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5533发布日期:2021-03-02 17:3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存在很大隐患,大部分地区将餐厨垃圾作为饲料之间投喂牲畜,垃圾中存在大量病原体,牲畜感染疾病的机会大大提高,最终会通过食物链将疾病传染给人类,因此需要对餐厨垃圾进行进一步处理。
[0003]
而餐厨垃圾有固体和液体的类型,现有的处理方式大多是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然后分别处理;但是液体垃圾中含有油、污水,如果统一处理,无法保证处理效果,需要将其进行进一步分离后,再次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提高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分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5]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
[0006]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地面上;
[0007]
翻桶机构,所述翻桶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侧;
[0008]
漏斗,所述漏斗安装在所述翻桶机构上方;
[0009]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且输送机构与所述漏斗的底部相对应;
[0010]
油水分离池,所述油水分离池安装在所述地面上,且油水分离池的上侧面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漏斗的底侧相对应。
[0011]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翻桶机构将垃圾提升翻倒至漏斗中,利用输送机构进行固液分离,再通过油水分离池将油和水进行分离,便于后续的分类处理。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0014]
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0015]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分离腔上;
[0016]
传送链板,所述传送链板安装在所述驱动单元上,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输送机构完成输送,利用传送链板的液体能够落下,使得固液完成分离。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腔的底面自输送起点位置至输送终点位置向上倾斜,且分离腔靠近所述漏斗的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相对应。
[0018]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链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通孔完成液体落下。
[0019]
进一步地,所述油水分离池内部依次分为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和第三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上方开设有所述进液口,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分成多个部分,进行多次
分离操作,提高分离效果。
[002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与所述油水分离池的底面之间留有空隙;
[0021]
所述第二过滤池与所述第三过滤池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与所述油水分离池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
[002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池内部还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面连接,且倾斜板的上端所处平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池的上端所处平面之间留有间隙。
[0023]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0024]
1.本申请实施例利用输送机构完成固液分离,利用油水分离池完成油水分离,以此实现多种垃圾的分别处理。
[0025]
2.本申请实施例对油水分离池进行设计,分成多个部分,完成油水分离的进一步处理,以此提高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的单个链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的油水分离池结构示意图;
[0030]
附图标记:
[0031]
1-支撑架;2-翻桶机构;3-漏斗;4-输送机构;5-油水分离池;6-进液口;
[0032]
301-出液口;
[0033]
401-分离腔;402-驱动单元;403-传送链板;404-通孔;
[0034]
501-第一过滤池;502-第二过滤池;503-第三过滤池;504-第一挡板;505-第二挡板;506-倾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6]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7]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顶”、“底”等指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8]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垃圾分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40]
本申请实施例的总体思路如下: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链板传送将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进行分离,通过油水分离池收集液体垃圾,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油水分离。
[0041]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42]
实施例
[004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
[0044]
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安装在所述地面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撑架1作为支撑件,用于安装和集成其他部件,其与地面之间可以通过连接螺栓固定;
[0045]
翻桶机构2,所述翻桶机构2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该翻桶机构2为现有的翻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其能够将垃圾桶进行提升,然后翻转,使得垃圾倾倒至漏斗中;
[0046]
漏斗3,所述漏斗3安装在所述翻桶机构2上方,该漏斗3用于将垃圾收集,然后送至下个装置中;
[0047]
输送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4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的中部,且输送机构4与所述漏斗3的底部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输送机构4实现将固定垃圾和液体垃圾进行分离;
[0048]
油水分离池5,所述油水分离池5安装在所述地面上,且油水分离池5的上侧面开设有进液口6,所述进液口6与所述漏斗3的底侧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油水分离池5用于收集液体垃圾,该进液口6与漏斗3和输送机构4的一端底部相对应,这样在收集完液体垃圾后,能够进行油水分离。
[0049]
具体地,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
[0050]
分离腔401,所述分离腔401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上,该分离腔401由多个固定板组成,其上端开口,内部用于安装其他部件,垃圾在分离腔的内部完成分离;
[0051]
驱动单元402,所述驱动单元402安装在所述分离腔401上,该驱动单元401为驱动电机及其相关的部件,实现动力输出即可;
[0052]
传送链板403,所述传送链板403安装在所述驱动单元402上,通过驱动单元402带动传送链板403运动,实现传送链板403运动,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53]
具体地,所述分离腔401的底面自输送起点位置至输送终点位置向上倾斜,且分离腔401靠近所述漏斗3的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液口301,所述出液口301与所述进液口6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的分离腔401底部设置有出液口6,同时传送链板40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输送机构4将垃圾自低处输送至高处,利用自重使得液体从通孔404中落下至分离腔401的底部,然后从出液口6落下,自进液口6进入至油水分离池5中。
[0054]
具体地,所述油水分离池5内部依次分为第一过滤池501、第二过滤池502和第三过滤池503,所述第一过滤池501上方开设有所述进液口6;本申请实施例的油水分离池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为第一过滤池501,与进液口6相对应,用于接收液体垃圾,为了提高过滤效果,可以在第一过滤池501的进液口6上放置过滤网,先进行固液的进一步分离。
[0055]
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滤池501和第二过滤池502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板504,所述第一挡板504的底部与所述油水分离池5的底面之间留有空隙;
[0056]
所述第二过滤池502与所述第三过滤池503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505,所述第二挡板505的底部与所述油水分离池5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利用油浮在水面这一特性,待液体垃圾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刮油机将液面上的油渍刮除掉,进行油水分离。
[0057]
具体地,所述第二过滤池502内部还设置有倾斜板506,所述倾斜板50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过滤池502的底面连接,且倾斜板506的上端所处平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池502的上端所处平面之间留有间隙;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二过滤池502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板506,该倾斜板506第一个目的是使得第二过滤池502部分与第一过滤池501相连通,即该部分和第一过滤池501形成第一分离部分,液体垃圾进入第一过滤池501中,不停的升高,当液面高于倾斜板506时,油渍漂浮在水面上方,然后进入至第二过滤池501的另一部分,在此之前,先在第三过滤池中加入部分水,使得水面高于第二挡板与油水分离池5之间的间隙,这样当油渍进入时,油渍不会再直接进入第三过滤池503中,可以对第二过滤池502的油渍进行处理,通过刮油机进行处理。
[0058]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005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6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