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消毒剂配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3925发布日期:2020-10-02 08:3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洗的消毒剂配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洗的消毒剂配液装置。



背景技术: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消毒剂在配液过程中,需要用到消毒粉并将其溶解于水,常用的配液装置采用在罐体内部设置有搅拌棒进行搅拌以增加消毒粉溶解速率,但是在搅拌过程中溶剂残留容易附着于搅拌叶和罐体内壁上,在清洗过程中搅拌叶和罐体的内壁清洗困难,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清洗的消毒剂配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消毒剂配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清洗的消毒剂配液装置,包括罐体和底座,所述罐体的底部嵌合在底座的上表面且罐体的底部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且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且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的侧壁上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底座的侧壁上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罐体底部的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滑块的截面均为t型。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活动环,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活动环滑动连接在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活动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空腔的内顶壁和第一活动环的顶壁上,所述限位杆的底端穿过空腔的内底壁并向插槽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壁上焊接有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块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槽,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侧壁上焊接有插杆,且所述插杆的端部向通槽的内部延伸,所述插杆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块的外壁和盖板的侧壁上,所述插杆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顶端穿过第一固定块的顶壁并向外界延伸且固定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底部与限位槽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转动手柄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防滑纹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消毒剂配液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便于清洗的消毒剂配液装置,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将罐体与底座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了罐体随意转动,从而影响到进料与出料,同时,固定后便于装置的移动。

2、该便于清洗的消毒剂配液装置,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当需要对罐体的内部进行清洗时,打开限位机构,然后注入清水,再转动转动手柄,正向反向依次转动,从而使得其内部的清水的旋向与罐体的旋向相反,使得内部清水对罐体的内壁冲击,对内壁起到有效的清洗作用,同样,在配液过程中,转动罐体增加了消毒粉的溶解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101转动手柄、102进料口、103出料口、2底座、201滑槽、202滑块、3第一固定块、301插槽、302空腔、303第一活动环、304限位杆、305第一弹性件、306拉环、4第二固定、401固定环、402通槽、403盖板、404插杆、405第二弹性件、40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清洗的消毒剂配液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罐体1和底座2,罐体1的底部嵌合在底座2的上表面且罐体1的底部与底座2滑动连接,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101,且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02,且罐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103,罐体1的侧壁上焊接有第一固定块3,底座2的侧壁上焊接有第二固定块4,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4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将罐体1与底座2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了罐体1随意转动,从而影响到进料与出料,同时,固定后便于装置的移动,当需要对罐体1的内部进行清洗时,打开限位机构,然后注入清水,再转动转动手柄101,正向反向依次转动,从而使得其内部的清水的旋向与罐体1的旋向相反,使得内部清水对罐体1的内壁冲击,对内壁起到有效的清洗作用,同样,在配液过程中,转动罐体1增加了消毒粉的溶解速率。

底座2内壁上开设有滑槽201,滑槽201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02,且滑块202固定连接在罐体1底部的外表面上,通过设置的滑块202和滑槽201,从而增加了罐体1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滑槽201和滑块202的截面均为t型,从而避免了在转动过程中滑块202发生脱离的情况出现。

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活动环303,第一固定块3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301,且第一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02,第一活动环303滑动连接在空腔302的内壁上,第一活动环30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4,限位杆304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弹性件305,第一弹性件30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空腔302的内顶壁和第一活动环303的顶壁上,限位杆304的底端穿过空腔302的内底壁并向插槽301的内部延伸,第二固定块4的侧壁上焊接有固定环401,第二固定块4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槽402,固定环4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盖板403,盖板403的侧壁上焊接有插杆404,且插杆404的端部向通槽402的内部延伸,插杆404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弹性件405,第二弹性件40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块4的外壁和盖板403的侧壁上,插杆404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06,在固定罐体1与底座2的位置时,首先将第一固定块3转动至于第二固定块4相贴合,然后向上拉动限位杆304,使得限位杆304的端部从插槽301脱离,同时压缩第一弹性件305使其处于蓄力压缩状态,然后挤压盖板403向内滑动,带动了插杆404向内滑动,同时压缩第二弹性件405使其处于蓄力压缩状态,直至插杆404的端部与插槽301的内壁相抵,此时松开限位杆304,此前蓄力压缩的第一弹性件305反弹带动了限位杆304的底端卡入限位槽406中,从而达到了固定罐体1的作用,转动罐体1时,向上拉动限位杆304使其底端从限位槽406中脱离,从而插杆404在第二弹性件405反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插杆404从插槽301中脱离,即可转动罐体1。

限位杆304的顶端穿过第一固定块3的顶壁并向外界延伸且固定连接有拉环306,通过设置的拉环306,从而便于对限位杆304进行拉动。

限位杆304的底部与限位槽406的内壁相贴合,从而使得限位杆304与限位槽406的内壁卡接紧密,从而增加了固定效果。

转动手柄10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防滑纹理,通过设置的防滑纹理,从而增加了手部与转动手柄10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脱手的情况。

工作原理:在进料与出料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固定块3转动至于第二固定块4相贴合,然后向上拉动限位杆304,使得限位杆304的端部从插槽301脱离,同时压缩第一弹性件305使其处于蓄力压缩状态,然后挤压盖板403向内滑动,带动了插杆404向内滑动,同时压缩第二弹性件405使其处于蓄力压缩状态,直至插杆404的端部与插槽301的内壁相抵,此时松开限位杆304,此前蓄力压缩的第一弹性件305反弹带动了限位杆304的底端卡入限位槽406中,从而达到了固定罐体1的作用;

转动罐体1时,向上拉动限位杆304使其底端从限位槽406中脱离,从而插杆404在第二弹性件405反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插杆404从插槽301中脱离,即可转动罐体1,然后转动转动手柄101,正向反向依次转动,从而使得其内部的清水的旋向与罐体1的旋向相反,使得内部清水对罐体1的内壁冲击,对内壁起到有效的清洗作用,同样,在配液过程中,转动罐体1增加了消毒粉的溶解速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