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流式旋风结合文丘里喷淋的锅炉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3303发布日期:2021-02-09 14:1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环流式旋风结合文丘里喷淋的锅炉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糖厂用于制糖生产的锅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含尘量超标的烟气,如某制糖公司三台锅炉除尘系统采用麻石塔水膜除尘器,锅炉在榨蔗生产和蔗渣供应稳定情况下,除尘后外排烟气颗粒物指标基本控制在50~70mg/m3;但在8500吨/日或以上榨量时锅炉的出力负荷都在90%以上,由于除尘设施的有限性,除尘效率及稳定性较差,这锅炉排放的烟尘颗粒物浓度处于边沿值,当有压榨设备故障或因其他原因需要蔗渣返送等来料不均匀时,造成锅炉燃烧不稳定,而且目前没有专门的蔗渣返送系统,都是人工和铲车返送,容易出现烟气排放严重超标,造成环保管理工作较为被动。当榨蔗生产出现波动或需要回流蔗渣补充燃烧时,烟气的除尘效果不稳定,外排烟气颗粒物指标在60~75mg/m3波动,甚至出现短时达到80mg/m3的现象。现有除尘器除尘效果不稳定,外排烟气颗粒物指标经常出现在临界数据(≤80mg/m3)排放,对稳定达标排放存在影响因素;为保证榨季生产外排烟气指标稳定达标排放,必须对现有的除尘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0003]
近几年国内专利数据库公开了一些类似的旋风水浴锅炉除尘器技术报道:
[0004]
【申请号】zl201820135902x,【名称】一种旋风水浴锅炉除尘器,【公开号】cn207886904u,公开了一种旋风水浴锅炉除尘器,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安装有柱形旋风管,内管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喷淋头,进烟口设置在柱形旋风管上端侧壁的切线方向,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的上方以及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之间的上方均设有溢气窗,通气管内设有第二喷淋头,壳体的一侧设有水箱,但由于该装置对于烟气的处理只能通过喷淋水量和次数的增加来增效,容易造成大量能源消耗,而且存在除尘不彻底、设备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效果显著、综合能耗低、操作简便的环流式旋风结合文丘里喷淋的锅炉除尘系统,解决目前锅炉除尘系统除尘效果差、费水费电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环流式旋风结合文丘里喷淋的锅炉除尘系统,包括用于除尘的喷淋除尘塔、用于沉淀污水的灰水沉淀池、用于提供喷淋用水的循环水池和循环水泵,锅炉烟气出口通过第一通风管道连接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环流式旋风除尘器通过第二通风管道连接卧式文丘里,卧式文丘里通过第三通风管道连接喷淋除尘塔,喷淋除尘塔通过第四通风管道连接水膜副塔,水膜副塔通过第五通风管道连接引风机,引风机通过第六通风管道连接烟囱,喷淋除尘塔包括旋流板、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其中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均由喷淋水入口、第二喷头构成,卧式文丘里具有第一喷头,喷淋除尘塔内的旋流板下方通过第三循环水管道连接到灰水沉淀池,灰水沉淀池通过第二循环水管道连接循环水池,循环水池通过第一循环水管道连接循环水泵入水口,循环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三喷淋水管道连接y型三通,y型三通的另外两通位分别接入第二喷淋水管道与第一喷淋水管道,第一喷
淋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卧式文丘里的第一喷头,第二喷淋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喷淋除尘塔的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的喷淋水入口。
[0007]
所述的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包括旋风发生装置、集尘锥桶。所述的卧式文丘里的第一喷头采用螺旋喷头和y型过滤器结构,喷淋除尘塔的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的第二喷头采用大窝口sic喷头,第二喷淋水管道与第一喷淋水管道上安装有分配器,通过分配器上的手动阀门可以调节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喷淋水量。
[0008]
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效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增装降低了后部麻石喷淋除尘塔的进口粉尘浓度,降低了后部喷淋除尘塔循环水使用量,减少引风机带水,通过改造文丘里入口端的喷头并再增加部分高效雾化喷嘴从而加强喷入文丘里内部循环水的雾化效果,并尽量布置均匀,形成全方位无死角喷淋,使液滴充满整个断面,实现烟气粉尘与水雾状循环水充分接触,提高液滴与尘粒接触效果,在水膜主塔入口上部内加装1层烟气分流增速的旋流板,使的进入水膜主塔的烟气分布均匀,同时提高烟气流速,有利于烟气与喷淋水充分接触,提高除尘效率,在分流增速装置上部加装喷淋层,利用喷头形成的水雾与携带尘粒的气流相撞,使尘粒湿润并被水滴捕集,以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喷淋除尘塔底部增加循环水分配器,用于将循环水分配到每一层喷淋层,方便现场操作,正常生产工况下外排烟气颗粒物指标40~60mg/m3,在榨蔗生产出现波动或回流蔗渣补充燃烧时,颗粒物指标≤70mg/m3;保证锅炉外排烟气颗粒物指标稳定达标排放,解决了目前锅炉除尘系统除尘效果差、费水费电的问题,具有除尘效果好、综合能耗低、操作简便、结构牢固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图正视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图俯视图。
[001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结构图。
[0013]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文丘里结构图。
[0014]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喷淋层结构图。
[0015]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喷淋层结构图。
[0016]
其中:1—锅炉烟气出口、2—第一通风管道、3—环流式旋风除尘器、31—旋风发生装置、32—集尘锥桶、4—第二通风管道、5—卧式文丘里、51—第一喷头、6—第一喷淋水管道、7—第三通风管道、8—喷淋除尘塔、81—旋流板、82—第一喷淋层、821—喷淋水入口、822—第二喷头、823—水膜、83—第二喷淋层、9—第二喷淋水管道、10—第四通风管道、11—水膜副塔、12—第五通风管道、13—烟囱、14—第六通风管道、15—引风机、16—循环水泵、17—第一循环水管道、18—循环水池、19—第三喷淋水管道、20—y型三通、21—第二循环水管道、22—灰水沉淀池、23—沉渣出口、24—出渣通道、25—第三循环水管道、26—排灰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用于除尘的喷淋除尘塔8、用于沉淀污水的灰
水沉淀池22、用于提供喷淋用水的循环水池18和循环水泵16,锅炉烟气出口1通过第一通风管道2连接环流式旋风除尘器3,环流式旋风除尘器3通过第二通风管道4连接卧式文丘里5,卧式文丘里5通过第三通风管道7连接喷淋除尘塔8,喷淋除尘塔8通过第四通风管道10连接水膜副塔11,水膜副塔11通过第五通风管道12连接引风机15,引风机15通过第六通风管道14连接烟囱13,喷淋除尘塔8包括旋流板81、第一喷淋层82、第二喷淋层83,其中第一喷淋层82和第二喷淋层83均由喷淋水入口821、第二喷头822构成,卧式文丘里5具有第一喷头51,喷淋除尘塔8内的旋流板81下方通过第三循环水管道25连接到灰水沉淀池22,灰水沉淀池22通过第二循环水管道21连接循环水池18,循环水池18通过第一循环水管道17连接循环水泵16入水口,循环水泵16的出水口通过第三喷淋水管道19连接y型三通20,y型三通20的另外两通位分别接入第二喷淋水管道9与第一喷淋水管道6,第一喷淋水管道6的另一端连接卧式文丘里5的第一喷头51,第二喷淋水管道9的另一端连接喷淋除尘塔8的第一喷淋层82和第二喷淋层83的喷淋水入口821。环流式旋风除尘器3包括旋风发生装置31、集尘锥桶32。卧式文丘里5的第一喷头51采用螺旋喷头和y型过滤器结构,喷淋除尘塔8的第一喷淋层82和第二喷淋层83的第二喷头822采用大窝口sic喷头,第二喷淋水管道9与第一喷淋水管道6上安装有分配器,通过分配器上的手动阀门可以调节第一喷淋层82和第二喷淋层83喷淋水量。
[0019]
烟气除尘过程工作时,锅炉烟气从锅炉烟气出口1通过第一通风管道2进入环流式旋风除尘器3内,环流式旋风除尘器3的旋风发生装置31工作使得烟气中的部分尘土沉降在集尘锥桶32上,去除大部分颗粒物,集尘锥桶32上的尘土可通过排灰通道26进入灰水沉淀池22,经过环流式旋风除尘器3处理后的烟气通过第二通风管道4进入卧式文丘里5,卧式文丘里5内的第一喷头51喷出超细雾化水滴,对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增湿凝聚后通过第三通风管道7进入喷淋除尘塔8,烟气经过喷淋除尘塔8内的旋流板81,使得烟气分布均匀,同时提高烟气流速,加速后的烟气依次经过第一喷淋层82、第二喷淋层83,第一喷淋层82和第二喷淋层83的第二喷头822喷出的水可以形成水膜823,喷淋层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洗涤去除,处理后的烟气通过第四通风管道10进入水膜副塔11,由引风机15通过第五通风管道12、第六通风管道14抽送至烟囱13排入大气。
[0020]
喷淋水循环工作时,喷淋除尘塔8内喷淋下的污水通过第三循环水管道25排放到灰水沉淀池22,灰水沉淀池22经过多级沉降和净化后通过第二循环水管道21输送到循环水池18,循环水池18内的水通过循环水泵16抽取经第一循环水管道17、第三喷淋水管道19、y型三通20,分别经过第二喷淋水管道9进入喷淋除尘塔8的第一喷淋层82和第二喷淋层83的第二喷头822喷出,经过第一喷淋水管道6进入卧式文丘里5的第一喷头51雾化喷出,第二喷淋水管道9的另一端连接的喷淋水入口821,通过分配器上的手动阀门可以调节第一喷淋层82和第二喷淋层83喷淋水量,灰水沉淀池22内的泥渣通过出渣通道24输送到沉渣出口23,通过后续挖渣作业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