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隧道用自洁不停止过滤的进风过滤机构及其除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79984发布日期:2020-08-25 19:1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电缆隧道用自洁不停止过滤的进风过滤机构及其除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涉及电缆隧道安全技术。



背景技术:

电能的应用已渗透至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每一个家庭到每一个工厂,从工业生产到农业生产到现代服务业,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

电缆隧道指用于铺设电缆的隧道。电缆隧道的优点很多,其中最明显的是它是一次性的投资建设,隧道里而有很多的电缆支架,隧道建成后,只需要按时检查就可以了,不用向相关部门提出新的电缆规划。

电缆隧道中电缆众多,一旦电缆隧道出问题,影响面就很大,造成难以预计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确保电缆隧道一直处于安全状态。电缆隧道的主要安全问题在于火灾;电缆隧道发生火灾的原因在于电缆着火。为防止电缆着火,需要工作人员时常巡视电缆隧道,检查各处电缆的发热情况,发现电缆过热时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这就给电缆隧道带来了比较大的维护工作量,而且在电缆突然过载而增大发热量时,工作人员也无法保证恰好正在巡视而发现问题。

电缆隧道内除电缆外,也会放置一些电气部件。如果电缆隧道中灰尘较多,就有带来温度升高甚至短路的危险。电缆隧道大多无人值守,如果能够设计出长时间无人值守也能尽可能保证电缆隧道内空气洁净度的通风系统,将会提高电缆隧道的安全性。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洁,现有的过滤机构在清洁滤网时都需要中断过滤过程,清洁滤网后才能使滤网重新投入使用,这一方面增加了人员劳动,另一方面使得过滤机构不能长时间自动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隧道通风系统的进风过滤机构,过滤效果较好,能够自动清洁滤网且清洁滤网时无须停止过滤过程,符合电缆隧道无须人员日常值守的现状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用自洁不停止过滤的进风过滤机构,用于电缆隧道的进风风道,进风风道上通过法兰安装结构串联安装有方形箱体,方形箱体与进风风道相连通;

进风风道上方的方形箱体内设有上滤网滚筒和上挡气滚筒,进风风道下方的方形箱体内设有下滤网滚筒和下挡气滚筒;上滤网滚筒、上挡气滚筒、下滤网滚筒和下挡气滚筒位于同一垂直于进风风道的平面上;

以进风风道内的进风方向为前向,垂直于进风方向的水平方向为左右方向;

上滤网滚筒和下滤网滚筒之间绕设有滤网,滤网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均延伸至进风风道以外,滤网在左右方向上均与方形箱体的内壁相邻;

上滤网滚筒、上挡气滚筒、下滤网滚筒和下挡气滚筒的中心轴均安装在方形箱体的左右侧壁上;上滤网滚筒和上挡气滚筒紧压配合,下滤网滚筒和下挡气滚筒紧压配合;上滤网滚筒与方形箱体的顶壁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小于等于3毫米;下滤网滚筒与方形箱体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小于等于3毫米;

上滤网滚筒的中心轴的一端或下滤网滚筒的中心轴的一端伸出方形箱体并通过联轴器与一正反转电机的轴传动连接;

进风风道沿前后方向伸入方形箱体,方形箱体后侧的进风风道向前延伸至与滤网相邻,方形箱体前侧的进风风道向后延伸至与滤网相邻;

方形箱体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用于在滤网的转动中被动清洁滤网的滤网除污装置,滤网除污装置位于进风风道以下并位于下滤网滚筒以上;

滤网除污装置前后两侧的方形箱体底壁对称设有出污结构;出污结构包括由方形箱体底壁向下凹陷形成的落污槽,落污槽的竖向截面呈弧形,落污槽最低处向下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落污槽处的箱体侧壁设有竖向设置的透明观察窗。

所述法兰安装结构包括进风风道上径向凸起设置的风道法兰盘和方形箱体两侧径向凸起设置的箱体法兰盘,风道法兰盘沿进风风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

箱体法兰盘与风道法兰盘一一对应,箱体法兰盘和风道法兰盘之间设有橡胶垫,箱体法兰盘与风道法兰盘通过穿过箱体法兰盘、橡胶垫和风道法兰盘的紧固螺栓固定连接,紧固螺栓沿箱体法兰盘和风道法兰盘的周向均匀设有多个。

所述上滤网滚筒和下滤网滚筒上均径向凹陷设有用于绕设滤网的安装槽,滤网绕设于上滤网滚筒的安装槽和下滤网滚筒的安装槽之间。

所述滤网除污装置包括位于下滤网滚筒的轴线的正上方的隔板,隔板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隔板向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上限位板,隔板向下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下限位板,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

上滤网滚筒和下滤网滚筒后侧的滤网形成滤网的后半幅,上滤网滚筒和下滤网滚筒前侧的滤网形成滤网的前半幅;

滤网后半幅的后方设有后顶压块,滤网后半幅的前方设有后滑块,后顶压块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

后滑块的前端位于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并与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滑动配合,后滑块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滑动配合;后滑块与隔板之间压设有后弹簧,后弹簧推动后滑块向后将滤网的后半幅紧压在后顶压块上;后顶压块的前侧面和后滑块的后侧面均为耐磨橡胶面;后顶压块的上表面和后滑块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前高后低的倾斜平面内;

滤网前半幅的前方设有前顶压块,滤网前半幅的后方设有前滑块,前顶压块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

前滑块的后端位于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并与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滑动配合,前滑块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滑动配合;前滑块与隔板之间压设有前弹簧,前弹簧推动前滑块向前将滤网的前半幅紧压在前顶压块上;前顶压块的后侧面和前滑块的前侧面均为耐磨橡胶面;前顶压块的上表面和前滑块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后高前低的倾斜平面内;

滤网正常运行时的转动方向为滤网的后半幅由上向下运行,后顶压块的上表面和前顶压块的上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上滤网滚筒和上挡气滚筒处的方形箱体沿左右方向分别水平凸出设有上凹槽,上凹槽是方形箱体的一部分;

上滤网滚筒和上挡气滚筒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入上凹槽内;上滤网滚筒距离上凹槽的下侧壁的距离小于等于3毫米,上滤网滚筒和上挡气滚筒的中心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上凹槽的槽底上,上滤网滚筒和上挡气滚筒距离左右两侧的上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3毫米;

下滤网滚筒和下挡气滚筒处的方形箱体沿左右方向分别水平凸出设有下凹槽,下凹槽是方形箱体的一部分;

下滤网滚筒和下挡气滚筒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入下凹槽内;下滤网滚筒距离下凹槽的上侧壁的距离小于等于3毫米,下滤网滚筒和下挡气滚筒的中心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下凹槽的槽底上,下滤网滚筒和下挡气滚筒距离左右两侧的下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3毫米。

正常运行时,滤网正转,此时滤网的转动方向为滤网的后半幅由上向下运行;当滤网正转过程中出现滤网上附着有脱离不了的污物时,控制正反转电机带动滤网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使滤网交替以正向和反向通过滤网除污装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使用本发明,可以为电缆隧道提供洁净的送风,长时间无人值守也能够在不停止进风的同时清洁滤网,保持滤网长期洁净,无人值守也不会降低滤网的过滤性能。

进风风道正对的滤网是过风量最集中之处,滤网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均延伸至进风风道以外,使得滤网能对进风进行有效过滤。滤网在左右方向上均与方形箱体的内壁相邻,使得滤网左右两侧不易漏风。滤网左右两侧与箱体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一并不正对进风管,第二间隙较小,这使得绝大多数污物不会通过该间隙向前流动。

上挡气滚筒与上滤网滚筒相压接,消除了上挡气滚筒与上滤网滚筒之间的间隙,使得污物不会在此处漏出。上挡气滚筒使得滚筒与方形箱体顶壁之间的间隙更加远离滤网,减小污物由该处间隙漏出的可能性。通过透明观察窗,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到积污情况,从而适时打开排污阀排污。

安装槽的设置,能够防止滤网在工作中其左右位置发生偏移,避免滤网在转动中刮蹭方形箱体的侧壁。

滤网除污装置结构简单,设置于下滤网滚筒的上方并形成被动除污结构。

滤网转动时,滤网的前半幅向下运动并通过后顶压块和后滑块的配合面,滤网上的绝大多数污物受到紧压配合的后顶压块和后滑块向上的挤压力,从而落在后顶压块的上表面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污物沿光滑的后顶压块的上表面向下滑落至落污槽中,工作人员只需要定期维护即可,即周期性(如一个月)地打开排污阀,排出积存的污物即可。前顶压块的上表面也为光滑表面,这是为了反转滤网从而清除正转滤网时难以清除的污物。反转滤网时,污物在滤网除污装置处的受力情况与正转时相反,因而通过使滤网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能够清除绝大多数正转时清除不了的污物。

滤网的前半幅向上运动并通过前顶压块和前滑块的配合面时,滤网上的污物(如果有的话)受到紧压配合的前顶压块和前滑块向下的挤压力,从而落在落污槽中。由于绝大部分污物在滤网的后半幅处被清理,因而前顶压块和前滑块处清理的污物的量很少。

如果滤网的后半幅由下向上运行,将使得污物随滤网转动接近一周才能遇到滤网除污装置,在此过程中污物首先要随滤网升起,给污物扩散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本发明中滤网的后半幅由上向下运行,污物随滤网转动最长也不到半周就必然遇到滤网除污装置,且污物不是向上升起而是向下落下,污物更容易被集中除去而不是扩散开来,从而使除污过程更加高效。

进风风道与滤网相邻,使绝大多数风量在进风风道竖向截面以内的区域通过滤网,只有少量风量溢散到进风风道以外的方形箱体内。

本发明中,各处间隙均小于3毫米,即便有很少一部分风量由间隙处通过,实际上各间隙也同样对进风起到了一定的过滤作用。各处间隙中,上挡气滚筒和下挡气滚筒与方形箱体顶壁和底壁之间的间隙为动态间隙,间隙大小不变但间隙处的滚筒在不停转动;其余各处间隙为静态间隙。各静态间隙即便被污物堵塞,也不影响风由进风风道截面以内的区域通过滤网。动态间隙则由于滚筒在不停转动,因而不会被污物堵塞。

本发明中,绝大部分风量只能在进风风道竖向截面以内的区域通过滤网,只有少量风量溢散到进风风道以外的方形箱体内。由于滤网周边间隙处漏风量很小,污物难以从远离进风风道的边缘间隙处通过,因此溢散到方形箱体内的风量中,绝大部分通过进风风道竖向截面以外的滤网,同样得到过滤,因此保证了过滤效果。

本发明中,滤网能够主动转动,在滤网转动过程中,滤网除污装置自动将滤网上的污物除去,从而实现自动清洁滤网且清洁滤网时无须停止过滤过程,在过滤的同时不断清洁滤网,保持了滤网的洁净度,无须安排专门的时间中止过滤过程进行滤网清洁工作,滤网清洁无须人工干预,这些都提高了工作效率,符合电缆隧道无须人员日常值守的现状的要求。

上凹槽和下凹槽的设置,使得上滤网滚筒、上挡气滚筒、下滤网滚筒和下挡气滚筒处的方形箱体内壁与各滚筒之间的间隙相对滤网与方形箱体之间的间隙发生弯折,增大气流到达各滚筒与方形箱体内壁(上凹槽和下凹槽的槽底)之间的间隙的流阻,从而降低灰尘等污物通过的概率。加上各滚筒与上凹槽和下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均较小,使得污物不易从间隙处通过。

通过改变滤网的正反转,改变污物在滤网除污装置处的受力方向和具体受力点(如正转时滤网的后半幅的受力点位于后顶压块的上端,反转时滤网的后半幅的受力点位于后顶压块的下端),进行更彻底地除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缆隧道用自洁不停止过滤的进风过滤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缆隧道用自洁不停止过滤的进风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下滤网滚筒处及其下方的方形滤网的侧壁均为透明观察窗;

图3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4是上滤网滚筒的结构示意图;下滤网滚筒的结构与上滤网滚筒的结构相同;

图5是图1中滤网除污装置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进风过滤机构,用于电缆隧道的进风风道20,进风风道20上通过法兰安装结构串联安装有方形箱体26,方形箱体26与进风风道20相连通;

进风风道20上方的方形箱体内设有上滤网滚筒27和上挡气滚筒28,进风风道20下方的方形箱体内设有下滤网滚筒29和下挡气滚筒30;上滤网滚筒27、上挡气滚筒28、下滤网滚筒29和下挡气滚筒30位于同一垂直于进风风道20的平面上;

以进风风道20内的进风方向为前向,垂直于进风方向的水平方向为左右方向;

上滤网滚筒27和下滤网滚筒29之间绕设有滤网31,滤网31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均延伸至进风风道20以外,滤网31在左右方向上均与方形箱体26的内壁相邻;

上滤网滚筒27、上挡气滚筒28、下滤网滚筒29和下挡气滚筒30的中心轴均安装在方形箱体26的左右侧壁上;上滤网滚筒27和上挡气滚筒28紧压配合,下滤网滚筒29和下挡气滚筒30紧压配合;上滤网滚筒27与方形箱体26的顶壁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小于等于3毫米;下滤网滚筒29与方形箱体26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小于等于3毫米;

上滤网滚筒27的中心轴的一端或下滤网滚筒29的中心轴的一端伸出方形箱体26并通过联轴器与一正反转电机32的轴传动连接;各滚筒的中心轴,包括伸出方形箱体26的中心轴均与方形箱体26的侧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轴承和联轴器均为常规部件,图未示

进风风道20沿前后方向伸入方形箱体26,方形箱体26后侧的进风风道20向前延伸至与滤网31相邻,方形箱体26前侧的进风风道20向后延伸至与滤网31相邻;进风风道20与滤网31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3毫米。进风风道20与滤网31相邻,使绝大多数风量在进风风道竖向截面以内的区域通过滤网31,只有少量风量溢散到进风风道以外的方形箱体26内。

方形箱体26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用于在滤网31的转动中被动清洁滤网31的滤网除污装置33,滤网除污装置33位于进风风道20以下并位于下滤网滚筒29以上;

滤网除污装置33前后两侧的方形箱体26底壁对称设有出污结构;出污结构包括由方形箱体26底壁向下凹陷形成的落污槽34,落污槽34的竖向截面呈弧形,落污槽34最低处向下连接有排污管35,排污管35上设有排污阀36;落污槽34处的箱体侧壁设有竖向设置的透明观察窗。透明观察窗为常规结构,图未示。

进风风道20正对的滤网31是过风量最集中之处,滤网31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均延伸至进风风道20以外,使得滤网31能对进风进行有效过滤。滤网31在左右方向上均与方形箱体26的内壁相邻,使得滤网31左右两侧不易漏风。滤网31左右两侧与箱体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一并不正对进风管,第二间隙较小,这使得绝大多数污物不会通过该间隙向前流动。

上挡气滚筒28与上滤网滚筒27相压接,消除了上挡气滚筒28与上滤网滚筒27之间的间隙,使得污物不会在此处漏出。上挡气滚筒28使得滚筒与方形箱体26顶壁之间的间隙更加远离滤网31,减小污物由该处间隙漏出的可能性。

通过透明观察窗,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到积污情况,从而适时打开排污阀36排污。

所述法兰安装结构包括进风风道20上径向凸起设置的风道法兰盘37和方形箱体两侧径向凸起设置的箱体法兰盘38,风道法兰盘37沿进风风道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

箱体法兰盘38与风道法兰盘37一一对应,箱体法兰盘38和风道法兰盘37之间设有橡胶垫39,箱体法兰盘38与风道法兰盘37通过穿过箱体法兰盘38、橡胶垫39和风道法兰盘37的紧固螺栓40固定连接,紧固螺栓40沿箱体法兰盘38和风道法兰盘37的周向均匀设有多个。

所述上滤网滚筒27和下滤网滚筒29上均径向凹陷设有用于绕设滤网31的安装槽41,滤网31绕设于上滤网滚筒27的安装槽41和下滤网滚筒29的安装槽41之间。

安装槽41的设置,能够防止滤网31在工作中其左右位置发生偏移,避免滤网31在转动中刮蹭方形箱体26的侧壁。

所述滤网除污装置33包括位于下滤网滚筒29的轴线的正上方的隔板42,隔板42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2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隔板42向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上限位板43,隔板42向下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下限位板44,上限位板43和下限位板44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2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

上滤网滚筒27和下滤网滚筒29后侧的滤网31形成滤网31的后半幅45,上滤网滚筒27和下滤网滚筒29前侧的滤网31形成滤网31的前半幅46;

滤网后半幅45的后方设有后顶压块47,滤网后半幅45的前方设有后滑块48,后顶压块47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2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

后滑块48的前端位于上限位板43和下限位板44之间并与上限位板43和下限位板44滑动配合,后滑块48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2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滑动配合;后滑块48与隔板42的后侧壁之间压设有后弹簧49,后弹簧49推动后滑块48向后将滤网31的后半幅45紧压在后顶压块47上;后顶压块47的前侧面和后滑块48的后侧面均为耐磨橡胶面;后顶压块47的上表面和后滑块48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前高后低的倾斜平面内;

滤网前半幅46的前方设有前顶压块50,滤网前半幅46的后方设有前滑块51,前顶压块50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2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

前滑块51的后端位于上限位板43和下限位板44之间并与上限位板43和下限位板44滑动配合,前滑块51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方形箱体2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滑动配合;前滑块51与隔板42的前侧壁之间压设有前弹簧52,前弹簧52推动前滑块51向前将滤网31的前半幅46紧压在前顶压块50上;前顶压块50的后侧面和前滑块51的前侧面均为耐磨橡胶面;前顶压块50的上表面和前滑块5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后高前低的倾斜平面内;

滤网31正常运行时的转动方向为滤网31的后半幅45由上向下运行,后顶压块47的上表面和前顶压块50的上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后顶压块47和后滑块48的配合面与滤网31的后半幅45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前顶压块50与前滑块51的配合面与滤网31的前半幅46位于同一竖向平面。

滤网除污装置33结构简单,设置于下滤网滚筒29的上方并形成被动除污结构。前顶压块50的上表面也为光滑表面,这是为了反转滤网31从而清除正转滤网31时难以清除的污物。反转滤网31时,污物在滤网除污装置33处的受力情况与正转时相反,因而通过使滤网31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能够清除绝大多数正转时清除不了的污物。

如果滤网31的后半幅45由下向上运行,将使得污物随滤网31转动接近一周才能遇到滤网除污装置33,在此过程中污物首先要随滤网31升起,给污物扩散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本发明中滤网31的后半幅45由上向下运行,污物随滤网31转动最长也不到半周就必然遇到滤网除污装置33,且污物不是向上升起而是向下落下,污物更容易被集中除去而不是扩散开来,从而使除污过程更加高效。

本发明中,绝大部分风量只能在进风风道竖向截面以内的区域通过滤网31,只有少量风量溢散到进风风道以外的方形箱体26内。由于滤网周边间隙处漏风量很小,污物难以从远离进风风道20的边缘间隙处通过,因此溢散到方形箱体26内的风量中,绝大部分通过进风风道竖向截面以外的滤网31,同样得到过滤,因此保证了过滤效果。

本发明中,滤网31能够主动转动,在滤网31转动过程中,滤网除污装置33自动将滤网31上的污物除去,从而实现自动清洁滤网31且清洁滤网31时无须停止过滤过程,在过滤的同时不断清洁滤网31,保持了滤网31的洁净度,无须安排专门的时间中止过滤过程进行滤网31清洁工作,滤网31清洁无须人工干预,这些都提高了工作效率,符合电缆隧道无须人员日常值守的现状的要求。使用本发明,可以为电缆隧道提供洁净的送风,长时间无人值守也能够在不停止进风的同时清洁滤网,保持滤网长期洁净,无人值守也不会降低滤网的过滤性能。

上滤网滚筒27和上挡气滚筒28处的方形箱体26沿左右方向分别水平凸出设有上凹槽53,上凹槽53是方形箱体26的一部分;

上滤网滚筒27和上挡气滚筒28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入上凹槽53内;上滤网滚筒27距离上凹槽53的下侧壁的距离小于等于3毫米,上滤网滚筒27和上挡气滚筒28的中心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上凹槽53的槽底上,上滤网滚筒27和上挡气滚筒28距离左右两侧的上凹槽53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3毫米;

下滤网滚筒29和下挡气滚筒30处的方形箱体26沿左右方向分别水平凸出设有下凹槽54,下凹槽54是方形箱体26的一部分;

下滤网滚筒29和下挡气滚筒30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入下凹槽54内;下滤网滚筒29距离下凹槽54的上侧壁的距离小于等于3毫米,下滤网滚筒29和下挡气滚筒30的中心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下凹槽54的槽底上,下滤网滚筒29和下挡气滚筒30距离左右两侧的下凹槽54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等于3毫米。

上凹槽53和下凹槽54的设置,使得上滤网滚筒27、上挡气滚筒28、下滤网滚筒29和下挡气滚筒30处的方形箱体26内壁与各滚筒之间的间隙相对滤网31与方形箱体26之间的间隙发生弯折,增大气流到达各滚筒与方形箱体26内壁(上凹槽53和下凹槽54的槽底)之间的间隙的流阻,从而降低灰尘等污物通过的概率。加上各滚筒与上凹槽53和下凹槽54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均较小,使得污物不易从间隙处通过。

正常运行时,滤网31正转,此时滤网31的转动方向为滤网31的后半幅45由上向下运行;当滤网31正转过程中出现滤网31上附着有脱离不了的污物时,控制正反转电机32带动滤网31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使滤网31交替以正向和反向通过滤网除污装置33。

通过改变滤网31的正反转,改变污物在滤网除污装置33处的受力方向和具体受力点(如正转时滤网31的后半幅45的受力点位于后顶压块47的上端,反转时滤网31的后半幅45的受力点位于后顶压块47的下端),进行更彻底地除污。

电缆隧道进风过滤机构在使用时安装在电缆隧道的进风风道20上。在电缆隧道进风的过程中,滤网31既可以持续缓慢转动,也可以间歇转动,转动的间隔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既不会过于频繁地转动,又不会在滤网31上积累较多污物。滤网31由正反转电机32驱动。上滤网滚筒27和下滤网滚筒29以转动过程中,在紧压力的作用下使上挡气滚筒28和下挡气滚筒30被动旋转,在旋转的同时,保证滤网上下两端处于密封状态,延长了滤网距离滚筒上下两端与方形箱体上下两端的间隙的距离,增大了风到达上下两端间隙处的阻力,使更多风量由进风风道处通过滤网。

滤网31转动时,滤网31的后半幅45由上向下运行,滤网31的前半幅46由下向上运行。滤网31在通过后顶压块47和后滑块48的配合面时,滤网31上的绝大多数污物受到紧压配合的后顶压块47和后滑块48向上的挤压力,从而落在后顶压块47的上表面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污物沿光滑的后顶压块47的上表面向下滑落至落污槽34中,工作人员只需要定期维护即可,即周期性(如一个月)地打开排污阀36,排出积存的污物即可。滤网31的前半幅46向上运动并通过前顶压块50和前滑块51的配合面时,滤网31上的污物(如果有的话)受到紧压配合的前顶压块50和前滑块51向下的挤压力,从而落在落污槽34中。由于绝大部分污物在滤网31的后半幅45处被清理,因而前顶压块50和前滑块51处清理的污物的量很少。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