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9121发布日期:2020-09-18 20:3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管沉淀池。



背景技术:

斜管沉淀池是在环保领域广泛运用的一种沉淀设施,顾名思义,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污水沉淀处理环节中,水流中夹杂泥渣及沉淀物,由于重力作用,停留在斜管上,堆集到一定量时,由于重力作用,由斜管的底部脱落,脱落的泥渣排到池底,由排泥机构将污泥排除沉淀池,而后进行后续处理。现有技术中斜管沉淀池通常如此设置,进水口设置在底部进水,中部设置斜管沉降结构,上部设置排水结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斜管沉降池存在以下诸多问题,其一,池底水流流向混乱,不利于沉降,且效率不高;其二,斜管与底部水流流向控制之间没得较好的匹配效果,导致池底混流严重,影响沉降效率;其三,由于中部设置有斜管,底部设置的排泥机构不好检修与维护,在维修时,大多数需要先拆卸斜管以及斜管固定安装组件才能取出底部的排泥机构,或者排泥机构一半外置,一半设置于池底,使得整个斜管沉淀池占地面积增大,同时,一半在池底的排泥机构还是存在要拆卸斜管以及斜管固定安装组件才能取出维护的问题,另外外面部分的排泥机构和池底的排泥机构还存在连接问题,以及密封问题等等,结构相当复杂;对于地埋式斜管沉降池就更加不适用,应用环境也受限,只能适用于露天斜管沉降池使用,特别是对于进水管口在上部的,要么从顶部进入斜管沉淀池,再穿过斜管,从而进入池底进水,要么在池外将进水口延伸到底部再进入斜管沉淀池底部,这两种方式都存在问题,前者不但破坏斜管,而且斜管与穿过斜管的进水管之间的间歇难以保证,容易导致底部污水直接通过间歇进入斜管上方,使得斜管的作用没用充分发挥;后者涉及进水管与池壁之间的密封问题,如果可拆卸密封,这要考虑密封的使用寿命和更换繁琐的问题,如果完全固定密封有涉及进水管更换维修维护等等问题。其四,现有技术中底部的排泥机构太复杂,而且成本高,比如有些现有技术在底部设置悬挂式刮泥机,或者在底部设置推泥装置等等,在设备检修或者清洗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池底设备的旋转或往复运动都会影响池底的沉降效果,使得底部沉降混流更加严重,不利于整个斜管沉淀池高效运转,如果底部的排泥机构不高效运转,又会导致排泥效果差的问题,所以,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的到达整个斜管沉淀池高效运转的效果。其五,斜管沉淀池所使用的斜管一般为一块块拼装起来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斜管塌陷的风险,需要定期维护,另外在更换时,需要把斜管拆开后分开取下,再重新拼装,费时费力。

综合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池底混流、各机构间无法有效配合、设施设备较为复杂,不利于设备检修维护,总体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地埋设置或露天设置无法通用,只能定制化配置,且斜管的设置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有效控制污水流向,各个机构之间有效配合,机构简单,利于检修,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设置环境通用,且斜管布置结构稳定的斜管沉淀池。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进水结构、斜管结构、斜管支撑结构、排泥机构、斜板和出水结构,所述沉淀池本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一侧壁设置进水结构,与进水结构相对的另一侧壁设置出水结构,沉淀池本体包括缓冲进水区和沉淀区,缓冲进水区设置于进水结构一侧,沉淀区设置于出水结构一侧,缓冲进水区与沉淀区通过隔板隔开,隔板底部留有通槽使缓冲进水区与沉淀区联通,隔板固定于沉淀池两侧壁;斜管支撑结构设置于沉淀区,其一侧与隔板底部固定联接,另外三侧边与沉淀池本体三侧面墙体固定联接,斜管结构安装于斜管支撑结构上,斜管结构上方设置出水结构;所述斜板设置于沉淀区底部,且完全覆盖沉淀区底部,斜板朝缓冲进水区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排泥机构包括排泥泵和拉绳,排泥泵设置于缓冲进水区底部,排泥泵抽泥口正对斜板方向,缓冲进水区顶部设置有便于排泥泵取出的检修口,拉绳一端联接排泥泵,另一端联接于检修口。

进一步的,所述斜管结构的倾斜方向从上到下朝向缓冲进水区底部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斜管结构由多个斜管单元组合而成,均堆叠于斜管支撑结构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支撑结构由金属条形材料制成,该斜管支撑结构为矩形方框结构,其中间设置数条横杠,每条横杠之间的间距小于斜管单元的最小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相对于沉淀区底面夹角为2至8度。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结构包括进水管和进水口,进水口为扇形广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结构包括集水槽和出水管,集水槽设置于斜管结构上方,出水管一端与集水槽联通,另一端联通至清水池。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为长条形结构,其一端固定于隔板上,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出水结构的侧壁上,该集水槽两侧设置有三角溢流堰。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口设置有拉绳联接结构,联接于检修口一端拉绳与拉绳联接结构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泥泵的排泥管道通过检修口伸出斜管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的斜管沉淀池的有益效果为:可有效控制污水流向,各个机构之间有效配合,机构简单,利于检修,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设置环境通用,且斜管布置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沉淀池顶部、排泥机构和斜管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斜管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沉淀池本体;1-1为缓冲进水区;1-2为沉淀区;2为进水结构;2-1进水管;2-2进水口;3为斜管结构;4为斜管支撑结构;4-1为横杠;5为排泥机构;5-1为排泥泵;5-2为拉绳;6为斜板;7为出水结构;7-1为集水槽;7-1-1为三角溢流堰;7-2为出水管;8为清水池;9为通槽;10为检修口;11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1、进水结构2、斜管结构3、斜管支撑结构4、排泥机构5、斜板6和出水结构7,所述沉淀池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其一侧壁设置进水结构2,与进水结构2相对的另一侧壁设置出水结构7,沉淀池本体1包括缓冲进水区1-1和沉淀区1-2,缓冲进水区1-1设置于进水结构2一侧,沉淀区1-2设置于出水结构7一侧,缓冲进水区1-1与沉淀区1-2通过隔板11隔开,隔板11底部留有通槽9使缓冲进水区1-1与沉淀区1-2联通,隔板11固定于沉淀池两侧壁;斜管支撑结构4设置于沉淀区1-2,其一侧与隔板11底部固定联接,另外三侧边与沉淀池本体1三侧面墙体固定联接,斜管结构3安装于斜管支撑结构4上,斜管结构3上方设置出水结构7;所述斜板6设置于沉淀区1-2底部,且完全覆盖沉淀区1-2底部,斜板6朝缓冲进水区1-1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排泥机构5包括排泥泵5-1和拉绳5-2,排泥泵5-1设置于缓冲进水区1-1底部,排泥泵5-1抽泥口正对斜板6方向,缓冲进水区1-1顶部设置有便于排泥泵5-1取出的检修口10,拉绳5-2一端联接排泥泵5-1,另一端联接于检修口10。本实用新型的斜管沉淀池,设置有缓冲进水区1-1和沉淀区1-2,进水结构2进入斜管沉淀池的污水先进入缓冲进水区1-1,有效的降低了刚进入污水的冲击力,为后续沉淀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缓冲进水区1-1的污水经过缓冲后通过隔板11底部设置的通槽9进入沉淀区1-2底部进一步沉淀,进入沉淀区1-2底部的污水再通过斜管结构3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清水向上排除,通过出水结构7进入清水池8,而污泥随着斜管向下沉淀落到斜板6上,随着斜板6的倾斜角度滑到排泥泵5-1处,由排泥泵5-1将污泥排除斜管沉淀池。在此工作过程中,斜管结构3排除的污泥通过斜板6回流到排泥泵5-1附近,排泥泵5-1抽泥口正对斜板6方向,也形成了各个机构之间的有效配合,使污泥通过斜板6集中后高效地被排泥泵5-1排除斜管沉降池外,相当于进行了三级沉淀,第一次,污水在进入缓冲进水区1-1直接沉淀,缓冲进水去底部就是排泥泵5-1,污泥可以被直接排除;第二次,污水进入沉淀区1-2底部进行第二次沉淀,相对较清的污水向上流至斜管结构3,污泥由于重力作用向下形成分流,污泥直接沉淀至斜板6上通过斜板6集中后由排泥泵5-1排除;第三次,经过两次沉淀的污水进入斜管结构3中进行处理,沉淀的污泥同样掉落到斜板6上通过集中后由排泥泵5-1排除;本实用新型的斜管沉淀池三次沉淀均能有效进行,取决于结构的合理布置对污水流向的有效引导和控制,大幅度降低了混流、乱流导致沉淀效率不高的问题。另外,排泥泵5-1设置于缓冲进水区1-1底部,如果存在需要检修维护等问题是,可以随时通过检修口10拉起拉绳5-2,将排泥泵5-1取出来检修维护,而在此过程中,不需要拆其它机构部件便可以取出排泥机构5进行检修与维护,例如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拆除斜管机构,斜管支撑结构4等等才能取出排泥机构5,排泥机构5主要以排泥泵5-1为主,结构简单,同时,整个排泥机构5均设置于斜管沉淀池内,不存在与斜管沉淀池外部结构有什么联接关系,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斜管沉淀池整体占地面积较小,同时适用于地埋或露天设置使用,运用环境的通用性较强,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也不会由于排泥机构5的运作造成污水混流或乱流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斜管沉淀池的工作效率。故此,本实用新型的斜管沉淀池可有效控制污水流向,各个机构之间有效配合,机构简单,利于检修,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设置环境通用,且斜管布置结构稳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斜管结构3的倾斜方向从上到下朝向缓冲进水区1-1底部方向设置。斜管结构3沉淀下来的污泥由于斜管结构3的倾斜方向,使污泥尽可能的向排泥泵5-1方向移动,加强了污泥移动的导向效果,进一步形成了各个机构之间的有效配合。所述斜管结构3由多个斜管单元组合而成,均堆叠于斜管支撑结构4之上。该结构的设置大大简化了斜管单元的安装方式,节约了整体成本;所述斜管支撑结构4由金属条形材料制成,该斜管支撑结构4为矩形方框结构,其中间设置数条横杠4-1,每条横杠4-1之间的间距小于斜管单元的最小宽度。该斜管支撑结构4设计简洁明了,但又符合承载斜管结构3的负荷强度,同时也方便了斜管结构3的安装,每条横杠4-1之间的间距小于斜管单元的最小宽度,有效保证斜管结构3安装的稳定性。所述斜板6相对于沉淀区1-2底面夹角为2至8度。该参数设计有效的保证了通过沉淀下来的污泥不至于对刚流进沉淀区1-2的污水形成反冲,导致沉淀区1-2形成较大乱流的现象,同时,也确保了污泥能向排泥泵5-1方向有效的移动。所述进水结构2包括进水管2-1和进水口2-2,进水口2-2为扇形广口结构。设置为扇形广口结构可以分散引导进入缓冲进水区1-1的污水,降低污水进入斜管沉淀池的冲击力,同时也将污水分散沉淀,提高沉淀效果;所述出水结构7包括集水槽7-1和出水管7-2,集水槽7-1设置于斜管结构3上方,出水管7-2一端与集水槽7-1联通,另一端联通至清水池8。该设计是为了通过集水槽7-1收集沉淀区1-2处理后处理效果最好的清水,沉淀区1-2处理效果最好的清水在其顶部,故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水槽7-1以溢流的方式收集沉淀区1-2顶部的清水,再通过出水管7-2将清水排到清水池8,使流入清水池8的清水达到最佳的效果;所述集水槽7-1为长条形结构,其一端固定于隔板11上,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出水结构7的侧壁上,该集水槽7-1两侧设置有三角溢流堰7-1-1。该设计一方面让集水槽7-1横跨整个沉淀区1-2,使集水槽7-1收集的效率更高;另一方面让集水槽7-1安装于隔板11和侧壁上,是集水槽7-1安装更加稳固,有效提高集水槽7-1的使用寿命。所述检修口10设置有拉绳5-2联接结构,联接于检修口10一端拉绳5-2与拉绳5-2联接结构联接。进一步的落实了拉绳5-2的安装固定方式,排泥机构5检修维护时通过拉绳5-2使用更加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