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线制作过程中的大米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8823发布日期:2020-06-23 19:0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线制作过程中的大米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米线制作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米线制作过程中的大米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米线制作过程通常是将粉碎、混料、制作、烘干分为多个独立的步骤进行,各个机器分散较远,占地面积大,而且每个操作步骤的人工依赖度大,各大生产步骤的衔接完全靠人工搬运,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另外人工搬运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材料的散落,浪费资源;另外粉碎机置于地面,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可自动完成抬料、粉碎、混料过程,加工效率高的米线制作过程中的大米粉碎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米线制作过程中的大米粉碎装置,包括:

料桶,内部设有滤水网层;

抬升机构,包括支撑架,设于支撑架顶部的动力源,与动力源相连、用于抬升或下降料桶的拉绳,及用于限制料桶垂直上升或下降的限位部;

磨粉机,靠近支撑架中部设置,其进料口可与料桶底部出口相连通,用于将原料粉碎;

收料机构,入口与磨粉机出料口相连,顶部开口连接有柔性收纳袋,底部出口设有输送单元,输送单元下方设有混料桶。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沿收料机构径向布设的转轴和沿转轴周向均匀布设的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延伸收料机构的整个径向,其远离转轴的一侧为弧形面。完成粉碎的细粉料经过输送单元的阻挡落定堆积,随着输送单元的匀速旋转,细粉料被平稳、定量地运送到混料装置,避免细粉料在空气中飞散,避免细粉料结块,同时有利于下一步的混料。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动力源平移的第一轨道,和供料桶随动力源同步平移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平行设于第二轨道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沿支撑架高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一限位杆,和与第一限位杆平行设置的至少一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之间的间距与料桶的宽度相当。限位部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但能有效保证料桶水平方向的稳定,当然,限位杆不仅仅局限于杆状,只要具有一定宽度,能够限制料桶晃动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收纳袋的顶部通过连接线与支撑架顶部相连。柔性收纳袋有利于细粉料的收集和抖落,避免粉尘四溢也提高了细粉料的收集率,同时柔性收纳袋易于清洗和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料桶内设有可与拉绳相连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包括横跨连接于料桶正对两个侧面的至少两个支柱,和交叉连接于支柱间的连杆。连接部的设计使得料桶各处受力相对均匀,不仅延长了使用寿命,还保证了料桶抬升和下降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网层设有多个滤水孔,其包括第一倾斜面,分别设于第一倾斜面两侧的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所述料桶底部出口位于料桶的侧壁一上,所述第一倾斜面自靠近料桶底部出口位置向上、向与侧壁一正对的侧壁二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自第一倾斜面侧边向上、向料桶的侧壁三倾斜,所述第三倾斜面自第一倾斜面侧边向上、向与侧壁三正对的侧壁四倾斜。滤水网层的斜面设计能让料桶内的原材料尽可能地快速输送至底部出口,不会积聚在缝隙,无需手工辅助排料。

进一步的,所述磨粉机的进料口上方设有用于观察料桶内原料是否全部排出的反光镜。反光镜的设置便于操作者在地面观察整个工作进程,无需登高从料桶顶部观察,安全性能高。

进一步的,所述磨粉机设于固定架,该固定架的高度小于支撑架的高度、大于混料桶支架的高度,固定架的横向平行靠近支撑架设置,固定架的纵向平行靠近混料桶支架设置。不仅空间布局更合理,而且磨粉机不会直接接触地面,震动产生的噪音减小。

进一步的,还包括靠近限位部设置的爬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自动化上料、粉碎和出料混合,整个操作过程人工依赖度低,加工效率高;2)抬升机构、磨粉机、收料机构的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3)粉碎后细粉料的损失小,出料均匀,不易结块;4)磨粉机置于固定架上,避免其与地面直接接触,减少了地面震动产生的噪音,对周边环境更友好;5)整体结构简单,运行稳固,安全性能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料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料桶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收料机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米线制作过程中的大米粉碎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待粉碎原材料的料桶1,用于抬升或下降料桶1的抬升机构3,用于粉碎料桶1内原材料的磨粉机4,及收料机构5。

料桶1内部设有滤水网层2,滤水网层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滤水孔21,滤水孔21的孔径小于原材料的尺寸,料桶1底部呈自上而下缩小的锥形结构,滤水网层2设置在料桶1内部,当原材料倾倒入料桶1内后,滞留在滤水网层2的上方,残留的水分可以通过滤水孔21滴落在料桶1底部,起到沥水作用。

具体的,滤水网层2包括第一倾斜面22和分别位于第一倾斜面22两侧的第二倾斜面23和第三倾斜面,定义料桶1的四个侧壁为侧壁一13、与侧壁一13正对的侧壁二14、侧壁三15和与侧壁三15正对的侧壁四16;料桶1底部出口11开设在侧壁一13上,第一倾斜面22从靠近料桶1底部出口11位置向上、向侧壁二14倾斜延伸,第二倾斜面23从第一倾斜面22侧边向上、向侧壁三15倾斜,第三倾斜面(图中被遮挡)从第一倾斜面22侧边向上、向侧壁四16倾斜,从而原材料从料桶1顶部开口倾倒入料桶1时,滤水网层2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原材料向料桶1底部出口11输送。

底部出口11设置大小不一的第一门体111和第二门体112,第一门体111的横向宽度大于第二门体112的横向宽度,可以选择只打开第二门体112或同时打开第一门体111和第二门体112,当需要下料时可以只打开第二门体112,当需要清洗料桶1时,可以同时打开第一门体111和第二门体112。

抬升机构3包括支撑架31,设置在支撑架31顶部的动力源32,与动力源32相连、用于抬升或下降料桶1的拉绳33,及用于限制料桶1垂直上升或下降的限位部34。

支撑架31为垂直地面的框架结构,支撑架3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轨道35,第一轨道35的下方平行设置有第二轨道36,于本实施例中,动力源32为电机,其活动连接在第一轨道35上,可以沿着第一轨道35平移;

第二轨道36用于供料桶1随着动力源32同步平移,其包括与料桶1一侧边配合的左半部分和与料桶1正对的另一侧边配合的右半部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对称分布在第一轨道35的两侧。

为了避免产生干涉,第二轨道36的一端与限位部34顶部的横向连接杆343相连,两个横向连接杆343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料桶1顶部开口两侧边缘的宽度,而第二轨道36之间的宽度则小于料桶1顶部开口两侧边缘的宽度,料桶1先抬升至越过横向连接杆343后再水平移动靠近支撑架31落在第二轨道36上。

为了避免产生较大的噪音,第二轨道36相对的内侧壁上、横向连接杆343相对的内侧壁上均铺设有缓冲垫片。

由于支撑架31的高度较高,在支撑架31靠近限位部34的位置设置有一个爬梯8,用于随时调整底部出口11的大小和设备的清洁。

为了稳固连接动力源32和料桶1,在料桶1内部设置有可与拉绳33相连的连接部12,该连接部12包括横跨连接在料桶1正对的侧壁一13和侧壁二14之间的两个支柱121,及交叉连接在两个支柱121之间的连杆122,两个连杆122的交叉位置固定连接,从而拉绳33可以连接在两个连杆122的交叉连接点,料桶1的受力均匀,不会随意倾翻,连接也牢固可靠。

动力源32连接拉绳33将其抬升,使得料桶1上升至一定高度,再通过另一电机驱动动力源32沿着第一轨道35平移,直至料桶1底部出口11与磨粉机4的进料口41相连通。

为了避免抬升时料桶1随意晃动,在支撑架31上设置限位部34,其包括沿着支撑架31高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根第一限位杆341,和与第一限位杆341平行设置的至少一第二限位杆34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杆341和第二限位杆342的数量均为三根,第一限位杆341和第二限位杆342之间的间距与料桶1的宽度相当,从而料桶1受到第一限位杆341和第二限位杆342的横向限制,在水平方向上不会随意晃动,抬升和下降过程比较稳定。

磨粉机4靠近支撑架31中间高度设置,磨粉机4的进料口41位置刚好与料桶1抬升至顶部并水平移动后的底部出口11相连通,用于将料桶1排出的原材料进行粉碎;为了便于清洁,在进料口41的正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托盘411,用于接住清洁时的残余细粉料;为了便于观察粉碎的进度,也就是说观察料桶1内的原材料是否完全排出,在支撑架31上连接有反光镜,该反光镜位于磨粉机4进料口41的上方,从而操作者无需通过爬梯8从料桶1顶部开口观察原材料是否完全排出,操作方便,安全性能更高;其它为现有的技术不再赘述。

磨粉机4设置在固定架44上,该固定架44的高度小于支撑架31的高度,大于用于放置混料桶7的混料桶支架71的高度,固定架44的横向平行靠近支撑架31设置,固定架44的纵向平行靠近混料桶支架71设置,也就是说固定架44位于第一轨道35的下方,在混料桶支架71和爬梯8之间,从而空间布局更合理,占用地面面积更小;而且避免磨粉机4直接接触地面,降低震动产生的噪音。

收料机构5整体呈中空柱形结构,其侧壁上的入口51与磨粉机4的出料口42相连,顶部敞开且顶部开口52套接有用于收集向上飘出的细粉料的柔性收纳袋53,柔性收纳袋53的开口与顶部开口52密封连接,其顶部通过连接线531与支撑架31顶部固定连接,用于将柔性收纳袋53向上拉伸避免其向下塌陷。

收料机构5的底部出口54连接有输送单元6,其包括沿着收料机构5的径向布设的转轴61,及沿着转轴61的周向布设的多个挡板62,挡板62的长度延伸收料机构5的整个径向,也就是说细粉料必须经过挡板62才能下落至输送单元6下方的混料桶7内。为了避免细粉料卡在输送单元6,挡板62之间没有周向间隔,为了适应收料机构5的结构同时避免卡粉,挡板62远离转轴61一侧的侧面为弧形面63。输送单元6将细粉料收集后再匀速、缓和地输送到混料桶7中,避免细粉料下落速度过快导致四处飞散,保证细粉料被平稳、定量地运送。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原材料倾倒入料桶1内进行沥水,通过第一推车91将料桶1运送至限位部34下方,再利用抬升机构3将料桶1上升至其底部出口11与磨粉机4的进料口41相连通,打开料桶1底部出口11后启动磨粉机4,经粉碎后的细粉料进入收料机构5,经过输送单元6后进入混料桶7,可以进行后续的加水加料操作,混料桶7置于混料桶支架71上,混料桶支架71置于第二推车92上,便于轻松转移混料桶7,通过多个混料桶7的循环使用实现连续生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