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6670发布日期:2020-09-08 13:3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混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胶阀。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产品的迅猛发展,相应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涂胶与点胶作为各个产品工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产品的品质及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混合型胶水,又称多组份胶水,由于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良好的存储性能被广泛用于产品的灌装、封接,在工艺流程中通常需要将多组份胶水中的a胶和b胶或a胶、b胶和c胶等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多组份混合胶输送到下一流程的设备中。

但是目前用于多组份胶水混合的混胶阀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由于接头较多、设备容易出现泄漏、失效等问题,发生泄漏之后设备不易维修等问题,所以如何减少混胶阀的接头、提高混胶阀的集成度,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混胶阀,减少混胶阀的接头、提高混胶阀的可靠性和集成度,降低混胶阀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包括:至少一个进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进料模块,用于导入料液;取样模块,用于对所述料液进行取样;回流模块,用于回流所述料液;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包括:混合进料模块,用于引入所述料液;混合模块,用于将所述料液进行混合处理。

可选的,所述进料模块包括: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包括相对立的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阀体暴露出所述进料口。

可选的,所述取样模块包括:取样管道,所述取样管道包括相对立的取样进口与取样出口,所述取样进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阀体暴露出所述取样出口,所述取样管道上设置有取样开关阀。

可选的,所述取样管道上还设置有取样调压阀。

可选的,所述回流模块包括: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包括相对立的回流进口与回流出口,所述回流进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阀体暴露出所述回流出口,所述回流管道上设置有回流开关阀。

可选的,所述回流开关阀为气缸阀或液压缸或电缸阀。

可选的,所述混合进料模块包括:混合进料管道,所述混合进料管道包括相对立的混合进料口与混合出料口,所述混合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混合进料管道上设置有混合开关阀。

可选的,所述混合开关阀为气缸阀或液压缸或电缸阀。

可选的,所述混合模块包括:混合接头块与混合出料管道,所述混合接头块连通所述混合出料口,所述混合出料管道与所述混合接头块连通。

可选的,当所述进料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进料单元和第二进料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包括第一混合进料模块和第二混合进料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将至少一个进料单元和混合单元集成在阀体内,使得用于胶体流动的腔体和通道是在阀体里面,不仅使得混胶阀的体积得到减少,而且由于腔体和通道在阀体里面,不需要利用多个接头形成腔体、并且不需要利用多个接头形成通道,从而使得混胶阀的总体接头数量得到减少,提高了混胶阀的密封性、减少混胶阀的泄露,使得混胶阀的使用可靠性得到提高。

进一步,在回流模块中,回流开关阀使用气缸阀或液压阀或电缸阀,在实现混胶阀进行回流功能的同时使得混胶阀的成本得到降低,使得混胶阀更加具有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混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混胶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混胶阀组装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混胶阀组装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混胶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混胶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目前一种混胶阀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混胶阀100,包括两个进料单元110,所述进料单元110包括:取样回流模块120,用于对料液取样和回流;混合模块130,用于对料液进行混合处理。所述取样回流模块120包括:取样回流管道121,所述取样回流管道121包括相对立的取样回流进料口122和取样回流出料口123,所述取样回流管道121上设置有气动阀124。所述混合模块130包括:混合进料管道131,所述混合进料管道131包括相对立的混合进料口132和混合出料口133,所述混合进料口132与所述取样回流出料口123连通,所述混合进料口132与所述取样回流出料口123之间设置有控制阀134。

发明人发现,在所述混胶阀上安装有气动阀,导致混胶阀的成本较高不便于混合阀的广泛使用;所述混胶阀中用于取样、回流和混合的腔体都是通过多个连接接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的,这就导致混胶阀的接头太多,这样导致混胶阀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泄露的现象,使得混胶阀无法工作或失效,并且泄露对设备造成污染,增加设备维修成本,限制了混胶阀的使用。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将进料单元和混合单元设置在阀体内,使得用于胶体流动的腔体和通道设置在阀体内,减少了接头的数量;同时由于将腔体和通道设置在阀体内,减少了阀体的体积,这样不仅使得阀体不容易出现泄露的现象,提高阀体使用的可靠性;并且使得阀体的集成度得到提高,便于扩大阀体的使用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地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混胶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混胶阀组装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混胶阀组装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结合参考图2至图4,一种混胶阀200,包括阀体300,所述阀体300包括:进料单元、混合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单元的数量为两个。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单元的数量还可为三个、四个等,当所述进料单元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时,第三进料单元的形成结构与所述第一进料单元410、所述第二进料单元420的形成结构相同,这里没有重复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料单元410和所述第二进料单元420呈并列关系分布在所述阀体300内,所述第一进料单元410和所述第二进料单元420相互独立的完成各自取样、回流的过程。

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进料单元的数量为三个时,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进料单元、第二进料单元以及第三进料单元,所述第一进料单元、第二进料单元以及第三进料单元独立的分布在所述阀体300内,呈并列关系分布,所述第一进料单元、所述第二进料单元以及所述第三进料单元相互独立的完成各自取样、回流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进料单元410和第二进料单元420。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单元包括:进料模块,用于导入料液;取样模块,用于对所述料液进行取样;回流模块,用于回流所述料液,具体的,所述第一进料单元410包括:第一进料模块,用于导入第一料液;第一取样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料液进行取样;第一回流模块,用于回流所述第一料液;所述第二进料单元420包括:第二进料模块,用于导入第二料液;第二取样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料液进行取样;第二回流模块,用于回流所述第二料液。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单元包括: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包括:混合进料模块,用于引入所述料液;混合模块430,用于将所述料液进行混合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进料模块包括第一混合进料模块和第二混合进料模块,所述第一混合进料模块用于引入所述第一料液;所述第二混合进料模块用于引入所述第二料液。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料液和所述第二料液进行混合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单元和所述混合单元设置在所述阀体300内,使得用于取样、回流和混合的腔体集成在所述阀体300内,减少了所述混胶阀200的体积,设计结构变得紧凑,使得所述混胶阀200的运输和包装的成本得到降低;另外,由于对所述第一料液和所述第二料液的取样、回流和混合的腔体和通道都在所述阀体300内,不再是利用多个数量的接头形成腔体和通道,使得所述混胶阀200上使用的接头数量得到减少,使得所述混胶阀200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泄露、失效等故障、提高了所述混胶阀200的使用可靠性,扩大了所述混胶阀200的应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模块包括: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包括相对立的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阀体暴露出所述进料口,具体的,所述第一进料模块包括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包括相对立的第一进料口411和第一出料口,所述阀体300暴露出所述第一进料口411;所述第二进料模块包括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包括相对立的第二进料口421和第二出料口,所述阀体300暴露出所述第二进料口42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压力表4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第二压力表422。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样模块包括:取样管道,所述取样管道包括相对立的取样进口与取样出口,所述取样进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阀体暴露出所述取样出口,所述取样管道上设置有取样开关阀;具体的,所述第一取样模块包括:第一取样管道413,所述第一取样管道413包括相对立的第一取样进口与第一取样出口414,所述第一取样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阀体300暴露出所述第一取样出口414,所述第一取样管道413上设置有第一取样开关阀415;所述第二取样模块包括:第二取样管道423,所述第二取样管道423包括相对立的第二取样进口与第二取样出口424,所述第二取样进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阀体300暴露出所述第二取样出口424,所述第二取样管道423上设置有第二取样开关阀425。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管道上还设置有取样调压阀,具体的所述第一取样管道413上还设置有第一取样调压阀416,所述第二取样管道423上还设置有第二取样调压阀426。

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模块包括: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包括相对立的回流进口与回流出口,所述回流进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阀体暴露出所述回流出口,所述回流管道上设置有回流开关阀;具体的,所述第一回流模块:包括第一回流管道,所述第一回流管道包括相对立的第一回流进口与第一回流出口417,所述第一回流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阀体300暴露出所述第一回流出口417,所述第一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回流开关阀4171;所述第二回流模块:包括第二回流管道,所述第二回流管道包括相对立的第二回流进口与第二回流出口427,所述第二回流进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阀体300暴露出所述第二回流出口427,所述第二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回流开关阀427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流开关阀4171为气缸阀;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流开关阀4171还可为液压缸或电缸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回流开关阀4271为气缸阀;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得人回流开关阀4271还可为液压缸或电缸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流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回流调压阀4172;所述第二回流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流调压阀4272。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回流管道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回流开关阀4171为气缸阀,在所述第二回流管道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回流开关阀4271为气缸阀,气缸阀一方面实现了回流的功能;另外一方面,气缸阀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的优点,这就使得最终形成的所述混胶阀200的体积得到减少,并且形成的所述混胶阀200的成本得到降低,便于所述混胶阀200的推广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进料模块包括:混合进料管道,所述混合进料管道包括相对立的混合进料口与混合出料口,所述混合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混合进料管道上设置有混合开关阀;具体的所述混合进料模块包括第一混合进料模块和第二混合进料模块,所述第一混合进料模块包括:第一混合进料管道,所述第一混合进料管道包括相对立的第一混合进料口与第一混合出料口,所述第一混合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混合进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混合开关阀418;所述第二混合进料模块包括:第二混合进料管道,所述第二混合进料管道包括相对立的第二混合进料口与第二混合出料口,所述第二混合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混合进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混合开关阀428。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开关阀418为气缸阀;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开关阀418为液压缸或电缸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混合开关阀428为气缸阀;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混合开关阀428为液压缸或电缸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开关阀418和所述第二混合开关阀428不仅实现所述第一料液和所述第二料液混合的功能,而且所述气缸阀的成本低、体积小,有助于降低所述混胶阀200的成本和体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模块430包括:混合接头块431与混合出料管道432,所述混合接头块431连通所述混合出料口,所述混合出料管道432与所述混合接头块431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接头块431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出料口和所述第二混合出料口连通。

本实施例中,使用到的阀门包括第一回流开关阀4171、第二回流开关阀4271、第一混合开关阀418、第二混合开关阀428、所述第一取样开关阀415和所述第二取样开关阀425通过密封垫或螺钉与所述阀体300之间形成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胶阀200的工作条件、环境及技术参数说明如下:具备耐腐蚀性,其中第一料液可以为环氧树脂,第二料液ph值可以为10的碱性固化剂,所述阀体300的材质为sus304材质,采用到的密封垫为聚四氟乙烯或氟橡胶。

本实施例中,腔体和通道最大耐压值为6mpa。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料液和所述第二料液的介质粘度100~5000cp;所述第一料液和所述第二料液的流量:20~40kg/min;所述第一料液和所述第二料液的混合比例:100:28,100:30,100:32三种,混合精度±2%;所述阀体200中有多个通道;每个料液中的混合、回流和取样可以独立打开关闭,混合与回流为自动方式,取样为手动方式;回流和取样带有手动调压装置,且调压后有位置锁紧装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混胶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胶阀200工作状态有三种:1、混合;2、回流;3、取样。

1、混合状态时,第一组份料液从第一进料口411进入所述阀体300的第一料液部分,此时所述第一组份料液的所述第一回流开关阀4171和所述第一取样开关阀415均关闭,而所述第一组份料液的所述第一混合开关阀418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一组份料液进入所述混胶接头块431,于此同时,第一组份料液从第一进料口411进入所述阀体300的第一料液部分,此时所述第二组份料液的所述第二回流开关阀4271和所述第二取样开关阀425均关闭,而所述第二组份料液的所述第二混合开关阀428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组份料液进入所述混胶接头块431,然后,所述第一料液和所述第二料液进入所述混合出料管道432,在一定压力和静态混胶管的共同作用下充分混合。

2、回流状态时,第一组份料液从第一进料口411进入所述阀体300的第一料液部分,此时所述第一混合开关阀418和所述第一取样开关阀415均关闭,而所述第一回流开关阀4171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料液再经过所述第一回流调压阀4172,然后,所述第一回流出口417接上管道将所述第一料液回流到第一料罐里。第二料液回流与第一料液回流类似,这里不再累赘说明。

3、取样状态时,第一组份料液从第一进料口411进入所述阀体300的第一料液部分,此时所述第一混合开关阀418和所述第一回流开关阀4171均关闭,而所述第一取样开关阀415处于打开状态,另外,调节所述第一料液的所述第一取样调压阀416尽可能使取样压力与混合压力一致,此时,按下电控面板所述第一料液取样按钮后,用容器或塑料袋在所述第一取样出口414完成取样。第二料液回流与第一料液取样类似,这里不再累赘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单元400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混胶阀200工作原理图如图5所示。

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进料单元400的数量为三个时,所述混胶阀的工作原理图如图6所示。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混胶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该所述混胶阀200工作状态也有三种:1、混合;2、回流;3、取样。

以第三料液为例,说明工作原理图中,料液的走向。

1、混合状态时,第三组份料液从第三进料口441进入所述阀体300的第三料液部分,此时所述第三组份料液的所述第三回流开关阀442和所述第三取样开关阀445均关闭,而所述第三组份料液的所述第三混合开关阀448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三组份料液进入所述混胶接头块431,于此同时,第一组份料液从第一进料口411进入所述阀体300的第一料液部分,此时所述第一组份料液的所述第一回流开关阀4171和所述第一取样开关阀415均关闭,而所述第一组份料液的所述第一混合开关阀418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一组份料液进入所述混胶接头块431;于此同时,第二组份料液从第二进料口421进入所述阀体300的第二料液部分,此时所述第二组份料液的所述第二回流开关阀4271和所述第二取样开关阀425均关闭,而所述第二组份料液的所述第二混合开关阀428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组份料液进入所述混胶接头块431,然后,所述第一料液、所述第二料液和所述第三料液进入所述混合出料管道432,在一定压力和静态混胶管的共同作用下充分混合。

2、回流状态时,第三组份料液从第一进料口441进入所述阀体300的第三料液部分,此时所述第三混合开关阀448和所述第三取样开关阀445均关闭,而所述第三回流开关阀442处于打开状态,第三料液再经过所述第三回流调压阀443,然后,所述第三回流出口447接上管道将所述第三料液回流到第三料罐里。第二料液回流、第一料液回流与第三料液回流类似,这里不再累赘说明。

3、取样状态时,第三组份料液从第三进料口441进入所述阀体300的第三料液部分,此时所述第三混合开关阀448和所述第三回流开关阀442均关闭,而所述第三取样开关阀445处于打开状态,另外,调节所述第三料液的所述第三取样调压阀446尽可能使取样压力与混合压力一致,此时,按下电控面板所述第三料液取样按钮后,用容器或塑料袋在所述第三取样出口444完成取样。第二料液回流、第一料液回流与第三料液取样类似,这里不再累赘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进料管上还设置有第三压力表449。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