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出料的土壤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7905发布日期:2021-04-13 23:0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出料的土壤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便于出料的土壤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3.基于上述描述,并检索一件申请号为:cn201910941247.6 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一种便于出料的土壤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所述搅拌箱的一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通过检索发现主要通过连接杆带动封堵板一同运动以及支撑辊与底部贴合和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螺纹插设的定位销取出,实现土壤快速下料以及支撑辊加强封堵板的稳定性和分离更换新的目的;
4.经过检索分析后,上述专利中只进行了便于出料结构的撰写没有更好的考虑土壤在搅拌时怎样更好的与修复剂混合充分,其次进行出料的结构太过于机械化并且移动时不够便捷等问题,因此,重新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土壤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土壤生态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专利中没有更好的考虑土壤在搅拌时怎样更好的与修复剂混合充分,其次进行出料的结构太过于机械化并且移动时不够便捷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出料的土壤生态修复装置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便于出料的土壤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装置本体、进土口、转轴、搅拌叶、连接管、修复剂箱、支撑腿、滚动轮、把手、倾斜台、一号承载板、二号承载板、拉力绳、刮板块、出土口、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滑动槽、一号复位弹簧、二号复位弹簧、贯穿槽、嵌入块、挡板,所述修复装置本体内部的中端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贯穿有搅拌叶,所述转轴内部的中端贯穿有连接管,所述修复装置本体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倾斜台,所述倾斜台下端的修复装置本体内壁活动连接有一号承载板,所述一号承载板下端修复装置本体的内壁活动连接二号承载板,所述一号承载板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杆,所述一号承载板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复位弹簧,所述二号承载板的左侧嵌入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内部嵌入有嵌入块,所述嵌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
8.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左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电机的外部设置有电机保护壳,同时转轴内部贯穿的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修复装置本体上端的修复剂箱内部贯穿设置,且连接管外部位置处的中部设置有水泵,其水泵以及电机均是与外部电性连接设置。
11,二号承载板-12,拉力绳-13,刮板块-14,出土口-15,一号连接杆
ꢀ-
16,二号连接杆-17,滑动槽-18,一号复位弹簧-19,二号复位弹簧-20,贯通槽-21,嵌入块-22,挡板-23。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便于出料的土壤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装置本体1、进土口2、转轴3、搅拌叶4、连接管5、修复剂箱6、支撑腿7、滚动轮8、把手9、倾斜台10、一号承载板11、二号承载板12、拉力绳13、刮板块14、出土口15、一号连接杆16、二号连接杆17、滑动槽18、一号复位弹簧19、二号复位弹簧20、贯穿槽21、嵌入块22、挡板23,修复装置本体1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7,支撑腿7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滚动轮8,右端支撑腿7上端的修复装置本体1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9,修复装置本体1顶端的中部贯穿有进土口2,进土口2右端的修复装置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修复剂箱6,修复装置本体1内部的中端贯穿有转轴3,转轴3的两端均贯穿有搅拌叶4,转轴3内部的中端贯穿有连接管5,修复装置本体1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倾斜台10,倾斜台10下端的修复装置本体内壁活动连接有一号承载板,一号承载板下端修复装置本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二号承载板12,二号承载板1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力绳13,拉力绳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块14,一号承载板 11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杆16,一号承载板11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复位弹簧19,二号承载板12的左侧嵌入有贯通槽21,贯通槽21的内部嵌入有嵌入块22,嵌入块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17。
27.其中,转轴3的左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使其转轴3能够正常运行,电机的外部设置有电机保护壳,使其能够保护电机不受外界的损坏,同时转轴3内部贯穿的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修复装置本体1上端的修复剂箱6内部贯穿设置,且连接管5外部位置处的中部设置有水泵,使其在水泵的作用下可抽取修复剂箱6内的修复剂进入到连接管5直至到转轴3内部,达到修复剂输送的效果,其水泵以及电机均是与外部电性连接设置,使其水泵以及电机均能够正常运行。
28.其中,转轴3内部贯穿有连接管5的一端均设置为空心,同时转轴两端的搅拌叶4均是与转轴空心位置处贯穿,且贯穿在转轴3内部一端的连接管5两侧均设置有圆孔,使其连接管5内的修复剂从两端的圆孔中流出进入到转轴3内并相继进入到搅拌叶4内,之后从其搅拌叶4上的圆孔中散出,达到修复剂进入到修复装置本体1内部的效果,以及其下端的倾斜台10是从右往左倾斜,设置不与上端的搅拌叶4接触,使其搅拌叶在旋转时不会受到任何的阻碍。
29.其中,搅拌叶4由两个管状体倾斜呈三角形连接设置,同时搅拌叶4的外壁均设置有锯齿,且搅拌叶4的两端中部均设置有圆孔,使其搅拌叶4旋转的过程中有锯齿进行土壤的搅拌更充分,以及修复剂从圆孔中散出进入到土壤中此时由搅拌叶4进行搅拌使其土壤与修复剂混合更均匀,并且在三角形的设置下更便于其分段搅拌土壤,使其搅拌更有效。
30.其中,一号承载板11的左端四分之一的位置贯穿有出土口 15,便于掉落到一号承载板11上的土能从出土口15掉落到下端,同时一号承载板11左侧的一号连接杆16以及二号承载板12左侧的二号连接杆17顶部均有柄头设置,其柄头两端对应的内壁均设置有滑动槽18与其对应,使其一号承载板11往下移动的同时带动一号连接杆16在滑动槽18内往下滑动的效果。
31.其中,一号连接杆16位于二号连接杆17上端,同时一号承载板11与二号承载板12之间间距50cm,便于其一号承载板11 的倾斜以及土壤更好的进入到二号承载板12上的效果,且二号复位弹簧20的下端与二号承载板12顶部连接,另一端与一号承载板11底部连接设置,便于其一号承载板11下降的过程中可通过二号连接弹簧20带动一号承载板11移动,从而保持着一号承载板11与二号承载板12之间有一定的角度出口,使其二号承载板12上的土壤均匀有序的出料。
32.其中,贯通槽21内壁均匀设置有橡胶凸块,同时嵌入块22 与贯通槽21对应,其嵌入块22整体均是由橡胶制成,便于其嵌入块22进入后受到一定的挤压更容易脱离贯穿槽21,且贯通槽 21的下端由弹簧连接有挡板23,挡板的设置是便于其二号承载板12上的土壤出料完毕后在二号复位弹簧20的作用下带动其还原,此时可由挡板23接触到嵌入块22下端推动其进入到贯通槽 21内的效果。
33.工作原理:首先握住把手9推动使其修复装置本体1在滚动轮8的作用下移动,移动到土壤需要修复的位置即可,使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接着启动电机以及水泵,在将其需要修复的土壤直接从进土口2倒入,此时由电机带动转轴3转动,转轴3在带动两端的搅拌叶4转动,在搅拌叶4转动的同时由启动的水泵抽取修复剂箱6内的修复剂进入到连接管5内,再从连接管5两端的圆孔进入到转轴3内部,接着流向相互贯穿的搅拌叶4内部,此时旋转的搅拌叶4便可将其内部的修复剂散出于搅拌的土壤混合搅拌,便达到土壤与修复剂充分搅拌的效果,之后土壤由倾斜台10统一集拢掉落到一号承载板11前端并逐渐挤压一号承载板11,使其一号承载板11拉动一号连接杆16往下移动以及一号复位弹簧19一同往下拉伸,促使一号承载板11往下倾斜,便可将其一号承载板11上的土壤从出土口15掉落到二号承载板 12上,使其达到土壤混合密封的同时出料便捷,同时在其一号连接杆16往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到二号连接杆17,促使二号连接杆17挤压下端的嵌入块22,嵌入块22挤压下端的挡板脱离贯通槽21,此时失去重力的二号承载板12往下移动,且在土壤的重力下拉动二号复位弹簧20往下延伸,同时二号复位弹簧20 拉动一号承载板11以及一号复位弹簧19一同往下倾斜移动,使其一号承载板11与二号承载板12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出口,此时倾斜的二号承载板12便可快速将其土壤倒出,达到自动便捷的效果,其次,由于出土口15位置靠近促使其掉落的土壤也位于二号承载板12前端,此时倾斜的二号承载板12使其刮板块 14拉动拉力绳13往下一同倾斜移动,使其加速刮附二号承载板 12上的土壤出料,最后土壤全部出料完毕后,便在一号复位弹簧19以及二号复位弹簧20的作用下还原一号承载板11以及二号承载板12,其二号承载板12在往上还原的过程中由挡板23 接触到嵌入块22后推动嵌入块22进入到对应的贯通槽21内,从而达到二号承载板12再次稳固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