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9043发布日期:2020-10-28 12:5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釜,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工业上在生产胶水时,工作人员将多种化学材料加入反应釜内,化学材料在反应釜内并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得到想要的胶水。一般反应釜在设计时,反应釜的加料口一般设计在反应釜的顶部,然后由于反应釜的表面温度较高,工作人员在反应釜的顶部向反应釜内加料时,反应釜的表面容易烫伤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其优势在于,能不易烫伤工作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所述釜体顶部的表面上于所述加料口的四周固定有隔热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隔热层的设置,隔热层位于加料口的四周,因此工作人员通过加料口向釜体内添加反应材料时,隔热层防止了釜体顶部烫伤工作人员。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层的内侧与所述釜体顶部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加料口四周的冷却腔,所述隔热层上连接有进水管道及排水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该釜体工作时,工作人员向通过进水管道向冷却腔内输送冷却水,冷却水对釜体的顶部进行降温,从而冷却釜体内的胶水。同时,冷却水对隔热层具有降温的效果,防止隔热层烫伤工作人员。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道连接于所述隔热层侧壁的下部,所述排水管道连接于所述隔热层侧壁的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进水管道连接于所述隔热层侧壁的下部,所述排水管道连接于所述隔热层侧壁的上部,因此冷却水下进上出,从而使冷却水较好的吸收釜体顶部上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层的表面上竖直固定有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散热片的设置,散热片加快了隔热层散热效果,从而防止隔热层烫伤工作人员。

作为优选,所述釜体与所述隔热层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撑件的设置,支撑件增加了隔热层与釜体的顶部之间连接强度,从而增加了釜体顶部隔热层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层分为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外层由碳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内层由不锈钢制成,从而防止隔热层被腐蚀掉;外侧为碳钢支撑,碳钢强度较大,从而增加隔热层的强度,进而增加隔热层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道与所述进水管道之间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上连接有抽水泵及控制所述回流管道是否畅通的控制阀;所述排水管道上连接有温度检测仪。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工作人员通过温度测量仪检测到排水管道冷却水温度较低时,工作人员打开控制阀并气动抽水泵,抽水泵利用回流管道将排水管道的冷却水抽至进水管道内,进水管道内的冷却水重新输送至冷却腔内,从而提高冷却水的稳定,以便工作人员得到温度较高的冷却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隔热层的设置,隔热层位于加料口的四周,因此工作人员通过加料口向釜体内添加反应材料时,隔热层防止了釜体顶部烫伤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釜体与隔热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却腔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11、加料口;12、密封盖;2、隔热层;21、内层;22、外层;3、冷却腔;31、进水管道;32、排水管道;321、温度测量仪;33、回流管道;331、抽水泵;332、控制阀;4、支撑件;5、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釜体1,釜体1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11,加料口11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密封加料口11的密封盖12。同时,釜体1顶部的表面上焊接有隔热层2,隔热层2位于加料口11的四周,隔热层2与釜体1顶部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位于调料口四周的冷却腔3,且冷却腔3的一侧的下部连接有进水管道31,且冷却腔3的另一侧的上部连接有排水管道32。因此,当工作人员通过加料口11向釜体1内添加反应物时,由于隔热层2的设置,从而避免了釜体1的顶部烫伤工作人员。并且,由于冷却腔3的冷却水进一步降低了隔热层2的温度,从而进一步防止隔热层2烫伤工作人员。

参照图2,隔热层2分为内层21和外层22,内层21由不锈缸制成,内层21的内壁与釜体1顶部的表面之间焊接有若干个块状体的支撑件4,支撑件4提高内层21与釜体1顶部之间连接强度。同时,外层22焊接于内层21的外壁上,外层22由碳钢制成,外层22的表面上竖直焊接有若干根条片状体的散热片5,隔热层2通过散热片5进一步使热量快速散发掉,进而避免隔热层2的表面烫伤工作人员。

进一步观测排水管道32上冷却水温度,以便进行利对冷却水热量的重新利用,排水管道32靠近隔热层2的侧壁上连接有温度测量仪321;同时,排水管道32与进水管道31之间连接有回流管道33,回流管道33上连接有抽水泵331及控制回流管道33关闭或打开的控制阀332。当工作人员通过温度测量仪321检测到排水管道32冷却水温度较低时,工作人员打开控制阀332并气动抽水泵331,抽水泵331利用回流管道33将排水管道32的冷却水抽至进水管道31内,进水管道31内的冷却水重新输送至冷却腔3内,从而提高冷却水的稳定,以便工作人员得到温度较高的冷却水。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该釜体1工作时,工作人员向通过进水管道31向冷却腔3内输送冷却水,冷却水对釜体1的顶部进行降温,从而冷却釜体1内的胶水。同时,冷却水对隔热层2具有降温的效果,防止隔热层2烫伤工作人员。

当工作人员通过温度测量仪321检测到排水管道32冷却水温度较低时,工作人员打开控制阀332并气动抽水泵331,抽水泵331利用回流管道33将排水管道32的冷却水抽至进水管道31内,进水管道31内的冷却水重新输送至冷却腔3内,从而提高冷却水的稳定,以便工作人员得到温度较高的冷却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釜体(1),所述釜体(1)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顶部的表面上于所述加料口(11)的四周固定有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的内侧与所述釜体(1)顶部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加料口(11)四周的冷却腔(3),所述隔热层(2)上连接有进水管道(31)及排水管道(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31)连接于所述隔热层(2)侧壁的下部,所述排水管道(32)连接于所述隔热层(2)侧壁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2)的表面上竖直固定有散热片(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与所述隔热层(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2)分为内层(21)和外层(22),所述内层(21)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外层(22)由碳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32)与所述进水管道(31)之间连接有回流管道(33),所述回流管道(33)上连接有抽水泵(331)及控制所述回流管道(33)是否畅通的控制阀(332);所述排水管道(32)上连接有温度检测仪(3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型反应系统,其解决的问题是避免釜体烫伤工作人员。包括竖直设置的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所述釜体顶部的表面上于所述加料口的四周固定有隔热层。通过隔热层的设置,隔热层位于加料口的四周,因此工作人员通过加料口向釜体内添加反应材料时,隔热层防止了釜体顶部烫伤工作人员。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欣;江楚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宝利树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3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