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废气的水洗脱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4767发布日期:2020-12-08 15:0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油废气的水洗脱附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油废气的水洗脱附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以及废气处理技术的不但发展,越来越多的废气净化处理技术也随之出现。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油污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

目前,通常采用洗涤塔对这类废气进行净化,由于一些废气中的杂质浓度较高,尤其针对含有废气,废气内所掺杂的油污颗粒在被洗涤后会存在于水中,净化具有局限性,实用性不强,同时废气中还存在大量的不易溶于水的物质,若只利用洗涤塔进行处理则达不到很好的处理效果,此外,现有技术中也多采用吸附剂对油污进行吸附,但吸附剂在吸附达到一定饱和后,其吸附率下降,且需要人工进行定期更换,操作较为繁琐。

为此,我们提出水洗与吸附结合且能够有效脱附的一种含油废气的水洗脱附器,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废气的水洗脱附器,通过在椭形吸附板内部填充多个辊状吸附体,废气导入至椭形吸附板内后,与此同时通过进液管向椭形吸附板内导入洗涤水,辊状吸附体外侧部的外吸油部对废气中的油污、杂质进行吸附,而外吸油部内部的内吸水乳剂挤压部遇水膨胀向外扩张,从而将其内部的去油污用乳剂向外挤压,乳剂与油污相接触实现油污的乳化,同时伴随着洗涤水的洗涤,一方面有效对废气中的杂质、灰尘进行洗涤,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乳化冲刷效果,乳化分解所形成的溶液通过导流层导入至弧形导出箱并经吸附棉吸附后导入至存水囊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多个辊状吸附体的使用期限。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油废气的水洗脱附器,包括椭形吸附板和固定连接于椭形吸附板底端部的弧形导出箱,所述椭形吸附板包括设置于弧形导出箱顶端的弧形吸附部,所述弧形吸附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矩形流通部,所述弧形吸附部靠近顶端部的底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外接有供水管,所述弧形吸附部的内部填充有多个辊状吸附体,多个所述辊状吸附体的底端均嵌设安装有一对导流层,多个所述导流层的底端贯穿至弧形导出箱的内部,所述弧形导出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附管,所述吸附管的底端连接有存水囊,所述吸附管的内部填充有吸附棉,所述存水囊通过外接管与进液管相连通,所述辊状吸附体包括内外填充设置的内吸水乳剂挤压部和外吸油部,所述内吸水乳剂挤压部的外端部两侧分别延伸至外吸油部的两侧处,所述外吸油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弧形导流面连接有导出辊,所述导流层转动安装于导出辊上,所述弧形吸附部的内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导流层贯穿导流的导出腔。

进一步的,所述外吸油部包括位于内侧的外吸油部,所述外吸油部的内侧壁上分布有多个与内吸水乳剂挤压部外壁相连接的导流纤维面,通过内外分隔设置吸油部分以及吸水部分,吸油部分用于对导入的含油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处理,而通过进液管箱椭形吸附板内所导入的洗涤水,一方面对废气起到一定的洗涤作用,另一方面内吸水乳剂挤压部遇水膨胀后有利于其内部乳剂的挤出,有效实现除油乳剂能够与外吸油部上的油污相接触,在伴随着洗涤水的洗刷,有利于将乳化后的油污导出。

进一步的,所述外吸油部由多个fg吸附颗粒粘结组装而成的中空环形状的吸油部,fg吸附颗粒为吸油疏水材料,不会因过度吸水而降低其吸油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内吸水乳剂挤压部包括填充于外吸油部内部的乳化剂存储部,所述乳化剂存储部外侧包覆有一层弹性释放囊7023,所述弹性释放囊7023与外吸油部内侧壁相衔接,所述乳化剂存储部内侧填充有,所述吸水助推层的外侧壁上贴附有隔层,所述弹性释放囊7023上分布有多个收缩型释放孔,所述吸水助推层的两侧处连接有毛细引流纤维,一对所述毛细引流纤维的外端分别贯穿乳化剂存储部、外吸油部并固定连接有吸水疏油层,用于与洗涤水相接触,将洗涤水通过导入至吸水助推层内,吸水助推层为吸水材料,吸水膨胀后向外部扩张,从而将其外侧所填充的乳化剂存储部向外侧挤压,乳化剂存储部通过多个收缩型释放孔导入至外吸油部处,完成去油污乳剂与外吸油部上的油污相充分接触。

进一步的,一对所述毛细引流纤维以及吸水疏油层均采用超强吸水树脂纤维制成,且毛细引流纤维的外壁包覆有一层弹性防渗膜。

进一步的,所述外吸油部的前有两侧处均包覆有用于对其进行束紧的环形嵌设套,且左右设置的弧形导流面连接于外吸油部的外侧壁上,环形嵌设套的设置有效提高整个辊状吸附体的束紧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出辊的内部开设有旋转腔,所述导流层的顶端转动安装于旋转腔内,所述导出辊与导流层以及弧形导流面的侧壁上均涂覆有纳米疏油涂料,导流层能够垂直悬吊于辊状吸附体下端并延伸至弧形导出箱内,用于将油污以及乳化溶液伴随洗涤水导入至弧形导出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出辊的内底端嵌设连接有磁铁片,所述导出腔的内底部填充有磁吸附材料,所述辊状吸附体通过一对导出辊磁吸定位于导出腔内,所述弧形吸附部的顶端部嵌设连接有密封盖板,磁吸设置有效提高辊状吸附体于弧形吸附部内部的定位效果。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椭形吸附板内部填充多个辊状吸附体,废气导入至椭形吸附板内后,与此同时通过进液管向椭形吸附板内导入洗涤水,辊状吸附体外侧部的外吸油部对废气中的油污、杂质进行吸附,而外吸油部内部的内吸水乳剂挤压部遇水膨胀向外扩张,从而将其内部的去油污用乳剂向外挤压,乳剂与油污相接触实现油污的乳化,同时伴随着洗涤水的洗涤,一方面有效对废气中的杂质、灰尘进行洗涤,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乳化冲刷效果,乳化分解所形成的溶液通过导流层导入至弧形导出箱并经吸附棉吸附后导入至存水囊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多个辊状吸附体的使用期限。

(2)外吸油部包括位于内侧的外吸油部,外吸油部的内侧壁上分布有多个与内吸水乳剂挤压部外壁相连接的导流纤维面,通过内外分隔设置吸油部分以及吸水部分,吸油部分用于对导入的含油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处理,而通过进液管箱椭形吸附板内所导入的洗涤水,一方面对废气起到一定的洗涤作用,另一方面内吸水乳剂挤压部遇水膨胀后有利于其内部乳剂的挤出,有效实现除油乳剂能够与外吸油部上的油污相接触,在伴随着洗涤水的洗刷,有利于将乳化后的油污导出。

(3)外吸油部由多个fg吸附颗粒粘结组装而成的中空环形状的吸油部,fg吸附颗粒为吸油疏水材料,不会因过度吸水而降低其吸油效果。

(4)内吸水乳剂挤压部包括填充于外吸油部内部的乳化剂存储部,所述乳化剂存储部外侧包覆有一层弹性释放囊7023,所述弹性释放囊7023与外吸油部内侧壁相衔接,所述乳化剂存储部内侧填充有,所述吸水助推层的外侧壁上贴附有隔层,所述弹性释放囊7023上分布有多个收缩型释放孔,所述吸水助推层的两侧处连接有毛细引流纤维,一对所述毛细引流纤维的外端分别贯穿乳化剂存储部、外吸油部并固定连接有吸水疏油层,用于与洗涤水相接触,将洗涤水通过导入至吸水助推层内,吸水助推层为吸水材料,吸水膨胀后向外部扩张,从而将其外侧所填充的乳化剂存储部向外侧挤压,乳化剂存储部通过多个收缩型释放孔导入至外吸油部处,完成去油污乳剂与外吸油部上的油污相充分接触。

(5)导出辊的内部开设有旋转腔,导流层的顶端转动安装于旋转腔内,导出辊与导流层以及弧形导流面的侧壁上均涂覆有纳米疏油涂料,导流层能够垂直悬吊于辊状吸附体下端并延伸至弧形导出箱内,用于将油污以及乳化溶液伴随洗涤水导入至弧形导出箱内。

(6)导出辊的内底端嵌设连接有磁铁片,导出腔的内底部填充有磁吸附材料,辊状吸附体通过一对导出辊磁吸定位于导出腔内,弧形吸附部的顶端部嵌设连接有密封盖板,磁吸设置有效提高辊状吸附体于弧形吸附部内部的定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立体;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椭形吸附板与弧形导出腔相衔接处的内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辊状吸附体处的内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辊状吸附体处的外部立体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椭形吸附板、101弧形吸附部、1011导出腔、1012密封盖板、102矩形流通部、2弧形导出箱、3进液管、4吸附管、5存水囊、6吸附棉、7辊状吸附体、701外吸油部、7011吸油疏水层、7012导流纤维面、702内吸水乳剂挤压部、7021吸水助推层、7022乳化剂存储部、弹性释放囊7023弹性释放囊、7024毛细引流纤维、7025吸水疏油层、703环形嵌设套、8导流层、9导出辊、10弧形导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含油废气的水洗脱附器,包括椭形吸附板1和固定连接于椭形吸附板1底端部的弧形导出箱2,椭形吸附板1包括设置于弧形导出箱2顶端的弧形吸附部101,弧形吸附部1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矩形流通部102,两侧所设置的矩形流通部102用于废气的进出,弧形吸附部101靠近顶端部的底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3,进液管3用于对1内提供洗涤水的喷淋,进液管3外接有供水管,弧形吸附部101的内部填充有多个辊状吸附体7,多个辊状吸附体7的底端均嵌设安装有一对导流层8,多个导流层8的底端贯穿至弧形导出箱2的内部,弧形导出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附管4,吸附管4的底端连接有存水囊5,存水囊5继而通过外接循环管再与进液管3相连接,吸附管4的内部填充有吸附棉6,存水囊5通过外接管与进液管3相连通,辊状吸附体7包括内外填充设置的内吸水乳剂挤压部702和外吸油部701,内吸水乳剂挤压部702的外端部两侧分别延伸至外吸油部701的两侧处,吸水乳剂挤压部702内填充有去油污用乳剂。

请参阅图4-5,具体的,外吸油部701包括位于内侧的外吸油部7011,外吸油部7011由多个fg吸附颗粒粘结组装而成的中空环形状的吸油部,fg吸附颗粒为吸油疏水材料,不会因过度吸水而降低其吸油效果,外吸油部7011的内侧壁上分布有多个与内吸水乳剂挤压部702外壁相连接的导流纤维面7012,通过内外分隔设置吸油部分以及吸水部分,吸油部分用于对导入的含油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处理,而通过进液管3箱椭形吸附板1内所导入的洗涤水,一方面对废气起到一定的洗涤作用,另一方面内吸水乳剂挤压部702遇水膨胀后有利于其内部去油污用乳剂的挤出,有效实现除油乳剂能够与外吸油部701上的油污相接触,在伴随着洗涤水的洗刷,有利于将乳化后的油污导出。

具体的,内吸水乳剂挤压部702包括填充于外吸油部7011内部的乳化剂存储部7022,乳化剂存储部7022外侧包覆有一层弹性释放囊7023,弹性释放囊7023与外吸油部7011内侧壁相衔接,乳化剂存储部7022内侧填充有70217,吸水助推层7021的外侧壁上贴附有隔层,弹性释放囊7023上分布有多个收缩型释放孔,吸水助推层7021的两侧处连接有毛细引流纤维7024,一对毛细引流纤维7024的外端分别贯穿乳化剂存储部7022、外吸油部7011并固定连接有吸水疏油层7025,一对毛细引流纤维7024以及吸水疏油层7025均采用超强吸水树脂纤维制成,且毛细引流纤维7024的外壁包覆有一层弹性防渗膜,吸水疏油层7025用于与洗涤水相接触,将洗涤水通过毛细引流纤维7024导入至吸水助推层7021内,吸水助推层7021为吸水材料,吸水膨胀后向外部扩张,从而将其外侧所填充的乳化剂存储部7022向外侧挤压,乳化剂存储部7022通过多个收缩型释放孔导入至外吸油部7011处,完成去油污乳剂与外吸油部7011上的油污相充分接触。

此外,外吸油部7011的前有两侧处均包覆有用于对其进行束紧的环形嵌设套703,且左右设置的弧形导流面10连接于外吸油部7011的外侧壁上,环形嵌设套703的设置有效提高整个辊状吸附体7的束紧固定效果。

外吸油部70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弧形导流面10连接有导出辊9,导流层8转动安装于导出辊9上,弧形吸附部101的内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导流层8贯穿导流的导出腔1011,导出辊9的内部开设有旋转腔,导流层8的顶端转动安装于旋转腔内,导出辊9与导流层8以及弧形导流面10的侧壁上均涂覆有纳米疏油涂料,导流层8能够垂直悬吊于辊状吸附体7下端并延伸至弧形导出箱2内,用于将油污以及乳化溶液伴随洗涤水导入至弧形导出箱2内,导出辊9的内底端嵌设连接有磁铁片,导出腔1011的内底部填充有磁吸附材料,辊状吸附体7通过一对导出辊9磁吸定位于导出腔1011内,弧形吸附部101的顶端部嵌设连接有密封盖板1012,密封盖板1012在拆卸后可方便技术人员对辊状吸附体7进行拆卸更换,而磁吸设置有效提高辊状吸附体7于弧形吸附部101内部的定位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椭形吸附板1内部填充多个辊状吸附体7,辊状吸附体7通过悬吊于其底端的导流层8与弧形导出箱2内部相连通,废气导入至椭形吸附板1内后,与此同时通过进液管3向椭形吸附板1内导入洗涤水,辊状吸附体7外侧部的外吸油部701对废气中的油污进行吸附,而外吸油部701内部的内吸水乳剂挤压部702遇水膨胀向外扩张,从而将其内部的去油污用乳剂向外挤压,乳剂与油污相接触实现油污的乳化,同时伴随着洗涤水的洗涤,一方面有效对废气中的杂质、灰尘进行洗涤,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乳化冲刷效果,乳化分解所形成的溶液通过导流层8导入至弧形导出箱2并随吸附棉6导入至存水囊5内,吸附管4内随设置的吸附棉6对该废水溶液进行过滤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多个辊状吸附体7的使用时间,辊状吸附体7不易因较快吸附饱和就达不到吸附效果,且延长更换间断时间。

本发明中的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