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型等离子本体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3227发布日期:2020-09-15 19:5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隔爆型等离子本体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反应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爆型等离子本体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恶臭和vocs废气的治理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治理技术,等离子技术作为众多净化技术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在很多行业的废气治理中都有运用,且真正意义上的等离子净化设备对于废气的净化效果也较为明显,尤其对于用常规工艺无法降解处理的污染物体现出更大的优势。但等离子技术由于其净化原理的本质,在防爆等级较高的场所无法满足区域防爆要求,导致很多具有防爆要求的企业对于等离子技术失去了选择的权力,而等离子技术的推广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低温等离子废气净化技术,通常用到的两种放电形式:脉冲放电和dbd介质阻挡放电,但此两种放电形式的净化装置均不能确保其反应器不产生放电拉弧和打火的现象,故传统的低温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在理论上均有点燃可燃性气体而产生爆炸的可能,而传统等离子本体反应器本身的强度又不足以束缚内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且净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本体反应器内部空间是和废气污染物介质直接接触的,所以传统的等离子本体反应器不具备在防爆区域运行的条件。

现有的等离子本体反应器防爆措施,主要采用仪器仪表测量可燃气体浓度和环境温度的方式来提前预防,而并非从设备本身来解决防爆的问题,在防爆等级较高的场所仍不能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隔爆型等离子本体反应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爆型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包括废气进口端、进气管、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出气管和废气出口端,进气管安装在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的下端,出气管安装在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的上端,废气进口端设于进气管远离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的一端,废气出口端设于出气管远离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的一端,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口隔爆阀,出气管上设有出气口隔爆阀,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的外周套接有隔爆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气口隔爆阀和出气口隔爆阀均包括隔爆阀芯和安装套管,隔爆阀芯设于安装套管内且包裹在进气管或出气管的外周,安装套管内设有第一缓冲腔,隔爆阀芯的外周套接有缓冲套管,第一缓冲腔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滑槽,滑槽上安装有可沿滑槽滑动的滑动板,滑动板安装在缓冲套管远离隔爆阀芯的一侧,第一缓冲腔内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靠近滑动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活塞轴,第一活塞轴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安装在滑动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接在第一活塞轴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套管为蜂窝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爆阀芯的外周与缓冲套管之间还设有冷却包围,冷却包围内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冷却腔道,安装套管的一侧设有与冷却腔道连通的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安装套管的另一侧设有与冷却腔道连通的第二泵体,第二泵体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套管上设有贯穿安装板且延伸入第一缓冲腔内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爆箱包括隔爆壳体和隔爆腔,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安装在隔爆腔内,隔爆外壳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活塞,第三活塞远离隔爆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活塞轴,第二活塞轴远离第三活塞的一端安装有第四活塞,第四活塞远离第二活塞轴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弹性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活塞和第四活塞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接第二活塞轴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爆壳体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包围,缓冲包围位于限位弹性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包围内设有第二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内设有第一缓冲圈,第一缓冲圈内设有第二缓冲圈,第一缓冲圈和第二缓冲圈均为椭圆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由位于废气进口端的进气口隔爆阀和废气出口端的出气口隔爆阀实现对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处进行隔爆处理,如此可保证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防爆性,另外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的外周设隔爆箱,如此可保证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的防爆性能,通过对整个等离子本体反应器的防爆布局,可以赋予整个等离子本体反应器优异的防爆性能,另外通过在进气口隔爆阀和出气口隔爆阀均包括隔爆阀芯和安装套管,当隔爆阀芯因高压变形后则将变形力传递至缓冲套管,缓冲套管产生的变形传递至滑动板,滑动板滑动后会实现对第一活塞轴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内伸缩,如此将隔爆阀芯的变形转化成第一活塞轴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内伸缩,如此有效实现了对隔爆阀芯的变形力的释放,提高了防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隔爆型等离子本体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隔爆型等离子本体反应器中进气口防爆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隔爆型等离子本体反应器中防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废气进口端;2、进气口隔爆阀;201、隔爆阀芯;202、冷却包围;203、冷却腔道;204、缓冲套管;205、滑动板;206、安装套管;207、第一缓冲腔;208、安装板;209、第一活塞;210、第一弹簧;211、第一活塞轴;212、第二活塞;213、排气管;214、泄压阀;215、滑槽;3、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4、隔爆箱;401、隔爆壳体;402、隔爆腔;403、缓冲包围;404、第二缓冲腔;405、第一缓冲圈;406、第二缓冲圈;407、第三活塞;408、第二活塞轴;409、第二弹簧;410、第四活塞;411、限位弹性板;5、出气口隔爆阀;6、废气出口端;7、进气管;8、出气管;9、进水管;10、进水阀;11、第二泵体;12、出水管;13、出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隔爆型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包括废气进口端1、进气管7、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3、出气管8和废气出口端6,进气管7安装在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3的下端,出气管8安装在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3的上端,废气进口端1设于进气管7远离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3的一端,废气出口端6设于出气管8远离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3的一端,进气管7上设有进气口隔爆阀2,出气管8上设有出气口隔爆阀5,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3的外周套接有隔爆箱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等离子本体反应器投入使用时,由位于废气进口端1的进气口隔爆阀2和废气出口端6的出气口隔爆阀5实现对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处进行隔爆处理,如此可保证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防爆性,另外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3的外周设隔爆箱4,如此可保证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3的防爆性能,通过对整个等离子本体反应器的防爆布局,可以赋予整个等离子本体反应器优异的防爆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隔爆阀2和出气口隔爆阀5均包括隔爆阀芯201和安装套管206,隔爆阀芯201设于安装套管206内且包裹在进气管7或出气管8的外周,安装套管206内设有第一缓冲腔207,隔爆阀芯201的外周套接有缓冲套管204,第一缓冲腔207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滑槽215,滑槽215上安装有可沿滑槽215滑动的滑动板205,滑动板205安装在缓冲套管204远离隔爆阀芯201的一侧,第一缓冲腔207内安装有安装板208,安装板208靠近滑动板205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活塞209,第一活塞209远离安装板208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活塞轴211,第一活塞轴211远离第一活塞20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212,第二活塞212安装在滑动板205上。通过在进气口隔爆阀2和出气口隔爆阀5均包括隔爆阀芯201和安装套管206,当隔爆阀芯201因高压变形后则将变形力传递至缓冲套管204,缓冲套管204产生的变形传递至滑动板205,滑动板205滑动后会实现对第一活塞轴211在第一活塞209和第二活塞212内伸缩,如此将隔爆阀芯201的变形转化成第一活塞轴211在第一活塞209和第二活塞212内伸缩,如此有效实现了对隔爆阀芯201的变形力的释放,提高了防爆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209和第二活塞21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10,第一弹簧210套接在第一活塞轴211的外周。通过在第一活塞209和第二活塞212之间设第一弹簧,第一弹簧210套接在第一活塞轴211的外周,如此可进一步提高了对隔爆阀芯201变形力的释放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套管204为蜂窝状结构。通过使缓冲套管204位蜂窝状结构,如此可进一步提高对隔爆阀芯201变形力的吸收效果,提高了防爆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隔爆阀芯201的外周与缓冲套管204之间还设有冷却包围202,冷却包围202内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冷却腔道203,安装套管206的一侧设有与冷却腔道203连通的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上设有进水管9,进水管9上设有进水阀10,安装套管206的另一侧设有与冷却腔道203连通的第二泵体11,第二泵体11上设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上设有出水阀13。通过进水管9进入,并由第二泵体11将水泵如冷却腔道203内,水在冷却腔道203内实现对隔爆阀芯201热量的吸收,从而实现对隔爆阀芯201的冷却作用,进而提高了防爆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套管206上设有贯穿安装板208且延伸入第一缓冲腔207内的排气管213,排气管213上设有泄压阀214。通过在安装套管206上设贯穿安装板208且延伸入第一缓冲腔207内的排气管213,如此当滑动板205滑动挤压第一缓冲腔207时,第一缓冲腔207内的压力可由排气管213经过泄压阀214进行泄压,如此有效提高了防爆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隔爆箱4包括隔爆壳体401和隔爆腔402,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3安装在隔爆腔402内,隔爆外壳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活塞407,第三活塞407远离隔爆壳体40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活塞轴408,第二活塞轴408远离第三活塞407的一端安装有第四活塞410,第四活塞410远离第二活塞轴408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弹性板411,第三活塞407和第四活塞41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409,第二弹簧409套接第二活塞轴408的外周。通过在限位弹性板411实现对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内腔3对应的等离子反应器进行限位,并在第三活塞407、第二活塞轴408和第三活塞407配合的伸缩作用下,实现对不同尺寸的等离子本体反应器进行限位,且能够对等离子本体反应器变形进行缓冲吸收,提高了防爆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隔爆壳体401内壁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包围403,缓冲包围403位于限位弹性板411的上方,缓冲包围403内设有第二缓冲腔404,第二缓冲腔404内设有第一缓冲圈405,第一缓冲圈405内设有第二缓冲圈406,第一缓冲圈405和第二缓冲圈406均为椭圆环结构。如此设置,可有效利用第一缓冲圈405和第二缓冲圈406的变形吸收等离子本体反应器的变形力,提高了防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