘴4251、第二喷淋管426、雾化喷头4261、填充料层43、除雾层44、丝网除雾层441、折流板除雾层442、废水排放管45、气体排放管口4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nmp废气回收系统,包括换热罐体、进气管、回收塔,所述换热罐体底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排风扇,换热罐体顶部连接设有热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另一端与生产设备连接,所述换热罐体的内腔侧壁上均匀排列设有若干个散热铜片,且换热罐体的内腔中央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自下而上螺旋状盘绕设置,所述换热罐体下端一侧连接设有废气管道,所述废气管道的一端进入到换热罐体的内腔中并与所述冷却盘管的下端管口进行连接,所述废气管道另一端与生产设备连接,且废气管道上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将生产设备中产生的nmp气体通过废气管道抽送至换热罐体中的冷却盘管中;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换热罐体的上端侧壁并与所述冷却盘管的上端管口进行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回收塔的下端侧壁并进入到回收塔的内腔中;

所述回收塔下端一侧设置有废水排放管,回收塔顶端设有气体排放管口,所述回收塔内设置有储液池、喷淋组件、填充料层、除雾层,所述储液池设置在回收塔内腔底端;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循环管道、储液箱、水泵、输水管、第一喷淋管、第二喷淋管,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位于储液池中,另一端贯穿回收塔的侧壁并于回收塔的外侧连接所述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上端一侧设有补液管道,所述补液管道的另一端与自来水管道连接,所述水泵设置在水箱顶部,且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路与储液箱内部连通,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一端均贯穿回收塔的侧壁,并呈环状设置在回收塔中,所述第二喷淋管位于第一喷淋管的上方,且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上均设有喷头,并通过喷头对回收塔中的废气,使得水体对废气中的nmp进行吸收;所述填充料层设置在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之间,废气经过填充料层使得废气中的nmp快速混溶到水体中,所述除雾层设置在第二喷淋管的上方,通过除雾层对气体中水雾进行去除,使得排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水雾达到最小值。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罐体的内壁中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罐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对冷却盘管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处位于排风扇的下端设有金属过滤网。

进一步的,位于储液池中的所述循环管道的管口处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管上的喷头为螺旋喷嘴,所述第二喷淋管上的喷头为雾化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层包括丝网除雾层和折流板除雾层,所述折流板除雾层设置在丝网除雾层的上方。

工作原理:

废气管道通过抽风机将生产设备中的产生的高温废气输送至换热罐体中的冷却盘管中,经过冷却盘管的进行以及散热铜片的吸热,使得废气中的热能转移到冷却盘管和散热铜片上,再通过排风扇将换热罐体内部的热气流通过热风管道重新输送回生产设备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