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负荷再沸器的工艺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2733发布日期:2020-08-05 02:0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负荷再沸器的工艺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负荷再沸器的工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精馏是石油化工生产中最为广泛的一种传质传热单元,它由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回流罐等设备组成。其中,再沸器是一个既能交换热量,又能汽化的一种换热器。再沸器中的物料液位和精馏塔液位处于同一高度,从塔底提供液相进入再沸器中,在再沸器中进行汽化,被汽化的两相流被送回到精馏塔中,通过精馏塔内的塔盘进行气液分离。

通常,传统的塔釜温度通过平均温差和传热面积来控制。平均温差控制方式是通过调节再沸器入口蒸汽量来实现,此种控制方式缺少足够的控制能力和范围来消除扰动。传热面积控制方式是通过调节再沸器出口凝液流量来实现,此种方案存在滞后现象,并且需要足够大换热面积余量,以致增加设备投资。因此,对于高负荷再沸器,改进其传统的工艺控制方式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负荷再沸器的工艺控制装置,它避免了扰动影响和滞后现象,而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负荷再沸器的工艺控制装置,包括凝液罐、再沸器及塔釜,在凝液罐上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凝液罐的顶部通过管路b与蒸汽管路a连接,凝液罐的底部通过管路c与蒸汽冷凝水管路d连接;再沸器的壳程入口与蒸汽管路a连接,再沸器的壳程出口与蒸汽冷凝水管d路连接,在蒸汽冷凝水管d路上设置有调节阀,液位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线连接到调节阀;再沸器的管程出口通过管路e与塔釜的气相入口连接,塔釜的液相物料出口通过管路f与再沸器的管程入口连接。

所述的再沸器下管板安装高度高出凝液罐液位计下部接口380-42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凝液罐出口管路上调节阀开启程度控制凝液罐液位,进一步调节再沸器壳程的液位高度,通过再沸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变化来控制物料气化率。对于高负荷再沸器,此种控制方式避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扰动影响和滞后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凝液罐,2--再沸器,3--塔釜,4--液位控制系统,5--调节阀;6--管路a,7--管路b,8--管路c,9--管路d,10--管路e,11--管路f。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高负荷再沸器的工艺控制装置,包括凝液罐1、再沸器2及塔釜3,在凝液罐1上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4,凝液罐1的顶部通过管路b7与蒸汽管路a6连接,凝液罐1的底部通过管路c8与蒸汽冷凝水管路d9连接;再沸器2的壳程入口与蒸汽管路a6连接,再沸器2的壳程出口与蒸汽冷凝水管路d9连接,在蒸汽冷凝水管路d9上设置有调节阀5,液位控制装置4的控制信号线连接到调节阀5;再沸器2的管程出口通过管路e10与塔釜3的气相入口连接,塔釜3的液相物料出口通过管路f11与再沸器2的管程入口连接。

所述的再沸器2下管板安装高度高出凝液罐1液位计下部接口380-420mm。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负荷再沸器的工艺控制装置,包括凝液罐(1)、再沸器(2)及塔釜(3),其特征在于:在凝液罐(1)上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4),凝液罐(1)的顶部通过管路b(7)与蒸汽管路a(6)连接,凝液罐(1)的底部通过管路c(8)与蒸汽冷凝水管路d(9)连接;再沸器(2)的壳程入口与蒸汽管路a(6)连接,再沸器(2)的壳程出口与蒸汽冷凝水管路d(9)连接,在蒸汽冷凝水管路d(9)上设置有调节阀(5),液位控制装置(4)的控制信号线连接到调节阀(5);再沸器(2)的管程出口通过管路e(10)与塔釜(3)的气相入口连接,塔釜(3)的液相物料出口通过管路f(11)与再沸器(2)的管程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荷再沸器的工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沸器(2)下管板安装高度高出凝液罐(1)液位计下部接口380-42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负荷再沸器的工艺控制装置。包括凝液罐、再沸器及塔釜,在凝液罐上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液位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线连接到调节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凝液罐出口管路上调节阀开启程度控制凝液罐液位,进一步调节再沸器壳程的液位高度,通过再沸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变化来控制物料气化率。对于高负荷再沸器,此种控制方式避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扰动影响和滞后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杰;胡伟;罗圣红;邹彦明;王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茅台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