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5522发布日期:2020-10-09 18:3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脊柱是人体重要的骨骼,有着运动、传递负荷和保护脊髓的3个主要功能,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脊柱通过躯干传递身体的重量,其中有80%的压力由脊柱的椎体和椎间盘承担。在生活中经常有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如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可以通过椎体成形术来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畸形,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功能。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在影像增强设备监视下,利用微创技术将骨水泥等生物材料经皮及椎弓根注入椎体的手术。在现有技术下,骨水泥输送系统需要先将骨水泥搅拌,再放入注射器,经过加压把骨水泥注入椎体,存在器械种类多,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存在器械种类多,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包括搅拌杯,所述搅拌杯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搅拌杯的上侧位置连接固定有螺纹连接口,所述搅拌杯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搅拌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穿过开设在隔板中间位置的通孔,所述活塞的外侧套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侧与隔板中间位置的通孔相卡接,所述活塞的下端面与推杆的上端相旋合,所述螺纹连接口与开设在固定筒内部的内螺纹相旋合,所述固定筒的上侧位置设置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穿过固定筒的上端面与安装在固定筒内部的搅拌杆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连接口与开设在连接筒内部的内螺纹相旋合,所述连接筒为圆筒形结构,所述连接筒的上端与注射筒相贯通,所述注射筒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注射筒的上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注射筒的侧面位置设置有刻度标线。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搅拌杆相互平行进行排列,所述搅拌杆的长度大于固定筒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为截面呈t字形的结构,所述推杆的表面分布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直径与注射筒的内径相同,所述连接筒的外径与搅拌杯的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通过在固定筒的内部设置内螺纹与搅拌杯上侧的螺纹连接口相卡接,通过转动手柄的转动带动搅拌杆进行旋转,进而对位于搅拌杯内部的骨水泥进行搅拌混合,解决了传统设备需要单独对骨水泥进行搅拌混合的问题;搅拌之后可以直接把注射筒放在搅拌杯上,直接通过搅拌杯尾部推杆加压,省去复杂操作。

在骨水泥搅拌混合后通过将固定筒取下,使用连接筒与螺纹连接口相套接,推动推杆,进而推杆带动活塞向靠近注射筒的一端移动,进而对注射筒内部骨水泥的推动,达到挤出骨水泥的目的,而密封圈则起到了密封在的作用,防止液体或者骨水泥筒搅拌杯中漏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中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中搅拌杯的剖面图;

图中:1-转动手柄、2-固定筒、3-搅拌杆、4-螺纹连接口、5-搅拌杯、6-推杆、7-活塞、8-密封圈、9-注射筒、10-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包括搅拌杯5,搅拌杯5为圆筒形结构,搅拌杯5的上侧位置连接固定有螺纹连接口4,搅拌杯5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搅拌杯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7,活塞7穿过开设在隔板中间位置的通孔,活塞7的外侧套装有密封圈8且密封圈8的外侧与隔板中间位置的通孔相卡接,活塞7的下端面与推杆6的上端相旋合,螺纹连接口4与开设在固定筒2内部的内螺纹相旋合,固定筒2的上侧位置设置有转动手柄1,转动手柄1穿过固定筒2的上端面与安装在固定筒2内部的搅拌杆3连接固定。

螺纹连接口4与开设在连接筒10内部的内螺纹相旋合,连接筒10为圆筒形结构,连接筒10的上端与注射筒9相贯通,注射筒9为圆柱形结构,注射筒9的上侧开设有出料口,注射筒9的侧面位置设置有刻度标线,骨水泥搅拌混合后通过将固定筒2取下,使用连接筒10与螺纹连接口4相套接,推动推杆6,进而推杆6带动活塞7向靠近注射筒9的一端移动,进而对注射筒9内部骨水泥的推动,达到挤出骨水泥的目的,而密封圈8则起到了密封在的作用,防止液体或者骨水泥筒搅拌杯5中漏出,而刻度标线则便于使用者观察注射量。

搅拌杆3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搅拌杆3相互平行进行排列,搅拌杆3的长度大于固定筒2的高度,进而便于通过搅拌杆3对骨水泥进行混合搅拌。

推杆6为截面呈t字形的结构,推杆6的表面分布有防滑纹,进而便于使用者推动推杆6。

活塞7的直径与注射筒9的内径相同,连接筒10的外径与搅拌杯5的外径相同,继而便于活塞7对注射筒9内部的骨水泥进行挤压。

具体实施方式: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骨水泥加入到搅拌杯5的内部,然后将搅拌杯5上侧的螺纹连接口4与固定筒2内部的内螺纹相旋合,旋合完成后通过旋动转动手柄1,通过转动手柄1的转动带动带动搅拌杆3进行旋转,进而对骨水泥的混合搅拌,在骨水泥混合搅拌完成后通过将固定筒2取下,然后将连接筒10内部的内螺纹与螺纹连接口4相旋合,接下来通过推动推杆6,进而推杆6带动活塞7向上侧移动,进而活塞7伸入到注射筒9的内部,进而活塞7在注射筒9的内部移动,实现对骨水泥的挤压,进而将骨水泥注射出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包括搅拌杯(5),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杯(5)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搅拌杯(5)的上侧位置连接固定有螺纹连接口(4),所述搅拌杯(5)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搅拌杯(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7),所述活塞(7)穿过开设在隔板中间位置的通孔,所述活塞(7)的外侧套装有密封圈(8)且密封圈(8)的外侧与隔板中间位置的通孔相卡接,所述活塞(7)的下端面与推杆(6)的上端相旋合,所述螺纹连接口(4)与开设在固定筒(2)内部的内螺纹相旋合,所述固定筒(2)的上侧位置设置有转动手柄(1),所述转动手柄(1)穿过固定筒(2)的上端面与安装在固定筒(2)内部的搅拌杆(3)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口(4)与开设在连接筒(10)内部的内螺纹相旋合,所述连接筒(10)为圆筒形结构,所述连接筒(10)的上端与注射筒(9)相贯通,所述注射筒(9)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注射筒(9)的上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注射筒(9)的侧面位置设置有刻度标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搅拌杆(3)相互平行进行排列,所述搅拌杆(3)的长度大于固定筒(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6)为截面呈t字形的结构,所述推杆(6)的表面分布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7)的直径与注射筒(9)的内径相同,所述连接筒(10)的外径与搅拌杯(5)的外径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水泥输送系统,所述搅拌杯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搅拌杯的上侧位置连接固定有螺纹连接口,所述搅拌杯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搅拌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穿过开设在隔板中间位置的通孔,所述活塞的外侧套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侧与隔板中间位置的通孔相卡接,所述活塞的下端面与推杆的上端相旋合,所述螺纹连接口与开设在固定筒内部的内螺纹相旋合,通过在固定筒的内部设置内螺纹与搅拌杯上侧的螺纹连接口相卡接,通过转动手柄的转动带动搅拌杆进行旋转,进而对位于搅拌杯内部的骨水泥进行搅拌混合,解决了传统设备需要单独对骨水泥进行搅拌混合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华;高山;张晓娜;王富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华康天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