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用立式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3074发布日期:2020-09-04 12:0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用立式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用立式粉碎机。



背景技术:

污染是指自然环境中混入了对人类或者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有害物质的数量或者程度达到环境承载力,从而改变环境正常状态的现象。生活或者生产中会产生许多固体废弃物,有些固定废弃物颗粒体积较大,为防止这些体积较大的固定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通常会将这些固定废弃物经过净化处理,使这些固定废弃物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为使这些固定废弃物运输方便、加快降解,人们通常会将这些固定废弃物通过粉碎机粉碎。

授权公告号为cn20867932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用立式粉碎机,包括机体,机体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有底座,底座底部设有移动组件,底座的上表面两侧对称设有顶起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从进料口进入粉碎机的废弃物有需要粉碎的大颗粒废弃物,也有不需要粉碎的小颗粒废弃物,上述粉碎机没有设置筛分机构,那些不需要粉碎的小颗粒废弃物进入粉碎机后会增加粉碎机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粉碎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用立式粉碎机,提高粉碎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用立式粉碎机,包括上料机构以及用于粉碎物体的粉碎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壳体、筛板以及驱动筛板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筛板转动连接于壳体内,所述筛板开设有筛孔,所述壳体设有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筛板处,所述第一出料口通向粉碎机构,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筛板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粉碎机粉碎废弃物时,将需要粉碎的废弃物从上料机构的进料口放入,筛板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进入壳体的废弃物经过筛板筛分后,筛板的筛孔出来的小颗粒废弃物从第二出料口流出,不能从筛板的筛孔出来的大颗粒废弃物从第一出料口流出,然后进入到粉碎机的粉碎机构粉碎。经过筛板的筛分后,进入上料机构的小颗粒废弃物不会进入粉碎机构,提高了粉碎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板表面设置有若干分料板,若干所述分料板均沿筛板径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筛板转动时,分料板可随着筛板转动,分料板推动筛板上的大颗粒废弃物移动,使筛板上的大颗粒废弃物可在筛板上运动,大颗粒废弃物在筛板运动时可使筛板的筛孔露出,使小颗粒废弃物可从筛孔内漏出,增大小颗粒废弃物进入筛孔的概率,提高筛板的筛选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上的第一驱动电机、主动轮、皮带以及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相连,所述从动轮通过中心轴与所述筛板中心相连,所述皮带连接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机构工作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皮带,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筛板,使筛板可沿筛板轴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轴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连接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背离轴承的一端与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通过连接杆支撑在壳体中,轴承套设在从带轮上,使得从动轮通过轴承支撑安装壳体中,从而使筛板在壳体中得到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覆盖皮带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开设有空腔,所述皮带位于防护罩的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皮带位于筛板的下方,当筛板工作时,从筛板的筛孔掉落的小颗粒废弃物会与皮带碰撞,使皮带有较大的摩擦,防护罩可覆盖皮带,防止皮带与小颗粒废弃物接触,减少皮带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从第一出料口至粉碎机构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第一出料口出来的大颗粒废弃物可顺着滑道进入粉碎机构,滑道可为大颗粒废弃物起到缓冲作用,方便大颗粒废弃物进入粉碎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道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一端设有可关闭滑道的闸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闸门可方便工作人员打开或者关闭滑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闸门穿设有定位螺钉,所述壳体外侧壁设有供定位螺钉嵌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螺钉与所述定位孔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闸门打开时,将定位螺钉嵌入定位孔中,从而将闸门固定在壳体上,方便工作人员关闭闸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当粉碎机粉碎废弃物时,将需要粉碎的废弃物从上料机构的进料口放入,筛板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进入壳体的废弃物经过筛板筛分后,筛板的筛孔出来的小颗粒废弃物从第二出料口流出,不能从筛板的筛孔出来的大颗粒废弃物从第一出料口流出,然后进入到粉碎机的粉碎机构粉碎;

2.本实用新型,分料板可推动筛板上的大颗粒废弃物,提高筛板的筛选效率;

3.本实用新型,防护罩可减少皮带与从筛孔漏出的小颗粒废弃物之间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粉碎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粉碎机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滚轮;12、容纳腔;2、上料机构;21、壳体;22、筛板;221、筛孔;23、分料板;24、进料口;25、第一出料口;26、第二出料口;27、滑道;28、闸门;281、定位螺钉;29、定位孔;3、粉碎机构;31、第二驱动电机;32、转轴;33、转盘;34、粉碎叶;4、出料机构;5、驱动组件;51、第一驱动电机;52、主动轮;53、皮带;54、从动轮;55、防护罩;56、轴承;57、中心轴;5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用立式粉碎机,包括机体1、上料机构2、用于粉碎物体的粉碎机构3以及出料机构4,上料机构2设于机体1上方,机体1内开设有容纳腔12,粉碎机构3以及出料机构4均位于机体1的容纳腔12内,工作人员将需要粉碎的废弃物放入上料机构2,进入上料机构2的废弃物经过筛分,大颗粒的废弃物进入机体1的空腔12被粉碎机构3粉碎,经过粉碎后的大颗粒废弃物变成小颗粒废弃物从出料机构4流出。

机体1底部设有四个滚轮11,滚轮11使机体1移动更加方便。

参见图2,上料机构2包括壳体21、筛板22以及驱动筛板22转动的驱动组件5,筛板22转动连接于壳体21内,驱动组件5设于筛板22下方,用于驱动筛板22转动。

筛板22上密集开设有若干筛孔221,筛孔221的直径为5mm,筛板22表面设置有三个干分料板23,三个分料板23围绕筛板22轴心且沿筛板22径向设置,筛板22的高度大于筛孔221的直径。

壳体21设有进料口24、第一出料口25以及第二出料口26,进料口24设于壳体21背离机体1的一端,第一出料口25位于筛板22处,第一出料口25的上边沿高于筛板22,第一出料口25的下边沿与筛板22的下边沿相平齐,第一出料口25通向容纳腔12。

参见图2与图3,第一出料口25设置有滑道27,滑道27从第一出料口25至粉碎机构3倾斜向下设置,滑道27背离第一出料口25的一端与机体1的容纳腔12相连通。滑道27靠近第一出料口25的一端设有可打开或者关闭滑道27的闸门28。闸门28上端穿设有定位螺钉281,壳体21外侧壁设有供定位螺钉281嵌入的定位孔29,定位螺钉281与定位孔29通过螺纹连接。当滑道27完全打开时,定位螺钉281可嵌入定位孔29内,从而将闸门28固定在壳体21的外侧壁上。

第二出料口26位于筛板22下方,第二出料口26连接有管道(图中未示出),通过管道可将从第二出料口26漏出的废弃物收集起来。

参见图4,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驱动电机51、主动轮52、皮带53、从动轮54以及防护罩55,第一驱动电机51固定于壳体21的外侧壁,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电机51为伺服第一驱动电机51。

第一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与主动轮52相连,从动轮54位于筛板22下方且与筛板22中心通过中心轴57相连,中心轴57与筛板22固定连接,皮带53连接于主动轮52与从动轮54之间。

中心轴57套设有轴承56,轴承56外圈连接有三个连接杆58,三个连接杆58围绕轴承56轴心排列设置,连接杆58背离轴承56的一端与壳体21内侧壁固定连接。

防护罩55为长条形,防护罩55的横截面积为c形,防护罩55穿设于壳体21且与壳体21内侧壁固定连接,壳体21开设有空腔,皮带53位于防护罩55的空腔内。

参见图2,粉碎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1、转轴32以及转盘33,第二驱动电机31设于机体1顶端,第二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转轴32相连,转轴32与转盘33中心相连,转盘33外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粉碎叶34。

出料机构4为出料管,出料管于机体1内倾斜设置,出料管一端与容纳腔12连接,经过粉碎机构3粉碎的废弃物从出料管滑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粉碎机粉碎废弃物时,将废弃物从上料机构2的进料口24放入粉碎机,经过筛板22的筛分后,可从筛孔221漏出的小颗粒废弃物从第二出料口26漏出,大颗粒废弃物从第一出料口25进入粉碎机构3,经过粉碎机构3的粉碎后从出料管滑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