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刷漆加工用固定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8002发布日期:2020-06-05 20:4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刷漆加工用固定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刷漆加工用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阀门在出厂前,需要对阀门进行油漆,一方面保护层,保护外露的阀门及管件不被阳光老化和风雨锈蚀,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二个是做标记,涂刷一般成红色,起到醒目的作用,以免突发情况不能及时找到阀门。

现有的阀门刷漆一般是通过加工人员分别一手持刷子,一手固定住阀门进行涂刷,一方面阀门刷漆不全面,效率低下,且无法满足工厂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漆料容易进入阀门的内部,影响阀门的安装和使用。

公开号为cn10712707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阀门喷漆的固定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漆箱,喷漆箱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套槽,套槽内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上活动套接有定位杆ⅰ,定位杆ⅰ远离轴承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被动轴,定位杆ⅰ上互动套装有位于被动轴上方的盖板,盖板上活动套装有螺丝,螺丝与设置在轴承顶端的套孔螺纹套接,轴承上活动套装有被动套环,该装置方便了阀门喷漆的固定和拆装,提高了实用性,但是该装置存在刷漆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阀门刷漆加工用固定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门刷漆加工用固定夹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现有的阀门刷漆一般是通过加工人员分别一手持刷子,一手固定住阀门进行涂刷,一方面阀门刷漆不全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漆料容易进入阀门的内部,影响阀门安装和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阀门刷漆加工用固定夹具,包括底座箱和底座箱下端安装的多个支撑脚,所述底座箱的前壁上安装有底箱门,底座箱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侧板,且两个支撑侧板的上端安装有机架,机架上设有刷漆机构,两个支撑侧板相对的一侧安装有夹持固定机构;

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阀门内孔塞,且阀门内孔塞的相背侧安装在夹持板上,夹持板安装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两个安装座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侧板的内壁上,其中一个支撑侧板的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侧板并与其中一个安装座同轴安装,两个阀门内孔塞之间的下侧设有支撑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箱上端的气缸,且气缸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底壁上贯通开设有预制槽,预制槽内插设有下通口塞。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箱上端的气缸,且气缸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安装有放置块,且放置块的上端为与阀门下侧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固定安装在底座箱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箱内顶壁上对应支撑组件的周向匹配开设有多个排漆孔,且排漆孔的下方设有漆料回收箱,且漆料回收箱放置在底座箱的内底壁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漆孔的外围位置匹配设有漆料回收斗,且漆料回收斗固定安装在底座箱的上端。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侧板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面板内置有plc控制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与电动推杆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阀门刷漆加工用固定夹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两个支撑侧板和夹持固定机构的组合结构,有效的保证了对阀门的夹持固定,同时,结合阀门内孔塞的加入,防止漆料进入阀门的内部,影响阀门的使用和安装,配合伺服电机的驱动,带动阀门翻转,解放加工人员的手动固定,便于刷漆机构对阀门进行全面刷漆。

2、通过支撑组件的加入,配合两个夹持板,可以先行竖向放置住阀门,并在两个夹持板夹持住阀门后,气缸启动,带动支撑组件下降,给阀门的翻转刷漆留出足够的空间,便于加工人员针对性的刷漆。

3、通过漆料回收斗、排漆孔、漆料回收箱的组合结构,漆料回收斗有效的保证漆料不会外泄,影响加工环境,结合排漆孔和漆料回收箱,用于回收阀门刷漆滴落的漆料,用于清理过滤后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阀门刷漆加工用固定夹具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箱1、支撑脚2、底箱门3、支撑侧板4、夹持固定机构5、阀门内孔塞51、夹持板52、电动推杆53、安装座54、压力传感器55、伺服电机56、支撑组件57、支撑板571、气缸572、防护壳573、放置槽574、下通口塞575、放置块576、漆料回收斗6、机架7、刷漆机构8、控制面板9、排漆孔10、漆料回收箱11、阀门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阀门刷漆加工用固定夹具,包括底座箱1和底座箱1下端安装的多个支撑脚2,所述底座箱1的前壁上安装有底箱门3,便于取出漆料回收箱11,回收漆料,底座箱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侧板4,且两个支撑侧板4的上端安装有机架7,机架7上设有刷漆机构8,可以理解的是,刷漆机构8是对阀门a进行刷漆的部分,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和手动,本实施例不再详细赘述,两个支撑侧板4相对的一侧安装有夹持固定机构5,固定住阀门a便于刷漆。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4所示,所述夹持固定机构5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阀门内孔塞51,且阀门内孔塞51的相背侧安装在夹持板52上,夹持板52安装在电动推杆53的输出端上,电动推杆53固定安装在安装座54上,两个安装座54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侧板4的内壁上,其中一个支撑侧板4的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56,且伺服电机56的输出端贯穿支撑侧板4并与其中一个安装座54同轴安装,两个阀门内孔塞51之间的下侧设有支撑组件57,在阀门a放置在支撑组件57上之后,电动推杆53启动,带动两个阀门内孔塞51相互靠近,进入阀门a的两个直通口中,防止漆料进入阀门a的内部,随后夹持板52夹持固定住阀门a,伺服电机56启动,通过安装座54带动阀门a转动,便于刷漆机构8对阀门a进行刷漆。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53的型号为dytz450-110直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4所示,当阀门a为t形三通阀门时,所述支撑组件57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箱1上端的气缸572,且气缸572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支撑板571,支撑板571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574,且放置槽574的内底壁上贯通开设有预制槽,预制槽内插设有下通口塞575,阀门a放置在支撑板571上,放置槽574固定住阀门a的下通口,支撑住阀门a,保证阀门a的竖向稳定,同时,预制槽内的下通口塞575插入阀门a的下通口中,保证阀门a夹持住旋转刷漆时,防止漆料进入阀门a的内部,影响阀门a的使用和安装。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气缸572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壳573,且防护壳573固定安装在底座箱1的上端,有效的防护气缸572,防止漆料沾染到气缸572上,影响气缸572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所述底座箱1内顶壁上对应支撑组件57的周向匹配开设有多个排漆孔10,且排漆孔10的下方设有漆料回收箱11,且漆料回收箱11放置在底座箱1的内底壁上,用于回收阀门a刷漆滴落的漆料,用于清理过滤后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排漆孔10的外围位置匹配设有漆料回收斗6,且漆料回收斗6固定安装在底座箱1的上端,有效的保证漆料不会外泄,影响加工环境。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侧板4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面板9内置有plc控制器。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的型号为西门子s7-300,控制面板9与电动推杆53、伺服电机56和气缸572电性连接;

阀门a放在支撑组件57上之后,加工人员通过对控制面板9上控制按钮的操控,结合plc控制器,有效的控制电动推杆53的同步启动,夹持固定住阀门a,并防止漆料进入阀门a的内部;气缸572启动,带动支撑组件57下降,给阀门a的翻转刷漆留出足够的空间;电动推杆53启动,带动固定住的阀门a缓慢转动,从而配合刷漆机构8对阀门a进行全面刷漆。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夹持板52与电动推杆53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55,且压力传感器55与控制面板9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55感应阀门a的夹持力度,控制电动推杆53的夹持力度,有效的防护设备和阀门a。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3和5所示,当阀门a为直向双通阀门时,所述支撑组件57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箱1上端的气缸572,且气缸572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支撑板571,支撑板571的上端安装有放置块576,且放置块576的上端为与阀门下侧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有效的支撑住阀门a,配合两个阀门内孔塞51的夹持,有效的完成固定,配合刷漆机构8对阀门a进行全面刷漆。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