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中杂质去除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2770发布日期:2020-04-21 22:1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中杂质去除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中杂质去除的过滤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硅藻土混合液是一种污泥浓度较高,粘滞性较好,流速比正常污水慢的混合液,传统用于去除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中杂质的过滤装置一般为单层筛网或栅条,生物硅藻土混合液经过单层筛网或栅条后,混合液中粒径大于筛网或者栅条网孔的颗粒物杂质得到截留。

由于单层筛网的日处理量有限,传统过滤装置对生物硅藻土混合液的过滤效率较低,当污水处理量较大时,需增加平行的筛网面积,占地面积大。此外,由于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中含有较多细小的颗粒物,采用传统过滤装置对生物硅藻土混合液进行处理时,滤板易发生局部堵塞,造成部分间隙无污水过流或过流速度变慢,滤板的过流面积降低,从而导致过滤效率降低。另外,传统过滤装置无法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进行选择性截留,当含不同粒径颗粒物杂质的污水通过同一间隙的滤板,容易造成滤板的堵塞,从而进一步降低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中杂质去除的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空间叠加多层滤板单元且将滤板设置成倾斜的弧形滤板,可以缓解滤板易堵塞的问题,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可以大大提升对硅藻土混合液的过滤效率;通过设置导流器和压水板,可以使得布水更加均匀,从而减少因布水不均而造成硅藻土混合液在滤板局部分布不匀而堆积的现象,可以进一步避免滤板的堵塞,提高装置的过滤效率。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中杂质去除的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分流管、导流器、过滤单元和集水管;所述导流器设有多个,多个导流器在竖向上均匀分布成多层,各导流器均包括壳体和顶板,各导流器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一个过滤单元;所述壳体的顶部盖设有顶板,顶板通过合页与压水板铰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与进水口,进水口与分流管相连通,分流管上设有布水阀,所述壳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部均设有溢流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导流折板,导流折板竖向交错分布于壳体的左右侧壁上,且均位于溢流口下方;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与壳体侧壁均固连的导水槽和滤板,所述导水槽倾斜设置,导水槽与壳体侧壁之间形成顶部开口的集水空间,导水槽的前槽壁上设有集水口,集水口与集水管相连通,所述滤板倾斜设置且位于集水空间内,滤板的顶端与溢流口底部平齐,滤板的底端与导水槽右槽壁的顶端平齐;所述进水管与各分流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与集水管相连通,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空间叠加多层滤板单元且将滤板设置成倾斜结构,可以缓解滤板易堵塞的问题,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可以大大提升对硅藻土混合液的过滤效率;通过设置导流器和压水板,可以使得布水更加均匀,从而减少因布水不均而造成硅藻土混合液在滤板局部分布不匀而堆积的现象,可以进一步避免滤板的堵塞,提高装置的过滤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水槽的槽底为弧面。如此设置可以不仅可以增加导水槽的集水空间的体积,而且有利于将导水槽内的过滤水导流至集水口流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滤板为朝向集水空间弯曲的弧形网板。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增加滤板的过滤面积,提高装置的过滤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将经滤板过滤后的水导流至导水槽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滤板为间隙为0.5~5mm的格栅或网孔目数不小于50目的筛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滤板的底端平滑连接有导渣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起遮盖作用的上遮板,上遮板包括倾斜设置且朝向滤板弯曲的弧形板,弧形板顶部与压水板顶部固定连接,弧形板与滤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10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回水管,回水管一端与集水管相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回水管上设有回水阀。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与上层导流器相对应的过滤单元中的滤板的滤孔比其相邻下层导流器对应的过滤单元中的滤板的滤孔大。如此设置有利于对不同粒径的杂质进行有效截留和去除,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与上层导流器相对应的过滤单元中的滤板的滤孔比其相邻下层导流器对应的过滤单元中的滤板的滤孔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进水管20.分流管21.布水阀30.导流器31.壳体311.进水口312.溢流口313.导流折板32.顶板40.压水板51.导水槽511.集水口512.集水空间52.滤板53.上遮板54.导渣板60.集水管70.回水管71.回水阀8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中杂质去除的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10、分流管20、导流器30、过滤单元和集水管60;

所述导流器30设有多个,多个导流器30在竖向上均匀分布成多层,各导流器30均包括壳体31和顶板32,各导流器30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一个过滤单元;

所述壳体31的顶部盖设有顶板32,顶板32通过合页与压水板40铰接,所述壳体31的底部设有进水口311,进水口311与分流管20相连通,分流管20上设有布水阀21,所述壳体3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部均设有溢流口312,所述壳体31内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导流折板313,导流折板313竖向交错分布于壳体31的左右侧壁上,且均位于溢流口312下方;

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的导水槽51、滤板52和上遮板53,所述导水槽51倾斜设置且与壳体31侧壁固连(其中,位于壳体31左侧的过滤单元中的导水槽51与壳体31左侧壁固连,位于壳体31右侧的过滤单元中的导水槽51与壳体31右侧壁固连),导水槽51与壳体31侧壁之间形成顶部开口的集水空间512,导水槽51的前槽壁上设有集水口511,集水口511与集水管60相连通,其中,为了增大导水槽51的集水空间512,导水槽51的槽底设置成弧面;所述滤板52倾斜设置且与壳体31侧壁固连,滤板52位于集水空间512内,滤板52的顶端与溢流口312底部平齐,滤板52的底端与导水槽51右槽壁的顶端平齐,滤板52的底端平滑连接有导渣板54,其中,为了增加滤板52的过滤面积,提高装置的过滤效率,滤板52设置成朝向集水空间512弯曲的弧形网板;所述上遮板53起遮盖作用,上遮板53包括倾斜设置且朝向滤板52弯曲的弧形板,弧形板位于滤板52上方,其与滤板52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10cm,弧形板顶部与压水板40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进水管10与各分流管20相连通;

所述出水管80与集水管60相连通,出水管80上设有出水阀。

其中,为提高装置对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中杂质的过滤效果,所述过滤装置还设置有回水管70,回水管70一端与集水管60相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10相连通,回水管70上设有回水阀71,在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关闭出水阀,打开回水阀71和布水阀21,经过滤单元一次过滤后的过滤水可依次经集水管60、回水管70和分流管20后再次进入过滤单元进行二次过滤,从而提高装置出水的水质;

其中,为对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中不同粒径的杂质进行有效截留和去除,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与上层导流器相对应的过滤单元中的滤板的滤孔比其相邻下层导流器对应的过滤单元中的滤板的滤孔大,或与上层导流器相对应的过滤单元中的滤板的滤孔比其相邻下层导流器对应的过滤单元中的滤板的滤孔小。

工作原理:

污水(生物硅藻土混合液)依次经进水管10、布水阀21和分流管20进入导流器30中,通过导流器30中导流折板313的整流与消能,污水从导流器30的溢流口312均匀流出,在压水板40的二次整流消能作用下,污水从压水板40的下侧均匀流出并由上而下经过滤板52过滤,经滤板52过滤后的水进入导水槽51中,并经由集水口511流入集水管60中,经滤板52过滤后被截留的滤渣通过上方来水的水力冲击作用滑落至导渣板54后落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空间叠加多层滤板52单元且将滤板52设置成倾斜的弧形滤板52,可以缓解滤板52易堵塞的问题,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可以大大提升对硅藻土混合液的过滤效率;通过设置导流器30和压水板40,可以使得布水更加均匀,从而减少因布水不均而造成硅藻土混合液在滤板52局部分布不匀而堆积的现象,可以进一步避免滤板52的堵塞,提高装置的过滤效率。

2.本发明通过在不同的滤板52单元中搭配不同孔径的滤板52材料,有利于对不同粒径的杂质进行有效截留和去除,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其中,以两层过滤单元为例,当上层滤板52单元中的滤板52采用大滤孔结构,下层滤板52单元中的滤板52采用小滤孔结构,采用该装置对硅藻土混合液过滤时,首先打开上层滤板52单元对应的布水阀21,关闭下层滤板52单元对应的布水阀21,硅藻土混合液经上层滤板52单元进行一次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然后打开下层滤板52单元对应的布水阀21,关闭上层滤板52单元对应的布水阀21,将一次过滤水经回水管70、进水管10和下层滤板52单元进行二次过滤去除小颗粒杂质。

3.经本发明过滤装置过滤后被截留的滤渣可以通过上方来水的水力冲击作用滑落至导渣板54后落下,滤渣易于清理,此外,本发明可以在在不影响其他过滤单元工作的同时对其中某一个过滤单元进行除渣清洗。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