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水气分离进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1780发布日期:2021-04-27 18:5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水气分离进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水气分离进风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源车作为应急电源,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救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风雨天气,而电源车行业标准qct911规定的使用环境条件为降雨量不大于8mm/h。之所以有如此要求是因为目前电源车进风窗和简单的降噪隔声装置,仅能实现防止较小雨量的雨水进入,无法防止水雾的进入。一旦水雾进入后可能会在机组舱内各部件上凝结滴落,可能会导致电气短路等故障。因而引发较为严重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
3.水气分离从工作原理上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4.一、重力沉降:其原理为在重力场中,液体受重力的作用,产生向下的运动。向下的液体最终附着在壁面上汇集在一起。
5.二、折流分离:其原理为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在一起流动时,如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阻挡的壁面上,由于重力作用汇集到一起。
6.三、离心力分离:其原理为液体与气体混合在一起流动时,当发生旋转运动液体受到的离心力大于气体,所以液体有离心分离的倾向,最终液体会分离附着到壁面上,由于重力作用汇集到一起。
7.四、丝网分离:其原理为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微粒大小不同,液体和气体混合物一起流动时,如果必须通过丝网,就像过筛子一样,气体通过液体被留下,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并汇集到一起。
8.普通电源车进风装置更加注重于防止噪声的溢出,其结构形式为采用多列v型、z型或w型的折板以实现降噪和防水的作用。从水气分离的原理来讲,普通发电车采用的是重力沉降和折流分离的原理。虽然普通电源车也会在进风百叶窗后部设置丝网,但其目的主要是用于防鼠和防止树叶等杂物吸入,其线径和网孔较粗,且钢丝网未单层的,其对于水气丝网分离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普通发电车进风百叶窗的开启角度是固定的,只存在两种状态即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当雨水较小的情况,普通电源车的进风窗结构有一定的防雨作用,但当雨水较大时特别是伴随大风和水雾的情况下其效果会明显下降。
9.根据上述分析,电源车的进风窗结构防雨效果较差且无法防止水雾的进入。水气分离装置的关键技术在于最大限度的防止雨水和水雾的进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吸入的水雾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并导出到车厢外部。


技术实现要素:

10.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水气分离进风装置,其通过调节进风百叶角度减少水雾进入,并通过丝网分离、重力沉降、折流分离和离心力分离等多种分离方式组合作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将进入的水雾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并引
流导出到车厢外部。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水气分离进风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厢进风口处的水气分离箱,所述水气分离箱的前进风口与车厢进风口连通,车厢进风口处还设置有进风百叶窗和用于控制进风百叶窗开启角度大小的电动推杆,所述进风百叶窗靠近车厢的一侧设有丝网,所述车厢的顶部设有雨量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雨量感应器、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水气分离箱内设有若干个用于改变空气流动方向的折流挡板,所述水气分离箱的各个内壁、折流挡板以及丝网的底部边缘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集水槽,所述水气分离箱的前端底部还设有连通集水槽的导水管。
13.优选地,所述水气分离箱包括由顶壁、后壁、左侧壁以及右侧壁组成的箱体,所述折流挡板固定在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并且从前至后高度依次递增,所述导水管设在左侧壁或右侧壁前端底部。
14.优选地,所述丝网在竖直方向呈现成波浪形以增加丝网的面积,所述丝网的网孔小于等于5x5mm。
15.优选地,所述折流挡板与水气分离箱前进风口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20
°
~150
°

16.优选地,相邻两片所述折流挡板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区域,重叠区为30~50mm。
17.优选地,所述折流挡板与箱体各个内壁上设有能够吸附空气中水雾亲水材料。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调节进风百叶窗开启角度减少水雾进入,并通过丝网分离、重力沉降、折流分离和离心力分离等多种分离方式组合作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将进入的水雾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并引流导出到车厢外部。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用水气分离进风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气分离箱内气体流动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气分离箱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气分离箱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进风百叶窗,2、丝网,3、水气分离箱,31、顶壁,32、后壁,33、左侧壁,34、右侧壁,37、导水管,4、折流挡板,5、雨量传感器,6、电动推杆,7、控制器,8、发电机组,9、出风百叶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

4所示,一种车用水气分离进风装置,应用于电源车内,包括设置在车厢进风口处的水气分离箱3,所述水气分离箱3的前进风口与车厢进风口连通,车厢进风口处还设置有进风百叶窗1和用于控制进风百叶窗1开启角度大小的电动推杆6,所述进风百叶窗1靠近车厢的一侧设有丝网2,所述车厢的顶部设有雨量感应器5和控制器7,所述雨量感应器5、电动推杆6分别与和控制器7电性连接,所述水气分离箱3包括由顶壁31,后壁32、左侧壁33以及右侧壁34组成的箱体,所述左侧壁33与右侧壁34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布的用于改变空气流动方向折流挡板4,从前至后的折流挡板4高度依次递增,所述折流挡板4、所述后壁32、左侧壁33、右侧壁34以及所述丝网2底部上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集水槽,所述左侧壁33或右侧壁34前端底部还设有连通集水槽的导水管37。
28.所述丝网2在竖直方向呈现成波浪形以增加丝网2的面积,由于水滴最大直径为6mm,所述丝网2的网孔小于等于5x5mm。
29.所述折流挡板4与箱体前进风口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20
°
~150
°

30.相邻两片所述折流挡板4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区域,重叠区为30~50mm。
31.所述折流挡板4与箱体各个内壁上设有能够吸附空气中水雾亲水材料。
32.所述左侧壁33与右侧壁34上的集水槽靠近进风口处高度较低,靠近后壁32处较高。
33.工作原理为:
34.电源车内发电机组8的排风扇将空气通过出风百叶窗9出吹出电源车厢体,此时电源车厢体内产生负压,因此车厢外部的冷空气会从进风百叶窗1流经水气分离箱4进入电源车厢体内;下雨天从进风百叶窗1进入的除了空气以外还有雨滴和水雾,雨天时减小进风百叶窗1叶片开启角度对于阻止雨滴和水雾的进入有一定作用;虽然叶片开启角度减小后会导致进风量减小,但由于下雨天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机组散热性能影响相对较小。
35.如图1所示雨量传感器5安装在电源车厢体外部用于检测雨量状态,雨量传感器5将采集的雨量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电动推杆6外伸或回缩从而带动进风百叶窗1开启不同角度,实现进风百叶窗1根据雨量状态开启不同角度;因而雨天时从而绝大部分的雨滴和水雾会在进风百叶窗1叶片的阻挡下无法进入水气分离箱3;只有细小的水雾会和空气混合在一起形成水气混合物,在机组舱内负压的作用下从进风百叶窗1进入流经丝网2,在丝网2的作用下,部分水雾会被截留在丝网2上,并在重量的作用下汇集并向下流入流入到集水槽内,并最终流到导水管37内排除车厢外;剩下的水气混合物继续向内流动从进风口进入水气分离箱3内,部分水雾会在重力沉降的作用下凝结一起并最终滴落到折流挡板4上,还有部分混合物会撞到左侧壁33、右侧壁34和折流挡板4上,气体会折流而走,水雾会附着在左侧壁33、右侧壁34和折流挡板4上,最终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汇集,同时在折流挡板4的作用下,气流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由原来的水平流动改为沿折流挡板4的流动,从而产生离心力分离,水雾的离心力大于气体,最终水雾会在离心力作用下与气体分离并附着在折流挡板4和后壁32上,最终后壁32和折流挡板4上的水雾会凝结到一起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右侧壁34和左侧壁33底部的集水槽内,并最终从前部的导水管37流出。
3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