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过滤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9662发布日期:2020-09-18 20:3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过滤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过滤器滤芯。



背景技术:

舰船进行水上作业时,船用系统管路往往需要大量的水以满足系统操作需要(例如:冷却、清洗等)。为了避免舰船携带大量的水,增加无谓的使用成本,舰船多直接将作业环境中的外界水(根据作业环境,外界水可能为海水、湖水、江水或河水)抽入船用系统管路进行循环使用,使用完毕再排入作业环境中。但是,外界水中包括大量的杂物(包括:鱼类、贝壳类、海草、泥沙、塑料等),因此,必须在船用过滤器中设置滤芯清除外界水中的杂物,以防止水中的杂物堵塞滤器,进而避免杂物进入船上的管路,以保护船上的管路系统;改善船上进水系统工作条件满足舰船设备系统的用水需求;延长清洗保养周期,减轻船员保养工作的强度。

现有的船用过滤器滤芯如图1所示,所述滤芯包括封闭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为中空结构,其内形成容纳空间22,使海水中的泥沙和小石子沉淀进入容纳空间22内;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竖直的过滤网33,所述过滤网33上密布用过滤孔,且过滤网33呈弧形,其弧形面面向水流方向,以过滤海水;所述过滤网33顶部设置有提手44,用于方便使用者取出或放置滤芯,所述滤芯的尺寸与滤器的内部尺寸相同,以将滤芯安装于滤器内部。

所述滤芯在正常工作时,外界水由进水口进入滤器,经过安装在滤器内部的滤芯过滤后,清水由出水口排出,在此过程中,杂质会逐渐堆积在过滤网33内侧,沉淀物会沉淀进入容纳空间22内。

当滤器压差达到系统工艺要求的压差损失或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进行滤芯冲洗时,关闭滤器前后阀,船员通过提手44将可拆卸的滤芯从滤器中取出,清洗滤芯中的杂质后,重新装入即可。

但是,由于外界水中含有较多生物且杂质含量大,因此滤芯需要经常清洗以保证船用管路系统中的水供应量。但是滤芯在实际应用中安装的位置空间非常狭小,滤器的周围被管路或阀件包围,维护空间小,现有的滤芯仅通过圆弧面进行过滤,其过水面小,导致其过滤效率低,需要经常进行清洗,增加了船员的工作量。另外,现有滤芯结构复杂,底座11中存在死角,导致底座11中淤泥不易挖除,清洗效率低,这给滤器维修、保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极大地增加了船员保养工作强度;最后,由于底座11被部分封闭,部分进入底座内的杂质难于提前取出,在清洗时,由于滤芯自身的重量以及杂质的重量过大,需要两个甚至多个船员合力才能将滤芯取出,导致滤芯取放不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效率高、易于清洗保养和取放的船用过滤器滤芯,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效率高、易于清洗保养和取放的船用过滤器滤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船用过滤器滤芯,所述滤芯包括筒状主体,所述主体的直径小于过滤器的内径,以在主体与过滤器内壁之间形成滤后水的流出空间;所述主体的筒壁上密布有过滤孔;

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圆形下底,以封堵主体的底部,所述主体顶端外沿设置有环状上沿,所述下底与上沿的外径均等于过滤器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下底和上沿周边设置有缓冲包边,以避免滤芯与过滤器之间的硬接触,保护滤芯。

优选的,所述主体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钛合金制成。

优选的,所述主体分为上部的过滤部和下部的沉淀部,所述过滤孔全部密布于过滤部的筒壁上,以过滤水中的杂物,所述沉淀部内部形成沉淀空间,以容纳水中的沉淀物。

优选的,所述过滤部占主体高度的3/4-4/5,所述沉淀部占主体高度的1/5-1/4。

优选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与过滤器进水管的尺寸相同,在使用时,所述入水管与滤器进水管接触,使待过滤的水直接进入滤芯内部,避免漏水。

优选的,所述入水管设置于过滤部上,避免沉淀部中的淤泥堵塞入水管。

优选的,所述入水管口沿外侧包覆有包边,以与滤器进水管之间实现缓冲接触。

优选的,所述主体上口设置有提把,以方便滤芯从过滤器中取出和安装。

优选的,所述上沿上垂直对应于入水管的位置处设置有准星,以保证滤芯安装于过滤器内时,入水管能够与进水管对准。

本实用新型所获得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滤芯主体为圆筒状,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和维修方便;

(2)本实用新型滤芯主体周边均可以进行过滤,过水面积大,过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3)本实用新型滤芯主体内部死角少,清洗方便;清洗时,可以先取出部分杂质,一个船员即可完成取放,清洗和保养成本低、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滤芯过滤后的水,从主体外壁和过滤器内壁之间的流出空间流出,且流出空间顶部被滤芯上沿封闭,避免被过滤后的水被二次污染。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现有技术过滤器滤芯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滤芯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滤芯的使用状态截面图;

其中:11-底座;22-容纳空间;33-过滤网;44-提手;1-主体;2-下底;3-上沿;4-沉淀空间;5-入水管;6-提把;7-准星;8-包边;9-过滤器;91-进水管;9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除和简洁,实施例中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本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一个实施例”或“本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实施例一

参见图2,一种船用过滤器滤芯,所述滤芯包括筒状主体1,所述主体1的直径小于过滤器的内径,以在主体1与过滤器内壁之间形成滤后水的流出空间。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圆形下底2,以封堵主体1的底部,所述主体1顶端外沿设置有环状上沿3,所述下底2与上沿3的外径均等于过滤器的内径。

优选的,转而参见图3,所述下底2和上沿3周边设置有包边8,所述包边8由缓冲材料制成,例如橡胶,以避免滤芯与过滤器之间的硬接触,以保护滤芯。

优选的,为了保证主体1的强度,避免被外界的水的冲击力破坏,所述主体1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钛合金制成。

所述主体1分为上部的过滤部和下部的沉淀部,所述过滤部的筒壁上密布有过滤孔,以过滤水中的杂物,所述沉淀部内部形成沉淀空间4,以容纳水中沉淀的泥沙和小石头。

优选的,所述过滤部占主体1高度的3/4-4/5,所述沉淀部占主体1高度的1/5-1/4。

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入水管5,所述入水管5与滤器进水管91的尺寸相同,在使用时,所述入水管5与滤器进水管91接触,使待过滤的水直接进入滤芯内部,避免漏水。

优选的,所述入水管5设置于过滤部,避免沉淀部中的淤泥堵塞入水管。

优选的,所述入水管5口沿外侧包覆有包边,以与滤器进水管91之间实现缓冲接触。

所述主体1上口设置有提把6,以方便船员清洗滤芯时,将滤芯从过滤器中取出和安装。

所述上沿3上垂直对应于入水管5的位置处设置有准星7,所述过滤器上口垂直对应于进水管91的位置处设置有对齐标志,船员在过滤器内安装滤芯时,将滤芯上的准星7对准过滤器上的对齐标志,则表明入水管5已经对准了进水管91。

实施例二

参见图3,所述滤芯在使用时,船员通过把持提把6将滤芯安装进入过滤器9内部,此时,所述滤芯的下底2和上沿3卡到过滤器9的内边缘,且通过包边3进行缓冲固定,以避免滤芯毁坏;再旋转滤芯,使准星7与过滤器9上的对齐标志对齐,此时,入水管5与进水管91对齐连接;打开过滤器前阀,使外界的水通过进水管91进入入水管6;水再通过入水管6进入滤芯内部,其中,水中的泥沙、贝壳、小石子等易沉淀的杂质被过滤部过滤进而沉淀进入沉淀空间4,水中的杂草、塑料等漂浮物被过滤部过滤;过滤后的水,从主体1和过滤器内壁之间的空间内流出,从出水管92流出过滤器9。

当滤芯使用一段时间,需进行滤芯冲洗时,首先由船员关闭滤器前阀;再将其中部分杂质从滤芯的上口中取出;最后,将残余少量杂质的滤芯由一个船员自己取下并清洗即可。

对所有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