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4166发布日期:2020-12-25 08:2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装置。



背景技术:

锂金属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随着二十一世纪电子技术的进步,锂电池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对电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锂电池主要是使用粒度介于3μm~30μm的石墨微粉作为其负极的材料。石墨负极材料在生产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将粉磨处理后的石墨微粉与其它有机物和无机物添加剂进行混捏处理,使其相互混合均匀。现有混捏技术中将添加剂直接投入装有石墨微粉的混捏锅中并在双搅拌刀的旋转下进行搅拌混合,在该混捏过程中,存在混捏不均匀和混捏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提出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装置,该装置,包括混捏锅,所述混捏锅为圆柱形内腔设计,底面固定设置支撑架与出料口,顶壁固定有电机,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混捏锅内腔通过隔板分为两个腔室,所述隔板上端腔室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电机输出端与传动组件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隔板下端腔室设置有混捏组件,所述混捏组件输入端与传动组件输出端传动连接,包括有中心辊、转辊、混捏板、扫杆及旋转板,所述中心辊、转辊一端与传动组件连接,另一端连接旋转板,所述旋转板活动设置在混捏锅底部,所述中心辊与转辊固定有混捏板,其混捏板相互错位设置。

本实用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隔板上端腔室,包括传动轴、太阳轮、行星轮、圆齿条以及挡板,所述传动轴一端穿设混捏锅与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固定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啮合有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另一端啮合圆齿条,所述圆齿条固定于混捏锅内腔上端。

本实用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行星轮为3个,所述转辊穿设挡板与行星轮下端面传动连接。

本实用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挡板活动设置于行星轮下端面,位于隔板中心凹槽处,跟随传动组件转动,所述挡板设置有通孔,其个数为转辊数量与中心辊数量之和。

本实用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混捏板一组为4个圆周固定于中心辊与转辊侧壁上,所述混捏板为中空板型设计,其上下端面为圆角设置,混捏板最大旋转范围直径与内腔直径相等。

本实用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转辊下端设有扫杆,所述扫杆下端面与混捏锅内腔底面平行。

本实用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撑架底端设有凸脚,所述凸脚设置有固定螺丝。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设置的行星轮围绕太阳轮做圆周旋转运动,带动中心辊与转辊相对转动,通过辊上的混捏板相互交错运转使进入的负极材料得到均匀混捏,而且中心辊与转辊相互配合,增大了混捏板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实现提高混捏效率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混捏结构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结构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混捏组件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混捏锅体剖面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混捏锅;11进料口;12、出料口;13、隔板;14、支撑架;20、传动组件;21、电机;22、传动轴;23、太阳轮;24、行星轮;25、圆内齿条;26、挡板;30、混捏组件;31、中心辊;32、转辊;33、混捏板;34、扫杆;35、旋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装置,包括混捏锅10,混捏锅10为圆柱形内腔设计,底面固定设置支撑架14与出料口12,顶壁固定有电机21,侧壁设有进料口11,混捏锅10内腔通过隔板13分为两个腔室,隔板13上端腔室设置有传动组件20,电机21输出端与传动组件20输入端相连接,隔板13下端腔室设置有混捏组件30,混捏组件30输入端与传动组件20输出端传动连接,包括有中心辊31、转辊32、混捏板33、扫杆34及旋转板35,中心辊31、转辊32一端与传动组件20连接,另一端连接旋转板35,旋转板35活动设置在混捏锅10底部,中心辊31与转辊32固定有混捏板33,其混捏板33相互错位设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混捏锅10上壁正中设置电机21,电机21型号为y100l1-4,电机21输出轴与传动组件20连接,传动组件20传动连接混捏组件30,使混捏组件30在混捏锅10内腔旋转运动,通过混捏组件30的旋转运动,混捏板33之间相互交错糅合,使负极材料得到均匀混捏。而且中心辊31与转辊32相互配合,增大了混捏板与负极材料的接触面积,实现提高混捏效率的效果。

其中如图6所示,混捏锅10通过隔板13分为上下两个腔室,其中隔板13为中空凹槽设计,凹槽处活动设置有可旋转的挡板26,隔板13设置有多个通孔,使混捏组件30可通过通孔连接传动组件20;挡板26与隔板13的结合形成隔绝两个腔室的阻断板,可有效隔绝混捏锅10内的负极材料进入传动组件20而造成的机械损伤。

如图2或图3所示,隔板13上端腔室设置有传动组件20,传动组件20包括了传动轴22、太阳轮23、行星轮24、圆齿条25以及挡板26,传动轴22设置于混捏锅10腔室上壁中央,一端穿设混捏锅10与电机21传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太阳轮23,使太阳轮23固定做旋转运动,太阳轮23啮合3个行星轮24,行星轮24另一端啮合圆齿条25,齿条固定混捏锅10内腔,行星轮24围绕太阳轮23做圆周旋转运动。

如图2所示,混捏组件30中的转辊32与中心辊31穿设挡板26与行星轮24和太阳轮23下端面连接,使传动组件20带动混捏组件30运动,混捏组件30中的旋转板35安装于混捏锅10内腔底面的凹槽处,旋转板35可起到混捏板33在工作时稳定中心辊31与转辊32的作用,防止中心辊31与转辊32发生偏移与变形。

如图2所示,混捏板33一组为4个,圆周固定于中心辊31与转辊32侧壁上,混捏板33为中空板型设计,可使部分材料通过中空部分,另一部分由混捏板33带动位移,各个不同角度运动的混捏板33使材料得到混捏,其上下端面为圆角设置,可使转辊32混捏板33与中心辊31混捏板33在相交时使混捏板33上带动的材料得到挤压变形从而完成混捏,混捏板33最大旋转范围直径与内腔直径相等,转辊32下端设有扫杆34,扫杆34下端面与混捏锅10内腔底面平行,可使材料在运转至混捏锅10内腔外圈时也可通过转辊32上的混捏板33带动持续混捏。

支撑架14底端设有凸脚,凸脚设置有固定螺丝,使混捏锅10固定避免了混捏组件30工作时使混捏锅10产生的震动位移。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具体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负极材料与添加剂同时从进料口11放入混捏锅10内腔中,然后,通过操作电机21工作带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中包括的太阳轮23做固定旋转运动,带动周边行星轮24围绕圆齿条25做圆周旋转运动,再然后,带动太阳轮23传动连接的中心辊31与行星轮24联系的转辊32运作,接着,通过中心辊31与转辊32上错位设置的混捏板33开始相互交错糅合工作混捏,最后,到达一定混捏程度后,开启出料口12,负极材料通过转辊32上的扫杆34清扫至出料口12后排出,完成整个混捏的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