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3092发布日期:2020-11-10 12:27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流话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现代生物工程以生机勃勃的趋势快速发展着,真空浓缩罐是生产制造生物药物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是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一种装置,是发酵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设备,是连接原料和产物的桥梁。

然而,在真空浓缩罐的实用过程中常常会有加热不均和搅拌不充分导致的药物浓缩不平均、不充分的问题。

中国专利cn201721929653.3公开了专利名称为一种真空浓缩罐的专利,其解决了真空浓缩罐的内壁难清洗的问题,但是加热不均和搅拌不充分的问题未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加热不均和搅拌不充分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包括罐体和加热搅拌组件,加热搅拌组件设置在罐体的内部,加热搅拌组件与罐体顶部密封连接,加热搅拌组件包括用于加热的第一螺纹电热管、第二螺纹电热管和连接筒,第一螺纹电热管和第二螺纹电热管与连接筒固定连接,连接筒通过设置在罐体顶部的通孔与设置在罐体外部的空气泵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螺纹电热管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二螺纹电热管的螺纹直径,第一螺纹电热管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螺纹电热管的轴向长度。

作为优选,连接筒的内部设置有可让导线通过的导线通孔。

作为优选,连接筒可在空气泵的作用下进行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和进料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作为优选,罐体的顶部端面设置为易于安装真空泵和空气泵的平面结构,罐体的底部端面设置为药液易于流出的半球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内解热即第一螺纹电热管和第二螺纹电热管在罐体的内部对药液进行加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罐体外部加热,导致罐体中心部分药液加热温度与罐体附近药液温差过大的问题,而连接筒带动第一螺纹电热管和第二螺纹电热管上下运动可起到搅拌的作用,使药液浓缩均匀,加热温度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加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罐体、11-通孔、12-空气泵、13-真空泵、14-进料口、15-出料口、2-加热搅拌组件、21-第一螺纹电热管、22-第二螺纹电热管、23-连接筒、231-导线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包括罐体1和加热搅拌组件2,加热搅拌组件2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加热搅拌组件2与罐体1顶部密封连接,加热搅拌组件2包括用于加热的第一螺纹电热管21、第二螺纹电热管22和连接筒23,第一螺纹电热管21和第二螺纹电热管22与连接筒23固定连接,连接筒23通过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通孔11与设置在罐体1外部的空气泵12活动连接。

其中,第一螺纹电热管21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二螺纹电热管22的螺纹直径,第一螺纹电热管21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螺纹电热管22的轴向长度。

本实施例的连接筒23的内部设置有可让导线通过的导线通孔231,连接筒23可在空气泵12的作用下进行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的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13和进料口14,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5,罐体1的顶部端面设置为易于安装真空泵13和空气泵12的平面结构,罐体1的底部端面设置为药液易于流出的半球结构。

本实施例的采用的内解热即第一螺纹电热管21和第二螺纹电热管22在罐体的内部对药液进行加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罐体外部加热,导致罐体中心部分药液加热温度与罐体附近药液温差过大的问题,而连接筒23带动第一螺纹电热管21和第二螺纹电热管22上下运动可起到搅拌的作用,使药液浓缩均匀,加热温度更均匀。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先将药物和溶媒通过进料口14导入本实施例所述罐体,再用真空泵13将罐体内吸真空,吸真空之后通过导线加热第一螺纹电热管21和第二螺纹电热管22,空气泵12可以使连接筒23在通孔11内进行上下运动,而第一螺纹电热管21和第二螺纹电热管22固定在连接筒11上,从而第一螺纹电热管21和第二螺纹电热管22可以随着连接筒11在空气泵的作用下上运动,达到搅拌药液的目的,药液浓缩完成后,打开出液口15的阀门接除真空,即可将药液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通过液压泵来控制第一螺纹电热管21和第二螺纹电热管22上下运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罐体1的底部端面设置为锥形结构。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包括罐体(1)和加热搅拌组件(2),加热搅拌组件(2)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加热搅拌组件(2)与罐体(1)顶部密封连接,加热搅拌组件(2)包括用于加热的第一螺纹电热管(21)、第二螺纹电热管(22)和连接筒(23),第一螺纹电热管(21)和第二螺纹电热管(22)与连接筒(23)固定连接,连接筒(23)通过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通孔(11)与设置在罐体(1)外部的空气泵(12)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其特征在于:第一螺纹电热管(21)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二螺纹电热管(22)的螺纹直径,第一螺纹电热管(21)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螺纹电热管(22)的轴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其特征在于:连接筒(23)的内部设置有可让导线通过的导线通孔(2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其特征在于:连接筒(23)可在空气泵(12)的作用下进行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其特征在于: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13)和进料口(14),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其特征在于:罐体(1)的顶部端面设置为易于安装真空泵(13)和空气泵(12)的平面结构,罐体(1)的底部端面设置为药液易于流出的半球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搅拌加热的中药真空浓缩罐,包括罐体(1)和加热搅拌组件(2),加热搅拌组件(2)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加热搅拌组件(2)与罐体(1)顶部密封连接,加热搅拌组件(2)包括用于加热的第一螺纹电热管(21)、第二螺纹电热管(22)和连接筒(23),第一螺纹电热管(21)和第二螺纹电热管(22)与连接筒(23)固定连接,连接筒(23)通过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通孔(11)与设置在罐体(1)外部的空气泵(12)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加热搅拌组件(2)和空气泵很好的解决了加热不均和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林;潘传周;范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施强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