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砻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3082发布日期:2021-03-12 10:5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砻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砻谷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砻谷机。



背景技术:

砻谷机是将稻谷脱去壳制成糙米的粮食加工机械,砻谷机设备有胶辊砻谷机、砂盘砻谷机和离心砻谷机等,以胶辊砻谷机最为常见。胶辊砻谷机通过两个相向转动的胶辊实现对谷物的脱壳处理,在砻谷机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对胶辊产生磨损,胶辊的磨损使得胶辊的直径变小,并且这种磨损在胶辊的轴线方向上不是均匀的,有些位置磨损较为严重,有些位置磨损较为轻微。砻谷机工作过程中,两个胶辊之间的间隙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以保证谷物的脱壳效果,胶辊的磨损会使得胶辊之间的间隙变大,影响谷物脱壳效果,因此需要定期调整两个胶辊的轴距或定期更换胶辊。多数的砻谷机使用时,没有专门的砻谷机胶辊直径测量装置,无法准确的测量胶辊的直径,只能依靠经验定期调整两个胶辊的轴距,调整不够准确,影响砻谷机的使用效果;若经常更换胶辊,又浪费成本。另外,现有的砻谷机在进行胶辊轴距的调节时往往始终对一个胶辊施加一定的推力,使得这个胶辊始终向另一个胶辊靠近,以保证在胶辊磨损直径变小后还能保证两个胶辊表面之间还能接触或保持恒定的间隙。这种调节方式往往难以控制胶辊之间对谷物的压力,尤其是在谷物进料流量较大时容易增加谷物的破碎率,不利于砻谷机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砻谷机,能够准确的测量胶辊各个位置上的直径,根据胶辊直径的磨损量自动调整胶辊轧距并控制进料流量和物料在胶辊上的分布,提高砻谷机对谷物的脱壳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砻谷机,包括:

进料装置,上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进料斗下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储料盒;

控流送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储料盒的出口相连通的淌料槽,所述淌料槽内设置有多个控流组件;

胶辊组件,设置于所述淌料槽的出口下方,包括安装在第一胶辊安装架上的第一胶辊、安装在第二胶辊安装架上的第二胶辊和驱动两个胶辊相向转动的胶辊驱动机构;

两个胶辊直径测量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一侧;

轧距补偿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下侧,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胶辊向靠近第二胶辊的方向移动;

控制器,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胶辊直径测量装置实现对胶辊直径的测量;

控流单元,用于根据胶辊的直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控流组件在所述淌料槽内移动;

轧距补偿单元,用于根据胶辊的直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胶辊移动。

可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

过滤耙,转动连接在储料盒上,所述过滤耙周围设置有多排均布的第一耙齿;

过滤耙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过滤耙的中心轴相连接;

接料盒,设置于所述过滤耙的一侧,所述接料盒的开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耙齿相配合的第二耙齿。

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控流板,贯穿设置于所述储料盒出口处的侧壁上,所述控流板上端连接有控流板气缸。

可选地,所述多个控流组件沿物料的淌流方向呈多级分布,每一级设置一个横梁,第一级的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一个控流组件,之后每一级比前一级多一个控流组件,使得多个控流组件呈杨辉三角形布置,每个所述横梁上侧均设置有横向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控流组件沿所述淌料槽横向移动,所述横梁下侧设置有纵向调节机构,所述纵向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每个所述横梁沿所述淌料槽纵向移动,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和纵向调节机构均与所述控流单元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流组件包括:

控流滑块,与所述横梁上的横向控流滑轨滑动配合;

分料板驱动电机,滑动安装于所述控流滑块的一侧;

分料板气缸,伸缩端与所述分料板驱动电机相连接,能够带动所述分料板驱动电机上下移动;

分料板丝杆,与所述分料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分料板丝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分料板丝杆中部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第一螺纹座;

分料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分料板驱动电机下侧,包括:

分料轴,上端与所述分料板滑块下端相连接,下端与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一侧的分料轴连接板相连接;

第一分料板和第二分料板,均与所述分料轴转动连接;

剪叉组件,包括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所述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转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座转动连接;

所述剪叉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通过滚轮与所述第一分料板和第二分料板滚动配合,所述分料板驱动电机和分料板气缸均与所述控流单元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丝杆,通过两端的第三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横梁上侧,与所述控流滑块内部的螺纹孔配合;

横向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

第一驱动电机,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座上端的电机轴承座安装在所述第一锥齿轮上方;

第二锥齿轮,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每一个所述横梁上设置的所述第一丝杆的数量与该级设置的控流组件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丝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单独的所述横向驱动组件;

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包括:

两条纵向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淌料槽的两侧;

两个纵向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纵向滑轨滑动配合;

第二丝杆,通过固定架固定在一条所述纵向滑轨的一侧;

纵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的一侧,能够驱动所述纵向滑块沿所述第二丝杆移动,所述纵向驱动组件包括:

连接架,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上;

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齿轮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胶辊直径测量装置包括:

两个测量架,分别通过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和第二胶辊安装架滑动配合,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两个测量架沿所述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的轴向和径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均与所述测量单元电性连接;

光电信号发射器和光电信号接收器,在所述测量架的上下两端成对设置,所述光电信号接收器能够接收到与其对应的光电信号发射器发射的光电信号,所述光电信号发射器和光电信号接收器在每个所述测量架上并排设置有两对,两对所述光电信号发射器和光电信号接收器之间设置有间隙,两对所述光电信号发射器和光电信号接收器均与所述测量单元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

两个测量架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和第二胶辊安装架滑动连接;

测量架横向导轨,设置于所述测量架横梁上,与所述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的轴线平行,与所述测量架滑动配合;

两个第四轴承座,设置于所述测量架横梁的两端;

第三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两个第四轴承座之间;

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测量架横梁上,输出轴与所述第三丝杆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与所述测量单元电性连接;

测量架横向滑块,通过内部开设的螺纹孔与所述第三丝杆套合连接,所述测量架横向滑块与所述测量架相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

测量架纵向滑轨,与所述测量架横梁滑动配合,与所述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的轴线垂直;

两个第五轴承座,设置于所述测量架纵向滑轨外侧;

第四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两个第五轴承座之间;

第四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四丝杆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二编码器与所述测量单元电性连接;

测量架纵向滑块,通过内部开设的螺纹孔与所述第四丝杆套合连接,所述测量架纵向滑块与所述测量架横梁的端部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胶辊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

两个防尘罩,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两端的胶辊轴上,分别在所述第一胶辊、第一胶辊一侧的测量架和第二胶辊、第二胶辊一侧的测量架的外侧形成防尘壳体,所述防尘罩的两端在所述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的径向方向上均设置有开口;

两个除尘扇,相向设置于所述两个防尘罩的两侧,能够分别通过所述开口向所述防尘罩内吹风;

清辊刷机构,包括:

两个清辊刷,所述两个清辊刷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连接的摇杆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和第二胶辊安装架下端的安装梁转动连接;

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摇杆上端转动连接;

曲柄,一端与所述安装梁转动连接;

清辊刷气缸,转动安装在安装梁上方,所述清辊刷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清辊刷气缸与所述测量单元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轧距补偿装置包括:

滑动梁,设置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的两侧,下侧连接有滑动梁滑块;

滑动底架,上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动梁滑块滑动配合;

伺服液压缸,壳体端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铰接,伸缩端与所述滑动底架铰接,所述伺服液压缸与所述轧距补偿单元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滑动底架下端设置有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与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中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和中部横梁均通过立柱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连接板,上端与所述滑动梁滑块相连接,下端开设有转动孔;

转轴,穿设于所述转动孔内,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

转动盘,转动连接在所述底部横梁上侧;

棘轮,固定于所述转动盘的一侧,与所述转动盘同心;

定位气缸,设置于所述棘轮的一侧,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端上设置有与所述棘轮相配合的刹车块,能够在所述定位气缸伸缩端伸出时限制所述棘轮的转动;

第二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盘的偏心位置上;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

连杆滑块,与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

摆杆,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杆滑块一侧,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中部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砻谷机,其有益效果在于:

1、具有带有过滤耙和控流板的进料装置,能够在进料的同时将稻杆和杂质过滤并收集,并且可以通过控流板控制进料流量;

2、具有带有控流和分布作用的控流送料装置,不仅可以控制进料流量,还可以在胶辊的轴向方向上控制谷物的分布,可以在胶辊间隙较大的地方通过增大谷物流量的方式保证谷物的脱壳效果;

3、具有能够测量胶辊轴向上不同位置的直径,方便调节胶辊轧距,并且方便控流送料装置调节在胶辊轴向方向上的谷物分布;

4、具有轧距补偿装置,能够根据胶辊直径的变化自动调节胶辊的轧距,提高砻谷机的适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砻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砻谷机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砻谷机的控流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砻谷机的控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砻谷机的胶辊直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砻谷机的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砻谷机的清辊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砻谷机的轧距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砻谷机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砻谷机的整体外壳和胶辊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料装置;2、进料斗;3、过滤机构;4、储料盒;5、控流送料装置;6、淌料槽;7、控流组件;8、胶辊组件;9、第一胶辊安装架;10、第一胶辊;11、第二胶辊安装架;12、第二胶辊;13、胶辊直径测量装置;14、轧距补偿装置;15、过滤耙;16、接料盒;17、控流板;18、控流板气缸;19、控流滑块;20、分料板驱动电机;21、分料板气缸;22、分料板丝杆;23、第一分料板;24、第二分料板;25、第一转板;26、第二转板;27、第一丝杆;28、第一驱动电机;29、纵向滑轨;30、第二丝杆;31、第二驱动电机;32、测量架;33、光电信号发射器;34、光电信号接收器;35、测量架横梁;36、第三丝杆;37、测量架纵向滑轨;38、第四丝杆;39、防尘罩;40、除尘扇;41、清辊刷;42、摇杆;43、第一连杆;44、曲柄;45、清辊刷气缸;46、滑动梁;47、滑动底架;48、伺服液压缸;49、定位机构;50、连接板;51、转轴;52、转动盘;53、棘轮;54、定位气缸;55、刹车块;56、第二连杆;57、连杆滑块;58、摆杆;59、进料外壳;60、中部外壳;61、观察窗;62、收料壳体;63、传动安装架;64、胶辊驱动电机;65、变速箱;66、第一皮带轮;67、第二皮带轮;68、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砻谷机,包括:

进料装置1,上端设置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3,所述进料斗2下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储料盒4;

控流送料装置5,包括与所述储料盒4的出口相连通的淌料槽6,所述淌料槽6内设置有多个控流组件7;

胶辊组件8,设置于所述淌料槽6的出口下方,包括安装在第一胶辊安装架9上的第一胶辊10、安装在第二胶辊安装架11上的第二胶辊12和驱动两个胶辊相向转动的胶辊驱动机构;

两个胶辊直径测量装置1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胶辊10和第二胶辊12一侧;

轧距补偿装置14,设置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9下侧,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胶辊10向靠近第二胶辊12的方向移动;

控制器,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胶辊直径测量装置13实现对胶辊直径的测量;

控流单元,用于根据胶辊的直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控流组件7在所述淌料槽6内移动;

轧距补偿单元,用于根据胶辊的直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胶辊10移动。

具体的,进料斗2为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喇叭状结构,方便谷物的进入,谷物通过进料斗2进入储料盒4的同时过滤机构3能够将谷物中的稻杆或杂质过滤除去,谷物通过倾斜的储料盒4流入控流送料装置5的淌料槽6内。储料盒4和淌料槽6的下方均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储料盒4和淌料槽6的倾斜角度,起到初步的控流效果,储料盒4可以为由钢板制成的盒状结构,上端开有与进料斗2连通的孔,下端开有与淌料槽6连通的孔,淌料槽6可以由钢板折弯u形槽状,使得谷物可以在槽内流向两个胶辊之间;多个控流组件7可以通过不同的位置组合实现对谷物的流量和分布的控制,待加工的谷物通过淌料槽6流入第一胶辊10和第二胶辊12之间,通过两个胶辊以不同线速度的相向转动实现谷物的脱壳处理;在第一胶辊10和第二胶辊12侧面的两个胶辊直径测量装置13可以准确的测量胶辊的直径,通过测量单元将胶辊的直径值和磨损量输送至控流单元和轧距补偿单元内,通过轧距补偿单元控制轧距补偿装置推动第一胶辊安装架9和第一胶辊10向第二胶辊12的方向移动,保证两个胶辊的轧距在适合谷物脱壳的轧距范围内,保证脱壳效果,同时通过控流单元的分析控制多个控流组件7在淌料槽6内移动,根据胶辊轴向方向上不同位置的磨损量的不同调节在胶辊的轴向方向上的谷物的进料流量,使得胶辊轧距较大的位置进料流量变大,进一步保证砻谷机对谷物的脱壳效果。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进料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过滤机构包括:

过滤耙15,转动连接在储料盒4上,所述过滤耙15周围设置有多排均布的第一耙齿;

过滤耙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过滤耙15的中心轴相连接;

接料盒16,设置于所述过滤耙15的一侧,所述接料盒16的开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耙齿相配合的第二耙齿。

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控流板17,贯穿设置于所述储料盒4出口处的侧壁上,所述控流板17上端连接有控流板气缸18。

具体的,过滤耙驱动电机可以安装在储料盒4上,通过过滤耙驱动电机可以带动过滤耙15转动,过滤耙15周围的第一耙齿的间距大于谷物颗粒的直径,可以使得谷物顺利通过,进而可以过滤掉谷物中的稻杆或其他大颗粒的杂质,稻杆或杂质随第一耙齿转动被第一耙齿输送至接料盒16内,过滤耙15转动过程中多排第一耙齿依次与接料盒16开口上的第二耙齿交叉啮合,通过第二耙齿将稻杆或杂质留在接料盒16内收集,达到去除进料谷物内的杂质的目的;控流板17通过储料盒4出口上侧壁上的开口插在储料盒4出口内,通过控流板气缸18可以带动控流板17提起将储料盒4的出口打开,通过控流板17的提起高度来控制进料流量。

如图3所示,所述多个控流组件7沿物料的淌流方向呈多级分布,每一级设置一个横梁,第一级的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一个控流组件7,之后每一级比前一级多一个控流组件7,使得多个控流组件7呈杨辉三角形布置,每个所述横梁上侧均设置有横向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控流组件7沿所述淌料槽6横向移动,所述横梁下侧设置有纵向调节机构,所述纵向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每个所述横梁沿所述淌料槽6纵向移动,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和纵向调节机构均与所述控流单元电性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控流组件7包括:

控流滑块19,与所述横梁上的横向控流滑轨滑动配合;

分料板驱动电机20,滑动安装于所述控流滑块19的一侧;

分料板气缸21,伸缩端与所述分料板驱动电机20相连接,能够带动所述分料板驱动电机20上下移动;

分料板丝杆22,与所述分料板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分料板丝杆2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分料板丝杆中部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第一螺纹座;

分料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分料板驱动电机下侧,包括:

分料轴,上端与所述分料板滑块19下端相连接,下端与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一侧的分料轴连接板相连接;

第一分料板23和第二分料板24,均与所述分料轴转动连接;

剪叉组件,包括第一转板25和第二转板26,所述第一转板25与第二转板26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板25和第二转板26的一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转板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板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座转动连接;

所述剪叉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通过滚轮与所述第一分料板23和第二分料板24滚动配合,所述分料板驱动电机20和分料板气缸21均与所述控流单元电性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分料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能够为第一分料23板和第二分料24板提供向分料板丝杆22的方向折叠的力。

具体的,控流滑块19可以沿横梁滑动,而分料板驱动电机20可以沿控流滑块上下移动,通过分料板气缸21的伸缩带动分料板组件上下移动,通过改变分料板组件下端与淌料槽6底部之间的间隙调节物料流量;第一分料板23和第二分料板24绕分料轴转动实现第一分料板23和第二分料板24之间角度的可调节,通过第一螺纹座与分料板丝杆22的啮合可以使得第一螺纹座可以沿分料板丝杆22上下移动,带动第二转板26与第一转板25相对转动,同时第一转板25和第二转板26端部的滚轮沿第一分料板23和第二分料板24的表面滚动,推动第一分料板23和第二分料板24绕分料轴转动,改变第一分料板23和第二分料板24的角度;通过第一分料板23和第二分料板24之间角度的改变调节第一分料板23和第二分料板24对物料的分流和导流作用,实现对物料在淌料槽6内的分布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呈杨辉三角形布置的多个控流组件7可以使得经过上一级的分料板组件7分流的物料在流入下一级的控流组件7的第一分料板23一侧和第二分料板24一侧的概率基本相等,可以更加方便的通过改变上一级分料板组件7的位置来改变物料的分流位置,进而更加方便的控制物料在淌料槽6内不同位置上的流量。

可选地,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丝杆27,通过两端的第三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横梁上侧,与所述控流滑块19内部的螺纹孔配合;

横向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27的一端;

第一驱动电机28,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座上端的电机轴承座安装在所述第一锥齿轮上方;

第二锥齿轮,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8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每一个所述横梁上设置的所述第一丝杆的数量与该级设置的控流组件7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丝杆27的一端均设置有单独的所述横向驱动组件;

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包括:

两条纵向滑轨29,分别设置于所述淌料槽6的两侧;

两个纵向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纵向滑轨29滑动配合;

第二丝杆30,通过固定架固定在一条所述纵向滑轨29的一侧;

纵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30的一侧,能够驱动所述纵向滑块沿所述第二丝杆30移动,所述纵向驱动组件包括:

连接架,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驱动电机31,安装在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上;

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相连接;

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30上,所述第二齿轮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丝杆30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二齿轮30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具体的,第一驱动电机28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一丝杆27转动,通过第一丝杆27带动控流滑块19沿第一丝杆27轴向移动,实现控流组件7的横向移动;当多个控流组件7呈杨辉三角形布置时,每个控流组件7均由各自的横向驱动组件进行驱动,方便对不同位置上的物料的流量进行调控;纵向驱动组件与第二丝杆30配合带动纵向滑块沿纵向滑轨29移动,由于纵向滑块与横梁相连接,则可以带动横梁在淌料槽6纵向上移动;第二驱动电机31可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转动安装在固定于连接架下侧的u形架内,第二丝杆30不转动,通过第二齿轮内部的螺纹孔与第二丝杆30的配合使得在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连接架一起沿第二丝杆30轴向移动,进而实现横梁的纵向移动。

如图5所示,所述胶辊直径测量装置13包括:

两个测量架32,分别通过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9和第二胶辊安装架11滑动配合,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两个测量架32沿所述第一胶辊10和第二胶辊12的轴向和径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均与所述测量单元电性连接;

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在所述测量架32的上下两端成对设置,所述光电信号接收器33能够接收到与其对应的光电信号发射器34发射的光电信号,所述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在每个所述测量架32上并排设置有两对,两对所述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之间设置有间隙,两对所述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均与所述测量单元电性连接。

具体的,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成对设置于测量架32的上下两端,光电信号发射器33发射的光电信号可以由光电信号接收器34接收到,测量时,纵向移动机构带动测量架32向胶辊移动,当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的竖直连线靠近胶辊一侧的表面时,继续移动,光电信号发射器33发射的光电信号就会被胶辊挡住,光电信号接收器34无法接收到光电信号;测量单元可以记录纵向移动机构移动的距离,而测量单元内设定了初始时候胶辊是新的时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的竖直连线与胶辊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利用初始距离值跟测量时测得的距离值做差,即可计算出胶辊的磨损量,由于新的胶辊的直径值是已知的,进而可以计算出实时的胶辊的直径值;横向移动机构可以带动测量架32沿胶辊的轴向移动,通过移动可以测量胶辊轴向上不同位置处胶辊的直径;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在每个所述测量架32上并排设置有两对,靠近胶辊的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为第一对,当第一对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之间的光电信号被胶辊阻挡后表示测量结构已经接近胶辊,此时测量单元控制测量32架慢速移动,使得第二组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慢速靠近胶辊,这样在第二组的光电信号被胶辊阻挡后立即停止测量架32的移动,可以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在一个示例中,测量架32靠近胶辊的一端设置为u形,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分别安装于测量架u形一端的上下两侧,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的间距大于胶辊的外径。

如图6所示,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

两个测量架横梁35,分别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9和第二胶辊安装架11滑动连接;

测量架横向导轨,设置于所述测量架横梁35上,与所述第一胶辊10和第二胶辊12的轴线平行,与所述测量架32滑动配合;

两个第四轴承座,设置于所述测量架横梁35的两端;

第三丝杆36,转动安装在所述两个第四轴承座之间;

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测量架横梁35上,输出轴与所述第三丝杆36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与所述测量单元电性连接;

测量架横向滑块,通过内部开设的螺纹孔与所述第三丝杆36套合连接,所述测量架横向滑块与所述测量架32相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

测量架纵向滑轨37,与所述测量架横梁35滑动配合,与所述第一胶辊和10第二胶辊12的轴线垂直;

两个第五轴承座,设置于所述测量架纵向滑轨37外侧;

第四丝杆38,转动安装在所述两个第五轴承座之间;

第四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四丝杆38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二编码器与所述测量单元电性连接;

测量架纵向滑块,通过内部开设的螺纹孔与所述第四丝杆38套合连接,所述测量架纵向滑块与所述测量架横梁35的端部相连接。

具体的,第三驱动电机可以带动第三丝杆36转动,通过第三丝杆36与测量架横向滑块的配合带动测量架横向滑块沿第三丝杆36移动,由于测量架横向滑块与测量架32相连接,即可实现测量架32沿胶辊轴向的移动,方便对胶辊轴向上不同的位置的直径进行测量;第一编码器可以记录第三驱动电机转动的圈数,通过圈数和第三丝杆36的螺距测量单元可以计算出测量架横向滑块和测量架32沿第三丝杆36移动的距离,进而确定所测量的胶辊直径所对应的轴向位置坐标;第四驱动电机带动第四丝杆38转动,通过第四丝杆38与测量架纵向滑块的配合带动测量架纵向滑块沿第四丝杆38轴线方向移动,由于测量架纵向滑块与测量架横梁35相连接,带动测量架横梁35和测量架32沿胶辊的径向移动,利用测量架32前端的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测量胶辊的直径;第二编码器可以记录第四驱动电机转动的圈数,通过圈数和第四丝杆38的螺距测量单元可以计算出测量架32向胶辊表面移动的距离,通过该距离与初始时胶辊是新的时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向胶辊表面的移动距离做差,可以计算出胶辊的磨损量,由于新的胶辊直径已知,可以计算出实时的胶辊直径。

在一个示例中,测量架横向滑块内部还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导向孔滑动配合。

具体的,通过导向孔和导向杆的设置可以使得测量架横向滑块沿第四丝杆38轴线方向的移动更加顺畅,减小摩擦力。

所述胶辊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

两个防尘罩39,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胶辊10和第二胶辊12两端的胶辊轴上,分别在所述第一胶辊10、第一胶辊10一侧的测量架32和第二胶辊12、第二胶辊12一侧的测量架32的外侧形成防尘壳体,所述防尘罩的两端在所述第一胶辊10和第二胶辊12的径向方向上均设置有开口;

两个除尘扇40,相向设置于所述两个防尘罩39的两侧,能够分别通过所述开口向所述防尘罩内吹风;

如图7所示,清辊刷机构,包括:

两个清辊刷41,所述两个清辊刷41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连接的摇杆42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9和第二胶辊安装架11下端的安装梁转动连接;

第一连杆43,一端与所述摇杆42上端转动连接;

曲柄44,一端与所述安装梁转动连接;

清辊刷气缸45,转动安装在安装梁上方,所述清辊刷气缸45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连杆43的另一端、所述曲柄44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清辊刷气缸45与所述测量单元电性连接。

具体的,防尘罩39可以由钢板折弯成u形壳体,通过使用除尘扇40向除尘罩39内吹风使得测量架32一侧的除尘罩39内的气压高于胶辊一侧的除尘罩39内部气压,在防尘罩39内形成一个指向胶辊的气流,对测量的环境起到清洁的作用,避免外界粉尘对测量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清辊刷41为长直柱状,外表设置有刷毛,能够通过与转动的胶辊接触实现对胶辊表面的清理作用;曲柄摇杆结构的设置具有急回特性,当需要对胶辊直径进行测量时,清辊刷气缸45工作,带动与清辊刷气缸45伸缩端相连接的曲柄44转动,曲柄44带动摇杆42转动,利用急回特性使清辊刷41与胶辊快速接触,达到清理目的;该清辊刷机构可以由测量单元控制,在第一对光电信号发射器33和光电信号接收器34之间的光电信号被胶辊阻挡后,表示测量结构已经接近胶辊,测量单元控制测量架32慢速移动的同时,测量单元控制清辊刷气缸45启动,带动清辊刷41对被测胶辊表面进行清理,可以提高胶辊直径测量的准确性。

如图8所示,所述轧距补偿装置14包括:

滑动梁46,设置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9的两侧,下侧连接有滑动梁滑块;

滑动底架47,上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动梁滑块滑动配合;

伺服液压缸48,壳体端与所述第一胶辊安装架9铰接,伸缩端与所述滑动底架47铰接,所述伺服液压缸48与所述轧距补偿单元电性连接。

具体的,滑动梁46安装在第一胶辊安装架9下端的安装梁的外侧,在测量单元内已经测出了两个胶辊的直径和磨损量后,测量单元将数据输送至轧距补偿单元内,轧距补偿单元根据两个胶辊的磨损量控制轧距补偿装置14带动第一胶辊10向第二胶辊12移动两个胶辊直径的磨损量总和的一半,以保证轧距在适合谷物脱壳的范围内,伺服液压缸48的伸缩端的伸出可以推动第一胶辊安装架9和第一胶辊10向第二胶辊12的方向移动,调节胶辊轧距。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胶辊安装架9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滑动底架47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块,伺服液压缸48的壳体端铰接于第二安装块上,伸缩端铰接于第一安装块上,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均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上端分别穿设有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分别与伺服液压缸48的壳体端和伸缩端铰接,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在水平面内平行设置,使得伺服液压缸48能够水平伸缩。

具体的,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上的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位置保证了伺服液压缸48的伸出方向,伺服液压缸48水平伸出推动第一胶辊安装架9水平移动,使得伺服液压缸48的伸出量与第一胶辊10的移动距离相等,方便控制第一胶辊10的移动距离。

可选地,所述滑动底架47下端设置有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与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中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和中部横梁均通过立柱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49,如图9所示,所述定位机构49包括:

连接板50,上端与所述滑动梁滑块相连接,下端开设有转动孔;

转轴51,穿设于所述转动孔内,与所述连接板50转动连接;

转动盘52,转动连接在所述底部横梁上侧;

棘轮53,固定于所述转动盘52的一侧,与所述转动盘52同心;

定位气缸54,设置于所述棘轮53的一侧,所述定位气缸54的伸缩端上设置有与所述棘轮53相配合的刹车块55,能够在所述定位气缸54伸缩端伸出时限制所述棘轮53的转动;

第二连杆56,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盘52的偏心位置上;另一端与所述转轴51转动配合;

连杆滑块57,与所述第二连杆56滑动连接;

摆杆58,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杆滑块57一侧,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中部横梁上。

具体的,在伺服液压缸48推动第一胶辊安装架9上的滑动梁46移动的时候,滑动梁46带动连接板50一同沿滑轨移动,通过转轴51带动第二连杆56一端移动,而摆杆58在相对于第二连杆56滑动的连杆滑块57的带动下转动,对第二连杆56起到导向作用,第二连杆56的另一端带动转动盘52和棘轮53转动一定的角度;当第一胶辊10的位置调节好后,通过定位气缸54的伸缩端的伸出带动刹车块55向棘轮53移动,刹车块55将棘轮53定位,限制棘轮53的转动,可以将第二连杆56和转轴51的位置固定,进而通过连接板50实现对滑动梁46的定位。

在一个示例中,底部横梁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一端设置有棘轮轴,棘轮53和转动盘52均通过棘轮轴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固定支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气缸安装架,定位气缸54的壳体端与定位气缸安装架铰接,固定支架中部设置有导向槽,刹车块55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具体的,固定支架下端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底部横梁上,固定支架的前端用于安装棘轮53和转动盘52,定位气缸安装架可以为由钢板折弯而成的u形架,定位气缸54的壳体端转动安装在u形架内,刹车块55设置在导向槽内使得定位气缸54水平的安装在固定支架上。

在一个示例中,转动盘52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棘轮53的两侧,刹车块55设置于两个转动盘52之间。

具体的,转动盘52的直径大于棘轮53的直径,刹车块55设置于两个转动盘52之间,与转动盘52滑动配合,两个转动盘52可以对刹车块55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避免刹车块55受力后发生偏移。

另外,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砻谷机还包括整体外壳和胶辊传动部分,该新型砻谷机的进料装置1和控流送料装置5的外侧设置有一个整体的进料外壳59,进料外壳59将进料装置1和控流送料装置5包裹住,只在进料斗2、过滤耙15和接料盒16处留缺口,使得进料斗2上端方便进料,接料盒16方便取出。进料外壳59的盖板和侧板均设置有铰链,可以绕铰链转动打开,方便维修和维护。胶辊直径测量装置13和轧距补偿装置的14外侧也设置有中部外壳60,中部外壳60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以打开的观察窗口61,可以转动打开方便对胶辊直径测量装置13和轧距补偿装置14进行维修或维护。在第一胶辊10和第二胶辊12的下方还可以设置收料壳体62,可以对进料外壳59起到支撑作用,又可以收集谷物物料。胶辊传动部分设置在底部横梁下侧的传动安装架63上,包括胶辊驱动电机64,胶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65,通过变速箱65将胶辊驱动电机64的输出转化至具有一定线速差的两个传动轮上,两个传动轮的外侧分别连接第一皮带轮66和第二皮带轮67,第一皮带轮66和第二皮带轮67分别通过皮带68与第一胶辊10和第二胶辊12外端的皮带轮配合实现传动,带动第一胶辊10和第二胶辊12以一定的线速差相向转动,实现谷物的脱壳。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