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残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5333发布日期:2021-01-26 15:4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残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残渣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残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在施工的工地留下较多的残渣,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处理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也会对施工造成影响。
[0003]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建筑工程残渣在实际工地上一般都是采用整体清理的方式将其收集起来,然后通过垃圾运输的车辆将其运输到其他地方,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会大大的占用运输车辆的空间,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而且将其运输后的建筑残渣依然无法很好的利用,还需要重新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残渣处理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建筑工程残渣在实际工地上一般都是采用整体清理的方式将其收集起来,然后通过垃圾运输的车辆将其运输到其他地方,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会大大的占用运输车辆的空间,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而且将其运输后的建筑残渣依然无法很好的利用,还需要重新加工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建筑工程残渣处理装置,包括作业箱、破碎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作业箱包括上箱壳和下箱壳,所述上箱壳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出料槽,所述下箱壳设置在上箱壳的下端,且下箱壳与上箱壳一体成形,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粉碎棍和驱动电机,所述粉碎棍对称安装在上箱壳的内部,且粉碎棍与上箱壳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上箱壳的后端面,且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与粉碎棍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固定安装在下箱壳的中部,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残渣在实际工地上一般都是采用整体清理的方式将其收集起来,然后通过垃圾运输的车辆将其运输到其他地方,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会大大的占用运输车辆的空间,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而且将其运输后的建筑残渣依然无法很好的利用,还需要重新加工的问题,通过对作业箱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通过上箱壳进行残渣的投放和破碎机构的安装,同时通过下箱壳的设置来稳定的安装出料机构,通过对破碎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对进入到内部的残渣进行粉碎作业,同时通过对出料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同时在两侧接收残渣,提高残渣处理的效率。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箱壳上还设有进料口和导向板,所述进料口对称设置在箱壳的头部,所述导向板设置在进料口的下端,且导向板与箱壳固定连接,通过对进料口和导向板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残渣投放到箱壳内部使用。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包括进料斜板和弧形安装部,所述弧形安装部设置在进料
斜板的下端,且弧形安装部与进料斜板一体成形,通过对导向板的结构设置来保证残渣可以沿着进料斜板稳定的进入,同时通过对弧形安装部的设置来保证残渣可以更好的掉落到粉碎棍中部的目的。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双向弧形板和导流板,所述双向弧形板设置在出料槽的正下方,所述导流板对称安装在双向弧形板的两侧,且导流板与下箱壳固定连接,通过对出料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处理后的残渣可以通过双向弧形板稳定的向两侧的导流板输送,保证使用者在外部可以稳定接收。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弧形板的中部还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与双向弧形板固定连接,通过对振动电机的设置来保证双向弧形板上残渣更好的掉落,避免产生堆积的情况。
[0011]
进一步的,所述下箱壳的两侧还对称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下箱壳转动连接,通过对移动轮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更加稳定的推动设备进行移动。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建筑工程残渣的处理设备和处理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建筑工程残渣处理装置,方便使用者可以将建筑残渣进行粉碎,然后通过工地的小车稳定的接收后进行搬运处理,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残渣稳定通过进料口投放到作业箱的内部,建筑残渣可以沿着导向板稳定的流入到破碎机构上,使用者可以通过通过控制驱动电机来带动粉碎棍对残渣进行破碎,破碎后的残渣可以通过出料槽稳定的掉落到双向弧形板上,而双向弧形板在振动电机的带动下会将处理后的残渣向两侧的导流板上排出,使用者可以将小车放置在导流板的下端进行稳定的接收。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图;
[0015]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0016]
图3是图1所示装置的左视图;
[0017]
图4是图3所示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18]
图中:1、作业箱;11、上箱壳;111、出料槽;112、进料口;12、下箱壳;121、移动轮;13、导向板;131、进料斜板;132、弧形安装部;2、破碎机构;21、粉碎棍;3、出料机构;31、双向弧形板;311、振动电机;32、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0020]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建筑工程残渣处理装置,包括作业箱1、破碎机构2和出料机构3,作业箱1包括上箱壳11和下箱壳12,通过对作业箱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通过上箱壳11进行残渣的投放和破碎机构2的安装,同时通过下箱壳12的设置来稳定的安装出料机构3,上箱壳11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出料槽111,下箱壳12设置在上箱壳11的下端,且下箱壳12与上箱壳11一体成形,通过对传统的建筑工程残渣的处理设备和处理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建筑工程残渣处理装置,方便使用者可以将建筑残渣进行粉碎,然后通过工地的小车稳定的接收后进行搬运处理,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残渣稳定通过进料口112投放到作业箱1的内部,建筑残渣可以沿着导向板13稳定的流入到破碎机构2上,使用者可以通过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来带动粉碎棍21对残渣进行破碎,破碎后的残渣可以通过出料槽111稳定的掉落到双向弧形板31上,而双向弧形板31在振动电机311的带动下会将处理后的残渣向两侧的导流板32上排出,使用者可以将小车放置在导流板32的下端进行稳定的接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残渣在实际工地上一般都是采用整体清理的方式将其收集起来,然后通过垃圾运输的车辆将其运输到其他地方,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会大大的占用运输车辆的空间,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而且将其运输后的建筑残渣依然无法很好的利用,还需要重新加工的问题;
[0021]
箱壳上还设有进料口112和导向板13,进料口112对称设置在箱壳的头部,导向板13设置在进料口112的下端,且导向板13与箱壳固定连接,通过对进料口112和导向板13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残渣投放到箱壳内部使用,下箱壳12的两侧还对称安装有移动轮121,移动轮121与下箱壳12转动连接,通过对移动轮121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更加稳定的推动设备进行移动,导向板13包括进料斜板131和弧形安装部132,弧形安装部132设置在进料斜板131的下端,且弧形安装部132与进料斜板131一体成形,通过对导向板13的结构设置来保证残渣可以沿着进料斜板131稳定的进入,同时通过对弧形安装部132的设置来保证残渣可以更好的掉落到粉碎棍21中部的目的;
[0022]
破碎机构2包括粉碎棍21和驱动电机,粉碎棍21对称安装在上箱壳11的内部,且粉碎棍21与上箱壳11转动连接,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上箱壳11的后端面,且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与粉碎棍21相连接,通过对破碎机构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对进入到内部的残渣进行粉碎作业,出料机构3固定安装在下箱壳12的中部,同时通过对出料机构3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同时在两侧接收残渣,提高残渣处理的效率,出料机构3包括双向弧形板31和导流板32,双向弧形板31设置在出料槽111的正下方,导流板32对称安装在双向弧形板31的两侧,且导流板32与下箱壳12固定连接,通过对出料机构3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处理后的残渣可以通过双向弧形板31稳定的向两侧的导流板32输送,保证使用者在外部可以稳定接收,双向弧形板31的中部还设置有振动电机311,振动电机311与双向弧形板31固定连接,通过对振动电机311的设置来保证双向弧形板31上残渣更好的掉落,避免产生堆积的情况。
[0023]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一种建筑工程残渣处理装置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00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