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5534发布日期:2020-10-09 18:3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和油墨添加剂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生产设备由于生产釜比较粗高度小且搅拌装置不能很好的协同分散,使得生产防结皮剂时,原料很快就到达容器底部,不仅原料易结块,而且加热速度慢,使得生产防结皮剂时速度极为缓慢,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速度快且能够减少原料放入生产设备中结成大块情况的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装置,包括生产釜,所述生产釜包括釜体、盖设于釜体上的设有进料口的盖体、搅拌装置和由釜体和盖体围成的容纳腔,所述釜体内侧壁的高度h和容纳腔直径a的比值为:1.84-2.03;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穿过盖体并伸入容纳腔内的转轴和设于容纳腔内转轴两侧的多个搅拌桨,至少有一个搅拌桨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让从进料口倒入的原料落入其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釜体内侧壁围成圆柱体形;所述搅拌桨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桨旋转时旋转方向与转轴旋转时的旋转方向垂直(或者所述搅拌桨旋转时旋转平面与转轴旋转时的旋转平面垂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搅拌桨包括与转轴连接的搅拌轴和固定设于搅拌轴外的多块板体,所述凹槽为3个,所述凹槽由搅拌轴和相邻两个板体围成或者由相邻两块板体围成。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搅拌桨的长度方向与转轴轴线垂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搅拌桨包括分别对应设于转轴两侧的两个搅拌桨,设于转轴一侧的搅拌桨凹槽的深度比对应设于转轴另一侧的搅拌桨凹槽的深度深;设于转轴一侧的搅拌桨凹槽的个数多于对应设于转轴另一侧的搅拌桨凹槽的个数。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釜体还固定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搅拌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装置还包括加热管和冷却管,所述加热管穿过釜体并紧贴釜体内壁,所述冷却管设于釜体外壁。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釜体内底部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至釜体内侧壁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c与h的比值为:0-0.15。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釜体内侧壁的高度h和容纳腔直径a的比值为:1.84-2.03,进而当物料从盖体上设置的进料口倒入到容纳腔内时,相比于现有技术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设备,由于h比较长,进而延长了物料在容纳腔内的下降时间,不仅使得物料加热时间更长,而且分散时间也更长,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加入物料以后还需要对物料进行较长时间加热和搅拌的过程。

2)生产时,由于搅拌桨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凹槽,可以在原料倒入容纳腔内时让原料在凹槽上一段停留时间,进行缓冲,进而更加容易使原料分散,一般生产防结皮剂时需要加热,这样设置能使原料进一步预热,特别是当加热管设于釜体侧壁时,能够更加容易的实现加热。

3)生产时,由于h比较长,容纳腔直径a比较小,减少了原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原料的氧化黄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当原料需要在真空环境下生产时,对原料的提升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生产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搅拌桨能相对于转轴转动时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生产釜;2为转轴;3为搅拌桨;4为加热管;5为冷却管;6为冷却管的冷水出口;7为冷却管的冷水进口;8为加热管的热水出口;9为加热管的热水进口;10为进料口;11为釜体侧壁;12为盖体;13为釜体底部;14为固定部;15是容纳腔;16是凹槽;17是搅拌板;18为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装置,包括生产釜1,所述生产釜1包括釜体、盖设于釜体上的设有进料口10的盖体12、搅拌装置和由釜体和盖体12围成的容纳腔15,所述釜体内侧壁的高度h和容纳腔15直径a的比值为:1.84-2.03;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穿过盖体12并伸入容纳腔15内的转轴2和设于容纳腔15内转轴2两侧的多个搅拌桨3,至少有一个搅拌桨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能够让从进料口倒入的物料(或者原料,一般是用于生产生产防结皮剂的原料)落入其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釜体内侧壁的高度h和容纳腔直径a的比值为:1.84-2.03,进而当物料从盖体12上设置的进料口10倒入到容纳腔15内时,相比于现有技术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设备,由于h比较长,进而延长了物料在容纳腔内的下降时间,不仅使得物料加热时间更长,而且分散时间也更长,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加入物料以后还需要对物料进行较长时间加热和搅拌的过程。

生产时,由于搅拌桨3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凹槽16,可以在物料(或原料)倒入容纳腔15内时让原料在凹槽16上一段停留时间,进行缓冲,进而更加容易使原料分散,一般生产防结皮剂时需要加热,也能使得原料进一步预热,特别是当加热管设于釜体侧壁时,能够更加容易的实现加热。

生产时,由于h比较长,容纳腔直径a比较小,减少了物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物料相同的情况下),进而减少了物料的氧化黄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当物料需要在真空环境下生产时,对产品质量的提升更加明显。

同时,由于h不是过长,也不会浪费机器成本。

优选地,所述釜体内侧壁围成圆柱体形;所述搅拌桨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桨旋转时旋转方向与转轴旋转时的旋转方向垂直。

所述搅拌桨旋转时转动方向与转轴2旋转时的转动方向垂直,可以是转轴转动方向(或旋转平面)水平,搅拌桨转动方向(或旋转平面)竖直。

可以是搅拌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搅拌桨旋转的驱动装置18,通过驱动装置18驱动搅拌桨转动。

图1中搅拌桨和转轴固定连接。当想要搅拌桨相对于转轴转动,则可将图1中搅拌桨和转轴的连接情况换成图2的搅拌桨和转轴的连接情况。

釜体内侧壁围成圆柱体形。这样更加节省空间和原料。

由于h比较长,落入下部的原料不易搅拌上来,当搅拌桨相对于转轴转动时,能够更加容易的将搅拌桨下面物料搅拌上来,实现更加容易的分散。

当然,搅拌桨和转轴转动连接,也可以是转轴设有杆体,搅拌桨套设于杆体外,可相对于杆体转动,转轴带动搅拌桨转动时,在物料的作用下搅拌桨旋转。此时,凹槽内的物料,可以更快的从凹槽中分散,进而提高分散速度。

优选地,所述搅拌桨包括与转轴连接的搅拌轴和固定设于搅拌轴外的多块板体,所述凹槽为可以为3个,所述凹槽由搅拌轴和相邻两个板体17围成或者由相邻两块板体17围成这样设置,使得原料不仅能够从凹槽开口处移出还可以从凹槽端部移出,能够更好的实现分散。可以是搅拌轴和板体远离转轴的一端齐平。

设于一个搅拌桨的三个凹槽16可以均匀分布于搅拌桨表面。板体可以是长方体形。

优选地,所述搅拌桨3的长度方向与转轴轴线垂直。这样能够更加容易的实现分散均匀和加热。如图1搅拌桨3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

优选地,所述搅拌桨包括分别对应设于转轴2两侧的两个搅拌桨3,设于转轴一侧的搅拌桨3凹槽的深度比对应设于转轴2另一侧的搅拌桨凹槽的深度深;设于转轴2一侧的搅拌桨凹槽的个数多于对应设于转轴2另一侧的搅拌桨凹槽的个数。

本实用新型中,对应设于转轴2两侧的两个搅拌桨指的是设于转轴2两侧的两个搅拌桨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和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齐平或接近齐平。

这样设置,在搅拌过程中,设于转轴一侧的凹槽能够积聚原料,而另一个搅拌桨能够更好的对积聚的原料进行积聚切割和分散,使得原料分散的更加彻底,进一步加快了生产速度。特别是当搅拌桨与转轴固定连接时,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优选地,所述釜体还固定设有固定部14,所述固定部14与搅拌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生产时,由于h比较长,为了搅拌均匀,一般搅拌装置也设置的比较长,这就使得整个机器搅拌困难,噪音大,给生产带来了不便,当将搅拌装置底部与釜体底部通过固定部连接后,不仅减小了噪音,而且搅拌容易,同时还减小了机器的损坏。可以是转轴转动设于固定部,能够相对于固定部旋转。

优选地,设于转轴2每一侧的搅拌桨的数量为4根。现有技术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装置生产釜设于转轴2每一侧的搅拌桨的数量为2-3根,搅拌不够彻底,本实用新型设置4根,使得原料不易结块,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装置还包括加热管4和冷却管5,所述加热管4穿过釜体并紧贴釜体内壁,所述冷却管5设于釜体外壁。一般用于生产防结皮剂的生产釜加热管设于加热釜外壁,这样加热很慢,当设于内壁时,加热更快,能更加节省时间,特别适用于生产防结皮剂。图1中6为冷却管的冷水出口;7为冷却管的冷水进口;8为加热管的热水出口;9为加热管的热水进口。

优选地,所述釜体内底部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至釜体内侧壁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c与h的比值为:0-0.15。这样设置,原料搅拌起来更加容易,不易结块。

优选地,所述搅拌桨3远离转轴2的一端至釜体内侧壁的最近距离b与h的比值为:0.11-0.12(即b为搅拌桨3远离转轴2的一端离侧壁最近的一点至侧壁的最近距离)。这样设置,原料搅拌起来更加容易,不易结块。

优选地,所述釜体内底部为球面形。球面利于搅拌,使原料分散容易。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设于容纳腔内,所述固定部与搅拌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将搅拌装置拿出清洗或者进行维修。一般是搅拌装置的转轴2伸入或穿过固定部,并且搅拌装置可以相对固定部转动,实现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h为:2950-3250mm;a为:1600mm;b为:450mm;c为:400mm。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防结皮剂可以是核心化学售卖的商品名称为油墨用防结皮剂antioxidhs02。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设置尺寸和结构,能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使得原来需要6小时完成的生产,经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改造,可实现30-60分钟完成,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进步。

另外,本实施例搅拌装置是由驱动部件驱动旋转,驱动部件,例如可以是电机,电机可以与转轴连接驱动搅拌装置转动。

同时,用于驱动搅拌桨旋转的驱动装置也可以是设于转轴内的电机(转轴可以是筒状),电机启动进而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驱动整个搅拌桨转动。

也可以是电机与搅拌轴之间通过涡轮蜗杆实现转动连接,即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驱动涡轮转动,进而带动穿过涡轮的搅拌轴转动。

电机也可以设置在转轴外上部,驱动蜗杆转动,蜗杆驱动涡轮转动,进而带动穿过涡轮的搅拌轴转动。可以是转轴不转动静止时,搅拌桨旋转,转轴旋转时,搅拌桨不旋转。

当然,电机在电源的驱动下启动。当转轴不转动时,电机可以不与电源连接。

实施例2

除了搅拌桨3与转轴2固定连接,未设置驱动装置外,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搅拌轴和固定设于搅拌轴外的多块板体,所述凹槽可以选择为3个(均匀分布于搅拌桨外),所述凹槽由搅拌轴和相邻两个板体围成或者由相邻两块板体围成,如图1所示。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设置尺寸和结构,能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使得原来需要6小时完成的生产,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改造,可实现50-90分钟完成,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进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容纳腔直径a指的是当生产釜竖直放置时(如图1所示的位置放置),容纳腔内能容纳轴与竖直方向平行的圆柱体的最大直径,例如,当釜体侧壁为圆筒形(釜体内侧壁围成圆柱体形)时,容纳腔直径a指的是圆筒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水平面、竖直、上、下都指的是装置如图1所示放置于水平面上时的水平面、竖直、上和下。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