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生产用脱硫塔的专用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2624发布日期:2021-06-01 23:4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生产用脱硫塔的专用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生产过程中含硫气体净化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燃气生产用脱硫塔的专用除雾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脱硫除雾器工作原理为,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除雾器,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波形板相碰撞而被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由于目前所采用的除雾器由不同长度的条形的波形板布置而成,相邻的波形板之间所构成的流通通道竖向为弯折的,该流通通道沿波形板的长度方向为笔直的,这样雾沫与波形板的作用主要是竖向通过的过程中撞击波形板,进而实现液滴的积聚和分离,然而,此种方式在气体较高流速下分离不彻底,所排出的气体中经常携带一部分硫成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生产用脱硫塔的专用除雾器,用以实现气体在不同速度下流经除雾器后,气体内所含的雾沫被充分分离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气生产用脱硫塔的专用除雾器,包括依次套装的若干环形除雾板,且所述环形除雾板的中心线重合,相邻的环形除雾板之间构成弯曲的流通通道,且所述若干环形除雾板经固定机构连接为一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除雾板为中部沿其径向向外凸起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除雾板为中部沿其径向向内凹陷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除雾板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同轴装配于位于最内侧的环形除雾板内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两端分别伸出环形除雾板的轴向两端,固定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两固定组件连接各环形除雾板,且两所述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位于中心位置处,并与固定管端部的法兰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的固定盘,于所述固定盘上沿其周向间隔构造有若干固定杆,各所述固定杆沿固定盘的径向向外延伸出最外层的环形除雾板,于固定杆靠近环形除雾板的一端且与各环形除雾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卡槽,环形除雾板的端部卡接于相对应的卡槽内。

进一步的,两所述固定组件上相对应的固定杆之间通过固定螺杆连接固定,所述固定螺杆沿环形除雾板的轴向穿过相对应的环形除雾板间的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于所述固定组件外构造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环形除雾板的轴线重合,且安装环与各固定杆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为与相对应的环形除雾板内壁相适应的曲面结构。

进一步的,于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沿其轴向间隔安装有若干除雾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不同速率的含硫的气体被雾化喷淋后经过脱硫塔的除雾器,该气体进入相邻的环形除雾板所构成的流通通道,一部分气体沿竖向撞击于流通通道的侧壁上,另一部分气体进入流通通道在与流通通道的侧壁发生撞击后,并同时受到前一部分气体的作用,使得这部分气体沿环形除雾板的周向运动并逐渐螺旋上升,进而本实用新型雾沫的分离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雾沫与环形除雾板的侧壁发生撞击后积聚于环形除雾板上,并逐渐凝结成液滴;第二部分为气体中流通通道内做近圆周运动,气体内的雾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相互积聚凝结,同时气体在做近圆周运动和螺旋上升运动的过程中持续与环形除雾板的侧壁接触、碰撞,进一步地将雾沫凝结为液滴;这两部分所凝结的液滴在重力作用下由除雾器的下端滴落;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气体在不同速度下流经除雾器后,气体内所含的雾沫被充分分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环形除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环形除雾板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环形除雾板,2-固定管,201-法兰,202-除雾网,3-固定盘,4-固定杆,5-固定螺杆,6-安装环,7-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生产用脱硫塔的专用除雾器,如图1-2所示,包括半径不同的多个环形除雾板1,这样环形除雾板1依次套装在一起,且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对齐,同时中心线相重合,这些环形除雾板1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固定在脱硫塔内部,相邻的环形除雾板1之间构成弯曲的流通通道。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不同速率的含硫的气体被雾化喷淋后经过脱硫塔的除雾器,该气体进入相邻的环形除雾板1所构成的流通通道,一部分气体沿竖向撞击于流通通道的侧壁上,另一部分气体进入流通通道在与流通通道的侧壁发生撞击后,并同时受到前一部分气体的作用,使得这部分气体沿环形除雾板1的周向运动并逐渐螺旋上升,进而本实用新型雾沫的分离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雾沫与环形除雾板1的侧壁发生撞击后积聚于环形除雾板1上,并逐渐凝结成液滴;第二部分为气体中流通通道内做近圆周运动,气体内的雾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相互积聚凝结,同时气体在做近圆周运动和螺旋上升运动的过程中持续与环形除雾板1的侧壁接触、碰撞,进一步地将雾沫凝结为液滴;这两部分所凝结的液滴在重力作用下由除雾器的下端滴落;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气体在不同速度下流经除雾器后,气体内所含的雾沫被充分分离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4所示,环形除雾板1为中部沿其径向向外凸起的结构;或者为环形除雾板1为中部沿其径向向内凹陷的结构(图中未示出)。这两种形式的环形除雾板1均为波形板,使得气体在流通通道内既有弯折撞击的运动,又有圆周盘旋上升的运动。其中,为了降低整体的重量,且便于生产加工,并降低其制造成本,环形除雾板1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管2和两个固定组件,该固定管2装配在位于最内侧的环形除雾板1内,且二者的轴线重合,固定管2的两端分别伸出环形除雾板1的轴向两端,固定管2的两端分别用于固定连接上述的两固定组件,每个固定组件均与各个环形除雾板1连接,且这两个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其中,固定组件具体的结构为: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盘3和多个固定杆4,固定盘3位于本实施例的中心位置处,固定盘3与固定管2相对应端部的法兰201通过多个固定螺栓7连接紧固,上述的多个固定杆4沿固定盘3的周向均匀地焊接固定在固定盘3上,各个固定杆4沿固定盘3的径向向外延伸出最外层的环形除雾板1。且本实施例固定杆4与环形除雾板1的连接方式为:在固定杆4靠近环形除雾板1的一端多个卡槽(图中未示出),这些卡槽分别相对设置在各个环形除雾板1所交汇的位置处,并且环形除雾板1的端部卡接在相对应的卡槽内。两个固定组件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两个固定组件上相对应的固定杆4之间通过固定螺杆5连接固定,每根固定螺杆5沿环形除雾板1的轴向穿过相对应的环形除雾板1间的流通通道。本实施例在固定组件外构造有安装环6,该安装环6与环形除雾板1的轴线重合,且安装环6与各个固定杆4远离固定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安装环6固定在脱硫塔的内壁上,一般是采用多个高强螺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为了使气体通过固定管2与所相邻的环形除雾板1之间的间隙时,保持与其他流通通道的结构一致性,固定管2的外壁为与相对应的环形除雾板1内壁相适应的曲面结构。本实施例在固定管2的内部沿其轴向间隔安装有多个除雾网202,当部分气体通过固定管2内部时,除雾网202的作用是将气体内的雾沫逐级去除,为了实现充分去除雾沫,这些除雾网202的目数沿气体的流动方向递增。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